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灑然以退

如今的行臺,以資歷而論,陸曄確是名列前茅。如今在殿上,他也和潁川荀邃等人一起站在了最前列。

早先衆人都發言恭維沈哲子,此老卻眼瞼微垂不發一語。此時話柄被庾懌遞到了嘴邊,他才睜看眼來,掃視周遭一眼,視線才落在王彬身上:“中正識鑑舉賢,雖是國朝仕用常例。歷陽之叛,卻是社稷驚變。定亂扶危,宇內激憤,士庶共舉,並無賞用之限。”

聽到這話,王彬臉色漲紅,訕訕退入了隊列中,不再言語。他倒不是一定要做惡人阻撓沈哲子得用,但問題是,誰都知道他前日在這小子手裡吃了一次癟,若是沒有舉動,反倒讓人恥笑。不過陸曄這老傢伙不留情面的把自己堵回來,倒讓王彬有些意外,要知道在某段時間裡,他甚至還將陸曄當做盟友呢!

聽到陸曄開口,沈哲子也忍不住望過去。其實關於他未來的任用,沈哲子自己已經有想法,倒也不必太過介意眼前這些人的討論,只是好奇這蔫壞的老傢伙又在憋什麼主意。

雖然彼此間在鄉土的利益矛盾有些衝突,但其實他拿陸曄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人家做了幾十年的吳人領袖,鄉望深厚,如果太旗幟鮮明的搞針對,鄉人們情感上也接受不了。

駁完王彬之後,陸曄轉頭望向沈哲子微微一笑,繼而又對殿上皇太后說道:“駙馬雖然未入鄉品,但卻大功確鑿,屢破賊酋,時所共仰。其才具卓然,拔格而用,亦爲情理應當。”

聽到陸曄這麼說,殿中不免響起竊竊私語聲,殿上的皇太后眸子也是一亮,而庾懌也轉頭望向沈哲子,眼中露出詢問之意,似是以爲沈哲子私下與陸曄有什麼溝通。但沈哲子只是微微搖頭否認,不過心中卻轉念更快,思考陸曄爲自己說話的原因所在。

“不過時下亂事雖定,但卻仍未郊祭祀祖,時下論功,稍顯倉促。”

話音頓了一頓,陸曄又說道。

他這麼說,倒不是刻意爲難,畢竟在程序上而言,只有告祭祖宗,這場亂事纔算徹底完結。也只有到了那時候,纔是真正論功行賞的時候,如今皇太后因爲心中信重喜愛,便對沈哲子諸多殊禮有加,乃至於廷議功賞,其實是有些不合程序的。

畢竟就算不說如今在建康的陶侃、溫嶠,就連沈哲子的老子都還沒有定賞。沈哲子卻優先得到封賞,怎麼看都有些不妥。

隊列中的王彬聽到這話後不免暗暗一嘆,爲自己沒能找到這樣一個好藉口而惋惜。祭祀大事,冠冕堂皇,既能阻撓沈哲子的論功,又不露出刻意的針對,講到手段,陸曄這老傢伙實在是比自己要圓潤得多。留出這一部分時間來,便能諸多聯絡,最終將沈哲子的封賞降格。

就在王彬自以爲猜到了陸曄的用意,此老卻繼續說道:“不過先時皇太后陛下有言,駙馬出於門戶之內,本爲帝家庭內瓊枝,廷用可以暫延,家用卻屬應當。”

皇太后本來已是雙眉暗蹙,可是聽到陸曄這話,眉梢已是揚起。早先她還對陸曄略有怨念,可是此老今次對答卻是深得她心。眼下她雖然還在徵詢衆人意見,但其實關於沈哲子的賞用,早已經擬定詔書。

二等武康開國侯,食邑三千戶,皇太后爲沈哲子擬定這個封爵,也是存了一點私心。早在剛剛到達京口的時候,她便已經打算將沈哲子封爲縣公,只是被庾懌勸阻。如今這佳婿大功之身,在皇太后看來,眼下封公正是得宜。

但她也不得不考慮沈哲子的年齡問題,一來少年封公太過顯眼,二來以沈哲子顯露出來的才學,未來肯定還會再建功勳。

若驟然拔得太高,未來皇帝親政時可能要封無可封。所以不如壓一壓,而且武康縣侯乃是沈充早年爵位,如今沈哲子再得加封,等於是正式確定了他繼任沈家家主的資格。

皇太后也聽聞許多大族明爭暗鬥的齷齪事情,她自然要站在女兒和女婿這邊!而且等到未來沈哲子繼嗣之後,這個開國侯爵位也不會便宜了別人,順勢就落在自己外孫頭上。

爵位還倒罷了,關於沈哲子的職用,其他的皇太后可以不管,唯有一項她心裡已經認定下來,那就是琅琊王友,已經明確的寫在了詔書上。陸曄所言廷用暫緩,家用得宜,恰好符合了她的心意!

