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

張飛的咋呼當然是氣頭上的話,周瑜一向來對劉備頤指氣使,根本沒有什麼商量的語氣,儼然將劉備當作了他的下屬,劉備倒是能忍,張飛可不能,因此時常罵罵咧咧。

劉磐、劉虎等人倒是跟張飛“情投意合”,巴不得劉備下令攻取江陵,但現在這局面又怎麼可能呢?

劉備謹小慎微,張飛方一“放肆”,劉備立即便作色慍怒道:“翼德不可胡言!當知禍從口出!”

誰知道劉備的軍營裡面有沒有周瑜安排的細作,又或者有人想要以此邀功呢?因此劉備不得不小心維護與江東的同盟關係。

張飛見大哥斥責,這才收斂了脾氣。

劉備又看向三蒯、劉偉、諸葛亮,話說三蒯和劉磐帳下長史劉偉都是降士,劉備雖然並沒有因此而對四人抱有成見,依舊一副恭謹的樣子,但四人眼下也不敢隨便多舌,於是都望向被劉備請來的諸葛亮。諸葛亮知曉帳中衆人的處境,因此倒也不謙讓,於是拱手說道:“在下以爲,主公不必多慮,夷陵乃荊西關隘,此間關乎荊州大局,非惟江東一家所重,於主公亦是干係頗深,即便江東不取,主公若欲自保

,也當用兵於此!”劉備有些踟躇不定,雖然夷陵關乎自己的將來,但是畢竟周瑜只派了黃蓋五千人馬前去攻取,而現在卻要自己出大頭,問題是自己出了大頭還得聽黃蓋節制,拋卻夷陵這個位置的考量不說,等同於是爲他

人做嫁衣裳,劉備當然心裡有些不太願意。見劉備似乎有些不悅,諸葛亮於是嚴肅道:“主公與江東乃是一體,方今天下兩雄豪起,所幸在於漢王與曹操水火不容,若非如此,天下何來主公與江東存身之所?論實力,漢王與曹操爲第一流,主公若想

求得生存以圖後事,則不可計較一兵一卒之得失,周公瑾胸有韜略,當下主持荊襄大局,已是十分難得,主公暫不可與之相背!”

諸葛亮挑明瞭利害關係,劉備當然也明白這種現狀,於是只得同意道:“既然如此,傳命三軍,明日便啓程,去往夷陵,與江東合兵!”

其實也沒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討論結果,劉備只是求得了一個決定而已,而這第一個決定則是諸葛亮下的。

這些日子來,劉備在南郡腹地當陽,一直都是偃旗息鼓,江東兵馬衝殺在前,劉備在後撿漏,賺的盆滿鉢滿,文有諸葛、蒯良、蒯越、蒯祺、劉偉,武有劉磐、劉虎、高翔、陳式、廖化。

除此之外,還得到了劉磐手中的殘兵,又收羅了數千的襄陽散兵。

往援黃蓋不能將這些人都帶着,劉備於是留下諸葛亮、蒯良爲謀助,張飛、陳到、劉磐、高翔、陳式爲武助,其餘人都回到江南,去往武陵與交由二弟關羽安置。

看起來很正常,實際上劉備這樣的安排卻是有所考究的。此舉將諸葛亮、蒯良的家眷都分離開來,而劉磐、劉虎兩兄弟也各分兩處,其中自然暗含牽制之意。

現在這些人才剛剛歸於劉備,劉備對這些人還無深知,當然要做一定的防範。衆人也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皆屬正常,因此也無異議。當下便各依所命,分道而去。

啓程之前,諸葛亮又爲劉備建言道:“今荊州方亂,士民流散,無所歸焉。荊州多士,可以爲用,主公當曉知州郡,廣佈善意,以招納荊襄才士、將卒、吏民!此乃富實之道!”劉備在當陽行的之這樣的策略,但是沒有想到如諸葛亮這麼遠,聽到這個建議,深以爲然,於是當即命令手下沿途散播消息,告知荊襄萬民,言劉備在荊南有招賢納士之意,同時劉備也傳令荊南四郡掌事

者,除了安撫本郡百姓之外,務必以招賢納士爲首要舉措。

於是長沙關平、簡雍,零陵劉勳、劉度,桂陽劉琰、趙範都依命而行,武陵關羽自然更無二話。

荊襄本來多士,有些北上投曹操而去,更多的卻是困在沔南,又忿於江東與荊州世仇,因此少有爲江東所用者,這會兒聽到傳聞,於是多有南渡者。

如郝普、傅肜、陳震、殷觀、楊儀等人盡皆南渡,終爲劉備所用,這都是後話。

此中只有一人是個及其例外的存在,那便是零陵人劉巴劉子初。此人世出名門,亦是漢皇后裔,其祖父劉曜歷任蒼梧太守,其父劉祥,歷任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巴少時素有才名,如今更是更是才名昭顯於荊州。當初劉表曾數次推舉,皆辭而不受,蓋因劉表初入荊

州之時,用計殺死荊州宗強數十家,這在劉巴看來非仁義之舉。因此劉巴對劉表沒有好感,終不肯入襄陽效命,只是留在了零陵,當了一個小小的郡戶曹吏,後來乾脆連這個小官也辭了,隱居在零陵。

諸葛亮知曉荊南名士劉巴大名,因此在建議劉備廣佈消息,在荊南招賢納之後,又詢問起這劉巴是否已爲劉備所用。

劉備不禁訝異道:“荊州多名士,孔明爲何獨獨舉薦此人?”

諸葛亮喟然讚道:“此人世出名門,家學淵源,以某之見,其當有尚書之才,主公若得此人,江南政務當可垂手而治!”

這話不假,當初劉巴在零陵當戶曹吏時,零陵的民戶諸事便被治理的僅僅有條。莫要小看只是一個“小小”的零陵郡,實際上能夠治理好零陵郡不容易。零陵雖然看似偏郡,實際上荊襄七郡之中,除了南陽郡,論人口便是零陵最盛!以漢桓帝年間爲計,零陵戶不下二十萬,民口足有百萬之衆!而且其間多蠻夷雜居,要處理這樣複雜的關係並不容易。但劉

巴能夠將零陵民戶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這就已經足夠證明其能耐了。

劉備聽聞諸葛亮直言,心下驚訝,自己竟然沒有注意到此人,也怪這一路來,各種事情接踵而至,這會兒有了諸葛亮的提醒,劉備當即傳令零陵劉勳、劉度,務必招得此人。然而當劉勳、劉度去請劉巴時,劉巴已經不知所蹤,後來才知其已經避居到了交州,在交趾士燮手下客居,這都是後來的事情。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六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城下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東兵威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卑族滅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八百七十三章 黃忠出馬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