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 知足之樂

外人或言皇帝昏聵懦弱,不知自家鼎位早已搖搖欲墜,但事實上皇帝只是不願意庸人自擾罷了。外間即便有抨議沈大將軍的聲音,但連堂堂正正面爭於沈大將軍的勇氣都乏,又能奢望他們有幾人是真正心懷晉祚社稷,恐於王業失守的社稷忠臣?

再進一步講,即便是他家姊夫權位被人顛覆,功虧一簣,那繼而新起者成事之前或還高標大義,之後又會不會將他這個皇帝放在眼中?

皇帝可是有着親身體會,就連母子至親,他的母后在世時明明已經歸政於他,但每每還要對他耳提面命的訓斥,繼而釀成幾年前的身死之禍。

明白了這些之後,皇帝是真的懶於再將所謂大義名份濫借給那些心懷雜念但又才力不濟之人。這可以說是一種理智的選擇,也可以說是認命,但他以皇帝之尊,享國以來便難得自主,更有數次淪陷於兵禍之中,痛定思痛之後,又怎麼敢對世道再報一二奢念妄想?

最簡單的一點,他家姊夫即便弄權專擅,但最起碼還救了數次他的性命,與他還有着親戚的情分。將大義名份借給洛陽行臺,尚有希望完成討伐胡寇、重塑山河的偉業。

但若借給旁人,且不說那些人與他人情厚薄如何,最起碼的一點,又會讓江東政局陷入往年那種內耗撕扯的局面,此前種種壯功必將煙消雲散。他也仍然只會是各家擺弄的傀儡,以一個懦弱無能的形象永遠定格在史籍中,而且連生前的安穩都未必能夠享受到。

“無論姊夫他心跡如何,但最起碼有安邦定亂之大才。如今外事雄闊,內事鹹安,中興以來未有之安寧局面。講到樂於安定,恐於危禍的心境,朕與江東黎民也是庶幾無差,也實在厭煩世道再窮生波瀾。”

講到這裡,皇帝又忍不住長嘆一聲:“帝王之位,本是這天下最需才力勇猛的位置,但凡有順逆繼承,才力優異者又恰恰未必是當然之選。太平世道,尚有宗法禮章還可稍稍庇護軟弱之君,可若一旦逢此禮樂崩壞之世,所謂鼎位,真的是將帝王置於炊器蒸煮煎熬。

昏庸也罷,懦弱也罷,朕能駕馭姊夫這種世道罕見的雄才,做一個無爲有治的賢王,也算是一種僥倖。但使人人有食,蒼生有望,朕又何必強要不甘寂寞,以小幹大,徒嘆才力有窮。”

其實若不考慮權位的得失,啓泰以來這幾年的時間裡,的確是皇帝平生以來過得最舒心的日子。

不必每天正坐書廬,苦讀那些他既不感興趣、也根本沒有機會施用的經典,也不必趕鴨子上架一樣的臨朝欣賞臺輔們爲了一些小事爭論不休,更不必每天都恭立母后座前、被其刻薄的目光諸多審視。

老實說,他心底甚至比較慶幸目下當國的是他家姊夫。正因爲才力雄壯,他家姊夫也不必再強把他擺出來營造什麼聲勢,一應起居飲食的安排俱都隨他心意。

皇帝年紀雖然不大,但各種權臣面目卻見過不少。

如他家大舅庾亮,一副克己復禮、忠君體國的面目,但對他的約束把持卻始終不放鬆,甚至嚴格到規定他每天必須要誦讀多少經義文籍。這是在對他悉心教導,要將他培養成一位英斷之主嗎?