從沈哲子這個角度,依稀可以看到皇太后半邊臉龐,當陸曄發言完畢,沈哲子恰好捕捉到皇太后一點笑顏,原本橫亙在心中的疑惑,頓時豁然開朗。

他心中略一轉念,已經上前一步凝聲道:“臣多謝皇太后陛下厚愛,多謝諸公擡舉,然有一言鯁於胸中,乞能自陳!”

皇太后聞言後微微一愣,繼而便笑語道:“駙馬何言要表,直接道來即是。”

沈哲子跪在地上並不起身,只是朗聲道:“臣本吳中布衣,蟄伏之際,未有清趣以養精神,未有德行以哺鄉土,未有經濟以養父母,未有賢名以達公卿,未有事功以報朝廷。先帝不以臣鄙薄,垂望於郊野,簡拔於階前。

重恩厚賞,骨肉以贈。厚愛之切,無過於此!中朝以降,恩重無雙!臣夙夜以患,惟君恩浩蕩,難償萬一!板蕩之際,人主蒙塵,臣彈鋏而泣,厲兵待詔。幸得皇太后陛下信用,驅使掃蕩,破滅賊虜。

此亦陛下任用之明,諸公後勤之勞,將士奮死之用,叛賊必亡之途!臣所恃者,惟天佑晉祚,豈敢以人力而僭天意,亦絕不敢憑此而求倖進!先帝厚我,自當誓死瀝血而報!臣乞皇太后陛下勿以常目以待,臣之所爲,盡爲本分,不敢居功,亦不敢邀封!”

“維周,你……”

皇太后聽到沈哲子慷慨激昂的陳詞,臉色已是忍不住漸漸凝重起來,眸中甚至已經蓄滿了淚水,心內更是涌出諸多自責。沈哲子這一番話,可謂情摯,言辭中流露出對先帝的那種敬重和感激,更是讓人聞之而感懷。

爲報重恩,不辭辛勞,不避兇險,區區百人之衆便直趨京畿營救君王!事後卻謹然辭功,不願傷志!這是怎樣的情懷?

殿中衆人聽到這話後,神色也都各不相同,甚至有幾個人暗自搓了搓耳朵,懷疑自己聽覺出現了問題。絕大多數人望向沈哲子,都流露出一股難以置信。誠然時下推脫封賞已成常態,但像沈哲子這麼堅決,這麼真摯的還真是少見。莫非此子真的淡薄名爵,不以仕進爲己任?

錯覺,一定是錯覺!

這當中,最不相信沈哲子所言的便是王彬。他是深知這小子爲了成爲帝婿,究竟有多麼無所不用其極,言其名祿之鬼都不爲過,怎麼可能會爲了所謂的先帝之恩,便推脫如此大功之賞!一時間,他真有股衝動想跳出來揭開這小子的面具,可是先前已經被陸曄堵得難受,這會兒便不好跳出來免得再自取其辱。

隨着沈哲子話音落下,殿中便是長久的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右衛將軍劉超才行出隊列,望着沈哲子感慨道:“駙馬之言,撼人心魄,若世人皆能有感君恩深厚,君王何憂!社稷何愁!小民何苦!”

不過,他話音又是一頓,嘆息道:“不過,駙馬此心雖然可嘉,然時風漸崩,清風雜塵,恐爲時人所污啊!況且功用賞度,皆出禮制,也不可因人而廢。”

“多謝右衛有教,不過晚輩心安而已,不必時人知我。社稷有事,勃然而起;君王歸安,灑然以退。所求者,不負平生,何敢望人盡知我。”

講到這裡,沈哲子已經再拜下去,懇求道:“早前勞于軍務,無暇他故。如今亂事已定,鄉情更熾,惟求皇太后陛下允臣歸鄉拜親!家母手釀梅酒,思之愈甜,餘者都覺無味。”

“這、我……”

皇太后見沈哲子這麼說,心情更是複雜,一時間反倒不知該如何回答。她爲今天的事也算是運籌良久,但卻沒想到事情一開始就脫離了她的預計。

最終還是庾懌出面,揭開這個話題,轉而商議其他。不過他心中也同樣有狐疑,搞不清楚沈哲子爲什麼要這麼做。

沈哲子倒也安分,退到隊列末尾,乖乖站在那裡,一直等到朝議結束。

因爲距離殿門最近,朝議結束之後,沈哲子也不待在那裡等待旁人圍觀,只是匆匆離開。那副從容態度,反倒讓人倍感側目。

沈哲子歸家之後不久,庾懌便匆匆趕來,如今行臺衆人皆知他們兩家關係,倒也不必避嫌。況且他心裡好奇如百爪撓心,若不弄清楚沈哲子的意圖,真是寢食不安。

沈哲子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決定,也是考慮了良久。他所創建的事功實在太醒目,如果真要廷議他的任用,多方角力,結果未必是他想要的。而且大功盛名之下,又得皇太后諸多褒獎和超規格的殊禮,已經隱有過猶不及之勢,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到他老爹那裡。

所以,沈哲子是打算放慢一下步調,最起碼等到老爹的封賞敲定之後,他再謀求自己的進步。不過真正促使他在殿上辭功的原因,主要還是他已經隱隱洞悉到皇太后的意圖。所以,當庾懌趕過來詢問的時候,沈哲子便笑問道:“小舅所議陪都之事,皇太后陛下態度如何?”

