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 痛失歷陽

如今建康城內,尚還存留的民居建築,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側。倒不是說這裡建築保全的完整,事實上叛軍據城的時候,因爲地近水道,這附近的民居被破壞的最嚴重。

但是由於秦淮河沿岸乃是舊吳以來便旺盛起來的城池中心,多數丹陽人家大多在此都有屋舍房產,因而拆遷的阻力很大。

丹陽陶氏家宅位於大桁西側、秦淮河南岸,地近原本的南苑。不過南苑早被燒成一片白地,盛景不在,就連原本還殘留的大量石材,也都被轉運到了長幹里正在興建的坊區作廢材利用。

陶回因爲有職任,要留在臺城收拾殘局,因而直到傍晚時才抽出一點時間來匆匆返家。

離家還有很遠,陶回便看到家門前已經停滿了車駕,原本微皺的眉頭不禁蹙得更深,心情一時紛亂不堪,不知是該慶幸鄉人臨危不棄,還是該憂慮自家過分醒目。

他在門口剛剛下了車,數名門生便匆匆迎上來,快速稟告眼下何人在府上等候。

聽過前庭之後,廳中已經有十數人匆匆行出來,紛紛開言詢問道:“陶侯,不知眼下可還有轉機?”

“家中孩兒尚在後苑,不知能不能營救出來?”

“是啊,眼下應該先把人營救出來,再考慮其餘!昨夜那小貉子掃蕩都南,各家人力多有被擒,如今都被收押在石頭城。即便不考慮安危,也要預防他們以此牽扯攀咬各家啊!”

眼下這些人確是已經方寸大亂,事到如今,且不說原本的企圖沒有達成,就連各家發動的子弟門生也都遲遲未歸,生死不知。

聽到衆人亂哄哄的吼叫聲,陶迴心情不免更加煩躁,頓足怒吼道:“都住口!”

聽到這呵斥聲,衆人都是一愣,喧譁聲也戛然而止。

陶回擺擺手,示意衆人隨他入房,待門窗都關好了之後,才坐在席中長嘆道:“事敗了,最好時機已經錯失,希望諸位都做好更壞的打算。不過有一點要謹記,只要我等鄉人能夠團結一心,相約進退,局勢無論再怎麼壞,也一定還會有轉機!”

說這句話的時候,陶回兩眼不斷的在衆人臉上游弋,觀察他們各自的神情。他很清楚,眼下反擊已經沒有可能,如果他們還能同心共念抱成一團,或還能讓臺中有所忌憚,法不責衆。

不過對此他卻不怎麼有信心,張闓是怎麼被這羣鄉人給坑害的,他心裡清楚得很。對方如果有反擊,歷數下來他是排名靠前的目標之一。如果想要渡過這一難關,必須要將鄉人團結在自己身邊。

略一沉吟後,陶回又嘆息道:“局勢還未變到最壞,那幾個兇徒死在了廷尉監,卞敦難辭其咎。他家是忠烈門戶,想必不乏舊誼出手相救,那也是我們的機會。稍後我會去拜見王太保,轉告我等鄉人託庇之意。都中新定,不宜大肆清洗,王太保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

衆人聞言後都紛紛點頭,不管有理無理,先應和一番,這樣能夠讓他們安心下來。只是點頭的同時,也不乏人眸子幽幽閃爍,實在是陶回自己語氣都有些不肯定,這讓他們不敢報太大樂觀。

“各家失陷的人衆,我會去請見虞思奧。他新進歸都執掌護軍府,沒有我們這些人家景從,想要立足也是困難。還有尚書令那裡,未必樂意虞思奧執掌護軍,也不是沒有辦法可施。”

陶回很清楚他們現在已經失去了進退的資本,想要保存些許元氣,只能尋覓夾縫。明明是自家世居的鄉土,卻要仰旁人鼻息生存,雖然苦悶,也是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他還待要吩咐什麼,突然房門被人急促拍起,室內衆人皆是一凜,繼而便聽到門外有人急聲喊道:“譙王登門,要見郎主……”

