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仙人傳法,安史之亂

李白自幼放蕩不羈,豪氣萬丈,他總覺得這世上沒有自己寫不出來的詩,直到他見到了那首國師的《將進酒》。

當時那種巨大的衝擊感,恍惚間,他甚至覺得這是自己寫的。

再加上他喜歡尋仙訪道,漸漸的便對國師越發崇拜,多次扼腕嘆息,恨自己沒有和國師生在同一個時代,不能拜其爲師。

從青陽鎮到龍遊縣,再到醴陵、龍虎山,以及現在的長安,他沿着當年國師走過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宛如朝聖。

雖然已經靠着詩文名滿長安,被稱爲謫仙人,但每當想起那個男人時,他總是會自愧不如。

想了想,李白又寫了一首詩。

“吾愛李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題目也很直接,贈李天師。

老實說,寫這首詩,除了表達自己對國師的敬佩之情外,李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走了這麼多地方,卻都沒有找到國師在何處隱居,既然如此,或許可以爲國師寫一首詩,若此詩能天下聞名,可能國師會主動現身相見?

但當寫到最後一筆時,他心愛的那隻毛筆不知爲何突然斷了。

李白頓時心中肉疼。

這毛筆的來歷可不簡單,他曾去龍虎山求見國師,國師沒見到,卻見到了已經一百五十二歲的張天師,也就是國師的師父。

他見張天師蒼顏白髮,卻精神矍鑠,氣度超然,不禁感嘆當真是神仙中人,當即爲龍虎山作詩一首。

張天師看後哈哈大笑,還贈一禮,便是這隻翠色毛筆。

據張天師說,這隻毛筆是國師早年練習符籙時所用,雖不是什麼名貴法器,卻也有趨吉避凶之效,最主要的是其中的紀念意義。

毫不誇張的說,就憑國師早年所用這個噱頭,此筆便能賣出一個天價,不說國師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就連當今天子,都喜歡收藏和國師有關的寶物。

李白得到此筆後,可謂是如獲至寶,沒想到今天不知爲何突然斷裂。

就連周圍人的叫好和讚歎聲都聽不進去了。

但是下一刻,他就察覺到了不對勁,因爲周圍突然開始騷動起來,有人高呼救命。

一隻牛犢般大小的野豬在城中橫衝直撞,獠牙閃爍着寒光,奔走如電,撞飛無數行人。

李白整個人都驚了,這裡可是長安!

自佈下周天星斗大陣以來,大唐便成爲了妖魔禁區,已經多少年沒有出現過這種事了。

不過好在朝廷的反應也很快。

一道身影自雲中而落,竟是個妙齡女子,穿着一襲白色道袍,手持一根玉色拂塵,帶着西王母面具,目光清澈靈動,氣質飄逸出塵。

女子手捏雷印,晴空之中頓時降下一道霹靂,轟在那豬妖身上。

剛剛還不可一世的豬妖頓時倒了下去,渾身冒起黑煙,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女子微微蹙眉,心中疑惑。

爲何最近周天星斗大陣頻頻失靈,各地妖物都有增多之勢,難道是……他所言的大劫將要來了?

想起那個男人,她眸光一黯,最後輕拂雲袖,收走了豬妖的屍體,飄然離去。

李白傻傻地看着,良久纔回過神來,感慨道:“真神仙中人也!”

他打聽此女是誰,實在找不到國師,拜她爲師也可以。

有人搖頭道:“大詩人,你就別想了,她是蟄龍的新人,西王母,據說她的法術,是國師親手教出來的,不是弟子,卻勝似弟子。”

李白頓時羨慕不已。

半個時辰後,他來到繁華的東市,準備找匠人修補一下自己的毛筆,然而看了幾家都不滿意。

直到他在一個角落中,見到了一個白髮老人。

老人是個修補匠,擺着攤,上面寫着一行大字。

覆水皆能收,破鏡亦重圓。

好大的口氣!

李白走過去,將自己斷裂的毛筆遞給他,先不說來歷,故作考驗道:“老漢可能修?”

老人只是瞥了一眼,就笑道:“可。”

李白冷笑一聲道:“你可知這是誰用過的筆?”

老人哈哈一笑,道:“不就是李道玄用過的嗎?”

