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寧得賢良

船抵石頭城,一股繁華氣息撲面而來。

時下雖然已經是寒冬至深,但仍無損時人往來京畿的熱情。建康城西側水門仍有極多舟船等待移入碼頭,甚至有一部分舟船將石頭城兵道都給侵佔。

因爲投於庾翼門下,王愆期安全總算有了保障,所以情緒也漸有好轉,此刻一身時服恭立庾翼身後,眼見石頭城附近舟船往來,便忍不住悶哼道:“石頭城乃是都下噤喉,防務首重,如今竟爲賈事侵佔,吳鄉陋習,逐利忘死,由此可見!”

這話自然是暗諷以沈氏爲首的吳人,尤其都下如今的商賈繁榮,更離不開沈哲子的極力支持。因此庾翼聞言後也是忍不住冷哼一聲,表示對王愆期此言的認同。

雖然他防守建康西面門戶,也因此大收其利,若無他的允許放行,這些舟船絕大部分也難抵達建康,而且石頭城防務大半還是針對他所在的歷陽。但人心理就是這麼奇怪,一旦心裡埋下不滿,看法自然不同。

座船直接靠向石頭城,此前早有輕舟入稟,所以當船靠岸後,便有早已在此等候的一些臺臣包括宿衛將士登船相迎。

“王君放心去吧,稍後我也要入臺奏事,必能保你無恙。”

廷尉官員上前緝拿王愆期,庾翼微笑着稍作安慰,同時吩咐那幾名廷尉官員對王愆期稍作照顧。

待到廷尉官員離開後,庾翼便也下了船,於石頭城與先一步抵達的兄長庾冰匯合。

“難道只能如此?”

庾冰迎上來皺眉問道,他也先一步得知交涉結果,對此自然不能滿意。如今他在臺中只是擔任一個散騎閒職,首先提議庾翼前往淮南交涉,也是希望能夠藉此在臺中稍作淺進,可是這樣一個結果,實在達不到臺輔們的要求,反而還有可能要責怪他兄弟辦事不力。

“吳兒今時不同往日,氣盛志驕,我也實在無計可施啊。”

兄弟倆登車共往臺城而去,途中庾翼將此行經歷稍作交代。

庾冰聞言後已是忍不住在車上怒罵道:“貉子真是全無信義!往年若非我家力助,其家安能爲時流所納,如今弄武而顯,便是翻臉無情!”

庾翼聞言後,嘴角抖了一抖。說實話他對沈家惡感倒不如庾冰這麼濃烈,畢竟沈家也是幫助他家良多,最起碼若無沈家力挺,荊州分陝重地不可能落入他家手中。他們兄弟或是彼此有分歧,但也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庾懌在位,他們將更無立足之地。

不過他最終也沒有反駁庾冰,只是在沉吟半晌後開口道:“阿兄,我想離開歷陽投往荊鎮……”

“不可如此!稚恭你怎麼會作此想?”

庾冰聞言後當即便開口否定,繼而不乏狐疑的望着庾翼道:“貉兒最具蠱惑之能,你是不是被他什麼詐詞誘導?”

wωω• тt kān• ¢ ○

“我又不是黃口小兒,哪會如此輕易受人迷惑。只是今次一行,三兄與我傾談良久,我也因此感懷頗深。”

庾翼嘆息說道:“如今各方邊事都有創進,世道也是日重功勳。沈維周何以如此驕狂傲慢?還不是因爲他殊功屢創,中興以來無有比肩之選。我久久虛任於內,今次爲後輩所笑,也實在是自取其辱。”

“稚恭你這麼想實在大謬,阿雛他又懂什麼!”

庾冰聞言更是情急,甚至直呼庾條小字,言中不乏忿忿:“他本就不是什麼良才,生性浮躁有無明知,早年便被貉兒蠱惑索財於衆,敗我家門舊聲。如今在淮南也不過操持商賈俗事,長與傖夫走卒爲伴,聽受幾句吹捧,便道自己已經得於顯用,其實不過貉子倉下小吏罷了。”

“那沈氏素來狡詐狂悖,本無餘者可誇。就連沈維周自己,都不得不投入武用,才能勉強攪動世道,不讓其家粗鄙現於人前。我家卻並無此困,子弟俱都生於雅室,受於賢教,不必獨顯一用,自能更加從容。更何況貉兒於邊事已是高聳,你再去追趕,不正是以短擊長,虛耗才具?”

