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

漢昌之事總算是完滿解決,雖然對於劉徵來說付出的代價並不算小,就目前來看等於白佔了一個縣,而且還得負擔遷移百姓的費用,畢竟劉徵總不能如驅趕豬羊一樣將漢昌的人趕走。

但是劉徵也有獲得,馬雲祿的遇險,使劉徵終於清楚了馬雲祿在自己心裡的位置。

劉徵將馬忠留在漢昌之後,張繡手下的人員則必須稍做些調動,張謙調任充國都尉,鄧芝調任安漢都尉。

此次對劉璋之戰,漢中付出的代價不小,畢竟在陽平關拼掉了數千兵馬,但是劉徵的收穫更大。

前有鄧芝、張謙的投誠,後有趙韙東州舊部的加入,而且還從劉璋處獲得了巴西六縣,並狠狠的敲詐了劉璋一筆。

雖然劉徵知道益州不可能會心甘情願受此損失,一旦劉璋與劉表的戰事停了下來,益州稍稍恢復元氣,調整兵馬,劉璋勢必要對自己動手。

不過劉徵也早就做好了安排,憑他現在的兵力佈置,除非劉璋興舉州之兵,否則便也只是裝裝樣子罷了。

對於漢中來說,當務之急,是加緊擴充兵馬,操練將士,以預備接下來的戰事,畢竟劉徵的眼界可不只是侷限於這區區的漢中之地。

劉徵領着兵馬回到南鄭時,南鄭羣臣都早早的等候在城門迎接,南鄭百姓們也都夾道迎接凱旋而歸的漢王。

沒有必打勝仗更能鼓舞人心的了!漢王勝仗打的越多,那便意味着漢中更加安全。這亂世之中的人能夠靠什麼活下去?無非是幾分田地,一股心氣。

然而在舉郡歡騰之中,自然也不乏有悲傷者,那便是那些死去的將士的父母妻兒!雖然他們從軍之日起,便已經打算好了這一天,死生之事也早已見怪不怪,但是真到自己家有人永遠不能再回來的時候,依然還是會悲慟不已。

也許有人會覺得很殘酷,但對於亂世中的人來說,很多時候從軍已經不是一個被迫的事情。每個地方的人都想保衛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千年的歷史,祖輩的教訓告訴這些人如果不願意拿起兵器,那便只能將脖子洗乾淨等着。

這世道並無一處真正安穩的地方,你不犯人,自有人犯你。所以徵兵其實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從軍不僅有飯吃,更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妻兒家小。

迎接劉徵大軍歸來的人中,有一人顯的很扎眼。

劉徵走在最前面,一眼便看見徐晃身上並未穿着鎧甲,而手上卻鎖着一副鎖鏈。

劉徵當即下馬,走上前去。

徐晃見漢王走來,立即便跪拜道:“罪將徐晃,有負漢王,請漢王治罪!”

劉徵趕緊上前扶起徐晃,但徐晃卻不肯起來!

“公明這是何意?你何罪之有啊?”劉徵疑問道。

徐晃神情憂傷的回話說道:“末將奉命留守漢中,雖然勉強打退了劉璋的犯兵,但是我部五千將士卻幾乎都葬身陽平關,徐晃愧對漢中父老,也愧對漢王!”

這話雖然稍微有一點誇張,但是實際情況卻也差不多了。經過天蕩山之戰,陽平關之戰,定軍山之戰,徐晃手下的五千兵馬還真的幾乎喪失殆盡,餘者不過數百人。

現在的情況不同於當年在幷州,也不同於在徐州。現在徐晃手中的五千兵馬都是漢中子民,五千人便意味着五千戶百姓的頂樑柱,而這些都是劉徵的根基。

對於劉徵來說,現在漢中損失的兵馬,那都是需要有個交代的,不然以後如何還能驅動漢中之民?

劉徵看到這一幕,又看了看一旁的荀彧。荀彧對着劉徵點了點頭,劉徵當下便會意。

於是上前雙手扶起徐晃說道:“公明雖損失了我漢中五千子弟,但卻護全了我漢中城池!功莫大焉!快快起來!來人!爲徐將軍除去鐐銬!”

衆人瞧見此情此景,皆道漢王賞罰分明!

劉徵又走到人羣正當中,對百姓們說道:“此番劉璋圖謀我漢中不成,皆賴我漢中將士英勇!凡我漢中陣亡將士,本王必定不會虧待,漢中乃這些將士以命相守,劉徵必得厚報!漢中府庫將播下錢糧,以慰亡靈!”

這話一出,漢中百姓們個個都稱頌漢王仁義!一時間人情歡呼雀躍不止。

荀彧、賈詡等人紛紛上前迎漢王入城。

劉徵未再上馬,而是隨着衆人一同步行。

“公明之事,是文若的安排吧?”劉徵低聲問荀彧道。

荀彧恭敬的跟在劉徵身邊,小聲的回答道:“兵者,大凶也!畢竟是數千條人命,大戰過後,必得撫民情,安軍心!只好委屈徐將軍了!”

劉徵點了點頭!對這種事情,劉徵已經見怪不怪了。從第一眼看見徐晃這樣子,劉徵便知道定是荀彧的安排。

“文若做的很好!此次出征,漢中各處可還安寧?”劉徵細問道。

“各縣安好!漢王制下的各項措施也都正在加速籌備之中!百工所、崇醫館、試才院等皆在興建之中!”荀彧詳細回話道。

劉徵雖然只問了漢中是否安寧,但是荀彧卻將其他各方面的事情都做了概括性的總結回答,這便是處下者最爲重要的處事之道。

你不能等着領導一個個的問題來問,否則那便不是一個合格的助手了。

劉徵回到漢中,很快便將兵馬人員重新做了安排,又令各處都尉就地招募兵馬,先分別練兵,等候劉徵徵用。

司馬懿則來尋荀彧、陳羣等人。

“是仲達啊!有何貴幹啊?”荀彧停下手中的筆問司馬懿道。

“二位先生可聽說了漢昌之事?”司馬懿問荀彧、陳羣道。

“仲達是說雲祿姑娘遇險之事?”荀彧問道。

司馬懿點了點頭,回話道:“正是此事!經此一難,漢王與馬姑娘情義更堅,先生乃羣臣領袖,何不爲漢王張羅此事?”

荀彧一愣,繼而一拍腦門笑道:“非仲達相告,我竟差點將此事拋諸腦後了!漢王也是該有位新夫人了!”

陳羣聽明白二人對話,也笑着符合道:“馬姑娘不懼艱險,隨漢王以至堅,也該當有個名分了!漢王不好開口,我等做臣子的也該主動纔是!”

荀彧想了一下,對司馬懿問道:“仲達既然提及此事,想必已經有了安排,這主婚之人仲達以爲誰最合適?”

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百七十七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三百九十八章 如視仇讎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六百三十七章 劉磐棄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八百七十八章 提議鬥將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