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 徵北大將軍

“承製拜授?不可更改?”

當何充將沈維周的條件轉告給臺輔諸公的時候,幾人俱都忍不住深皺起眉頭,他們也能料想到沈維周開出的條件不會低,但第一條就直接觸及了他們的底線,還是讓人有些無法接受。

“諸公不妨稍作設想,即便不加殊制,難道眼下我等還有插手江北事務餘地?河北民衆久受胡逆提控,絕於王化日久。能使王命再佈於河北,沈氏之功確是無可抹殺。即便再作強阻,不過失河北人衆只知沈氏而不聞王聲。”

何充是親眼所見沈維周對此態度之堅決,所以也更加認清楚一個事實:“庾季堅以其庸質強擾時局,看似得計,實則已是羣情悸動難安。朝野不乏賢長因懼蘇祖舊禍,受迫而爲沈氏發聲,唯有從速以定,江東纔可再得於片刻安寧。”

對於自己這一個妻弟的行爲,何充也真是恨得牙癢。對於建康士民而言,即便意識到沈氏尾大不掉,但終究禍患未發,但庾氏執政所造成江東糜爛的慘狀舊況那是歷歷在目,庾冰過早躍回時局,只會讓人心更加凜然,兩害相權取其輕。

雖然何充說的也是事實,但臺輔們一時間也是不好接受。他們之所以決定行險一搏,便是因爲沒有更好的手段去插手江北事務。一旦給予沈維周以“承製拜授”的權力,毫無疑問會令其人能夠更加從容定邊,相應的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自然也就更少。

“此事暫且不論,次道還是先說其餘。”

稍作沉吟後,褚翜纔開口說道。眼下這個局面,感受到爲難的並不只是他們,沈氏同樣不得安寧,否則不至於連包括沈充在內的沈氏族人俱都緊急撤離建康,而沈維周也不得不找個臺階下船來。

沈氏既然要有所得,那自然也要有所付出。

在這方面,沈哲子也的確做出了不小的讓步,那就是沈氏的力量全面撤出建康,不再保持以往內外並重的局面。甚至包括沈充的司空之位,必要時也可以交出來,不再阻撓臺輔們對京畿局面的梳理和維穩。

這本來就是臺輔們本來的目的,可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達成,最終的效果肯定是要差上許多。此前他們是打算通過比較強硬的手段將沈氏臺臣逐走,可是現在卻成爲交易的內容,他們自然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可是不答應又有什麼辦法,雙方即便再作相持,無非是讓庾氏得以居中做大,將原本應該屬於他們雙方的鬥爭成果拱手讓給庾氏。

庾氏兄弟內外並重,會不會選擇繼續與沈氏爲敵還在兩可之間,首當其衝要受到挑戰的,便是褚翜這個中書令。

要知道褚翜之所以能夠獲得如今時位,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接收了許多庾亮的政治遺產化爲己用。而庾冰、庾翼兄弟兩人很明顯是不甘心雌伏於下者,屆時彼此必有衝突。

原本褚翜除了臺內勢力以外,尚有居任會稽的堂弟褚季野可以稍作錢糧支持。可是此前他們醞釀計劃時,將會稽孔氏的孔羣也算入局中,原本是希望沈氏與孔氏互作攻訐,他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的分化會稽人衆。

可是現在時局關注焦點已經不是亂禮之事,沈氏與孔氏也沒有發生直接衝突的必要,孔氏得於從容,又怎麼會吃下前一個啞巴虧,誠然他們在朝局中勢位不強,但是聯合鄉宗以抵制褚裒是必然的事情。

褚翜主政時期,此前肅清吏治已經頗積鄉怨,只是因爲時局平穩鄉衆纔不敢發作。一旦庾氏在中樞開始挑戰褚翜權威,褚裒在會稽也必然會落入鄉衆糾纏圍攻中!

