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

洛陽一場大變,曹仁竟差一點死在劉艾府中,這令曹仁很是惱火!

“若無我曹氏,這天下早已無漢室!這些人焉能受食俸祿,位列公卿大夫!牛金!即刻傳本將軍令,洛陽城中,凡有異動者,格殺勿論!凡敢背叛者,九族俱誅!無論老幼!”

眼下正是大敵臨境之時,曹仁受曹操重託,已是擔着巨大的壓力,卻不想自己的眼皮底下還有人要造反,這令曹仁是怒不可遏!當天夜裡,牛金帶着人便查抄了譁變五人全府。不只是劉艾等五人,但凡與五人有所瓜葛,有所牽扯的,或者是沒有站出來明確的表示支持曹操的,一概都被拿下!整個洛陽城中,總共被搜捕不下二三十

家,合計六七百口!其中不乏有朝中大臣!

曹仁令鍾繇主管審查一事,限令三日之內報上結果!

就在曹仁遇襲的第二天,司馬懿帶着曹操的任命,也來到了洛陽城中!此行司馬懿是以西中郎將的身份,被派來輔佐曹仁,位在鍾繇之下,爲曹仁幕僚謀士,但不具體統兵。

司馬懿來至洛陽城下,卻見大白天的城門緊閉!洛陽現在可是京畿,漢王兵馬尚在伊闕關外,怎麼着也不至於白天閉城。

看到眼前此情此景,司馬懿頓時感覺不妙!城中必有大事發生!

“城外何人?”守城軍吏見到司馬懿,當即攔住問道。

司馬懿於是逃出令牌回道:“西中郎將司馬懿,奉魏公之命,前來輔佐曹仁將軍!速速爲我通報!”

守城軍吏接過司馬懿令牌,立刻便跑回了城中,等了足足半個時辰,那人方纔回來。

“末將已經確認過了,司馬將軍請入城!曹將軍有請!”

司馬懿這才得以進入城中,隨後徑直被帶到曹仁面前。

司馬懿拜見了曹仁,隨即問道:“將軍爲何白日閉城?”

曹仁怒氣未消,牛金於是替曹仁回答道:“昨日將軍遇襲,今日正在搜捕逆賊!”

司馬懿一聽,頓時一驚,急忙問道:“竟有此事?竟是誰人敢如此大膽行刺將軍?”

曹仁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宗正劉艾!大司農王修!光祿大夫張範!這些人膽大包天,一個個都反了!豈有此理!”

聽到這話,司馬懿更是驚訝,這可不是一般的行刺事件!宗正、大司農,這可是九卿之尊!

其實司馬懿這麼着急想要問清是誰謀反,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擔心自己的父親也牽連其中!司馬懿知道,自己的父親一向對曹操也是頗有怨言,而且跟朝中的公卿們來往也很密切,尤其是跟楊彪等人!此前在許昌,司馬防與楊彪就經歷了牢獄之災,曹操念在二人只是言語不當,並無不軌之行,

又顧及司馬懿和楊修二人,方纔放過了司馬防和楊彪,只讓二人罷官養老,扣在洛陽城中。

從曹仁的回話裡面,司馬懿確信了自己的父親沒有牽連其中,這才放下心來。

“大敵當前,禍起蕭牆,此爲不祥也!敢問將軍打算如何處置這些人?”司馬懿復又問道。

“鍾元常建議交付有司論罪!且看其如何定罪吧!”曹仁嘆了口氣道。

司馬懿一聽,立刻諫言道:“在下以爲此事不可拖延!將軍應當機立斷!所有嫌犯,皆應立即處死!”

曹仁沒想到司馬懿一來就讓自己殺人,不禁有些詫異的問司馬懿道:“仲達如此好殺人嗎?”

司馬懿拱手答道:“並非在下好殺人,而是時局令容不得將軍猶豫!”

鍾繇之所以建議曹仁將這些人交付有司,其實還是因爲鍾繇心不夠狠。畢竟鍾繇跟司馬懿不同,司馬懿纔出來多少年,而鍾繇已經入朝爲官多少年?二人所處境地不同,考慮的自然也不同。那些被擒下獄的人,哪一個不認識鍾繇,哪一個又不是鍾繇所認識的?畢竟是同朝爲官,鍾繇終究還是不想錯殺太多,也不希望將這件事情牽連太廣。鍾繇知道,真正敢站出來謀反的只有少數人,更多人

的頂多是不支持曹操,但絕對罪不至死。

總的來說,鍾繇畢竟還是老派人物,人情和麪子都使得其難以狠下心來。

司馬懿則不然,他沒有鍾繇的資歷,也沒有鍾繇的人情關係,因此考慮事情,沒有什麼顧慮。只要確保他的父親沒有牽連其中,其他的便都無關緊要。

“仲達爲何說時局不容?”曹仁不禁問道。司馬懿嘆了口氣道:“眼下漢王大軍臨境,洛陽城中必是人心惶惶!越是這種局面,越需要將軍以強威鎮之!此事牽連甚廣,連宗正劉艾都是主謀之一,若將軍等有司審查定罪,不出兩日,朝中必有作梗者!反不如先斬後奏!殺雞儆猴!如此一來,將軍足以立威洛陽!今後必無人再敢反抗。兩軍對陣,最忌諱有人從中掣肘!不立威行,不足以安後方。後方不安,前軍受累!是以,將軍當立刻處死嫌犯!以

儆效尤!”司馬懿一番話令曹仁頓悟,當即對牛金令道:“你即刻率兵去往獄中,所有嫌犯極其家眷,盡數處死!另外告訴鍾繇,不必再審了!尚在搜捕將士,不必將嫌犯生擒,就地斬殺!張範、王修、張承、劉艾、

張昭五人首級,全部懸於城門示衆!”

牛金領命而去,曹仁纔對司馬懿道:“魏公常言仲達見識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魏公既將仲達安排給本將,仲達可要竭心獻策纔是!”

司馬懿一句話,就讓曹仁狠下心來,同時也令曹仁高看了司馬懿一眼。

“不知眼下將軍是如何排布兵馬?”

司馬懿才至洛陽,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曹仁對洛陽兵馬做了哪些調動安排。

曹仁於是將洛陽兵馬部署告知了司馬懿,又將劉徵的兵馬動向也說了清楚。

得知曹仁以三關爲守,司馬懿當即建議道:“眼下洛陽兵力不足,將軍爲何不將轘轅關兵馬調回,補充道伊闕、大谷二關?”曹仁不禁一愣,繼而問道:“調走轘轅關兵馬?仲達是何言也?我命李典鎮守轘轅關乃是爲了防範東吳,豈能輕易調動?”

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迷魂湯藥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曹彰撤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五百八十八章 涇水漁父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痛貶曹操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八百零五章 糊塗雍闓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