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

張遼的話並沒有引起馬超的警覺,馬超繼續以眼神暗示馬雲祿向張遼追索兵符印信。

馬雲祿於是開口對張遼說道:“將軍爲漢王鎮守漢中,手握雄兵,雲祿闔家遭難,兄長落魄,卻也思報親仇,可否請將軍助我兄長一支勁旅,殺入關中?”

馬雲祿面對張遼自然還是不敢使漢王夫人的架子,論資歷,張遼可是漢王脫出北軍之時,便已經跟隨。

張遼愣了一愣,繼而面露爲難之色。

“此是夫人之意?還是漢王之意?不知夫人可有漢王軍令?”張遼故作疑問道。

這話其實是白說一樣,誰都知道馬雲祿不可能有劉徵的軍令,張遼這麼說,自然是想要馬雲祿知難而退。

然而馬雲祿卻對張遼說道:“將軍當知雲祿與漢王乃是一體,今我父兄被害,爲人子女者,豈有不思報仇之理!若是如此,豈非不孝?今將軍擁兵兩萬,坐鎮漢中,邊防無事,百姓安居,何不助我兄長兵馬?以我兄長勇力,既能爲漢王解憂,也可助我馬氏報仇雪恨!如此豈不兩全?”

“馬氏?夫人此語恐怕不妥吧!”張遼揪住馬雲祿話語中的失誤,當即反問道。

馬雲祿已經是漢王劉徵明媒正娶的夫人,又怎麼能夠自稱“我馬氏”?這可就不是小事兒了!

嫁夫從夫,馬雲祿已經是大漢皇親劉氏的人,當然不能還說是馬氏!這要是在普通世族家庭,這樣的言論要被家中長者聽見,怕是要立即一紙休書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雖然挺起來很無情,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事實。

張遼一下子從氣勢上將想要來索取兵符印信的馬雲祿壓制的死死的。

馬雲祿自知失言,慌忙捂嘴,繼而道:“雲祿失言!請將軍勿怪!”

張遼呵呵的笑道:“夫人性情直爽,漢王必不會介意。遼爲漢王屬將,又豈能責於夫人!只望夫人明識深遠,助益漢王,莫要成爲漢王阻礙。”

張遼的話越說越明顯,馬雲祿也越來越心虛。

起初從成都出奔之時,馬雲祿是不管不顧,但經過幾日的冷靜下來,尤其是見到張遼之後,馬雲祿終於不敢繼續“放肆”。而現在張遼接連幾番言語,更是將馬雲祿完全制住。

馬雲祿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

馬超本望着馬雲祿能夠以漢王夫人的身份制住張遼,可他不明白張遼在漢王軍中地位未必就是馬雲祿能夠挑戰的!

見馬雲祿踟躇不語,馬超有些心急難耐,於是對張遼抱拳說道:“實不相瞞,超今日拜會將軍,便是要借將軍手中兵馬!殺入關中,爲報父母之仇!”

張遼早知道馬超來意,聽了馬超這話,張遼依舊神色鎮定,絲毫不爲所動,只是悠悠說道:“漢王籌畫,自有其道!本將既受王命,鎮撫漢中,自然一切唯王命是從,絕不敢有私!孟起思報親仇,乃人之常情。然遼聞威福私下,亡家害國之道,兵縱於寵,毀政亂理之源。明主不以功臣而極其陵肆,嬖倖而藉其國柄,遼又豈能私借兵馬於人?”

什麼叫“威福私下”?什麼叫“兵縱於寵”?這句話張遼當然是說給馬雲祿聽的!

亡家害國,毀政亂理,這兩個大帽子一擺出來,便足以令馬雲祿不敢再有任何言語相助馬超!

鎮住了馬雲祿,面對馬超一人,張遼便遊刃有餘了!

見張遼軟的不吃,馬超心中惱怒,便欲來硬的。

“張遼!今日不借也得借!”馬超當即怒言道。

張遼見過的世面比馬超多了去了,又怎麼會被馬超給唬住,當即正色回問道:“我若不借,孟起意欲何爲?”

正當此時,樸胡邁着雄壯的步子,徑直入得軍府,來到張遼面前,抱拳跪拜沉聲道:“啓稟將軍!末將已巡察完漢中各營!”

樸胡聲似虎狼,形似熊羆,任誰見了都得畏懼三分。

樸胡的出現,正好岔開了當前尷尬的局面,張遼擡手示意樸胡道:“夫人在此,將軍先請見過夫人!”

樸胡左右看了一眼,於是轉身向馬雲祿行禮道:“樸胡見過夫人!”

這場面令馬雲祿很是尷尬,於是道:“將軍不是隨漢王出征隴右嗎?爲何卻在漢中?”

不待樸胡自己回答,張遼便接過話道:“夫人有所不知!正是樸胡將軍去往關中接應的孟起!漢王令樸胡將軍歸駐漢中,爲遼護印副將!”

此一言出來,一旁的馬超、馬岱心裡咯噔一聲,頓時臉上滿是失望之情!

這樸胡是護印將軍,那還想劫持張遼搶奪兵符印信?

馬超雖然自恃勇力,或許能夠制下張遼,但面對眼前這身形巨大,神力無窮的樸胡,馬超如何還敢妄動?

於是這兄妹合謀還沒來得及實施,便已經徹底破產!

張遼幾番言語便將馬雲祿擇服,樸胡的及時出現徹底將馬超震懾,由是,剛剛興起怒火,準備動手的馬超又端端正正的坐在了座位上。

其實樸胡哪裡是什麼護印將軍?張遼搶過話去就是怕樸胡說漏嘴。還好樸胡也識趣,反正自己確實是被漢王遣回了漢中,至於到底幹什麼樸胡到現在還不清楚。張遼說是護印將軍那就護印將軍吧!在樸胡眼裡這都無關緊要。

接下來的敘話,變的寡淡無味,無非是張遼關切關切馬超的遭遇,馬超感謝感謝張遼的收容。

一場精心謀劃的兵變,便在不知不覺中消沒無聲。

馬超企圖藉助馬雲祿之手重整旗鼓,不料卻胎死腹中,徹底無望。

經此一事,馬雲祿也自知這幾日自己有些失態,悲憤之下,言行頗有失當。

張遼的話無疑給馬雲祿敲了警鐘,亡家害國,毀政亂理,這可不是說說那麼輕鬆。

馬雲祿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同於往昔,身爲漢王夫人,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引發一場地震。如果馬雲祿是真的愛漢王,那麼就必須要收斂自己的性子,絕不能拖後腿,這是身爲漢王夫人最重要也是必須懂得的道理!

一直以來劉徵對馬雲祿都是寵愛有加,很多事情都是由着馬雲祿,也絲毫不加責怪。但這一次,張遼做了一回“壞人”,說的馬雲祿頗有些無地自容之狀。

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蜀中四賢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談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張郃敗走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四百三十三章 直取成都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冢虎兇猛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