話音未落,房門已經從外面被暴力破開,一身戎甲的譙王在十數名兵士簇擁下行入了房間,環顧室內一週,嘴角泛起一絲譏誚笑意:“奉溫公手令,請陶北軍入臺城言事。”

眼見譙王氣勢洶洶而來,房中衆人心緒已是大亂。事到臨頭,陶回努力壓下紊亂的心緒,站起身來面無表情道:“不知大王登門,有失遠迎。請問大王可知溫嶠相召所爲何事?先前我離開臺城時還請示過溫公,那時溫公卻沒有吩咐啊。”

譙王聞言後並沒有急着答話,只是擺擺手讓身後親衛分開,繼而便露出了門庭之內那數百名軍士。

眼見這一幕,房中衆人更加不敢多說什麼,唯恐惹火上身。

陶回左右望望,心中卻是悲涼,先前還跟這些鄉人約定要團結一心,可是現在就是要團結一心的時候,居然沒有人出頭!

譙王率衆而來,既無通報,又沒有出具正式的詔旨手令,誰能說清楚他到底奉了誰的命令?到底要把自己押去哪裡?這一去,只怕就是生死未卜啊!

略一沉吟後,陶回行下席位,順勢給身邊的族人打了一個眼色,繼而纔對譙王說道:“既然溫公有召,自然不敢怠慢,只是我剛剛歸家,尚未換衫進食。請大王稍等暫延片刻,我去換一件衣服便隨大王前往……”

“這倒也不必,本就不是什麼重要事,北軍稍後便歸。”

譙王說着,大踏步行入房中,一把拉住陶回手腕,轉頭笑語道:“北軍難道還信不過我?”

我信你纔有鬼!

眼見譙王步步緊逼,陶回上身一轉,想要抽回手臂,視線卻轉向堂中那些仍是沉默的人,強笑道:“既然不是重要事宜,那又何必疾行。大王也見,今日家中故舊至交盈門,若就相棄而去,不免冷落傷情啊。”

聽到陶回這麼說,席中也有人忍不住想要開口聲援,可是嘴巴剛剛張開,便聽譙王笑道:“這倒是巧得很,我帶來車乘不少,諸位若是情深難捨,不妨同往。”

“大王爲何定要苦迫?”

陶回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已經陰鬱下來。

爲何要苦迫?

譙王恨不得眼下就抽出佩劍來將陶回誅殺當場,要知道臺城近日的防務是他在負責,這些丹陽人家卻煽動暴民衝擊臺城。如果不是駙馬及時趕到,讓那些暴民衝入臺城大肆破壞,譙王都小命難保,這傢伙居然還有臉問自己爲何要苦迫!

“職事所在,北軍請行吧!”

譙王手臂一抖,陶回便被推搡向前,繼而便有兩名親衛上前左右架起往外行去。

“近來都中實在多事,諸位若要訪友,不妨避開風頭。”

待到親衛將陶回拉出了廳堂,譙王一邊說着,一邊探手拉住自堂上衝下來的陶回兒子:“陶郎若是無事,那也與我同行一遭吧。”

——————

見過皇太后之後,王導剛剛離開建平園,便得知陶回已經被譙王率衆擒下,就連他的兄弟兒子也一一被擒!

這麼快的動作,一點作出反應的時間都不給對方留,這是不留活路啊!

捏了捏手裡皇太后的詔令,王導心內忍不住一嘆。其實說起來,陶回也算是他家門下舊人,早年跟隨大將軍,後來又受他的舉用。他不是沒想過要拉一把,就算不能保住勢位,最起碼要留下一條性命啊。

可是現在,人被搶先一步拿走,他就算想幫忙,也落後一步。來日人再轉入他的手裡,只怕護軍府那裡早已經做好了足夠抄家滅族的證據,屆時他又能怎麼辦?

