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華聯邦國家報告三

可持續的科技發展戰略,必須把新能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開發放在首位,那是因爲,在下個世紀,最緊迫、對人類生存影響至爲重要的資源危機是生化能源危機。

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生化能源的可開採時間不太長久,一旦枯竭,目前技術條件下替代石化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水電、風力發電、地熱能發電、潮汐能反電及生物質能,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城鄉居民生活對能源的需求。

而太陽能、氫能、核聚變能等潛力巨大的新能源,其利用技術還遠不成熟,離商業用途還十分遙遠。

如作爲地球最後、也最有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其大規模利用技術、尤其是儲備技術,短期內還無法開發出來。

因此,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化解能源危機,必須大力開發新能源技術。此外,礦物燃料是地球氣候變暖、災害頻繁發生、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

如果人類能開發出包括太陽能、氫能、核聚變能和生物質能等無害環境的新能源利用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球環境狀況將得到根本改觀。

石油、天然氣、煤炭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全球大約1/3的生化資源被用作化工原料,而非動力原料或燃料。

各種工業原料,比如重要化學纖維、化學材料,及農業生產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農膜,都依賴於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工原料。

生化資源的枯竭,不僅打擊能源供應和化學工業的發展,而且導致化肥、農藥供應中斷,農業大規模減產,形成全球性食品危機和饑荒。

而生物技術的發展,既可從生物質中提取各種生物質原料,以替代石化原料,滿足工業原料的需要。

又可通過開發各種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如種植固氮作物、開發固氮微生物、用生物技術抑制農作物的病蟲害,來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因此,防止農業危機、尤其是糧食危機,必須緊緊依靠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的發展還將使人類擺脫以大型農業機械爲代表的石油農業的道路,使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總之,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離不開科學技術。我們應根據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制定可持續的科技發展戰略,重點發展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及清潔生產的工藝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生態環境技術,以保證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發展的調節機制,是計劃調節機制。

以私有產權爲基礎的市場調節機制,能有效地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生產要素配置到最需要它的部門、地區和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和資源的高效利用。

同時,以私有產權制度爲基礎的市場經濟制度能鼓勵人們爲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創造性,激勵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從而推動生產力向前發展。

因此,市場調節機制是到目前爲止最有效的促進經濟繁榮與進步的機制。

但是,以私有產權爲基礎的市場調節機制,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有着嚴重的侷限性:它能有效地激勵私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卻不能有效解決私人企業經濟活動帶來的外部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私人資本通常急功近利,不僅不會關心可持續發展這樣長期性、全局性的問題,反而以掠奪資源、犧牲環境爲代價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壟斷大資本爲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常常阻撓國際社會保護環境的努力,使人類在應對全球性資源、環境危機時處於滯後、被動的狀態。

從長遠來看,伴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伴隨着新的替代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對環境破壞很少的生產方式的出現,地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資源環境對經濟活動的負荷能力會不斷擴大。

但是,技術進步的速度並不是總能趕上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耗竭速度,因爲技術的進步受到人類認識能力的限制。

有些技術的發明、創造只需要數月或數年的時間,而有些重大的技術突破可能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因此,科技進步的自發發展不一定能及時實現資源替換、保證危機的解決。

相反,在一定的時期和一定的技術水平下,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存在着無法突破的極限。

此時,爲保證人類免受危機的打擊,必須由政府實施計劃調節。

第一,爲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必要利用計劃手段對可使用的資源總量在各年度間實施計劃分配,計劃調節的目的在於防止再生資源的過度損耗或非再生資源的過快耗竭,以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首先,對具有戰略意義的不可再生資源,根據其替代速度在一定時期內實施計劃配置,限量開採,以保證這些資源可滿足一定時期內經濟發展的需要。

每年開採、投入的資源總量都是根據計劃確定的,對資源的開採實行許可證制度,以利於政府的監督與控制。

同時,政府幹預生產過程,對大量消耗這些寶貴資源的產業發展實施嚴格的限制,以保證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當石油、天然氣資源日益枯竭時,一方面政府應按時間對石化資源進行代際配置,逐年限量開採。

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氣是最重要的能源,且是生產化肥農藥最重要的原料,應該優先供應工業必需品生產、交通運輸和糧食生產的需要,而限制耗能大、屬於高消費性質的產業對能源的消耗。

其次,對可再生資源,比如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則根據其更新的規模和速度,實施計劃調節和限量開採,以保證這些資源的消耗速度不超出它們的更新、恢復速度。

例如,根據林木的成長速度計劃每年最大的採伐量,對漁業資源在繁殖季節實施停止捕撈和休養生息的制度,對水資源實施節約用水,同時在各地區之間統一調度、公平分配。

但是,計劃調節主要是總量調節,它並不否定市場調節的作用,當資源逐年限量投放使用後,這些資源在各部門、企業或居民消費者間的配置,一般由市場來調節。

計劃調節是爲了實現資源的代際配置,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市場調節可以保證資源在代內的合理分配,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先有計劃調節,後有市場調節,先有代際之間的資源配置,後有代內分配,市場調節首先要服從計劃調節。

第二,森林、草原等植被是生態系統的核心,爲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恢復生態平衡,有必要利用計劃手段,由政府提供各種優惠措施,鼓勵植被遭到破壞的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蓄洪區退耕還湖。

發展生態林和經濟林,進行生態建設。改革資源的產權制度,明確資源產權,促進資源的保護、恢復、建設和合理開發、利用。

第三,利用計劃手段調節生產,實施清潔生產戰略,減少各種廢料的排放,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調整產業結構,限制大量消耗資源與能源的汽車、空調產品和產業的發展。

以歐美爲代表的世界發達國家,人口只佔世界的1/4,而能源消耗佔世界的3/4,原因在於這些國家擁有大量的小汽車,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產品。如果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都普及家用小汽車,世界能源還能開採多久?