庾冰是打心底裡不願讓庾翼離開歷陽,否則他在都中將更受孤立排擠。本來二兄冒進荊州便被時人視作妄行,更加牴觸他家兄弟在臺中上進,眼下他與庾翼還能相近呼應關照,一旦庾翼離開了,他可能馬上就要被趕出臺城。

聽到庾冰這麼說,庾翼便又沉默下來。他之所以這麼想,一來是因爲的確素來便有戍邊壯志,二來也是因爲淮南此行眼見沈維周威令至斯而大受觸動,繼而便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疑。

但庾冰說的也不錯,如今在武事方面,沈哲子早已經壯大成一座繞不過的高山,尤其今年中原大捷、收復河洛,直接將勢大一時的羯趙打成半殘。時流若想獵功,首選自然是沈氏所鎮的淮南。

而荊州那裡,二兄庾懌也的確只是勉力維持,各方派系互有爭執,庾翼若是去了,也未必就能即刻得到重用,說不定轉頭又要投入長達數年的糾纏。

如果這麼算起來,他留鎮歷陽,反而還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最起碼凡事還能自作主張,不爲人後。

“其實你也不必因此頹志,而且今次一行無功也未必就是壞事。經此之後,貉子狂悖姿態已經畢露無遺,眼下不過勢氣正盛,臺輔諸位即便憤懣,也只能暫作相忍。但是兵無長勝,他也絕無可能常持此態,一旦用事挫敗,則必受時議攻訐。屆時還怕沒有機會?”

庾冰又微笑着安慰說道,希望庾翼也能暫作隱忍。

說話間,車駕已經抵達了臺城,早有各府掾屬在這裡等候,待到兩人落車,便紛紛上前施禮恭迎。

這些迎來送往的禮節,原本庾翼並不太在意。可是這一次看到衆人那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糾結神情,他卻忍不住的想,這些人如此恭敬,究竟是因爲他自己本身,還是因爲他此行所帶着的任務?

一年到了末尾,臺省事務本就繁忙,尤其今年江北又有如此壯功,所以整個臺城內都少見輕鬆氣氛。近日更因爲商定大功犒賞的問題,臺輔諸公們時常聚會議事,眼下也正聚集在太極殿東堂附近一個殿堂裡,倒是省了庾翼往各個公府分別通知的麻煩。

庾氏兄弟進入殿堂後,先拜見高坐堂上的皇帝,而後又逐次與席上諸公見禮。

這會兒議事也直接停了下來,接着中書令褚翜便開口詢問道:“庾侯此行,可是已經查實江北合肥糾紛內情?”

庾翼上前一步,從袖囊中掏出沈哲子的奏書並王愆期自陳奉上,回答道:“臣本無刑裁之能,今次受命勉強前往走訪,略有所得,恭請陛下並諸公量裁。”

皇帝在席中本是一副無精打采狀,眼下終於有點意外情況發生,頓時產生了興趣,待到內侍上前奉上兩方奏書,先掀開沈哲子的奏書看了一看,旋即便望着沈充笑語道:“司空,我這姊、咳,樑公諸多都秀出於衆,唯此筆力實在璧上留瑕啊!”

沈充聞言後,老臉也是一紅,而後便拱手道:“臣慚愧,門戶未有書家善教,不能爲國重養全才。”

“話也不能這麼說,尺牘之內雖然自成天地,但樑公本有經世之才,反倒無需再迷於墨法天地。朕所見諸公多勞累,於社稷論,還是寧得賢良。”

皇帝聞言後便又笑起來,他親政也有大半年,如今在羣臣面前倒也不太拘束。說了這一句後,便不乏沾沾自喜欣賞沈哲子那雖然工整、但卻匠氣滿滿的筆跡,這算是他爲數不多能夠嘲笑自家姊夫的方面。

不過很快,他還是將注意力轉到奏書內容上,看到一半之後,那肥臉上的笑容已是蕩然無存,繼而浮起濃濃怒色,拍案喝道:“王師勇行中原,就連朕都日夜禱告乞求蒼天佑此壯行,不易後路竟有如此賊心逆膽之奸徒,絲毫不以國恩王事爲念!那王愆期目下身在何方?朕倒要問一問他,如此敗壞弄事,究竟是何心腸!”