很久之後,皇帝纔回味過來,不是的,只是因爲庾亮把持君王的行爲與其本身長久以來養成的價值觀相沖,而事實又迫使他不得不如此。所以他纔將自己內心那些焦灼轉加在皇帝身上,從而求得一個心理安慰,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無負肅祖垂恩,一直在用心教導皇帝成才。

母后雖然不是權臣,但其心跡可謂與大舅一脈相承,甚至由於母子之間這種特殊的聯繫,她對皇帝的把持要更緊密得多,讓皇帝幾乎都喘不過氣來。他們這一對兄妹,講得直白殘酷一點,是通過虐待皇帝來補償自己內心裡因知行扭曲帶來的罪疚感。

另有桀驁一時的蘇峻,在其人虐亂建康的時候,對皇帝動輒辱罵,無非痛斥皇帝寵信親侫,刻薄功臣。

而在那一段時間裡,皇帝年紀太小,當時也多被嚇得魂不附體。但事後回想起來,則不免感覺到蘇峻強悍外表之下的軟弱,那種色厲內荏的悲憤,或許有幾分倒是真情流露,悲憤於世道的不公平。

還有一位中興元柱的王導,這倒是權臣之中的一個異類,乏於崢嶸棱角,看似寬宏博大,但給皇帝帶來的心理陰影卻不小。幼年時偶發幾次噩夢,在夢裡王導化身一個碩大無朋的醜陋大蜘蛛,不斷的吐絲將皇帝緊緊捆縛成一個繭團。

啓泰以來,特別是隨着洛陽行臺的創建,建康臺苑不再是整個朝廷的焦點,皇帝也終於從過往那種令他倍感壓抑的舊環境中解脫出來,甚至覺得天空都湛藍幾分,呼吸都順暢幾分。

從此之後,皇帝雖然也偶有臨朝,但所接受到的都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不再像往年那樣臺輔們各作憂國憂民姿態,每天都在討論一些令人倍感灰暗的話題,明明皇帝根本就沒有干涉的能力,又不得不坐在御牀上從頭到尾看着老傢伙們嗟嘆憂愁。

大將軍並其身後的沈家,雖然把持內外國事,但對皇帝的管束與把持卻並不嚴重。說一句不客氣的話,許多時候他們甚至根本就無視皇帝的存在。

像是西征關中這樣的大事,就是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的,一直等到收復長安的功表送入建康,皇帝才知道他家姊夫在江北再一次的籌劃盛舉成功。

原本這種無視,應該是令人倍感羞憤的處境。可是對皇帝而言卻不然,他衝幼當國,受到的關注已經夠多了,從內心就厭煩這種被人關注而又無所作爲的處境,這讓他感覺自己的缺點被成倍放大出來供人審視譏笑。

所以對於眼下被人無視,皇帝非但沒有羞憤,反而能夠自得其樂。甚至在啓泰二年的秋日裡,他還進行過一次的短途旅遊,離開建康的宮苑,循着往年蘇峻作亂時、母后並少弟出逃的路徑,一路遊玩到了京府。

這一路上,馳道開闊平坦,少受車馬顛簸之累,又見郡縣鄉野內阡陌交錯,桑林園圃連綿成片,沿途生民也都對御駕的到來報以熱烈的歡迎。

沿途皇帝停留在阿姊曲阿封邑的雲陽莊,遺憾沒能看到早年阿姊向他吹噓許多次、廣闊達於十數裡的花海。

之後又入大業關城,自有隨員向他講述當年京畿陷落,他家姊夫利用多短的時間便築成了這樣一座雄壯的關城,之後又率領百數騎義無反顧的奔往數萬叛軍盤踞的建康城,並將他解救出來。

最後皇帝入住在當年行臺所在的硯山莊園,召見許多京府人物,多聞當年他不知曉的舊事,心內便難免生出諸多奇異的感觸,明明他自己當年也身在局中,且是一個絕對的中心焦點,可是在聽到許多他所不知的舊事時,竟有一種見證歷史的滄桑感生出。

這一次的出遊,也是皇帝生平僅有,其中諸多新趣體驗,讓他回味至今都不能淡忘。哪怕回來之後便生了一場大病,甚至幾近垂危彌留,但之後病情好轉得以痊癒,便忙不迭寫了一封信着人送往洛陽,告訴姊夫自己絕非出遊致病,千萬不要以此爲由再將他常年拘養建康。

之後姊夫回信讓他喜憂參半,首先並沒有責怪他浪行於外,並且表示日後皇帝若還想出遊,只要條件允許,便不禁止,但卻切記不可白龍魚服。對此皇帝倒也比較認可,他本就不是熱衷犯險的人,尤其大病之後更覺得小命可貴。

但姊夫雖然不禁止他出遊,但卻隨信送來一份他這次出遊的諸多花費賬目細則。皇帝翻看一番之後,也是驚得咬掉舌根,這一趟短途出遊,來回一個多月,所有花費折成錢數竟達六千餘萬錢!