思忖片刻之後,王導還是先去了溫嶠那裡,將卞敦討要回來。也來不及再說什麼,就讓卞敦待在他的官署,連夜整理出要傳喚審問的各類卷宗,同時吩咐廷尉那裡即刻出動拿人。

在做這些的時候,王導也是苦口相勸,希望卞敦能夠以大局爲重,主動承擔罪責。他則做出保證,盡力保全卞敦的性命,乃至於爵位嗣傳。

卞敦這會兒也實在亂了心神,加上眼見到陶回一家人居然都被押走生死不知,益發感受到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時下這個氛圍,已經不是他當年犯下大錯還能復起的寬鬆氣氛,一個不慎可能就要飲恨。所以當王導在以他的名義讓掾屬整理卷宗的時候,他整夜都在臨案書寫請罪狀。

至於王導,則在給王舒寫信,希望王舒能夠將王允之送回建康入職護軍府。今次他是交出了一個九卿廷尉,而陶回也算是他的人,而且他也在幫忙肅清這些丹陽人家,護軍府理應給他家勻出一個位置。

與此同時,王導也在寫信給仍然待在歷陽的趙胤,希望趙胤能夠做好應變準備。眼下都中可以說是有了結果,地方上會有的變故也需要考慮到。

除此之外,給這二者的信中,王導也在詢問他們江北形勢如何。如果沒有太惡劣的話,他希望能夠安排王彬出任江夏相。王彬眼下已經不宜再待在建康,而江東那些富足之處、顯重位置想要安排的話,阻力太大。

因爲江北沒有了豫州祖約的屏障,江夏那裡想來也不會太平。讓王彬去江夏,取代溫嶠的人王愆期,一方面是對溫嶠還以顏色,一方面給王彬安排一個兇險之任也是讓沈家不要再得寸進尺。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陶侃年事已高,未必能夠久鎮荊州。王彬如果能夠在江夏立足下來,來日順勢前往荊州,阻力會小上許多。

因爲這一番肅清,整個都中氣氛仍然未有輕鬆。可是還沒有等到各地方鎮的迴應,兩日後一隊人馬頗爲狼狽的自西面入都。

“庾叔預突然過江,將末將逐出歷陽……”

趙胤兜鍪甩在一邊,虛發散亂,神色灰敗的跪在王導面前澀聲稟告道。

1339 少子多謀1122 社稷大幸0999 兄弟歧途1122 社稷大幸0244 布策曲阿0894 兵不血刃0601 尋陽兩難1327 感天應命1376 宇宙天問1383 非我族類0074 鹽梟之家1343 引頸受死0201 夾道相迎1110 太后歸天0982 教子不善0750 石堪歸國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947 左右爲難0396 見宋禕0409 潛逃1160 參謀軍務0464 東曹掾0208 商盟成立0894 兵不血刃0142 隱而待沽0683 雄主老矣1304 諸方待戰1457 鄉情殷切0869 天良未泯0927 天助我也0792 分道揚鑣0382 鼎仍未冷0037 南人慾爲大事0474 弓馬邀名爵1032 與狼共舞0273 中書得志1326 鬩牆在即0842 江州地重1155 王教表率1281 蘭芷遍野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0789 真命水德0172 潛懷異志0666 淮南待戰0281 關心則亂0514 冰火兩重1037 圖窮匕見0928 奔襲滑臺1191 夫妻賢愚1309 豎子狂悖1315 收復樂陵0005 傳世家學0978 分饗河洛1371 物歸原主1149 勝武壯行0720 萬騎歸南0211 榮辱與共0489 藍田落寞0265 試水豫州0379 江東門戶0947 左右爲難0729 民心士氣0561 塵埃落定0192 禮不拘人0357 縱橫江表0162 踵賢而行0883 不負烈氣0814 試刀1126 樑公抵都1340 番佛法言1470 祖郎意堅1468 暴主缺德1126 樑公抵都0690 霸府雛形1124 悲慟傷形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幾句閒話之於這本書的內核0186 女兒心事0524 凜冬新芽0427 前朝宗親1044 通苑驚變0523 臺中佳居0717 夜拔敵寨1438 幼主奇貨0119 黃金水道0892 天譴滅胡0369 法難責衆0988 人間豪富0261 水火際遇0145 何陋之有0525 倦鳥投林0410 臨海郡公0870 天怒人怨0490 遺珠之憾0533 南北並重0677 功業之基0147 贈金全義0106 老賊陷我1486 賢內諫君1390 遼東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