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夜拔敵寨

夜色下,沈牧等兩營六百具裝甲騎在淺灘葦蕩後默立整隊,馬皆籠首,人亦面甲籠罩,靜默不動時,恍如平地中凸出的一堵鐵壁。

爲了將他們數百重騎在保持隱秘的情況下,跨越百數裡敵境運輸至此,渦上淮南軍可謂透支發揮到了極點。各部遊騎俱都遣出,擾人視線,堅壁清野。水營中在保持後路運力的情況下,能夠出動的舟船和役夫俱都出動,還借用了徐州軍相當一部分人力。

除了這兩營六百具裝重騎之外,後側還有應誕所率的等數輕騎。這些輕騎除了兼攻側翼以外,在戰事不順利,未能突破敵陣防禦的情況下,還兼職後備運力。換言之,假使今次突襲不能成功,獲取到敵營運力的補充,那麼這數百輕騎兵衆是需要放棄掉,從而保證重騎得以脫戰返回渦灣接應的後營。

沈哲子並未因爲此前擾敵多有小勝便就小覷敵衆,所以在此戰投入了淮南軍野戰最強的具裝甲騎。但如果這些甲騎沒在此處的話,淮南軍也將大傷元氣,短時間內不能重新恢復建制,所以今次也是一場豪賭。

此時前陣已經派出,乃是兩百餘名負責先登拔營的精銳步卒。按照劉迪傳遞出的情報,前方戍堡乃是百數名沛郡散卒駐守的前哨。但是後繼十多裡外便就是奴兵中軍所駐防的一座大堡。沈牧他們需要連破兩堡才能殺入奴兵輜重大營中,屆時一旦火起,便是其餘各部羣起圍攻的信號。

但若連糧草都燒不了,那麼則意味着此次突襲已經失敗,各部即便勉強攻上,也很難突破各處戍堡,有什麼大的斬獲。

劉猛等負責拔寨的人正在不高的葦蕩中伏地潛行,口銜利刃刀背,有的肩背強弓勁弩。爲求從速以決,短短數裡的距離,他們已經用了半個多時辰,體力多有損耗。

多年高強度的操練作戰,到了劉猛這個年紀,體力已經再難維持巔峰,若是往年也早該退養,順便操練族中後進新銳家兵。但是隨着主家越發勢大,人用難免有缺,如今郎主身邊俱都換了少年悍勇,劉猛索性投身旅中,繼續效力。

但終究已經是不年輕,往年襲殺義興周氏鄉仇時,伏行十數裡,尚能攀越塢壁衝入烈鬥。可是現在,他的肩背已是酸澀難當,只能停下來稍作休息。再趕上的時候,已經從前列落在了最後。

再行向前,士卒多停頓於此。前方一處空曠地域,已無遮攔,薪柴燃燒過半,篝火已是將滅,但仍有餘光。左側有一哨望,兩名兵卒趴在橫欄已經睡去,另一個也依着木柱哈欠連連,但惺忪的睡眼仍在往四處探望。

那哨望距離篝火尚有一點距離,光線黯淡,衆兵卒雖然有弓弩在身,但卻沒把握一擊必中,正在思忖對策。劉猛行上前來後稍作沉吟,便解下強弩,示意兩名兵衆從側翼潛至葦蕩邊沿。

劉猛兩臂捧弩,稍作瞄準,驀地扣動扳舌,弩箭脫弦而出。倏忽之間,那哨望上兵卒身軀已是驀地一震,兩手捂住咽喉,搖搖欲墜。前方兩名兵衆貼地疾衝,臂上纏繞的鉤索驟然往上拋去,繼而兩道烏影便借繩索之力衝上近丈高的望臺。

此時那中箭之卒才傾斜衰落在地上,聽到落地聲,睡夢中的兩名兵卒已被驚醒,剛剛睜開雙眼,視野尚有迷離便又黑暗下來,佈滿老繭的手掌扼住他們咽喉,稍一錯力,喉管已被捏斷!

