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1 同刑同辱

臺城重修後,規模有了很大的擴充,原本城牆外的覆舟山也成爲了城牆的一部分,又增加了幾個新的城門。城池東南新修築的承陽門內外,眼下已經聚起了不少的人,視線的焦點,則是正對城門兩丈外的地方。

一襲蒲席鋪在地上,沈哲子膝下未置坐具,就那麼跪坐在蒲席上,外衣解下疊在身側,背上赫然縛着一捆乾硬的荊條。絲袍單衣不足禦寒,冷風颳過,薄衫便緊緊貼在了身軀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年輕人未足稱偉岸的身軀正在凜風中瑟瑟發抖,然而其人卻不爲所動,仍是挺起胸膛、端坐不移。

這一幕,自然引起了大量的人圍觀,既有自秦淮河畔便一路跟隨的都中人家,又有臺內聞訊趕來的臺臣。看到沈哲子負荊獨坐在那裡,詫異之餘,各自神態也都不盡相同,各自與相熟者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駙馬爲何負荊於此?莫非是要代監內那些犯事的浪蕩子們請罪?”

“若真是此想,只怕要落空。事情鬧得這麼嚴重,臺內劉公親自縛子至監,尚不能將爭論平復。畢竟是害了十幾條的人命,又是畿內衆目所見的慘事……”

臺城內一衆臺臣們竊竊私語,近日臺內始終圍繞這件事在討論,這會兒看到沈哲子負荊至此,自然又是衆說紛紜。

“他還能爲何人請罪?只怕自己都要分講不清。那兩方浪蕩子亂鬥,根源全在他那一番邪說!兩方遭受害命的人家,又怎麼會善罷甘休,必然都會集怨於此人一身,討要一個說法!”

人羣中議論者不乏幸災樂禍者,臉上洋溢着不乏戲謔惡意的笑容:“早知要受今日之困苦,何必要作前日之惑衆!如今悔之晚矣,也只能自傷自殘邀人垂憐了。”

此言一出,頓時惹來周遭許多或是不滿、或是不忿的目光,就連站在那人身邊的幾人都下意識挪步,拉開彼此距離。

那人被人羣孤立,神態不免一滯,繼而便壯着膽子強辯道:“難道我有說錯?散事自來就是雅趣,他自己難悉趣致,卻要附以忠義德行非議旁人,這是自取其咎,即便沒有日前之事,如此乖異之論,也要激起衆怨諸多!”

“庸夫,或是還沒聽說前時駙馬悼言明志吧!神遊宇內,意騁八荒,那是至人才達之境。所謂散趣云云,不過是庸者曠達未足,假借藥散自欺而已!耽迷虛妄之樂,不見人世之悲!駙馬自有高標意趣,不逐與人同樂,只願與世共悲!”

人羣中一人行出,指着先前發聲那人聲色俱厲道。

在一衆同僚面前被直斥爲庸夫,那人臉色不免漲紅,左右張望想要尋找同盟,同時口中反駁道:“至人之境爲何,是他區區南鄉一貉、一少年能道盡?他生在吳鄉豪宗,所覽人世疾苦又有多少?怎樣自標,無非推諉過錯而已!”

“莫非閣下能夠道盡至人之境?板蕩之世,何樂可言?駙馬少年有爲,人所共知。屢戰破賊,孤騎勤王,不辭勞苦,賑濟劫餘。所言與世共悲,可謂身體力行。閣下強執於散中雅趣,不知神遊時可曾目見仙蹤?爲何仍在這俗世苟且爲人,不能從仙遠遊!”

被人一番搶白,那人已是無言以對,一時間杵在原地,神態僵硬無比。

這時候,自宣陽門趕來的溫嶠和劉超也到達了現場,自不遠處下了車,穿過圍觀的人羣,待見到沈哲子那模樣,臉色已是變了一變,不作停留,疾行上前。

“沈維周,你要做什麼?”

