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

在周羣的提醒下,衆人這才進了城來。劉徵大擺延宴,令南鄭文武皆做陪,爲荀諶接風洗塵。

漢王府中,一時羣英薈萃,其樂融融。衆人都聽着周羣、荀諶在長安的故事,既爲荀諶而惋惜,卻也爲周羣的當機立斷而由衷讚歎。

周羣聰明,但是卻也並沒有想到自己能夠順利的出得長安城,其實並不是因爲躲開了馬騰、韓遂耳目。

“仲直還是小瞧了我這位老丈人,尤其是老丈人身邊的韓文約啊!”劉徵不禁對周羣說道。

周羣聽了劉徵這話,心中泛其疑慮問道:“漢王是說我與友若兄能夠順利出得長安,乃是馬、韓二位將軍授意?”

劉徵不禁笑道:“當初我這老丈人囚居文若、長文數年之久,而禮數不缺,今日難道會因爲鍾繇而對友若行不義之事嗎?仲直在長安的一舉一動又豈能真的神不知鬼不覺?若欲擒你,即使你除了長安,以關中鐵騎豈能追你不及啊?可見馬將軍是不願見罪與荀門,也正是向我示好之意啊!”

周羣這才恍然大悟,一拍腦門道:“若非漢王分解,周羣幾以爲己功矣!”

劉徵擺擺手說道:“仲直此話又說錯了!此次長安之行,仲直能夠爲我致意二位將軍,又得與二位將軍盡釋前嫌,這當然是仲直之功!”

“文若!有兩件事情需要你去做!”劉徵又對荀彧交代道。

“漢王請吩咐!”荀彧還在有感於弟兄重逢,聽到劉徵對自己說話,當即便回話道。

劉徵想了想說道:“其一,此番仲直有大功,本王婚事也是叔布先生主持,賞周府金五十,錦百匹,以致謝意!友若初至漢中,你要爲友若安排一處宅院,還有一併僕衆,俱須周全!”

犒賞周府之事,自然是理所當然,但是聽到漢王要另行賞賜兄長一處宅院,荀彧則有些不好意思道:“臣兄長初到漢中,住在臣家中便可,漢王不必如此破費!”

荀諶也出來說道:“諶得蒙漢王相救,已是萬分感激,豈敢再受漢王如此大恩?此事萬萬不可!”

劉徵笑道:“二位不必推辭!聖人有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此尚須以禮相待,更何況本王還需倚仗友若之才學!”

“漢王此言何意?”荀諶不禁問道。

“友若未能回往冀州覆命,今後恐怕也再不能回到冀州,既然來到我漢中,何不相助本王?”劉徵對荀諶發出邀請道。

荀諶當即出座拜道:“諶誠惶誠恐,何德何能竟得漢王拔擢!”

“先生請起!眼下我漢中正缺以爲如先生這般的大才!申伯的試才院也準備的差不多了!正缺一位主考之人!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劉徵本來還在想讓誰來主持試才院的主考工作,現在正好有了荀諶。

“這……”荀諶從來沒有聽過試才院一事,於是疑問的望向荀彧,荀彧點了點頭。

“荀諶謹奉漢王之命!”於是荀諶拜領道。

劉徵想讓荀諶來主考試才院,這其實也是有考慮的。畢竟荀諶乃是名滿天下的名士,既是名士,又是名門,如此一來,以荀諶的號召力,對於試才工作,無異於添磚加瓦,正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於是劉徵便拜荀諶爲試才從事,與陳術搭檔,陳術主管試才院制度的建設與統籌,而荀諶則主要負責從試才院中選取有用之才。

東去春來,寒暑易節,這大漢天下總算是暫時歸於平靜。

劉璋與劉徵議和之後,便盡力再次將荊州劉表的兵馬驅逐出了益州。

曹操與河北袁氏之間的征戰暫時也告以了段落。

劉表與江東之戰也早已平息。

放眼當今天下,各路梟雄各霸一方!眼下倒也相安無事,只有河北,袁紹病入膏肓,二子袁譚、袁尚陷入了明爭暗奪之中。

劉徵在漢中的各項工作都展開的很順利。百工所、崇醫館、試才院,調整平準均輸,鼓勵商賈等等諸項措施都已經上了正軌。

春季試才院也開始了第一批的試才工作。在陳術的主導下,試才制度得以明確的傳播到漢中、巴西的各鄉縣之中。

復歸漢中的劉徵取消了原來的縣令、長制,而是以都尉形式暫時管理鄉縣。但這畢竟只是一時之舉,當時是爲了穩固漢中局勢,所以纔對鄉縣強加兵權。

而現在看來,縣都尉制度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整個漢中鄉縣晏然,現在也是時候重新恢復縣令、長制度了。正好將此事與試才工作相結合,也算是爲漢中選取第一批人才。

在劉徵的明確要求下,試才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荀諶也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可謂是廢寢忘食,負責此事。

再經過與陳羣、陳術等人的協作,總算是選出了不少可用的人才。

但是漢中畢竟不像是中原郡縣,人才基礎本來就不夠好,所以雖然選了一些可用之人,但其中並沒有什麼很多大才。

唯有一個叫鄧輔的房陵人,在這批人才之中倒顯得有些出類拔萃!

在荀諶看來,此人既有治民治政之才,對軍事也不乏見識,可謂是文武雙全。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

試才工作結束,荀諶、陳術二人拿着名冊前來稟報。

劉徵接過來仔細審閱,臉上表情不喜不怒,荀諶主動上前道:“荀諶無能,未能爲漢王選得大才……”

不等荀諶說完,劉徵立即打斷道:“友若此言差矣!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此地不比中原州郡!此事並非二位之過!”

劉徵還在細看名冊,荀諶建言道:“漢王何不大興學校,以育賢才?”

“學校?”劉徵放下手中名冊,疑問道。

“正是!漢王既有試才之願,而漢中地處偏狹,難免孤陋。巧婦雖不可爲無米之炊,那便須思米從何來!”荀諶建議道。

其實劉徵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情,以官府的名義倡立學校,固然是件好事情,但是這一點,劉徵其實並不想將其作爲固定制度。

讀書固然使人知禮節,使人明智,可在這並不發達的古代,如果大肆的官辦學校,讓百姓們都來讀書習字,恐怕就並不是一件好事了!

所謂衆口難調,一旦讀書的人擴充的太厲害,那非但不會是這個時代的幸事,其實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混亂。

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魯肅復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霞似火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三十四章 死生禍福第八百四十八章 拖延戰略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收押二公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棄郭淮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九百八十八章 斬殺陳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