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華夏大地警鐘長鳴,在那一刻,無論是在路上的行人,還是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停下了各自的事情,爲一個星期以前發生的大地震的死難者默哀三分鐘。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爲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爲全國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爲全國防災減災日。
和死亡就只隔了那麼薄薄的一扇門,推開死亡的門,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無常,2008年,中國人才從雪災的陰影中走出,孰料又是天災,四川汶川又發生了8級地震。
地震發生之後,人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表達着自己對災區的關心。
網友甲說:因爲福建沒有任何震感,我還陶醉在奧運會聖火在福建傳遞的熱鬧場面中,卻接二連三地接到網友關切的詢問聲:“你那有事嗎?平安否?”一個激靈,趕緊查看了新聞報道。災難這樣殘酷的突如其來。大地震搖動了中國四川、河南、北京、山西等多個省市。受災情況、受災損失、人員傷亡遠遠無法估計。
網友乙說:看到躺在廢墟中血肉模糊的人們,看着那驚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萬萬擔驚受怕的羣衆,善良的人們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擔當精神,表達着悲憫、傳遞着溫暖、釋放着堅強和信心。電話、短信、網絡千方百計地傳遞着人間真情,溫馨愛心。
網友丙說: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時候也感慨,人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還不如吃好,穿好,盡情享受,瀟灑每一天,別再爲難自己,也沒必要爲生活精打細算了。可是,想歸想。每天,還是條件反射地起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寫自己有感的文字,看到網上朋友熱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滿了豪情壯志。文學之路我走得很艱難,但我不想回頭,我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活着,總要做點什麼吧。吃喝玩樂,不是我所向往的,過得去就可以了。
網友丁說:一邊是死的悲哀,讓人脣亡齒寒;一邊是生的進取,讓人堅持不懈。看到災難中生死兩茫茫的場面、活着的親人揪心的牽掛,一種震撼的念頭就是:“活着,真好”讓我們爲遇難的不幸人們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災區的老百姓們寄以最誠摯的問候,希望他們能直面災難,堅強的生活下去
網友戊說:人定勝天,相信這世間還有溫馨的愛我們有太多的道義責任,奉獻至誠愛心讓我們一起見證天無情人有情的壯舉
……
《禮記》說:“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面對死難者,內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過一些禮儀形式表達出來,以便給那些災難中的人們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勵。此外,哀悼禮儀不僅可以提升悲傷的氛圍,而且還可以感染民衆,並淨化自己的心靈。此外,它還告訴活着的人們:我們僅僅是災難的倖存者,而在此後不可預知的天災人禍中,我們也有可能無法倖免於難
毫無疑問,災難發生後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搶險救災。但直接參與搶險救災的人畢竟是少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默哀和紀念以及捐助活動可能是的參與方式。
重大災難遠遠超出地區政府及其民衆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災害救助能力,所以國家必然成爲人們的主心骨和救護神。此時,國旗往往成爲聯繫民衆和國家的情感紐帶。“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幾乎家家掛起國旗、人人緊握國旗。與此同時,全美不但接連幾天降半旗爲死難者致哀,而且此後每年的9月11日,也會降半旗以示紀念。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全美同樣是降半旗哀悼。形式雖然簡單,但“我與美國同在,美國與我同在”的精神蘊含卻不容小覷。
事實上,舉國降半旗哀悼重大災難中的死難者已經成爲國際慣例。比如,俄羅斯前總統普京曾下令全俄,爲別斯蘭市劫持人質事件和車臣飛機失事中的遇難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東南亞海嘯災難中,東南亞各國幾乎無不爲死難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爲其他國家重大災難中的死難者降半旗,還有可能演化爲一種國際交往禮儀。比如,在東南亞海嘯災難時,美國以及不少歐洲國家,就曾爲死難者降半旗。
當然,更多的哀悼儀式和紀念活動是由民衆自發組織的。2002年9月11日,賓夕法尼亞州的數千名民衆自發聚集在尚克斯維爾的一片野地上,紀念“9?11”事件一週年。年僅11歲的穆利亞爾波爾扎主持了紀念儀式,她說:“人們可以通過小的方式來行幫助人類的善舉。即使是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微笑或一次揮手,祈禱或者爲我們所愛的人默哀,這都會讓人們感到欣慰,紀念我們永難忘懷的愛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動或紀念儀式,不僅是普通民衆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達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況查實之後,政府能通令全國降半旗爲死難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每個人通過自己的言行來爲死難者默哀,並告訴仍在災難中煎熬的人們:無論有多麼大的苦難和艱險,我們都會與你在一起
當警鐘聲響起的那一刻,我們不但要將它停在耳朵裡,更要把它牢記在心裡。
這次地震,給所有的中國人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雖然震級巨大,破壞力空前,但是因爲有了充分的應對準備,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
就這一點,曾凌風這個有着前後兩世記憶的人最是清楚。
在他的記憶中,這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
而這失蹤的人,與死亡並無差別,畢竟,公佈這一數據之時,距離地震發生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
當然,這只是官方數字,至於事實如何,卻是很難知道。但是,即使以此數據來看,仍然是極其驚人的。可以說,這對三省,尤其是主震區四川省來說,可謂是傷筋動骨了。
但是,現實中的地震造成的損失,卻是要輕得多,尤其是在人員傷亡方面。
據寒雨慈善基金會統計,此次地震,在這過去的一個星期裡面,共造成2475人遇難,64892人受傷,其中1867人傷勢嚴重,失蹤3759人。
或許,在挽救經濟損失方面,成績並不太突出。據寒雨慈善基金會預計,這次波及全國十餘個省市的空前的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將可能高達6000億元,遠遠高於十年前的全國性的大水災造成的損失。
當然,這相當於曾凌風記憶中的那巨大的損失,已經降低了太多,也就相當於記憶中的大約一半左右而也。
寒雨慈善基金會將損失指標分三類,第一類是人員傷亡問題,第二類是財產損失問題,第三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
在財產損失中,房屋的損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佔總損失的45.4。包括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佔總損失的21.4。另外還有基礎設施,道路、橋樑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佔到總損失的23.9,這三類是損失比例比較大的,90以上的損失是由這三方面造成的。
而總體損失之所以能夠大幅度降低,當然是得益於人員傷亡造成的損失有了本質上的降低。
當然,這總的損失的算法,和曾凌風記憶中的算法有着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如今的寒雨慈善基金會的核算,將人員的傷亡造成的損失算得很高。如果按照寒雨慈善基金會的核算方法,曾凌風記憶中的那次地震造成的損失數量,很可能要翻倍。
如果統一的按照寒雨慈善基金會的核算方法,兩次地震造成的物資損失,相差不過一千億元。從這個數字,同樣也可以看出這次地震的強烈程度。即使有了寒雨迷濛集團的預爲之所,再加上提前一個星期發佈地震預警,對真正的物資的損失,還是很難控制。畢竟,像是房屋、基礎設施,道路、橋樑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都是不可能移動的,並不能因爲地震預警而能夠免除它們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