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

朱符是個聰明人,但更是個有野心的人。從不顧朱儁提醒,主動向曹操透露王允兩面夾擊董卓的計劃的時候,其求功之心切,在曹操看來便已然是明白無誤。

其實說來朱符對現狀的不滿足並非一日兩日。長安大封之後,朱符只得了個城門校尉,這並不令他滿足。

朱符自認爲新安設謀,回溪大敗董越,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計策,這份功勞絕不亞於曹操等人,怎麼說,自己也不應該在曹操之下。人心不足蛇吞象,朱符的不滿足,使得他一直想盡辦法,想要擠破頭往上鑽。

本來朱符身爲太尉朱儁之子,想要平步青雲,在外人看來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可偏偏朱符這個老爹是個原則性極強的人,自己兩個兒子都在朝中當了官,朱儁避嫌都來不急,哪裡還會伸以援手。

朱儁與皇甫嵩、盧植齊名於世不是沒有緣由的。三人都是那種極其愛惜自己羽毛的人,生怕沾上一點污點。從好的方面來說,這是三人品行高尚,當然從不好的方面來說,也可以叫做迂腐固執。

拼爹不成,朱符只好自己想辦法。雖然朱儁不願插手朱符的政治生涯,但是畢竟三公的地位擺在那兒,總不免被朱符拿做招牌。朱符也藉由太尉長子的身份,遊走於長安公卿百官之中,結交甚廣。

朝堂之上,朱符封王提議最終被通過,便是得益於平時的走動,不過在王允那兒碰了一鼻子灰,確實令朱符不舒服。

事實上,不管承認與否,長安政治人物已經可以劃分爲三派。

其一當然是以漢王大將軍劉徵爲首的一派,以尚書令荀彧、司隸校尉陳羣爲代表的新派政治。

其二是以司徒王允、太尉朱儁爲代表的一派,這一派算是老派政治,講原則,有規矩。

其三正是以司空種拂、城門校尉朱符爲首的政壇油條派,一切以自我利益爲導向。

其實還有一些人,說不清到底是哪一派,可能名義上有所屬,但實際上還是自行其是,如劉、關、張三兄弟,還有大司農荀爽、宗正劉虞以及騎都尉臧霸、孫觀等人。

朱符馬屁沒有拍成,甚是惱火,心底下竟又生出一計。

劉備在大將軍府與劉徵促膝長談後,深得劉徵信任。尤其是劉徵說他更相信皇族衆人,這句話一直被劉備記着。如今劉備被提升爲執金吾,兼領北軍五校,手握關中三萬兵馬,其職不算高,但其權卻是長安百官無不垂涎的。

面對劉徵的信任,劉備兢兢業業,安守京畿,除了操練兵馬,便是巡防三輔,也不參與朝堂政治。

這一日,劉、關、張三兄弟正聚在劉備府上,門吏來報,城門校尉朱符來訪。太尉之子,劉備當然相待以禮,於是令人引進來。

“大哥!我可聽說這朱符不是等閒之輩啊,他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衝撞王司徒,這人可不怎麼樣!不過他奏請立大將軍爲漢王倒是合我心意!像大將軍這樣的人物,早就應該當個諸侯王了!嘿嘿!”

張飛直來直往的性格像是與生俱來的,這既是其可愛處,也是最令劉備頭疼的地方,言語無忌,往往禍從口出,尤其是身處這天下政治漩渦中心的長安。

“三弟!無可胡言亂語,隔牆有耳,不要自找麻煩。”劉備道。

“大哥多慮了!我三兄弟雖然比不上大將軍那般,但也不是其他人隨隨便便可以找我們麻煩的。”關羽傲氣的說道。

“就是!就是!大將軍把關中兵馬全都交給了大哥,還怕哪個多舌的不成?”張飛大話道。

“雲長、翼德,大將軍如此信任我等,自是我等之幸,但是重兵在握,天子腳下,怎可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豈不見那何進、董卓權勢滔天,一朝身死,俱爲土灰?”劉備提醒二人道。

“大哥教訓的是!”關羽自知失言,於是誠心說道。

“風水輪流轉,功名轉頭空!今日登高位,來日入泥塵!玄德兄知往鑑今,朱符深表敬佩!”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朱符被門吏引進廳來,正聽到劉備說起何進、董卓,於是接話說道。

劉備見朱符入廳,於是立即起身上前相迎。

“朱大人來訪,有失遠迎,祈請恕罪!”

“玄德兄哪裡的話!論官職,你是中二千石的執金吾,我朱符不過是一個比二千石的城門校尉,如何叫我恕罪?”朱符客氣道。

“朱大人此言差矣!若非令尊提攜劉備兄弟,安能隨軍建立功勳?也不會有今日之劉備了!沒準此刻我兄弟三人還在那平原縣當個一縣之令呢!”劉備此話表明其是個知恩圖報之人。

其實早在關東聯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備就曾經帶着關羽、張飛想要入聯軍投效,當時找到了袁紹。然而袁紹聽說只有三人來投,竟連劉備的面都不見,於是劉、關、張只好作罷,回去公孫瓚處效力。後來被公孫瓚任命爲平原縣令。

電視劇裡面的所謂“增設劉備爲十九鎮諸侯”,那純屬是瞎扯。雖然號稱聯軍,但是各路兵馬根本就沒在一個地方。最關鍵的是劉、關、張與袁紹面都沒有見到,當然更沒有小說裡面的溫酒斬華雄了。

“玄德兄如此就見外了!家父也只是不忍英雄無用武之地罷了!更重要的是三位都有報國之志,領軍之才。否則縱然是有人提攜,那也不過是屍居其位,碌碌度日罷了!”朱符笑說道。

“過譽了!朱大人請坐!”

四人坐定,劉備開口問道:“朱大人來訪,不知所爲何事?”

朱符笑了笑,拱手道:“並無他事!只是我與玄德兄皆是以平董之功拔擢在朝,故此朱符以爲,我等應當更加親近,多加來往。畢竟我等不像那些久在天子左右的公卿百官,深得信賴,多有應援。”

朱符這話說的倒是很明白了!意思告訴劉備,他三兄弟也不過是獨苗單株,在這長安想要坐穩,最好還是能夠有一些盟友。言下之意,當然是想表明自己願與劉備結交互助。

在外人看來,劉、關、張三人都是劉徵提攜,理應是屬於劉徵這邊。但是朱符卻不這麼看,他眼中的劉備絕不是甘願屈居人下之人。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六百八十四章 倨傲不恭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零四章 二馬殞命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七十一章 袁術命門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