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 交鋒

太極前殿中,小皇帝拉着沈哲子絮絮叨叨說了良久,似乎要將過往這段時間所遭遇的苦悶一口氣都吐出來。從叛軍的暴行講到劉超等臺臣們對他的迴護,當然怨念最深的還是伙食太差,唸叨最多便是早先在沈家品嚐的諸多美食。

關於這一點,從小皇帝急劇縮水的體型,沈哲子也能看得出。只是現在他也沒有辦法去滿足小皇帝的口腹之慾,且不說南苑已經被焚燒一空,即便是還在,也不可能找到那些讓小皇帝念念不忘的美事。

大概是人越缺少什麼,越喜歡什麼。食色,人之純好。像沈哲子這樣終日諸多算計的人,家累萬金,美婢亦是唾手可得,反而不大感受得到這兩樣東西勾動本能的那種誘惑以及愉悅。眼見到小舅子講到美食便連連吞嚥口水,家事國事統統拋至腦後,反倒讓沈哲子對他更增好感。至於另一個小舅子琅琊王司馬嶽,沈哲子則就不大看得上眼。

沈哲子不打算,也沒必要將小皇帝往明君的道路上去指引,如果這小子是真的那麼誠摯熱愛享受生活,他也樂意去滿足,無謂給其增添太多承受不了的負擔和壓力。

一直過了大半個時辰,小皇帝才靠在御牀上沉沉睡去,沈哲子吩咐宮人們將皇帝送回寢宮,這才抽身行了出來,轉往側方的太極東堂。

此時東堂內王導以降一衆臺省重臣們早已等待良久,有人臉上漸漸流露出不耐之色,頻頻目視鍾雅,希望他能去再催促一下,然而鍾雅卻安坐席中,間或與劉超閒談兩句,並不去看衆人臉色。

當衆人忍耐力漸漸達到極點的時候,沈哲子終於行入進來。他甚至懶得裝出一個行色匆匆趕時間的樣子,閒庭信步走進來,對衆人拱拱手說道:“有勞諸公久候。”

說罷,便就近坐在了一個空閒座席中,也不去強居上席。

衆人心中雖有不滿,這會兒卻也不好再當面發難,而且心內實在有太多疑問需要沈哲子解答。只是一想到沈哲子進入臺城後強硬作風,一時間反而不知該如何開口詢問。

堂中氣氛沉默片刻,最終還是吳郡陸曄率先開口道:“我等困於京畿,久盼王師,實在沒想到率先歸都的居然是維周。維周未及弱冠,白身而受王命,創此不世之功,實在是讓我等老朽都歎服不已,愧於年長,實在不愧是我江東第一等的好兒郎!”

這話大概可等同於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理解,相對於席中衆人,沈哲子確是一個小字輩的。除此之外,也是再強調一下沈哲子吳人的出身。

沈哲子聞言後便笑語道:“陸公謬讚了,實在受之有愧。逆臣犯上,王祚蒙塵,在野在臺,是長是幼,或南或北,但凡有感於忠義,俱受王命所召,戮力奮戰而已,豈敢有退縮之念!小子不肖,亦受王化之教,不敢誇功,只是恥於落人之後罷了。”

衆人聽到這話後,乾笑兩聲,也不好再繼續這話題。頓了一頓後,太常華恆問出了衆人最爲關心的話題:“駙馬既然歸都,不知王師後續是何人所統?歷陽叛逆可曾伏誅?”

早先沈哲子嚴令羣臣不得妄論王師軍務,此時卻被華恆開口問出,一時間衆人紛紛望向沈哲子,猜測他會有何反應。

“華公有問,不敢有瞞。早先晚輩有令不得擅議軍務,既有不得已苦衷,也恐人多嘴雜走漏了消息。在座諸位皆國之干城,自然無此憂慮,即便華公不問,我也想請教諸公。”

沈哲子笑吟吟說道。

只是聽他這麼簡單就鬆了口,衆人反倒略感詫異,原本他們還以爲沈哲子仍要推脫幾下不讓他們得知詳情,沒想到這麼輕鬆就服了軟。

不過再一想到這年輕人畢竟歷事不久,即便有一二硬氣,也不會持久,欠缺了韌性,因而心裡都鬆一口氣,紛紛瞪大眼準備聆聽起來。在他們看來,只要知曉了外間具體形勢,便好做出判斷,同時有針對性的有所計劃。如此一來,這年輕人所掌握資訊的優勢便蕩然無存。

將衆人神態變化收入眼中,沈哲子心內冷笑一聲,這些人心內在想什麼他也很清楚。只是他們註定要失望,未來一段時間自己在建康城中的權勢和地位誰都撼動不了!