褚翜行至今日,身邊必然也是聚集起了相當一部分人,就算他自己願意發揮高風亮節暫避一席,他身邊人也不會答應。所以眼下對他最重要的是按下庾氏在中樞復起的苗頭,避免內部發生分裂。

相同的麻煩同樣擺在諸葛恢面前,王導久不發聲,如今突然聲援沈維周,也是讓他心內悸動不已。當然他的處境還是較之褚翜要好一些,畢竟王導已老,不太有可能再次歸於時局,而王氏下一代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能夠挑大樑的人選。

總而言之,庾氏再顯於中樞,這是朝野內外俱都不願見的情況。這也是他們得以與沈維周進行和談的一個契機,無論雙方實力對比如何,舞臺太小,已經容不下另一方的繼續加入。

於是,就在京畿人心惶惶之際,一份宣告着局勢將要解凍的詔書很快便被擬定發出:樑郡公沈維周累功並犒,都督司豫冀兗四州諸軍事,加徵北大將軍,特命承製拜授,使持節、豫州刺史、督夷軍事如故。

詔令由侍中何充親往別苑宣告,樑公受詔之後,便在第三日正式入臺朝覲謝恩。

隨着沈維周進入臺城,原本籠罩在京畿這一片天空上的陰霾頓時便生消散之勢。而樑公入臺之後,首先便是呈章言事,北軍中候趙胤雖因失職系入監禁,但卻未經司斷而亡,爲免宿衛將士人心悸動,宜以宗親典軍以作撫慰。

對於樑公所奏事宜,臺內很快便做出了決斷,罷止北軍軍號,並以淮南王司馬嶽兼任中領軍而暫統北軍宿衛。

於是,在庾冰剛剛接掌北軍不過幾日時間,甚至連北軍將尉們還沒有認全,便就在這兩方的配合下被奪走。而庾冰則還節,轉任內官大長秋。

當得知何充前往別苑會見沈維周時,庾冰便知大事不妙,所以他也即刻派人前往,想要與沈維周達成什麼共識,然而卻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及後又準備入苑再作說服,堅定皇太后對自己的支持,可是皇太后態度卻轉爲曖昧起來,並沒有直接接見他。

果然不久之後,他的擔心成爲現實,此前他以親情遊說皇太后,得到皇太后的支持暫掌北軍。可是現在被人用同樣的手段釜底抽薪,親兒子和本有舊劣的母家兄弟孰遠孰近,誰又更值得信任,皇太后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若僅僅只是如此,庾冰也只能承認自己技遜一籌,他沒有想到在對峙局勢那麼緊張的情況下,臺輔們居然還能與沈氏達成妥協,老老實實低頭認輸。

可是隨後給他的這一項任命,與其說是補償,不如說是羞辱。大長秋雖然也是兩千石的高位,但是職事侷限於內苑,甚至在臺中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官署。

臺輔們如此任命那是明告於他,既然那麼熱衷於帷下求進,那麼不妨天天去皇太后殿下串門,看看還有什麼求進的可能。

爲了避免遭受這樣的羞辱,庾冰乾脆閉門不出,拒不應詔。可是很快皇太后苑詔直接發入他府中,且措辭已經極爲強硬,皇太后甚至使人訓問,此前不是信誓旦旦說要以性命拱衛京畿安全,眼下不過身位稍有偏移,怎麼就負氣不出?

面對旁人,庾冰尚可以負氣任性,可是就連皇太后都這麼說了,他已是全無底氣,只能歸臺受詔,接受自己新的官職。

“權奸欺人太甚!沈氏驕橫跋扈,**束手無計,側翼稍有離心,則痛下殺手!”