兵卒們魚貫而出,繼續潛行。此時劉猛又回到了前方,復又拔除兩座望哨,一行人直至寨牆之下。位於淺灘坡地上的這一座營寨,規模並不算大,柵欄不足一丈,因爲疏於修葺,那些柵木有的甚至已經生根再發新枝,更難阻攔這些兵衆。

到了這裡,已經毋須再有斂行,一衆人當即便翻越而過。大概是對於外間哨望太具信心,寨內甚至沒有巡邏兵衆。但這麼多人翻躍進來,聲音也絕不算小,還是有淺睡兵卒被驚醒,從營房中探出頭來,旋即便見百數如狼似虎的悍卒撲殺來,當即便驚聲厲吼:“什麼人……”

“速殺!”

劉猛擡手便是一箭,繼而收弩提刀,刀柄砸在土牆上稍作試探,繼而便合身撞破薄牆。這營房內有七八名酣睡兵衆,俱被巨響驚醒,有的翻身而起,有的掩面咒罵。

劉猛動作卻更加迅速,手中環首刀毒蛇蛇信一般探出,正當於前的一名兵卒胸口頓現血洞,繼而手起刀落。當其行出時,房內已無活口。出入之間,不過數息之內,而此時同入的一些兵衆還沒有找到對手,望着已經沾染滿身血漬的兵長愕然變色。

這戍堡規模本就不大,兩百餘名兵衆衝入,多有守卒睡夢中便丟掉性命,即便有人驚醒衝出,也都被亂刀分屍。如果不算潛行的時間,拔下這座營壘,所用甚至不足一刻鐘。

攻破營寨之後,兵卒們也並未懈怠,有的收撿營地中所備存的弓刀箭矢等械用,有的則將那些奴兵屍首挑出營寨,拋撒於途,另有人則聚起薪柴等物,堆疊在寨牆內外。過了一刻鐘,諸多忙碌告一段落,然後纔在營寨中高處舉火爲號。

此時,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沈牧等部這才翻身上馬,順着前陣探出的實路,涉過這一片淺灘葦蕩。繼而便停在了順風處,並不急於前行。

遠處的奴兵中軍反應較之預想中還要敏捷得多,當沈牧他們涉過淺灘列隊完畢的時候,夜幕中已經響起了遊騎馬嘶聲。

不過那些奴兵遊騎行至近前後,首先便被已經攻克的營壘所吸引住,繞着營寨與內中軍卒對射一番稍作試探,而後便分出數騎往回返去示警告急。

另有幾名仍在此處遊弋的奴兵在繞過營寨後,很快便也發現了沈牧等具裝甲騎的存在,不過很快便被側翼突出的應誕所部輕騎追殺上去,射殺於野地中。

又過少頃,遠處已是火把林立,人吼馬嘶聲大作,隨着諸多戰馬的刨蹄衝鋒,地面都開始變得震盪起來!

此夜本就無月,光線多有幽暗。隨着奴兵越營而出,先攻克的營寨裡也是火光大作,光線攢聚於此,餘處更顯幽暗。於是沈牧所部具裝重騎,便徹底隱沒在了黑暗中。

惡戰在即,沈牧面覆鐵甲,倒是看不出神情,但是甲葉之下,已是頻頻探舌溼潤略有乾燥的嘴脣。

此前雖然多有戰勝,但是此戰對手卻不同,乃是羯奴恃之四方出擊的中軍精銳,其戰力之強或許黃權、彭彪等奴中宿將嫡系部曲可比,但因交戰時因爲各種原因,雙方其實並沒有怎麼正面交鋒。所以對於奴兵中軍戰鬥力究竟如何,包括沈牧在內許多將領都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感受。

眼下雖然尚未正式交戰,但從遠處對手調集出營的聲息來推斷,這一部奴兵實在不容小覷。此時已是午夜,人困馬乏,襲之猝然,敵衆卻仍能如此迅速的組織反擊,而且聽其衝擊之聲並無雜亂,若非久戰之精銳,絕無可能歷練至此。也可以想見,哪怕淮南軍是輕騎突襲,面對奴師精銳中軍,也未必就能搶到多少優勢。

這時候,沈牧心中已經隱有憂慮,擔心劉猛等人哪怕有着營寨依託,也未必能夠承受住奴兵的第一輪衝擊。而在早前的計劃中,劉猛等人必須要將奴兵引出過半,重騎纔會出擊。如今看來,儘管戰前他們已經多有估測羯奴中軍的戰鬥力,其實還是有些託大了。