李白下意識道:“你知道就——”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瞪大眼睛望着這個老人。

老人搖頭笑笑,也不說話,但那根斷裂的毛筆上卻突然綻放出一道道輝光,不僅自動修復,還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好似有星雲在其中流轉。

“李白,你看看,老夫所修之筆,你可還滿意?”

老人輕輕一拋,那隻毛筆便自動飛到李白手上,在他握住的那一瞬間,似乎有種難以言喻的熱流涌入他的體內。

“您……您到底是誰?”

此刻李白哪裡還不知道,自己這是遇到高人了。

老人輕輕起身,搖頭笑道:“你找了我這麼久,怎麼真見到了我,卻反而視而不見?”

李白心中一震。

就在這時,他看到老人飄然起身,渾身好似流轉着無暇仙光,面容開始變得年輕,白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了青絲,皮膚上的褶皺也隱而不見,變得光潔如玉。

尤其是那雙星辰般深邃的眸子,如天之廣,如海之淵。

真的是國師!!!

李白心中無比興奮,他沒想到自己苦苦追尋的國師竟然真的出現了,剛要開口請求拜其爲師,卻發現身子完全無法動彈。

白衣金帶的俊美道人望着他,微微一笑。

“李白,我早年曾欠過你人情,如今便讓你當一回名副其實的詩仙吧。”

說罷那隻修長白皙的手掌落下,按在李白的頭上。

一種難以言說的玄妙之感浮現在李白心中,他感覺自己身上似乎發生了某種重大變化,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變。

“切記,浩劫將至,替我護住大唐,以待貧道出關。”

聲音落下,李白突然感到自己又能動了。

再次看向李道玄,卻發現對方又變成了一個老頭子,兩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喂,看什麼看,你要不修東西,就別在這裡一直站着,都擋住我生意了!”

老頭喝罵道,完全沒有了剛纔雲淡風輕的高人姿態。

而那幅“覆水皆能收,破鏡亦重圓”的招子,也變成了“修補舊物,只需三文”。

李白立刻便意識到,國師剛剛是借用此人的身體來點化自己,賜予了自己一份大機緣。

他頓時仰天大笑,狀若瘋魔,引得街上行人紛紛側目觀望。

老頭露出嫌棄的神色。

“看着是個讀書人,沒想到是個瘋子。”

“真晦氣。”

……

大明宮,紫宸殿。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身上沒有穿龍袍,而是身披盔甲,手提青冥劍,如虎踞龍盤,威嚴霸氣。身爲一手開創出開元盛世的帝王,他雖然已經四十四歲了,卻依舊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身上氣勢逼人。

平定韋后之亂,挫敗太平公主,他的帝王之路並不順利,但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磨礪,縱然面對大變,依然能保持鎮靜。

此刻身居要職的文武大臣們皆站在殿中,面色凝重。

宸王李麗質則是坐於殿中,蟄龍成員以及不良人中的四大校尉都默默站在她身後。

殿中誰也沒有說話,似是在等待一人。

不多時,一人飛至,正是戴着西王母面具的楊玉環,她亭亭而立,仙姿出塵,無形之中吸引着衆人的目光。

這其中以李隆基的目光尤爲炙熱。

不知道爲什麼,已經四十四歲的他,對剛剛十七歲的楊玉環頗有種一見鍾情的心動。

但遺憾的是,楊玉環卻對他愛搭不理。

啪!

一頭豬妖的屍體摔在殿中,衆人的面色微微一變。

“陛下,周天星斗大陣到底怎麼了,爲什麼連長安都出現了妖魔?”

李隆基凝望着她,嘆道:“安祿山反了。”

楊玉環有些不解,誰反了?

安祿山又是誰?

這倒也不怪他,如今纔是開元十七年,後世著名的安史之亂髮生在天寶十四年,此刻的安祿山,還只是營州柳城中的一個小混混。

當有人向她解釋了安祿山的出身後,楊玉環更加不解了。

一個沒有兵馬,無權無勢的異邦之人,所謂的造反,不就是一個笑話嗎?和長安出現妖魔又有什麼關係?