“皇太后自是讚賞認同,京口若成陪都,可生諸多便利……不過,這又與維周辭賞有何關聯?”

庾懌仍是不明所以道。

“假使皇太后屬意琅琊王留守陪都呢?”

沈哲子嘆息一聲,禁不住感慨,人一旦招惹政治,便不能保持單純。皇太后對他信重有加這是不虛,不過也正是爲此,大概還想給他增加更多擔子。對於皇太后來說,今次的出逃可謂一個記憶深刻的教訓,假使能將琅琊王安排在外,那也吻合狡兔三窟的意思。

但是政治就是政治,只能允許存在一箇中樞,琅琊王如此敏感的身份,怎麼可能放出來自成局面!

聽到沈哲子這麼說,庾懌臉色也是陡然一變,越想越覺得皇太后近來舉止確有此類意圖流露。可是如此大的事情,皇太后居然不與自己商議,可見心內對母家也是隔閡漸深。

“那麼依維周你來看,此事應該怎麼辦?”

“皇太后眼下應該只是潛謀,惟今之計,還是要儘快確定歸期,最好在重陽之前。”

沈哲子心知皇太后即便是有什麼計劃,但終究還是欠缺了政治人物百折不撓的稟賦,自己今天辭功而不受賞,待到歸都議功任事之後,自然有很多手段令其打消這個念頭。

而且,今天辭功也不是單純的迴避琅琊王這個麻煩。劉超那話言到了重點,功用賞度皆出禮制,沈哲子如此大功,怎麼可能說辭就辭。

除了冷卻一下自己當紅炸子雞的狀態,他也打算狠狠玩一玩臺中那些人,類似殷浩那種屢徵不應都太低端,他要來幾次屢封不就!當然憑沈哲子眼下的名望,已經不必靠這些把戲去混名聲。要玩他就要玩一次絕的,最好能徹底堵上這條刷聲望的道路!

這章節號突然讓我感覺有點心驚肉跳啊。。。

0736 烈戰穎口0338 功成在即0150 豎子陷我1210 章法之美0142 隱而待沽0759 落水之奴,俱肥魚蝦0697 取用於國0744 汝南危矣1469 愁城難離0550 王郎囊澀1253 帝王心事0039 沈郎犁1485 人間良緣1146 天中學府1394 壯心不已0152 大而無當0705 京府何鎮1481 帝王殊禪0429 前程可期0387 圈地造園0196 有功當賞0993 忍冬待發1148 長生妙物0598 神仙遭災0018 北府難爲兵0288 逃人1278 天中啓智0096 高築牆廣積糧0357 縱橫江表1315 收復樂陵0298 以死報之0778 天意警我0736 烈戰穎口0023 豫州刺史0693 人多勢衆0872 俱在刀下0240 臺中驚聞0667 驚魂於途0685 師君妙法0170 波瀾再起0700 少帥可憂0674 困守孤城0683 雄主老矣遼東篇30148 苑中有詔0879 誅殺鄉賊0785 諸夏新生0650 無地自容0154 待客之道0061 子非桃源翁0465 賀客如潮1188 浮浪如故0142 隱而待沽0931 不足與謀0990 庸計累事0824 安石非良友0009 再造孫吳0654 妙計難施1161 投桃報李0266 南頓王反擊1415 謀攻上白1190 子姑待之1384 龍城難築1154 指掌納乾坤0990 庸計累事0364 償有功1339 少子多謀0286 溫公有疾0003 門第之婚0792 分道揚鑣0701 難輔小兒0600 大仇得報1187 嚴父可懼0302 勿憂必救1118 尤甚虎毒1046 強藩怒火1329 襄國宮變0432 南鄉可居1354 死之奢侈1131 繩斷分明1316 轟殺萬軍0025 剛愎自用0692 招募六軍0675 分功飲勝0318 殘破臺苑0315 擲花盈野0691 老驢性倔0849 兵入豫南1400 不求口惠1136 全城搜捕1318 以勤壯運0978 分饗河洛0201 夾道相迎0666 淮南待戰0664 意欲何爲0642 卻月初陣0716 護軍可期0226 南面而去步步血漿1274 初心固守0914 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