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

楊任、楊昂誤中張魯之計,被張魯囚禁在南鄭。就在二人來到南鄭之時,張衛已經領着五千兵馬趕往了陽平關!

若然如閻圃所料,張衛以陽平關守軍父母妻兒爲要挾,很容易便收服了衆人,爲防聚衆生事,閻圃還建議張衛分批將衆人遣歸漢中。

決解了二楊大患,張魯當即下令校尉閻芝及馬玉、丁立率軍增援西城張愧、狐篤!

狐篤這個名字可能很陌生,但說他的另一個名字就不陌生了——馬忠。

不過這個時代有兩個馬忠,一在東吳,一在西川。

這個狐篤便是西川馬忠,巴郡閬中人,正是於閻圃同郡,得閻圃推薦效力張魯麾下。

馬忠這個名字是狐篤後來才改的,其本名就叫狐篤。

張愧是張魯的三弟,爲張魯總督西城軍事,但這張愧是個無能之輩,幾乎沒有什麼主見。

漢王劉徵的到來,令張愧很是慌張!又接到兄長命令,嚴守西城一線,不得使漢王劉徵越過半步。

張愧不解其意,於是問狐篤道:“德信如何看兄長之意?”

狐篤看一下送來的軍令,稍加思索了一下,說道:“上庸、房陵二縣,地狹民不足,現在突然多出漢王兵馬之衆近萬,其耗費必日甚一日。主公要將軍扼守西城,不得主動出擊,其意當是要令漢王知難而退!”

張愧聽了狐篤的分析,這才恍然大悟。

從房陵、上庸一直到西城縣綿延數百里都是山,而西城縣也只不過是山中稍大一點的小盆地而已,正因此而成爲了扼守漢中的要塞。過了西城再走個二三百里便真正的進入了漢水谷底,漢中核心之所在。

漢水谷地東西長近三百里,南北寬五六十里,四圍山繞,寒氣難侵,堪稱西北小江南。

劉徵這邊進入了上庸,在申氏兄弟和郭睦的協助下,很快便安頓了下來!劉徵一邊令徐晃等人在上庸訓練新卒,一邊親自帶着五千兵馬向西城進發,時間不等人,這麼多人馬消耗糧草,那可不是小數目。

派去西城的斥候已經回來,西城的情況基本上已經都被劉徵這邊掌握。

“看來這張魯是鐵了心不想讓我進去啊!”劉徵感慨道。

“漢王勿憂!張魯此舉不過不願意放棄既得罷了!漢中本來就是漢王的封國,這數十萬百姓皆是漢王子民!一旦張魯受挫,其勢必不可長保!”沮授畢竟在漢中呆過,相對來說還是比司馬懿、賈詡更瞭解一些。

“公與先生說的不錯!我軍兵力雖不足,但勝在軍心。既然張魯要以兵相拒,那暫且先看看他手下兵將本事如何!”劉徵信心滿滿的說道。

衆將對漢王自然有信心。

不過劉徵也不是盲目的自信,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比如再次詳細的瞭解漢中的情況。

從郭睦的口中,劉徵知道了當初張魯是如何進入的漢中,也知道了漢中如今的大致局面。

西城張愧守軍加上現在增援的閻芝等人,其兵力不下二萬!張魯手下總兵力也不過三四萬,其半數盡屯西城,可見他對劉徵的忌憚之心。

“張魯盛兵守而不攻,可見其心中亦知民心所在,更可見其不過自守之賊,不足慮也!”賈詡微微笑道。

五千人馬被劉徵分爲了四部,張遼、張任、張繡各領兵一千,閻行、韓暹、李樂各自爲副。劉徵自己則親自將二千爲中軍。

好在運送糧草之類的事情有申耽申儀率上庸、房陵二縣百姓爲助,否則劉徵還真沒有辦法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西城張愧。

西城城池所在,漢水之陽。劉徵想要兵臨西城之下,首先必得渡河。

張愧在狐篤的建議下,早早的在漢水邊上一字排開紮下了六座營寨,每營屯兵千人,以防範漢王渡河。

劉徵領着兵馬來到漢水東岸,遠遠觀瞧,那一座座營寨就像是一個個釘子,牢牢的釘死了自己直接從西城東渡河的機會。

司馬懿、賈詡二人望見如此情形,無不驚歎。

“想不到張魯手下倒還有些將才,這六處營寨,各距二三裡,從其營寨規模來看,每營兵力不過千餘,但卻互相呼應,一處有警,處處相援!亦守之中策也!”司馬懿感嘆道。

劉徵遙望對岸,聽到司馬懿評其爲中策,於是問道:“那守之上策爲何?”

司馬懿笑了笑說道:“守之上策便是攻之上策!張魯拒漢王而不敢攻漢王,其兵勢已去其半!”

劉徵也笑了笑,他知道張魯這是懼怕自己在漢中的聲望。

別看對岸增兵防守,兵力數倍於劉徵,但是這些兵卒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是當年劉徵收容的流民。這些人雖然現在是聽候張魯的調遣,但實際上早就心猿意馬了。

劉徵知道,自己只要首戰得勝,再顯軍威!西城便指日可待。

“仲達可有妙計破此六道營寨?”劉徵問道。

司馬懿看了看劉徵,拱手說道:“漢王已有對策,何須再問屬下?”

“哦?仲達如何看出我已有對策?”劉徵笑着問道。

“漢王瞧見第一道營寨時,面露疑色。瞧見第二道營寨時,面露難色。而瞧見第三、四道營寨時,則面露憂色。至瞧見第五、六道營寨時,已經面露喜色!是以漢王已有對策!”司馬懿回答道。

劉徵笑着說道:“仲達察言觀色的本事不小啊!不愧是胡先生的高足!”劉徵想起當日在陸渾山面對胡孔明無所躲藏之狀。

司馬懿瞧見劉徵臉上神情,又聽見劉徵如此說話,慌忙下馬跪拜道:“司馬懿妄度上意,請漢王治罪!”

劉徵對於司馬懿的舉動並沒有覺得驚訝,因爲這便是他想要的效果。

一路上來,司馬懿這個人表現的太過於瞭解自己了,劉徵心底裡其實已經對司馬懿產生了些微擔憂。

從剛纔的對話便可知,巡視這六道營寨,好幾個時辰的時間裡,司馬懿一刻也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觀察,而這正是劉徵所不希望看到的!一個人無時不刻的盯着自己,那他是什麼心態呢?

劉徵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司馬懿!

“仲達這是何意啊?孤王豈是心狹之人!”劉徵看了看身邊的其他人,對司馬懿說道。他總不能當着這麼多人對司馬懿耳提面命吧!

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六百一十三章 韓晞遇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元直亂蜀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曹彰撤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且看勝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請回吳中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八百七十四章 祝融認父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奮威將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