穿過蒲席周圍站立的宿衛,溫嶠徑直行到沈哲子面前,彎腰低吼一聲。來路上他也不乏猜測沈哲子到此的目的,只是眼見事實居然是負荊請罪,這倒超出了他的幾種猜想。一時間不能完全明白其意圖,但卻不妨礙他最大惡意去設想這小子居心不良。

沈哲子被冷風凍得有些頭昏,反應難免要遲鈍一些,待擡起頭來時,溫嶠和劉超俱已行到面前。他動作有些遲緩的拱手爲禮,這倒不是在做戲,真是冷得手腳麻痹,開口便是沙啞虛弱之聲:“言行有缺,愧見二公……”

溫嶠冷哼一聲,解下裘衣遞給旁邊站立的謝奕,示意先給沈哲子披上。謝奕將那裘衣接過,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看沈哲子,見其沒有表示,便不敢上前。

“維周何以言此?你之所言,絕非謬論,又何罪之有?那些浪蕩子閒養不學,戾氣蘊生,做出惡事,有罪應償。你又何必罪責自己,消磨志氣!”

劉超一邊溫言勸慰,一邊彎腰要扶起沈哲子。

沈哲子側身一避,卻因身體僵硬,整個人摔在了蒲席上,背後荊條突出,繼而便將脖頸劃出一條血痕。

他掙扎着復又坐起來,再對兩人拱手:“多謝二公垂憐,實在惶恐幸甚。非功不妄求,非罪不輕咎。私心竊念,今日都內惡事,愚確無罪。今日負荊而來,也非因罪自懲……”

溫嶠聽到這裡,已經隱隱感覺不妙,加上眼見沈哲子瑟瑟發抖、頸下滲血,確是有幾分可憐。他上前一步橫了謝奕一眼,劈手奪來裘衣,彎腰自沈哲子身前裹上:“既然自己也知無罪,那一切不必再言。快快起身,擇地驅寒!”

沈哲子聽到這話,當即便老大的不樂意,他自虐這大半天,怎麼可能半途而廢,掙扎着並不起身,只是大聲道:“雖無罪實,心不能安!還請溫公不要壞我情義……”

兩名臺輔到場,圍觀者心內本就不乏好奇,突然聽到沈哲子這喊叫聲,好奇心不免更加熾熱,一個個不由自主的靠近過來,想要聽得更清晰一些。

溫嶠聽到這喊話,臉龐頓時一黑,心內也實在有些羞憤,索性直起身來站在了一邊。

“維周你這又是何苦!”

劉超嘆息一聲,接了溫嶠的班將那裘衣裹在沈哲子身上。他自然也知道沈哲子在這件事情當中處境實在難稱美妙,他那番言論乃是這一場亂斗的直接誘因,如果處理不好,雙方涉事者家長必然都要有所怨望。雖然沒有什麼確鑿罪狀,但卻根本無從辯解,可謂一個死結。

沈哲子醞釀了許久的情緒,這會兒倒也無需再怎麼作態,清淚已經自眼眶中滾滾落下:“本是韶年俊彥,即便不願俯仰闕下,才事君王,也可以長嘯山野,孤芳自賞。爲何一定要執於厲念,窮爭自戕!死生事大,不可不敬。我是何幸之有,能讓同儕共競高低之論!譽不敢輕矜,毀不敢懷怨,俱是一時笑談,浮雲視之。因此浮雲之論,害人華年早夭,義不敢當啊!”

講到這裡,沈哲子語調已經悽苦無比,淚流滿面。

周遭觀者眼見沈哲子傷心欲絕,一個個也都戚然形於面上。尤其場中有受害者家屬,聞言後更是掩面悲哭起來。就連抱定主意,認爲沈哲子不懷好意的溫嶠,聽到這泣訴,也是微微動容,不再說什麼,讓人將牛車上的暖爐拆下置在沈哲子身畔。

劉超沉默片刻,才拍着沈哲子顫抖的肩膀溫聲安慰道:“維周你是時下衆望所繫的俊彥,自然會廣受賞鑑。既知人所共望,更應該以此自勉,自省自令,做一個同輩中的德行表率。切不要因那些閒散浪蕩子的惡跡自慚自傷,毀志頹形,黯淡了風采鋒芒!”

“劉公盛譽,實在愧不敢當!小子往年不乏浪行,幸得君王親厚,諸公寬宥,稍得一二薄名,向來不敢自矜。前日鬥爭諸子,執賢據雅,能行人前、敢爲世先。若能厚以甲子,加以春秋,怎知當中無一二國之干城、清流標榜?”