六千餘萬錢是個什麼概念?目下建康糧價鬥米在十五六錢上下徘徊,靠近秦淮河地段好的坊區半頃屋舍宅院要價在百萬錢上下,而王師軍隊最精銳的四軍將士整套標準的裝備作價在五萬錢上下。

換言之,皇帝這一趟出遊所花費,足夠六千多戶四口之下一年用食消耗,足夠買下大半個建康城最繁華地段的坊區宅院,足夠武裝整整一營天下最爲精銳的王師將士!

皇帝本身對錢財並沒有什麼概念,可是自己心裡覈算一番後,才覺得自己實在太敗家了。

當然他是不知這一番賬目也有問題,整體負責皇帝出遊各項飲食、居住等用度的主要是吳中商盟,所以耗用主要是從內庫倒到了商盟,但具體的人員耗損等實在的消耗,算起來也有兩千多萬錢之巨,這還僅僅只是從建康到京府這樣一條早已經營成熟的短途行道。

一方面有感於出遊的耗費驚人,一方面又實在想遊覽山川風物,向來不知經營置業的皇帝便也動起了自己攢錢的念頭。

平生不知權力之美妙,加上江東吏治整頓以來所留下可操作餘地也越來越小,更何況這點小心思也羞於向外人討教,皇帝能夠請教的唯有自家阿姊和幼來玩伴的沈阿鶴。

這一番請教下來,皇帝便瞪眼,暫且不論日後歸屬何人的整個天下,單單目下的門戶私財,不獨自家阿姊豪富倍勝於他,就連沈阿鶴這個不着調的小子居然都是一個深藏不露的鉅富,算起來反倒數他最窮,甚至於苑內這麼多年維持下來,一直都是負資產的消耗,乏甚儲蓄。

1281 蘭芷遍野1403 勳功十二轉0276 怒起殺人0345 臺城動盪0285 太真疾行1009 百工南來0813 軍械重工0980 自棄九霄0769 反制於人1242 隴事難定1355 城下之盟1258 青勝於藍0717 夜拔敵寨0200 長城竹海0803 意在丞相1162 襄陽羣情1318 以勤壯運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412 一榮俱榮0701 難輔小兒0615 風水流轉0097 寒冬抱木死1269 伏氏逆子1459 財如流水0973 大日普照0458 論交於途0593 巴陵薄蓄0083 歡欣須歌0975 郗公取捨0299 苑中橫行0875 羞愧殊功1315 收復樂陵0256 僑居多艱1483 典午歸命0981 庭下驚魂0313 吳人悲切0424 國計善用0645 僅此而已0984 淮南偉力0765 同病相憐0492 世說新語0038 塵埃落定1382 僭主定勢0903 鬥智鬥勇0927 天助我也0325 首戰0090 我家有娘子0782 雄破敵營1327 感天應命0086 燒窯制器1306 河南厲鬼1324 乞活冷眼0712 功事俯拾1152 兄弟重逢0339 黃泉共爲友0333 曲阿事變0326 大捷0158 仁祖妖冶0744 汝南危矣0622 朝見大典0618 民心思戰0392 採艾之思0151 兵圍沈宅0657 乏人可用0377 少君之困1475 巨賊伏誅0084 不解風情1493 三辭五讓09111386 誓殺老賊0348 面君0219 北地娘子1163 大將軍炮1193 厚禮酬賢1244 涼土難王1274 初心固守1498 功爵分授0709 以攻爲誘0220 崔氏高賢0612 王舒之亡0136 我心甚慰0711 野中驚賊1435 將死餘恨1136 全城搜捕0041 名士養成記1236 仁恕壯烈0687 教子0804 韶年情篤1177 慕容危亡1107 至死不悟1414 匹夫擒敵0008 洪桐縣裡無好人0918 城下之盟0332 生者狡黠0670 身陷絕地0993 忍冬待發0862 棄王從霸1117 抱薪燃膏0161 塔上觀婿0014 龍溪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