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

爲防止事態繼續無休止的擴大下去,張遼只能是將曹洪放任歸去!不過臨了也將曹性渡河去了河東之事告訴了曹洪。

那曹洪敵不過張遼,又吃了不小的虧,只能是含恨而走!可惜的是那曹安民,本來已經從曹性手中逃出了生天,卻還要自尋死路。

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曹安民只怕也是命中註定如此!

殺退了曹洪,張遼盡據桃林百里!一直將前哨推進到了湖縣,並在湖縣佈下兵馬,防止東邊曹軍窺視!

如此,對於漢王這邊來說,事情便算是基本了結了!

賈詡老謀深算,可謂是一箭五雕!

首先便是達到了修正漢王錯誤仁慈的目的,如今雖然半數以上的家眷們都進入了關中,但畢竟在曹軍手上死傷甚重!這筆帳必然還是會算在曹操頭上的!

其次便是拓地百里,將原本誰也不敢輕易動手的桃林地段徹底納入了關中兵團的手中!這對將來的局勢無疑是個利好!其三,將桃林山賊縱往河東,將禍水潑到了韓遂的地盤之上,此爲借刀殺人!曹操原本就對韓遂不信任,此事一出,韓遂最有動機,已是百口莫辯!原本韓遂寄居於曹操羽翼之下,漢王這邊對韓遂無可奈

何,如今賈詡一個獨招,勢必會讓韓遂連最後一個落腳的地方都要失去!

其四,最爲直接的便是將一直盤踞在桃林的山賊流寇徹底清除!

最後一個則是意外收穫,那就是曹昂、曹安民也死在此役當中!這對曹操也是個不小的心理打擊!

如此說來,可稱一箭五雕!

此一番謀劃,賈詡的毒辣再次得到了印證!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必定有人要死!這就是毒士賈詡!

張遼回到潼關,賈詡已經將衆人安頓好,接下來的事情基本與賈詡、張遼也沒有多大關係了,二人於是一路護送着倖存的家眷們往長安而去。

由於這些人中有不少傷者,只好暫時在長安稍做修養,然後再行送往成都,軍情消息則先一步送去了成都漢王府,此爲後話。

且說那曹洪,本想趁機佔便宜,便宜沒有佔到,惹了一身騷!原本曹昂之死就已經讓曹洪很是鬱悶,如今又加上了一個曹安民!兩個侄子就這樣沒了,而曹洪興師動衆卻一無所獲!

事已至此,曹洪也沒得辦法,只好又爲曹安民準備了一口棺材,與曹昂的一併送去了鄴城!

鄴城之中,喪子之痛雖如錐心一般,但曹操也不是沒有經歷過風雨之人。

無論是曹操還是漢王,亦或是劉備、孫權等等這些亂世中的一方霸主,從一開始便都清楚,此生乃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自己的性命且沒有辦法保障,身邊人的性命自然也處於未知之中!

所謂“謀國者無家”不外乎如是!劉徵有亡妻喪子之痛,孫權父兄俱是英年早逝,如今曹操失去曹昂、曹安民,這都是世之常情!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世事難料纔是常態,誰也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會是怎樣的狀況!

“公達、仲德何在?”曹操對着門外大聲呼喚道。

很快荀攸和程昱便匆匆走了進來,此時曹操已經冷靜了許多。

“我命你傳令曹洪,令桃林雞犬不留,此令可曾發出?”曹操望着程昱問道。

程昱忙上前拱手答話道:“無有丞相大印,未曾發出。”

曹操點了點頭,臉色並不好,可以看得出來,曹昂之死對他的打擊確實很大。

“那就不必發出了!”曹操也知道這道命令太過狂躁,真要讓桃林雞犬不留,對自己可是百害無利!如果只是單純的泄憤,那隻會有損自己的名聲。

“公子之歿,實出意料之外,丞相還請節哀!眼下只有等曹洪將軍消息,才知到底怎麼回事。”

現在什麼都做不了,只有等情況明朗了之後,才能見機行事。

鄴城相距曹洪駐地將近千里,曹洪用快馬飛報,也足足兩日方纔到達鄴城。

曹操正與手下一衆謀士商議軍情,消息被直接送到了議事大堂之上!

當得知又折了一個曹安民時曹操心中的怒火再一次被點燃!“可惡!那張遼何如此無情?竟殺我侄兒,他眼裡難道就沒有一點兒舊日情分麼!”曹操咆哮着,在他看來,張遼好歹曾在自己麾下數年,自己也待他不薄,如今張遼卻親手殺了自己的侄兒,實在是太過分

了!

可是話又說回來,若是論及不念舊情,恐怕曹操纔是此中翹楚!

當初若無劉徵拔擢與資助,他曹操如何能夠這麼快的在中原站穩腳跟?可以說曹操最初的家底基本上都是源自劉徵。

可是後來呢?當劉徵流落江湖時,曹操非但沒有出來幫助劉徵,反而一得到劉徵消息便派出了曹仁,妄圖趁着許都百官們還不知道劉徵消息便將其暗中殺死!後來劉徵在徐州暫時駐下,消息傳了出來,又是曹操強行繼

續抹黑劉徵,就是不給劉徵翻案,甚至還揮師東進,藉機取徐州!

如此說來,曹操纔是的不念舊情纔是天下無雙!

當然,如今看來,其實也都沒有了指責的必要!挪屁股自然是要換腦袋,所處的地位身份不同了,腦子裡面想的自然也就不同了!

總之一句話,成王敗寇,自古如是!

從這一點上來說,甚至劉備也是無可指責的。

一兔走衢,萬人逐之。漢失其鹿,羣雄逐之,早已談不上仁義道德!

亂世天下,只有勝出纔是王者,贏了就是一切!輸了不過是荒草一堆!“世事紛亂,情義一錢不值!那張遼是何性情,丞相應當清楚!兩軍陣前,就是父子兄弟站在他對面,那張遼也絕不會手下留情!此正是其堪稱良將之處!事已至此,張遼倒是爲丞相指了一條明路!”荀攸

嘆道。

“公達此話何意?”曹操問道。“丞相本不欲大張旗鼓,如今事態陡然變化,桃林一事遲早是會傳到許都的!可以預見,當桃林的消息傳到許都之時,許都公卿百官們必定會對丞相有各種指責!丞相現在該要考慮如何堵住許都的悠悠衆口了!”荀攸已經看到了更加深遠的地方。

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八十七章 牛輔排兵第一千一百章 一招震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累狡黠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奮威將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八百七十四章 祝融認父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八十六拳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出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