沈哲子淚水漸漸停住,繼而雙眼卻變得堅毅起來:“而今逝者已矣,生者待刑,即便再有追悔,已是於事無補。事緣於我,不敢高臥避嫌,曉夜奔命歸都,悼詞告緬亡者,負荊告慰生者。”

講到這裡,沈哲子才作勢欲起,卻因寒冷麻痹險些跌倒,謝弈在一旁忙不迭衝上來攙住了他。

“我眼下已是氣弱體虛,難作長嘯,請無奕帶我轉告監內諸友。雖有犯禁繩法,勿以爲恥,勿以爲憂。知我者,幸不敢棄,與子同刑,與子同辱,義不獨行!”

在謝奕的攙扶下,沈哲子才踉踉蹌蹌,勉強站住,繼而便打起精神沉聲說道。

近畔衆人聽到這話,雙肩俱是驀地一震,謝奕眸中精光四溢,吩咐身邊宿衛上前扶住駙馬,他自己則率幾人匆匆行至承陽門前,面向高牆內廷尉監室所在高喊道:“駙馬敬告監中諸友,雖有繩法量裁,勿以爲恥,勿以爲憂!同刑同辱,義不獨行!”

聲音激昂高亢,滿場俱聞,在場衆人聽到此言後,先是寂靜片刻,繼而便有人擊掌喝彩起來。

過不多久,高牆內廷尉監室所在又有回聲響起:“能以同樂,則必共悲!害我者,世道也!山河崩,難自安!從邁於賢,餘生幸甚!”

天寒日短,夕陽已是西陲,沈哲子起身後,四肢漸漸回溫,擺脫了旁人的攙扶,獨立在承陽門前。金色餘暉灑落下來,沐頂降下,就連背後的荊條,都泛起一層金色的光暈!

廷尉監室內,年輕人們聲嘶力竭的叫嚷聲久久不息。不獨響徹當場,更傳揚到臺城內極深處。在場諸多觀者,不免氣爲之奪,神爲之懾!

這章花的時間有點多,儘量再趕一章出來,湊個全勤。。。

1407 君父恩重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1455 諸夏筋骨0283 取而代之0526 文籍如山1495 聖人萬歲1069 人盡其用1095 難入石頭1234 五姓難大0651 載譽而歸1498 功爵分授0797 誓守婦德0102 不見泰山0499 畜性張揚0666 淮南待戰要請個假0416 後生可畏0893 北上滎陽0207 絃歌雅意1241 復威隴上0306 難得青眼1348 虎狼際會0104 宣城難任0518 驚逐靜女1406 君威難振0358 青史載我1460 雅宴鄉賢1049 變故陡生0622 朝見大典1249 自取死路1147 河東鄉困0470 元子途窮0546 破虜參軍0083 歡欣須歌1167 行臺四軍0854 鄉射之禮0104 宣城難任0409 潛逃1435 將死餘恨1150 館院英才0094 吳中少年行0099 論避諱禮疏0230 流民帥0127 情不知所起268 報仇0917 魏王石堪0568 割鹿分炙0885 十敗十勝1083 失怙餘孽1465 社稷大器1216 夜幕殺機0648 唯功是舉1151 幼子漸立1264 以套授胡0468 衆望所歸0684 君王心術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311 假節督護0588 知恥後勇1158 壯居日久0321 不爭即退0024 殘破建康0688 難堪舊事0798 弄巧成拙1011 獨牛連磨0632 匹夫持戈0876 打草驚蛇1347 虎將歸援0451 倚爲柱石0127 情不知所起0708 汝南懸瓠0180 大勢已定0416 後生可畏1025 飲鴆止渴0462 門生雲集1102 浴血鄉鬥0492 世說新語0893 北上滎陽0209 大興副業0440 本非弄潮兒0487 先生有教0794 一問入魂1447 假面翁婿1266 小沈甘糖1261 野望南國0120 還施彼身0928 奔襲滑臺0518 驚逐靜女1395 千秋大計0144 遊子吟0790 合城歡騰1500 貂指遼邊1489 我亦能爲0282 進退有據1381 專制遼邊0737 壯烈赴戰場1142 遼地風物1313 奇謀不用0406 袍澤情誼0377 少君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