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力排衆議

處罰馬忠的消息送到了徐晃手裡,此時徐晃已經進軍牛鞞,由於先期接到了馬忠送來的情報,更得到了王平金堂大敗高勝的消息,因此當徐晃接到江陽來書的時候,並沒有感到驚訝。

“將軍!是否需要派人前往金堂統領巴西兵馬?”由於王平只是一個小小軍侯,鄧賢等人不禁問道。

徐晃沉思了一下,繼而肯定的說道:“不必了!就以王平領之便可。”

“這……王平畢竟只是一介軍侯,領一營五千兵馬是否逾越軍制?若萬一進軍不利,漢王追究起來怎麼辦?”冷苞亦問道。徐晃目光深邃的看了看鄧賢、冷苞等人,心中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這些人都是益州舊將,雖然各一營兵馬,但畢竟在中軍聽自己調遣。反觀金堂,雖然兵馬不過區區五千,卻也是單獨一路!自然會

比呆在中路自己帳下更爲引人矚目,獨自建功與聯合建功,當然是前者更加吸引人。

鄧賢、冷苞言下之意自然是都想爭取這樣的機會,故而只說是王平軍銜太低,未必足以統領一路兵馬。

不過徐晃心中卻不以爲然,看到了金堂捷報之後,徐晃開始對這個王平刮目相看,能夠預料如此準確,戰術乾淨利落,也算是一員難得的將領,雖然只是小小軍侯,自己當初不也是從小小軍侯做起的嗎?領兵打仗憑的不是資歷,靠的是真本事!鄧賢等人雖然現在是漢王帳下將校,但是論表現,實際上沒有什麼出彩之處。陽平關之戰,鄧賢等人還被徐晃殺的大敗而歸!事實證明這些人並不足以擔任獨立一

路領兵之將,留在主將麾下聽候指揮倒是不錯。王平不過二十出頭年紀,就表現這樣沉穩,對於向來少出名將的益州,徐晃覺得還是隻得提拔一下王平,至於王平能夠成長到什麼樣的地步,那都是後話了,至少目前王平的表現,並不亞於鄧賢、冷苞等

人。

“王平雖只是軍侯,但能得馬忠如此信任,可見其必有過人之處,如今金堂大勝,也足夠證明王平的才能,由其接替馬忠,統領一路兵馬,雖有違軍制,但也是人盡其才。”徐晃爲王平說話道。

看得出來雷銅心裡有些不滿,出來對徐晃抱拳說道:“將軍,正是因爲王平深得馬忠信任,方纔需要另派一員將領前去節制啊!那馬忠與賊首馬秦同源,不可不防。”“胡說!這是何話!漢王尚且對馬德信不加猜疑,爾等莫非比漢王還睿智明鑑麼?本將持節總督三路兵馬,便是漢王信任於我!三路軍務,我自決之!爾等勤勉用事即刻!待平定賊寇,少不了爲爾等表功!

巴西兵馬之事就不必再提了!我意已決,就令王平接手馬德信,立即發出本將軍令!”

徐晃對於鄧賢等人的小心思開始表露出不滿,諸將見徐晃微有怒意,當下閉嘴,不敢再言。

徐晃見三人緘口,意甚怏怏,於是又出言安撫道:“三位既是徐某麾下之將,自有建功之時!但謹從吾命,本將自會在漢王面前爲三位美言!”

三人聽了徐晃這話,這才露出了笑容,俱上前拜道:“請將軍放心!我等必不辱將軍威名!”

誰都知道徐晃在劉徵麾下的地位,因此徐晃親口說出的話,三人都知道其中分量,由是心服。

金堂王平,接到主將徐晃回書,令其統調北路兵馬,又令其與黃權取得聯繫,互相支應配合,並命其在十五日之內,進軍新都。

王平本來也以爲徐晃必會令派一員領將前來接替馬忠,但當接到徐晃的軍命,心中不由得對主將徐晃更加佩服起來。徐晃的戰績,對於巴西等地的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當初劉璋遣數萬大軍進犯陽平,漢王劉徵引軍深入巴地,正是徐晃一力抵抗來敵,火燒走馬嶺,誘敵天蕩山,陽平死守,定軍大勝,這都早已令徐

晃在漢中、巴蜀之地聞名遐邇。

王平從軍之前,對徐晃的戰績也是深爲敬佩的,因此當看到徐晃並沒有派人前來代替馬忠,而是不拘一格,依舊令自己統調北路時,自然而然的對徐晃更加敬佩。

“徐將軍不以王平微賤,任以大事,此番定不負將軍厚望!”王平不禁更加感覺自己身上責任重大。

“來人!爲我作書,速發綿竹!”

此時黃權已經領兵南下,收復了綿竹要地。費原等人爲了應和王累圍攻成都,已經將兵馬進駐了新都,雒縣只留下了不到三千守備,防範黃權的南下。

高勝金堂大敗,倉皇逃走,兵馬所剩無幾,糧資更是全無。不過對於盜賊來講,糧資從來不是問題,高勝所過之處,鄉聚盡皆遭難。

吃飽了肚子,高勝害怕王平來追,只得繼續趕路,思忖之下,如今唯有去往雒縣。

雒縣乃廣漢治所,張肅被脅迫就範之後,費原、李寬等人得到了足夠多的部曲兵馬,隨即整軍南下新都,以應王累,張肅卻被留在了雒縣,由費、李親信尹異領兵三千留下駐防。

張肅是個膽小怕事,又沒有什麼骨氣的人,爲保命成了費、李同夥,然而當聽到黃權在涪縣聚兵南下,已經進駐綿竹之後,張肅心裡一時恐慌不已。

“尹都尉,你等之事能成嗎?”張肅小心翼翼的問尹異道。

尹異本來是算是張肅的屬下,聽了張肅的話,不禁勃然作色道:“何謂‘我等’?我等之事難道不是太守之事嗎?”

張肅連連擺手,卻又不敢出聲,嘴巴里嘟囔着,一臉悲哀之相。

尹異冷冷笑道:“太守最好不要三心二意!如今太守的大名早就刻在了漢王不臣錄上!今日之事若不成,太守與我等俱死矣!焉得生還!太守若不想死,那就助我共守雒縣,勿令黃權南進,阻擾大計!”

張肅聽了這話,不禁面如死灰,賊船上來容易,可哪裡還有下去的路?當初苟且偷生,現在已經由不得張肅選擇!

就在張肅悲喪之際,忽然有人來報,言城外出現一支兵馬,已至城下!“黃……黃權這麼快就殺來了!”聽到有兵馬前來,張肅差點被驚嚇的昏過去!

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急撤張飛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三十四章 死生禍福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棄郭淮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祝融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