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絕對權力導致的腐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陳明洛也有些無可奈何地回答道,“如果我不知道這裡面有貓膩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總不能裝聾作啞。”

中大頂天科技的董事長田耀福自殺一案,雖然讓人覺得非常離奇,但也沒有什麼人聯想到代爲持股這件事情,陳明洛嘴巴一嘟嚕,就算是把內幕在洪老闆面前給揭開了。

這麼一來,這件事情的影響可就大了。

假如陳明洛當時沒有住在田耀福的樓下,假如他不是因爲樓上有動靜,被吵得睡不着而打了服務檯的投訴電話,估計也惹不上這麻煩,到了現在,這事兒頂多就是一樁離奇的富豪自殺案,誰也想不到這裡面居然還有代爲持股這回事兒。

可是一旦發現了這種事情,陳明洛總是不好瞞着洪老闆的,畢竟他對自己也相當不錯,如今金融系統出現了這麼嚴重的問題,自己如果不提醒他的話,確實是有點兒不夠仗義。

尤其是洪老闆的任期還有好幾年呢,自己仰仗他的地方也很多,此時爲他提個醒兒,避免系統內更大的損失,應該也是比較大的貢獻了,相信洪老闆會很清楚自己對他的支持力度究竟有多大。

蕭名學聽了他這麼一說之後,也是有點兒撓頭。

陳明洛這一次的提醒,是讓洪老闆對整個金融股票系統大動干戈的前奏,一旦洪老闆摸清了這裡面的門道兒,自然會痛下殺手,對這個系統進行嚴厲的整肅。

“這樣說來,此事究竟是好是壞,一時之間就很難判斷了,希望洪老闆可以把這件事情給處理好——”蕭名學有些感慨地說道。

聽到了這種事情,由不得他不心生感慨,現在國內的經濟形勢確實是在向好發展,但是正因爲經濟形勢好轉,所以各類貪腐現象也是層出不窮,讓人感到有些瞠目結舌。

事實上,高官腐敗問題一直就很嚴重。

新中國成立前夕,開國領袖曾以“趕考”比喻進京城,表示一定要考個好成績,決不當李自成。

話音未落,不到三年,一九五二年,被糖衣炮彈擊中的劉青山、張子善就被處決,新中國的第一大案敲響拒腐防變的長鳴鐘。

而在改革開放之初,二代領袖最擔心的就是相當多的幹部被腐蝕,導致兩極分化。可以說,與中國改革開放相伴而行的,始終是堅持不懈的反腐蝕、反腐敗。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原因,官員可操作的空間相對較小,因此貪腐相對較難,加之信息不透明,監督不足,因此腐敗現象顯得較少。

但改革開放以後,由於當時經濟已經逐步向市場經濟發展,逐步推行價格雙軌制,而政府尚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中,掌握了大量的審批權力,這爲部分政府官員利用公權力從事腐敗活動提供了機會。

八十年代,生活作風問題就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罪名,但到了九十年代,這似乎已司空見慣。很多人認爲,生活作風屬於個人問題,並不能算是腐敗。

但如今,多數貪官均有包養情婦的問題,這往往成爲官員邁向腐敗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八十年代是國家部委腐敗現象比較嚴重,而九十年代則是沿海地區成爲腐敗高發帶。

在九二年之前,國家部委的腐敗要案所佔比重較高,到九十年代初期有所減少、中期又開始有顯著增加。在九二年之前,主要是在自身體系內部的腐敗,特別是通過政府部門經商的方式涉足經濟領域,利用審批權力謀取利益。在中央要求黨政機關所屬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之後,這種腐敗現象在逐漸減少。

但是,在九二年之後,又有一種新的腐敗形式在國家部委中出現,就是高官與一些地方性的企業勾結在一起,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權力,爲這些企業謀取利益。

如果說前一種腐敗類型還是以單位腐敗爲主的話,後一種腐敗基本上是這些政府官員個人的行爲,自身直接從中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高官腐敗案件中,一半兒是與金融部門有關,還有另外一半兒是與企業股票上市有關,這些案件涉案金額非常龐大,突現了國內重要經濟部門的金融監管,存在很多的漏洞。

事實表明,大多數涉案的高官在作案手法上比較謹慎隱蔽,受賄金額巨大,但行賄人數很少,個人得益豐厚,但減少了被揭發的風險。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黨政官員都會結交一些工商界的朋友,這在有的時候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但能夠近水樓臺的業者,往往成爲賄賂的特許提供者,有的甚至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由於這樣的操作減少了官員直接受賄被發現的風險,也往往比較能爲一些高官所接納。

妻子、兒女在高官腐敗案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事實表明,家人在官員不知情的前提下進行腐敗行爲的情況很少。

有的時候,家人的貪婪更助長了官員的腐敗行爲,使得他們加快暴斂財富的速度,而有的時候,政府官員自己並不出面,而由家人通過辦公司的方式把黑錢洗白。

腐敗官員的家人及貼身親友利用其權力和關係,狐假虎威,巧取豪奪,謀取鉅額經濟私利的現象,敗壞了公權力的形象,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九十年代的腐敗高峰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腐敗了的官員們獨斷專行所產生的問題。

簡單地說,也就是因爲這些人具有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的權力。

而這些人,都是經過組織部門左一關、右一關考察過的,都是往往被認爲是德才兼備之後才被選上來的,都是讓組織放心的接班人,怎能輕易讓人隨便懷疑,甚至還要對他們監督?這麼做的話,不是在懷疑黨的領導又是什麼?

