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

吳子蘭以身體堵住城門,王子服與戰而死,高順殞身綸城。張遼、張任這才護着沮授逃出了生天,經歷了諸多苦難,終於在郯城與漢王相見。

一別多年,衆人相見,不免痛哭流涕!聽到高順獨自留下抵擋曹軍,劉徵不禁潸然淚下,他知道高順已經回不來了!

久別重逢最是動人,何況物是人非。在流離之際,還能有這麼多人誓死相隨,劉徵不禁爲手下這一衆人馬感動,也爲自己沒有看錯人而自豪。

“奉孝呢?”劉徵對郭嘉也是日思夜想。

沮授沉默了一下,對劉徵說道:“奉孝沒有隨我們一起逃出來。他讓王子服帶了一句話給漢王。”

“什麼話?”劉徵焦急的問道。

“郭嘉休矣!雖困曹營,此生定不爲曹操再設一計!”沮授道。

劉徵聽到這話,不禁爲郭嘉惋惜不已。雖然他甘願留在許昌,但從他的話中也足以看出對漢王的情誼。

劉徵沒有見到郭嘉,似乎有些黯然神傷,衆人就此住下。

陶商派出的兩路信使都圓滿的達成了任務。北海本來就民地稀少,孔融雖然實力弱小,但也不甘心就這麼看着自己被曹操一步步蠶食,於是很爽快的答應了陶商的結盟要求。

豫州袁術正苦於曹操的步步進逼,更加是二話不說,不但願意結盟,還送出了兩車財寶作爲誠意,並請陶商立刻派兵西進,襲擾曹操,以救自己燃眉之急。

陶商得信,與陳珪、曹宏等商議,於是決定傳令張愷,令張愷領一萬軍馬由彭城發兵沛國相縣。

張愷接得陶商命令,在彭城集合兵馬,整頓糧草輜重,不消十日,便帶着大軍直撲沛國,數日之內,便拿下了蕭縣、相縣。

曹操的主力都在與袁術作戰,本來他以爲陶商沒有那個膽子,敢在這個時候進攻自己後方,卻沒想到陶商竟然真的來了。

沛國兩縣丟失的軍報傳來,新陽衆人都震驚不已。

“主公!末將願領三千人馬前去殺退張愷!”曹洪當即出列道。

曹操看着軍報,雖然也吃驚陶商的舉動,但是卻絲毫沒有慌張,面色坦然如故,見曹洪請戰心切,曹操悠悠的說道:“區區一個張愷,還不值得我們放下袁術,你人認真備戰就是了,務必給我一舉拿下袁術!“

衆人雖然不理解曹操的想法,但是既然命令一下,也只能各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於是紛紛告退。

“仲德,給張愷的東西準好了沒有?”曹操問道。

“剛剛準備妥當,只是沒想到這張愷來的這麼快!白白丟了咱們兩座城池。”程昱回話道。

“無妨!這都是暫時的,等我滅了袁術,再來收拾陶商!失去的,必須讓他加倍償還!準備好了,你就去安排吧!”曹操說道。

原來張愷在彭城集結兵馬的時候,曹操便得到了情報,當時就擬定了對策,他原以爲張愷少說也會在彭城呆上半個月,結果還是提前了五天,這才導致丟失了兩個縣。

程昱得到了曹操的命令便立即去做了安排。果然張愷進軍到相縣之後,便停止了進軍,只是駐紮在此,再無動靜。

原來這張愷是個極其貪財之人,曹操將準備好的金銀送去,又派上了能言善辯之士。張愷得了財寶,又思忖反正不可能靠這一萬兵馬打下曹操,倒不如賣個人情。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徐州兵馬之亂。

曹操知曉了三家合縱,當即設下了對策,徐州兵將貪財,便已財寶惑之。北海孔融生性膽小,便以兵威之,將河南丞樑習調任爲泰山騎都尉,各郡分兵,以五千兵馬坐鎮泰山郡,防範孔融。

生下來的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袁術,跟袁術的戰事已經託的很久了,再拖下去顯然對戰局不利。

曹操親率大軍,以自己爲誘餌,兩翼並進,袁術求勝心切,輕兵冒進,在汝陰被圍。兩方主力鏖戰,曹操三路兵馬齊發,大敗袁術,旬月之間便兵臨壽春!

袁術驚慌失措,爲防壽春失守,將各處兵馬集結在此,妄圖再戰曹操,結果反而被曹操合圍。

汝陰一戰,袁術主力盡失,如今已是苟延殘喘。曹操猛攻壽春不止,眼看壽春便要失守,袁術心急如焚。

主簿閻象建議道:“壽春城旦日將破,主公何不退往廬江?”

袁術看着壽春剛剛建起來的宮室屋宇,這都是爲了自己稱帝而建,一切都那麼嶄新,現在卻要棄都而逃,心中實在不忍!

“主公何吝一壽春?想當初主公寄居南陽,亦有豫州之盛。今退往廬江,雖偏居一隅,然只要戮力經營,捲土重來亦未可知啊!”

袁術萬般不捨,奈何曹操兵勢越發急攻,只好帶着殘部棄壽春而去!壽春短暫的作爲袁術的帝都,幾年間,一度成爲天下重鎮,然而袁術兵勢一旦瓦解,壽春便黯然失色。

袁術一路往廬江而去,又傳命廬江太守劉勳速來接駕。袁術走到桐鄉地界,遇上劉勳人馬,正慶幸轉危爲安,卻不料劉勳並不是來給自己接駕的!

原來孫策在江東時刻關注着袁術與曹操的戰局,就在袁術汝陰大敗後,江東已知袁術大勢已去。孫策在周瑜的建議下,立即派了能言善辯之士挾重金來到了廬江,另一面又將江東兵馬主力屯於蕪湖,作進攻廬江態勢。

劉勳在孫策的威逼利誘之下,暗中早與江東互通款曲。其實這也是劉勳並無大才。此時的孫策雖然盛兵蕪湖,但這其實只是周瑜設計的假象。孫策江東纔剛剛坐穩,哪裡來的實力渡江大戰?

劉勳假意爲袁術接駕,卻趁袁術不備,突然向袁術發動進攻!袁術力戰不敵,想要逃往灊縣投奔早年部曲雷簿、陳蘭,結果卻被雷簿拒而不納!真可謂是牆倒衆人推。

最後,袁術退軍至江亭,時值夏日,殘軍酷暑難耐,軍中已然斷糧三日!袁術看着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的殘兵敗將,不禁喟然長嘆。

“我袁術何至於此乎?”言畢嘔血數升而死!

袁術也算一代梟雄,然逆天稱帝,民心喪盡,不免身死!

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慘烈廝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七十四章 祝融認父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超請罪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曹彰撤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師凱旋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六百八十章 荊州刺史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城下交鋒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