就在這時,長樂開口了。

“玉環,師父將我們逐出道場後,我便一直心憂浩劫之事,多次推演,總算探出了一點眉目。”

“那安祿山,將會成爲禍亂李唐的根源,因此早在三年前,我便派不良人將其斬殺,屍體就地掩埋,絕不會有錯。”

頓了頓,長樂聲音凝重。

“但現在,他又復活了,而且在營州豎起一杆大旗,名爲萬妖幡。”

萬妖幡!

楊玉環心中一震,這不是傳說中女媧娘娘的至寶嗎?

傳言此幡一出,三界十方的妖魔皆要俯首聽命,聽從派遣,乃是妖族之至寶,怎麼會出現在安祿山的手中?

李隆基的聲音響起。

“此幡極爲厲害,整個營州都已變成了妖魔的國度,百姓淪爲血食,沖天的妖氣甚至讓周天星斗大陣都受到了影響,屢屢失靈。”

周天星斗大陣再厲害,也不過是樓觀道的一門陣法,和女媧娘娘的萬妖幡比起來,確實不夠看。

“拒報,此賊麾下已聚集了數十萬妖兵,正在殺向長安,先後攻下了晉陽、涿州、幽州等地,所到之處皆淪爲人間地獄,距離長安已不到八百里!”

李隆基的聲音中透着一絲疲憊。

這段時間,他已經派出了許多精銳大軍前去支援,其中不乏佛、道兩家的修士,但無一例外,只能勉強抵擋一段時間敵人的腳步。

連陽神修士都戰死了。

因爲妖兵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男女老幼無一能逃出,再加上朝廷有意封鎖消息,所以長安的百姓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

“觀此賊行軍路線,是想以最短時間直取長安,宸王已算出,他們將於今晚子時抵達。”

聽到這話,殿中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有人焦急,有人恐懼,還有人憤怒不已。

“陛下,難道宸王和蟄龍也擋不住他們嗎?”

“陛下可有通知天下的道門和佛門?”

“陛下,您是天子之軀,要保重龍體呀,不如您先行離開長安?”

……

衆人你一言無一語,讓本就煩躁的李隆基更加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拍,怒道:“肅靜!”

全場立刻鴉雀無聲。

“今日召大家前來,是爲了決定一件事,究竟是死守長安,和那惡賊血戰到底,還是保存實力,遷往蜀州?”

一時間,衆人討論起來。

不過其中大多數人還是懵的,沉浸在開元盛世的美夢中,未曾想一朝夢碎,敵人竟然即將打到了長安。

最終還是名相宋璟一錘定音。

他問了大臣們兩個問題。

“敢問諸位,是我等馬力更快,還是妖兵更快?”

衆人爲之一怔。

“再問諸位,是蜀州的天險更厲害,還是我長安的四聖大陣更厲害?”

衆人再次沉默。

逃,逃不過對方,反觀長安的四聖大陣,號稱護國重陣,他們眼前看似有兩個選擇,實際上只有一個。

這時李隆基站了起來,目光中殺氣騰騰。

“宋公所言甚是,逃,是懦夫之爲,亡國之舉,此時此刻,我們唯有死守長安,方纔有一線生機!”

他又給衆人拋出了一個定心丸。

“國師不會看着大唐滅亡的,宸王說,他老人家正在突破,即將功成,只要我們能堅持到國師到來,那些所謂的妖兵,必將灰飛煙滅!”

聽到這話,大臣們才紛紛安下心來。

李隆基鏘的一聲拔出青冥劍,道:“諸位,今日之後,若有人妄圖出逃,或是言怯戰之語,朕必以此劍,將其斬首祭旗!”

聲音鏗鏘有力,將一位盛世帝王的氣魄展露無遺。

“吾等願誓死追隨陛下!”

“死守長安!”

……

夜晚,長安的百姓還在睡夢中,城牆之上已經站滿了大唐最精銳的士兵,李隆基身穿金甲,親自立於城頭,鼓舞士氣。

旌旗飄揚,殺氣瀰漫。

當一縷妖風吹過時,李隆基猛地睜開雙目,死死盯着前方的那一片黑夜。

月亮不知何時被黑雲遮住,天地間一片漆黑。

“點火!”