調節生產,大力發展資源消耗低的高新技術產業、知識產業和服務業,建立資源節約型經濟體系。

這些產業賴以依靠的知識和人力資本是可再生資源,同時又具有收益遞增的效應。

它們的發展,不僅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知識、勞動力資源等可再生資源的基礎上,降低了自然資源的消耗,而且拓展了產業發展的空間,提高了就業水平,有利於公平分配收入。

調節生產必須大力發展水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比重。

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物技術和生態農業,通過生物技術代替化肥、農藥,即利用生物固氮或生物肥料供給作物肥料,用生物技術控制、防治作物病蟲害。

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業生產充分利用土地、水、光、熱資源,實現農業資源的多層次綜合利用和農業剩餘物的再循環利用。

生物農業和生態農業不僅爲人類提供無毒無害的綠色產品,而且能爲工業提供生物質能源(酒精、甲醇等)和生物質原料,滿足部分工業對能源、原材料的需要。

生物農業、生態農業將因爲它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綠色產品,成爲下個世紀最有希望的新興產業、主導產業,糧食危機也將化解,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將大幅提高,農村、農業將從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衰敗頹勢中扭轉過來。

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貿易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和人才培訓的新型城市——農商城市,將成爲城市化過程中最具活力的聚集經濟體之一。

發展中國家有可能消除二元經濟結構,在新的產業基礎上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三,利用計劃手段調節收入分配和消費。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各國對財富的佔有和分配是不平等的。而地球資源總量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對資源和財富佔有不平等,現有的資源永遠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尤其是貧困人口的需要。

通過計劃手段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既能滿足全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又能抑制人們對財富的無止境的追求,抑制人們對資源、環境的掠奪和貪婪。

資本利益主導下的消費模式,是浪費資源的高消費模式。在這裡,人們拼命地追求享受,追求物質財富。

消費不僅僅是爲了保障勞動力的再生產,也不僅僅是爲了滿足個人發展的需要。

在這裡,消費是爲資本的擴張、市場的開拓服務的。特別是當社會需求不足時,各國政府會用凱思斯主義的政策,來刺激消費、啓動需求,而不管消費的對象是否必要,是否浪費資源。

消費充分體現着資本的利益。利用計劃手段調節消費,首先要轉變以物質財富爲中心的消費觀念,用經濟手段抑制汽車等高耗能、高耗材產品進入私人消費領域,使人們滿足基本的衣、食、住、用消費後,高層次消費轉向資源消耗少、節能型的服務消費。

發展能增加人力資本積累、提高個人能力和素質的教育培訓消費、醫療保健消費、體育消費、文化娛樂消費,將個人的消費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育結合起來。

第513章 法律依據第325章 文化大國第605章 預警機日機十四第380章 世界只有兩天第335章 有了藉口第619章 戰鬥的記憶六第461章 配套措施第177章 必須保證三第538章 甜蜜之後第340章 就職演講二第86章 馬六甲獨立一第383章 持續第629章 司令部日誌一第47章 賭局開始第600章 預警機日機九第578章 敵人的描述第62章 伊朗二第116章 復興公司故事八第506章 要改進導彈第573章 話題很長六第563章 不是單打獨鬥一第447章 好處第291章 什麼原因第624章 戰鬥的記憶十一第292章 接上關係第91章 佈局的依據第25章 原因一第535章 降落航母二第160章 南華聯邦感受二第390章 我們怎樣做第616章 戰鬥的記憶三第48章 慘敗之後第255章 解救三第496章 完結第9章 加裡曼丹一第480章 研究方向第248章 聯情局特工第552章 學習指揮第340章 債務危機三第119章 南亞之役一第157章 英雄論第617章 戰鬥的記憶四第447章 好處第353章 全球追殺六第353章 全球追殺六第593章 預警機日機二第4章 南華聯邦共和國第613章 如期開戰第262章 部族和國家第77章 使人思考的書六第611章 準備就緒第590章 狙擊手日記三第247章 炸沉二第393章 競選演講二第454章 善後第192章 肌肉男四第151章 新經濟政策一第282章 農場第247章 炸沉二第143章 南華聯邦國家報告二第264章 尼日利亞一第42章 飛來橫禍第535章 降落航母二第616章 戰鬥的記憶三第508章 規定第39章 任務的意義第401章 深度分析第505章 插入伊朗第238章 細節問題第442章 就緒第335章 歷史一第188章 組織結構二第209章 國策貫徹六第87章 馬六甲獨立二第155章 老撾一第475章 文化準備一第212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二第446章 新開始第124章 遠洋捕撈三第512章 更激烈纔好第157章 英雄論第589章 狙擊手日記二第609章 戰前的歲月第262章 部族和國家第444章 有了藉口第24章 蘇門答臘之戰第25章 原因一第569章 話題很長二第305章 談判第155章 新東南亞戰爭第49章 背水一戰第235章 經濟調整二第133章 最後的清除三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1章 斯里蘭卡第279章 我說了算第247章 炸沉二第577章 帶每個人回家第54章 日盛堂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