雖然庾冰也知這件事核心還是在於皇太后耳根子軟,立場頃刻轉變,但他又有什麼立場去怪罪皇太后,哪怕私下裡抱怨也只能如是說。

不過這一次的失意者也並非只有庾冰一人,此前因爲對峙形勢緊張,各方縱使有什麼想法也都不敢輕舉妄動。所以隨着局勢漸有緩和,大量的人事調整也提上了日程。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幾項人事任命,中書令褚翜升任司徒,侍中何充進爲中書監,諸葛恢轉任尚書令,劉超就任揚州刺史,護軍將軍衛崇轉爲光祿大夫,鎮軍將軍紀睦出爲江夏相,司農沈恪轉爲侍中等等。

如此頻密的人事變動,幾乎集中在後續十幾天的時間內完成,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公卿級別人事變動。至於再更往下,人員的變動則更加令人眼花繚亂。這也讓好不容易鬆一口氣的建康士民人心再次揪了起來,根本就看不清楚這變幻莫測的時局。

不過在這衆多的人事變動中,倒是有一些線索有跡可循,其中比較明顯的便是沈氏和與沈氏關係密切的臺臣,絕大多數都被遣用外放。真等到塵埃落定時,衆人才發現沈氏還留在都內的僅僅只剩下一個司空沈充並侍中沈恪。

對於臺內仍然將老爹這個三公之位保留下來,沈哲子倒也並不感到意外。與其說是網開一面,不如說是要將沈充留在都中爲質。

所謂孤掌難鳴,在沒有了一衆黨羽們的呼應配合之後,沈充就算還留在都內,也已經很難再掀起什麼風浪。

尤其沈充這個人身份太特殊,若是外放的話,根本沒有合適的位置安排,而且誰也說不準其人一旦離都又將醞釀出什麼陰謀,這個年紀致仕的話,也實在有些牽強。所以將其留在都下嚴加監視,倒是一個比較靠譜的安排。

由於這樣一番波折,沈哲子今次歸都之後足足過了大半個月,才總算得以返家。

再求一下保底月票。。。十一小長假了,碼字使我快樂。。。

0943 老雀厭聲1452 危城難入0653 嫁於披甲人1213 荒謬鄉鬥1244 涼土難王0647 甲功寄食1221 衣帶血詔0991 盛世雛形0262 琅琊豪族0831 教弟0689 引寇於南0034 授經之厚0658 廣陵難爲惑1225 咸陽亂鬥0398 疾趨行臺1038 胡主難爲1282 南來必死0642 卻月初陣0528 氣通神暢1161 投桃報李0788 爲天下先1307 香餌扎心0329 內訌1036 城破軍危1366 無懼胡酋0324 人才濟濟0420 營建新都0325 首戰1134 鷹爪虐臺0539 江州難爲援0246 南苑承詔御製1484 勳業信託0214 閩中豪強1243 竇融可效1103 禍及身後1337 佛蹤杳然0093 格物致知0776 敗亡未遠0887 亂軍來使0997 絕無妥協0573 服散必懲1009 百工南來1097 太后震怒0417 江東無人0871 禍國者死1318 以勤壯運0673 先登破城0265 試水豫州1479 士不卸甲1271 選賢關隴0856 片言折獄0371 爭執0300 密謀琅琊王0508 禽獸之聲1135 諸葛伏法1356 彀中禽獸1000 投獻爲奴0243 寸絲之利0222 京口風動0355 歡欣忘形0843 攻守兼備0443 夜中喋血1289 河東商都0741 大勝可喜0482 世間獨一0175 臺城風起0737 壯烈赴戰場1154 指掌納乾坤0181 兩敗俱傷1164 亂世宿將0657 乏人可用1331 自投羅網0571 佳婿難得1198 家門珠玉0121 潛流0802 親翁救我0300 密謀琅琊王0832 遼東來使1485 人間良緣0636 施口搶登0626 太陽照常升起0704 奸謀敗露0057 宅鬥0361 委曲求全0071 嗜賢如命0793 羣情激涌1250 咫尺難得0710 鄉義豪傑1164 亂世宿將0211 榮辱與共0991 盛世雛形1328 斬草除根0955 兵抵河洛1480 昊天有命0785 諸夏新生1455 諸夏筋骨1197 婚配在論0694 羣賢演武0453 穀米盈倉0605 的盧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