“實不相瞞,所謂王師已經俱在臺中,除此之外,京畿周邊再無援軍!”

沈哲子輕輕鬆鬆拋出這個重磅消息,而席中衆人也確實被震得外焦裡嫩,紛紛幡然色變:“什麼?”

“駙馬不是在開玩笑?”

“這種大事,我怎麼敢欺瞞諸公!如今叛臣蘇峻仍在姑孰與荊州軍陶公激戰不休,叛部張健陳兵曲阿,叛部韓晃肆虐吳中。不獨江東形勢嚴峻,就連京郊也是四野皆敵。晚輩奉皇太后詔命歸都勤王,不敢有辭,輕騎而來,僥倖功成。只是來日何以爲繼,仍要請問諸公可有教我?”

沈哲子神色凝重說道,只是看到衆人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心裡卻是忍不住笑起來。他所說的這些雖然也是實情,但其實局勢遠沒有那麼惡劣,最起碼荊州強軍東進惡鬥歷陽,戰事旬日之間應該就會有變數。而在吳中的韓晃,且不說京口行臺和淮北的軍力調度,單單江州和東揚便隨時都有可能抄其退路。至於曲阿的張健,其實已經是一個半殘狀態。

沈哲子就是在嚇這些人,聽到王師歸來,一個個便跳脫得很,現在知道王師是個什麼情況了,看他們又將要如何。

堂中衆人這會兒臉色都難看得很,原本在他們看來,既然沈哲子敢回攻京畿,那麼最起碼是有一方面軍隊已經打通了前往建康的通道,而沈哲子不過是撿便宜跑得快而已。可是他們卻萬萬也沒想到,形勢非但沒有好轉,而且聽起來似乎更惡劣了幾分!

他們都眼見到沈哲子帶了多少人入臺城,憑這一點人力,即便是再加上匡術、路永的歸降之軍,守住臺城都有勉強,更不要說守住整個建康城!要知道早先都中可是有數萬宿衛,都被歷陽軍輕鬆攻破!這種所謂的收復,和沒收復又有什麼區別?只要歷陽再反攻回來,剛剛收復的建康城頃刻便又會陷落!

一旦建康城得而復失,他們已經不敢想象將會遭遇叛軍怎樣的打擊報復!略一深思便覺前途暗淡,幾乎看不到希望所在!

“可、可是,若只臺中這些兵力,維周你怎麼能突破城外衆多叛軍防守封鎖?還有還有,昨夜大桁南火光沖天,聲勢浩大,怎麼可能是小股兵衆能夠營造出的聲息?維周你在戲言是吧?”

仍有人不死心追問道,兩眼死死盯着沈哲子,希望能從沈哲子那裡得到想要的回答,爲此他們甚至不介意沈哲子戲耍他們的失禮之處。

然而結果卻讓衆人失望,沈哲子只是搖頭沉聲道:“晚輩所言,句句屬實!”

“沈維周,你真是膽大!區區些許兵衆,竟敢長驅至此!兵者大凶,你自己熱衷名爵弄險罷了,若因你犯險之舉使皇帝陛下遭受連累,你該當何罪!”

沈哲子聽到這斥責聲後卻冷笑一聲:“平叛勤王,人皆有責,此爲忠義壯烈之行,假使名器有賞,我亦無愧而受!難道坐視賊虜肆虐,王都陷落,君王久困,就是人臣應有之節?踵忠義之跡而行,我雖死無懼,豈因兵少而怯行!”

聽到沈哲子振振有詞的反駁,衆人雖有不忿,一時間卻是語竭。

這時候,王導纔在席上開口道:“駙馬不畏險阻,離衆勤王,此非人言可非之壯舉!賊勢雖衆,卻難阻義士拜於王闕,此爲人心向悖,可知其亡未遠,天命佑晉。我等既受國任之重,當思人力所爲,餘者俱不足論。”

沈哲子聽到王導之言,心內不禁嘆息一聲,人的水平高低,在這一個時刻真是畢露無疑。自己道出實情之後,座中衆人驚詫者有之,心駭者有之,若有所思者有之,但真正能發言穩定人心,教人着眼於當下的唯有王導一人。