隨着他一聲令下,城牆上的火炬被點燃,火焰升騰,照亮了黑暗,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們卻紛紛倒吸一口冷氣,頭皮發麻。

妖怪,密密麻麻如浪潮般的妖怪從遠方呼嘯而來,如山巒起伏,似滔天巨浪!

……

第675章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第38章 龍虎金丹第30章 佛度有緣人第563章 金烏法相,掌中乾坤第13章 五雷符晉升第627章 九轉金丹,楊戩之秘第213章 冥河水底,度朔神山第334章 水底白蛇,徐州城的傳說第290章 點化狗妖,對賭寶印第74章 一笑泯恩仇第71章 自毀妖丹第63章 三大神通第433章 瀟湘神女,水官大帝第343章 平康坊花魁起舞,小白蛇聞氣追妖第706章 腳踏金蓮,獨闖靈山!第51章 莫向外求第654章 我以佛血洗神劍第430章 王朝爲棋,蒼生爲子,與天對弈第204章 仙心難測,茅山走陰第229章 前往青冥界第124章 伐山破廟,雷法鎮邪第10章 地縛靈 紅衣第341章 與仙同襟,他鄉故知(爲護法玉隆真第727章 誅仙劍陣,三清歸位第165章 天師後人,入水斬龍!第606章 九葉參王,食之成仙第272章 伏魔殿萬鬼如林,斬邪劍懸樑鎮世第362章 劍出太極宮!(爲白銀盟主裝紳士加第93章 摩羅教請假第28章 陳紫玉第16章 紅衣脫困完結感言第130章 震天弓第466章 紫薇妙法,一夜觀星第422章 太宗贈美酒,一罈一百年第453章 興水神猿,金剛不壞第251章 畫中仙第141章 前隋大將,飛僵出世第139章 恐怖禁地?洞天福地!第114章 七骸陣第642章 天子不知百姓事,自有白衣碎金刀第380章 青冥落雨,神女春心第322章 魯班書,如意宗第613章 因果爲筆,萬物如畫第1章 彭祖谷仙臥引功第588章 共工怒觸不周山,巫族後人第604章 天罡之首,斡旋造化!第369章 摩訶入城,太沖破境第301章 翅膀硬了的張乾陽第362章 劍出太極宮!(爲白銀盟主裝紳士加第7章 壽衣 婚禮第327章 師門賜婚,娘娘現身第37章 青衣娘娘第192章 畫符之鬼,醴陵秘辛第306章 真蓮之死,蕩盡羣魔第580章 三印同輝,兵主蚩尤第291章 雷法寶典,收穫神功第50章 天生慧眼第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哉我大唐兒郎!第284章 柳條鞭鬼,雷木替命第685章 凡人之軀,不可直視仙佛第89章 千刀萬剮斬鼠妖第425章 四聖陣圖,我帶娘娘逛長安第259章 血海不枯,冥河不死第526章 倩女幽魂,三樂之墓第249章 劈陰山,見虛肚!第526章 倩女幽魂,三樂之墓第472章 五雷養元功,突破!第154章 肉身成聖第680章 修五色神光,證陸地神仙!第300章 天師往事,龍虎舊劫第656章 聖佛真身,四聖寶鼎第203章 明光銀龍鎧 無字天書第16章 紅衣脫困第359章 修爲精進,掌心雷法第547章 五雷降世,入吾劍中!第124章 伐山破廟,雷法鎮邪第686章 再見長樂,宸王是我師姐?第443章 道觀算姻緣,一字壓鬼神完結感言第404章 師徒同娶,風流快活第296章 觀音玄女,再見青衣第481章 畫中藏乾坤,大聖護長安!(第一更第672章 這一刀,是爲二郎真君砍的!第100章 無上劍道第348章 太真仙子的角色扮演(爲白銀大盟裝第193章 地煞七十二神通第515章 金身舍利,玄奘之死第486章 萬千法寶,抵不過白虎一刀!第501章 九龍佛火珠,一劍驚洛陽!第227章 心中無男人,拔劍才能第116章 假相公第259章 血海不枯,冥河不死第606章 九葉參王,食之成仙第355章 請李真人出手第412章 天眼 擲象 他心三神通第514章 蘭若寺,黑菩提第376章 邪佛出手,迎戰陽神!第677章 太沖成親,神仙眷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