營寨中,劉猛心內也是不乏忐忑。他們奇襲至此,難攜太多械用,所以是打算攻克一座奴兵營寨以戰養戰,但卻沒想到奴兵中外之分這麼嚴重。

這一座營寨中奴兵戰鬥力確是薄弱,至於械用則更是簡陋不堪,所集刀槍不過百數,基本也就是勻在人頭。劣弓幾十張,甚至多有鄉戶土弓,殺傷力不足指望。這一點倒還罷了,淮南軍本身便攜強弓勁弩,但問題是,箭矢也都不多。鐵鑄箭頭兩百餘,剩下的多是土產竹箭,輕飄飄的沒有重量,哪怕強弓發矢,也根本就難以破甲!

戰術再好,臨陣總有變數,趁着奴兵尚在衝擊,劉猛又命兵卒抱薪堆疊於外,同時將長槍俱都斷成短矛。但奴兵並未留給他太多時間,很快便有幾十騎衝入了視野範圍之內。

“引射!”

這會兒也難再依照原計劃作長久據守纏鬥,於是劉猛便也不再留力,命隨軍所攜幾十具強弩俱陳於前,弩箭一輪攢射,那些衝在最前方的奴兵多有應箭而倒,衝勢爲之一頓。火光範圍內尚有殘留的幾名奴兵,俱都快速撤回,並沒有留下第二次射擊的機會。

衝至近前,奴兵火把都已熄滅,難以觀測敵軍陣勢。幸在早前外積薪柴,此時劉猛又命人以竹箭引燃外間那些薪柴,火光霎時間外延出去,而隱在夜色中的奴兵也都暴露出來。三百餘衆奴兵出現在視野中,原本的鋒銳衝陣正向兩翼探開,準備遊騎側擊!

先發一章,待會還有一章。。。爲什麼今天這麼勤奮?因爲明天有事,可能更不了。。。

0277 朝議反跡0406 袍澤情誼0236 忠直難存0569 一面難求1321 樹大難伐0145 何陋之有0165 與你偕亡0818 凱旋而歸1056 山河表裡0395 京口陪都0148 苑中有詔0768 將謀大事0184 丹陽公主1305 鄴下約會0403 論功0778 天意警我0585 付予清議0135 肘腋生患1061 告羣僚書1210 章法之美1120 祖宗失德0571 佳婿難得0906 殺其滿門0324 人才濟濟0654 妙計難施0585 付予清議0486 視財如疾1027 貪財忘命0758 水戰利器0109 時豈無英雄【求首訂!】1010 北藝南傳1069 人盡其用1282 南來必死1033 黑雲催壓0968 甜膩入骨0229 機關算盡太聰明1215 郊野獵騎0515 門生長短0312 小沈使君0254 把持東南0596 冷落師君0667 驚魂於途0323 陶公家事0888 不留活口1129 與人無尤0193 卻扇1149 勝武壯行0933 入彀0149 義士報恩0656 大事可託0295 新年0394 驚聞0515 門生長短0342 王師回攻0979 巡視封國0897 還能戰否0201 夾道相迎1291 河西龍駒1432 神鬼助力0034 授經之厚1281 蘭芷遍野0839 譽大難當0051 士族爲家之道0472 江表魁首0420 營建新都0518 驚逐靜女0602 太保驚魂1127 信託治家1205 與敵同行0034 授經之厚0424 國計善用0769 反制於人0346 宣陽門前0593 巴陵薄蓄0735 大勢強壓1279 慨然赴險0568 割鹿分炙0539 江州難爲援1355 城下之盟0375 惟強自縛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056 趁火打劫0745 軍心動盪0430 都中米貴1362 請使止戈0646 負荊請罪0542 且疾行1402 中路小挫0863 顏即正義0337 臺城難近0700 少帥可憂0543 娘子可愛0049 我有青釭劍0623 夜撲香閣0420 營建新都1387 豎子平遼0677 功業之基1366 無懼胡酋0555 敬豫絕情1191 夫妻賢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