沈哲子心內是有點輕視琅琊王氏這等高門,但是對於王導,他是真的很佩服。所謂典午朝中第一人,真的是沒有過譽,在晉祚移鼎江東的這個過程中,王導所爲雖然有其侷限性,但他的歷史功績也是不容抹殺的。所以哪怕如今自己已經佔盡優勢,但是對於王導,沈哲子仍是重視有加。

佩服是一方面,但沈哲子也很清楚,王導是他未來必然要打倒的對手之一,否則真正大規模的北伐便無從議起。早先他針對琅琊王氏的一系列動作,只是在追平彼此之間的差距,但如果說能畢其功於此役,則又太過小看了這在時下而言的南北第一高門。

而且眼下來說,他與王導是有一個合作基礎的,那就是穩定住京畿目下的形勢。當然,這一次合作是要按照自己的步調節奏,以自己爲主。這對沈哲子來說,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和創舉。

“如今形勢已是如此,再言其他無益。晚輩針對於此亦有三策,尚要請諸公斧正。”

講到了這裡,沈哲子也不再客氣,直接拋出了自己的後續計劃:“第一,如今京畿雖然已經收復,但卻兵少,宜請一重臣奔赴行臺報捷請援。第二,京畿新復,難免人心動盪,皇帝陛下幼齡不堪勞碌,晚輩斗膽請太保暫掌都中政務。第三,都外叛軍反攻在即,晚輩既以勤王自勉,不敢有辭,忝爲軍務,誓保臺苑不失!”

沈哲子最大的弱勢就是年幼資歷淺,儘管如今都中惟他一軍,但也不奢望能軍政全掌,況且都中這些老的小的也未必肯聽他的。他之所以能輕鬆攻下建康,就是因爲蘇峻遲遲得不到擁戴支持。與其搶佔一個虛無名分還要費心鎮壓反彈,不如索性直接退上一步。

這三個計劃他也考慮良久,在恐嚇一番後讓衆人明白建康形勢遠未好到高枕無憂,第一點報捷算是送個人情,誰想要離開他願意送走。第二點一方面是藉助王導的人望穩定局勢,一方面也是表態,誰都可以走,就是王導不可以。

第三點則是他底線所在,軍權絕對不讓,臺城的防務必須要在他控制中!而且沈哲子不只要實際的軍權,而且更要在法禮上逼迫這些人承認自己。這不只是坐實他今次的大功,更是要逼迫這些重臣承認他作爲方面統帥的資格!

明天苦逼還要加班,來不及的話就保底兩更,來得及就三更。。。

1214 捕系刑之0625 合肥之論1342 變故橫生1145 慕容萬年1191 夫妻賢愚0711 野中驚賊0114 大治鄉土0091 武康山神0213 舟市波折0914 不堪一擊0753 民變在即1411 不棄殘軀0620 羽衣公卿0526 文籍如山0461 殺人無算0466 魚龍曼延1279 慨然赴險0458 論交於途0425 萬廢待興0024 殘破建康0312 小沈使君0819 世道表率0590 劣跡斑斑1481 帝王殊禪0568 割鹿分炙0420 營建新都0833 假順之賊0789 真命水德1014 天人之境0255 歸都0200 長城竹海0781 天譴滅賊0179 隱爵改制1235 天中壯美0054 樂安高仲1072 雲陽物勝0184 丹陽公主0742 季龍奴婢0089 吳中玉郎君1422 乞活難大0700 少帥可憂1383 非我族類0464 東曹掾0657 乏人可用0025 剛愎自用0914 不堪一擊0657 乏人可用0976 雲泥之判1455 諸夏筋骨0053 京口亂象0520 生民有命1220 先取長安1258 青勝於藍0283 取而代之1153 鵝鵝鵝0447 傷情賦1410 當取則取0941 司空垂危0450 不識天高0128 婚議0746 大軍難動0812 王道光輝0359 嚴令0969 沈氏阿秀0577 都中亂鬥0231 不效宣文之虐0052 國士之喪遼東篇21075 藏甲於野0290 京畿蕭條0314 弄權0153 東海王1245 幼獅垂危1192 老卒血淚1125 千金途行0370 有罪當罰0710 鄉義豪傑0827 信仰道統0848 十軍五護0540 偷閒半日0699 虜衆誓師0015 吾從班定遠0134 清風徐來1387 豎子平遼1217 鄉惡伏法1359 只待奇貨1134 鷹爪虐臺1132 吏考取才1290 滿廄良驥1071 時局難返0855 三番四矢0672 攻城0061 子非桃源翁0724 老奴可厭0300 密謀琅琊王1170 鄉情凜然0484 似我者死0127 情不知所起0579 臺論完本感言及番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