聽到皇帝如此忿聲,衆人臉色俱都變得古怪起來。他們哪怕不看,也多少能夠猜到奏書內容,無非互相攻訐而已,又能有什麼溢美之詞。

衆人還未及發聲,庾翼已經不能淡定,皇帝僅僅只是看了沈哲子的奏書,便將莫大罪名扣在王愆期頭上,這喜惡偏袒實在太明顯。

而王愆期眼下已是他的門生,其部曲也是他的財產,他自然要上心,因此連忙上前一步說道:“片言折獄,聖道法傳,今人多有不及。臣受命謹慎一行,採於兩方言論,但也不敢置於一詞。王愆期目下已入有司待議,其罪證量裁幾何,仍須長論,定論之前,還宜遠作觀望。”

殿中衆人沒有一個庸類,聽到庾翼言中對王愆期不乏保全,臉色多有微變。沈充於席上環視一週,繼而將視線落在庾翼身上,眸子裡已經隱有冷芒露出。

皇帝在聽到庾翼的話之後,臉上也是閃過一絲不自然,這小舅是在公然質疑他的判斷力啊,說他沒有片言折獄的才能。但人家仲由有這種才能,因爲是孔子的學生,誰讓自己沒有那種聖賢老師!

皇帝一時間難免有些下不來臺,不免更加羨慕自家姊夫那種迎面懟回去的捷才,不過他倒也不便在衆人面前擠兌自家小舅,將兩方奏書草草翻閱一下,而後便推案說道:“王事大昌於中原,宇內歡慶,還是宜早定論犒饗事宜壯養士力。此等衰聲惡事,且由廷尉細裁,留後再論。”

再求一下保底月票。。。

1314 調虎離山0125 七娘難配0502 南塘可耕1419 營門血戰成漢篇30838 不肖子孫0169 婦人之見1360 羽翼漸豐0955 兵抵河洛0222 京口風動0774 蓄勢待擊1039 忠烈之後0145 何陋之有0704 奸謀敗露0445 殺氣盈懷0622 朝見大典0505 天下精旅1028 鶴塢強弩1484 勳業信託1310 陣前投晉0516 庭戲0174 高門難入1163 大將軍炮1101 刈草殺賊0198 鄉土厚望0995 禍福難測0145 何陋之有0852 天中國士1276 盛世可望1071 時局難返0217 幸得良配1443 諸胡霸王0755 王師北探0665 王於出征1191 夫妻賢愚0303 何去何從1342 變故橫生0983 壯闊自標0596 冷落師君1262 石國途窮0279 九卿之副0085 養我肥田生米膏0894 兵不血刃1058 勇奪關道0552 鄉鬥害命0332 生者狡黠0364 償有功1125 千金途行0315 擲花盈野1135 諸葛伏法無標題0854 鄉射之禮1313 奇謀不用1464 鄉愿必除0556 冷戰1458 後顧無憂1477 勝武獲持0224 隱爵必除0340 擂鼓出戰0808 風雪夜歸0473 石賊隱患1357 天意失眷0274 天子奇趣0364 償有功1402 中路小挫1008 哀於世道1450 燕王跋扈1170 鄉情凜然0336 建康人事0918 城下之盟0969 沈氏阿秀0319 大業雄關1200 幼鹿麟信0778 天意警我0106 老賊陷我1474 功成此夜1051 承製拜授0688 難堪舊事0186 女兒心事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102 不見泰山0143 前朝帝宗0632 匹夫持戈1382 僭主定勢遼東篇10955 兵抵河洛0658 廣陵難爲惑1131 繩斷分明0311 假節督護0468 衆望所歸0822 一刀之烈0949 河洛之險0212 舟市包稅0677 功業之基0380 將作大匠0901 一網成擒1037 圖窮匕見0976 雲泥之判1369 新婿登門0187 衝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