所以當時有了犯了事兒的市委書記就說了一句老實話,“官當到了我這一級,就無人監督了。國家的法令、法規在我這裡也得變通執行。我同意的執行,我不同意的就不能執行。我說一不二,我說什麼就是什麼。我任市委書記五年,沒有一個人找我談話。市公檢法的領導都是我任命的,他們用的是市裡的錢,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不敢監督,所以監督機制對於我形同虛設。”

而他這一套理論也是大家所通用的,“一定要和市委保持一致,和市委保持一致就是和市委書記保持一致。我們歷來都是黨說了算,在市裡面就是市委書記說了算。”

“系統的大面積腐敗,就說明了在監管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蕭名學也是非常關注的,而且也做過認真的研究,“權力是不是商品,這本來也不應該成爲問題的問題。公僕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國家給的,是社會給的,是人民給的,所以這個權應該是用來爲國家、爲社會、爲人民服務的。但是,在物慾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中,一些公僕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既然你們商人可以憑經商發財,藝人可以通過演出到富,文人可以通過寫稿拿稿費,那麼,我這個管你們的父母官爲什麼就不可以憑我手中的權力去圓我的發財夢呢?正因爲懷有這樣的想法的領導幹部很多,所以腐敗現象日益嚴重。”

陳明洛點了點頭,深以爲然。

當時有個很著名的貪官就曾經對底下人說,“現在我花你們幾個錢,今後等我當了大官,只要寫個字條,打個電話,你們就會幾百萬、幾千萬地賺。”

這話說得就很清楚,雖然普通人把權力的商品化看得很神秘,其實卻是很簡單的,就是一些公僕們太想發財了,太想致富了,貪婪、意志薄弱而又經不住誘惑,手中的權力也就變成了商品。

你不是要辦事嗎?我就千方百計地卡、拖,讓你明白不出一點血是無論如何不行的。

你不是想升官嗎?我就來一個沒完沒了研究研究,讓你明白要發達必須先投資的道理。

你不是要想承包一個工程項目嗎?我就來一個向你通報競爭這一項目的老闆有幾十家,讓你明白要將這個項目搞到手沒有先期投資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這樣,當一個社會的公共權力都烙上了商品的痕跡之後,腐敗的泛濫就會變得像脫繮的野馬那樣,要想收都收不住。

“不能否認,這就是體制的問題。”陳明洛一針見血地指出,“英國阿克頓教授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話顯然是最恰當不過的。”

蕭名學點了點頭,贊同陳明洛的說法,但是他又嘆了口氣道,“但是,很多幹部們不承認這一點,尤其是身份比較高的幹部們,因爲這麼說的話,就相當於在動搖他們的特權基礎了,這樣的事情,你讓他們怎麼接受得了?”

第二百零一章 得想辦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頭等艙的洗手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美死了的女人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見不同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撥兒一撥兒地來客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有點兒小意外第三百二十三章 醫患糾紛第三百六十二章 解決方案第三百二十二章 讀書頂個鳥用第五百二十章 把副字去掉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金買歌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可思議的自殺事件第三百零六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行就自己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告狀第九十八章 站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抱出了一個女狀元第六十六章 可以鎮痛第四百三十四章 溫水煮青蛙的市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解決方案第四百二十二章 投毒事件第四百零四章 桑青蓉果斷出手第四百八十章 意料之外的突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髮菜與沙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死的太冤枉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接了任務第三百三十四章 薛定諤把妹法第二百一十章 實際需要第五百九十三章 絕對權力導致的腐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杯具痔瘡男事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撥兒又一撥兒的警察第一百九十三章 辣椒水加冰第四百四十三章 通脹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木秀於林也不怕第一百九十三章 辣椒水加冰第五百四十九章 今日的陽朔重機,竟是誰家之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宮救國理論第七十六章 排練第三百四十四章 竟然是她?!第三百一十章 達克寧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人一跳第五百八十七章 又要麻煩組織第二百一十一章 柳家之變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讀書頂個鳥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冷淡的姐姐第二百零八章 三個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十二章 禽蛋市場第四百四十章 坐下來談第二百零七章 顯卡壞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居然是你!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了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確定性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子倆談生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水有毒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開明陽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是不知道第十章 菠蘿不僅有蜜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人之福第一百零四章 蔡素珊的判斷第三百五十章 師承的影響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校合併一窩蜂第一百三十八章 實地查看第三百五十四章 美死了的女人們第四百六十三章 吃早茶第二十四章 激動人心的新發現第九十六章 哥羅芳第一百五十五章 蔡素珊的進攻和陳明洛的反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那個心形是怎麼弄出來的?第三百一十章 達克寧第二百零三章 被歪曲的事實第四百五十七章 脖子上套根繩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僞劣種子事件第一百三十六章 抓大放小第三百五十五章 明陽的市政難題第五百九十章 洗手間裡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能告訴你第三百八十章 辦公軟件的市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字如風骨第二百一十五章 平常心即可第五百六十二章 愛心可以瘦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陳書記搞推銷第二百四十七章 省委書記家的涼拌麪第九十九章 高人高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見爛尾樓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宮救國理論第二百六十九章 抱出了一個女狀元第五百零二章 重機最慘的一羣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關於入夥兒的事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六百零四章 宰肥羊第四百五十九章 狠狠地賺了一筆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底梅花迎老爺第七十六章 排練第四百五十一章 哪一碗飯都不好端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作伙伴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股市裡的人們第七十七章 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