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

馬超以爲張郃或將擺出得意姿態,不想來至關城之外,卻見張郃恭敬相迎!這令馬超感到甚是意外!

“張將軍!你這是作甚?”馬超指着列陣相迎的將士問張郃道。

張郃拱手笑答道:“我等皆從屬將軍,此番攻取廣成關,若無將軍臨關以威,張郃斷不能一舉破敵!是以恭迎將軍入關!以謝將軍賞功!”

張郃會做人,並沒有絲毫自矜功伐之意!反而特意昭顯馬超的功勞!

聽到張郃這話,馬超心裡的不甘和不平,頓時便煙消雲散!原本一臉嚴肅的馬超,臉上也終於露出了笑容,對張郃拱手道:“既是張將軍先我一步破關,馬超心服口服!鶴鳴峽之道,艱險無比!而將軍能在短短四日之內,飛度荒山野嶺,深谷巨澗,可見將軍必有過

人本事!今後願從將軍受教!”馬超雖然位在張郃之上,但張郃畢竟年長於馬超,在馬超嶄露頭角之時,張郃早已經是盛名在外!張郃居功而不自傲,令馬超趕到十分舒心,由此,馬超對張郃也更多了幾分尊敬!因而才說出這樣一番幾

乎從來沒有說過的話來!

張郃對馬超回以微笑,拱手道:“將軍謬讚了!請!”

“請!”馬超也同樣回禮道。

二人這才高高興興的一併入了廣成關!

劉徵這邊,很快便如期接到了廣成關的捷報!當聽說了廣成關攻守戰的經過之後,劉徵很是滿意,果一切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更令劉徵高興的,則是馬超在張郃搶先破關之後表現!

“文和先生啊!你究竟是有什麼辦法,竟令孟起轉變若此?”劉徵笑問賈詡道。

賈詡微微笑道:“漢王御下有方,馬孟起天賦異稟,一切本該如此,老朽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賈詡一向不居功自傲,雖然他的功勞數都數不盡。

“既然廣成關已經攻破,接下來便該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了!”

沮授接話道:“兵馬已經準備完畢,立可開拔!”

沮授一向是不需要劉徵多交代。

“本王有二位先生,如生雙翼也!”劉徵不禁感慨道。

於是,在接獲廣成關捷報之後,劉徵立刻便將前軍兵馬盡數送去了廣成關,依舊以馬超、張郃二人爲先鋒,命二人立刻向伊闕關發起進攻!

賈詡建議道:“眼下曹仁兵力有限,漢王當一鼓作氣,不給曹仁喘息之機!”

劉徵正是如此打算,於是對賈詡、沮授二人道:“我意以張繡留守魯陽大營,張遼率部往攻大谷!本王親率中軍屯駐新城督戰,二位以爲如何?”

劉徵對洛陽是勢在必得,自然不肯做任何保留,除了以強大的兵馬攻擊伊闕關、大谷關,劉徵還要親自督戰,目的就是要給馬超、張遼壯聲威!

“漢王何不以張文遠留守大營?”賈詡不禁問道。

在賈詡看來,張遼似乎比張繡更加沉穩,但劉徵也有自己的考慮。

“張文遠曾在曹操麾下數年,熟悉曹軍諸將,利於急戰!先生莫非以爲張繡不足以擔當大任?”

若是換在以前的張繡,劉徵或許不會那麼放心,但現在的張繡,劉徵並無一絲擔心!

賈詡似乎比劉徵更瞭解張繡,不過聽到劉徵這麼說,賈詡倒也沒有再出異議。

於是當場議定,按計劃行事。新城,在廣成關與伊闕關之間,距離伊闕關不過二三十里,距離大谷關也不過三四十里。劉徵以前軍、中軍、左軍,三路大軍進壓,幾乎將三處連成了一線!東至大谷,西至新城,南至廣成,北至伊闕關

,幾乎遍佈劉徵兵馬!十幾萬人兵威壓境!曹仁危在旦夕!

相對於曹仁的如臨大敵,洛陽城中卻有許多人對接下來的戰事十分期待!這些人便是表面上臣服與曹操,實際上還是心向漢室的公卿耆舊們!

漢王揮大軍以臨洛陽,消息傳到洛陽城中,就好像是一顆炸彈,立刻便引爆了洛陽人心!

於時,洛陽朝中有兄弟三大夫,其長光祿大夫張範張公儀,其次中散大夫張承張公先,其幼諫議大夫張昭張公禮。

此張承非江東張承,此張昭更非江東張昭。這張氏三兄弟乃河內修武人,卻有二人與江東張昭父子同名,純屬巧合。話說這兄弟三人,俱是當時名士!皆以賢良方正爲曹操所禮聘。當然那時候的曹操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恣意妄爲。當時袁氏兄弟俱在,而漢王正消失人間。三兄弟皆以爲曹操或能重整朝綱,因此才接受了禮

聘,得以入朝爲大夫。

至於後來的變化,張氏三兄弟自然對曹操是越發的不滿,尤其是在漢王東山再起之後。三人一直都有心報國,卻並未覓得良機,這三人又不像是孔融這般自尋死路,因此才按捺下來,等待良機。

而現在,良機就在眼前,至少張氏三兄弟是這樣認爲的。

這一日退朝之後,張範有意靠近宗正劉艾。衆人著履之際,張範低聲對劉艾道:“宗伯近來可好?”

劉艾此前曾數次反對曹操,曹操邀封魏公時,劉艾便曾站了出來,不過曹操也礙於劉艾宗正的身份,並未對劉艾動手,張範卻是將劉艾看在眼裡。

聽到張範小聲發問,劉艾微微一驚,繼而狐疑的扭頭看向張範,尋思了好一會兒,方纔低聲回問道:“大夫爲何突然有此一問?”

張範笑道:“無他,只是問候而已!”

“當真無事?”劉艾更疑慮的問道。

張範頓了頓,方纔小聲說道:“宗伯若閒來無事,可否賞光,在下於府中略備薄酒,願與宗伯一敘!”

聽到張範這話,又看到張範的表情,劉艾立刻便明白張範是有話要說,而且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話!

對於張範的品行,劉艾還是有些瞭解的,他知道張範並非卑鄙小人,於是點頭回話道:“既然大夫盛情相邀,想來卻之不恭。”

張範一聽大喜,隨即對劉艾說道:“今日府中夜宴,恭候宗伯大駕!”劉艾點了點頭,二人各自離去,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魯陽之會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江失守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都之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樂進囑託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八百八十七章 先人一步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八百三十章 犀羣反衝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