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

劉曄脫口而出,直接便提到了遷都一事,此言一出,不但程昱等人一驚,曹操也甚是詫異。

“子揚是何言也?天子廟堂,豈是說遷就能遷的?”曹操不禁反問道。

豈是這裡還有一個曹操自己的心思。

劉曄建議是遷都至鄴城,可那鄴城是曹操留給自己的,若是將天子朝廷都搬到鄴城,將來到底誰是鄴城之主?誰是鄴城之客?

正因爲這番思量,曹操纔對劉曄此策不以爲然。

當然,曹操的心思劉曄並非不明白,實際上劉曄再清楚不過了!劉曄雖然受用於曹操,但不要忘了,他始終是宗室之後!

其實劉曄說出這話,在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不希望曹操稱王稱帝!

如今曹操已經位爲丞相,權柄在握,出征之前,又被賜劍履上殿,贊拜不名。這接下來是什麼?不用多想也可以知道,曹操是一代霸主,即便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篡漢稱帝,稱公稱王總是免不了的!漢高祖早有白馬之盟,非劉氏不得王!劉曄雖然認爲曹操是有雄心壯志重整河山,但卻並不認爲曹操有資格突破這個數百年的規矩!因此,在曹操一步步實現自己稱公稱王之前,劉曄自然會利用眼下的機

會。

如今徐州已經全部丟失,豫州也只剩下潁川一地,黃河以南,半數已經在江東手裡,而且周瑜、魯肅兩路用兵,顯然對許都勢在必得。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曄建議曹操遷都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遷都鄴城,卻是出乎了曹操的意料!

“在下以爲萬萬不可!”劉曄還沒有開口回答曹操的話,程昱便站了出來。

劉曄知道肯定會有反對意見,不禁笑道:“爲何不可?如何不可?”程昱上前拱手道:“自董卓禍亂以來,天子二度流宕!安於許都才逾十年,今又動遷。天子者,社稷之主,宗廟者,王國之重!今雖有強寇逆亂,然情勢尚未至萬危之地!此事萬萬不可也!在下以爲,那周

瑜未必真能殺至許都城下!待其勢緩,丞相再以逆擊,必可保許都無恙!”

“仲德說的不錯!江東兵馬不足,勢不能久!今深入中原腹地,不久必將疲餒!只要許都能夠堅守個百十來日,江東鼠輩必散!”曹操也出言給自己打氣道。

劉曄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拱手對曹操說道:“丞相!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曹操不猶豫的回答道,這種時刻,沒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劉曄再拜道:“請丞相先恕我無罪!”

“說吧!只要是實話,你劉子揚就是指着鼻子罵我也無妨!”

曹操這人其實很矛盾,有時候大度的讓人五體投地,可有的時候卻又會因爲一言不稱意便殺人!在曹操治下,因言獲罪的人不少,邊讓等人就是因此而死,但同時,因言獲賞的人也不少。

大概這就是權術,不能讓人太容易猜到他的心思。因爲不容易猜到心思,方纔心有畏懼,時刻小心翼翼,不敢亂來。

聽到曹操的話,劉曄這才拱手說道:“河南之地,丞相民心已失!江東兵馬雖然不足,然丞相卻也無所憑恃!故此,在下以爲,徐州、豫州之失,已然不可還轉!青州、兗州尚有隱憂!或將失之!”曹操手中有七州之地,全部在黃河之南的有徐州、豫州、兗州,青州也有一半處在黃河之南!劉曄認爲,整個黃河之南,都已經處在了極度的危險之中,而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在這些地方已經失去了

民心!

“子揚言重了吧?怎可說丞相民心已失?”蔣濟不禁問道。劉曄沉默了一會兒,見曹操凝視着自己,於是接着說道:“此番南征,丞相動用兵馬共計三十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青、徐、兗、豫四州徵調而來!如今烏林之敗,折損八九!李通覆沒,再去其一!這三十萬精壯之士不得回還,丞相何以再聚四州民心?徐州本民戶豐足之地,周瑜區區幾萬兵馬,何以長驅直入?倘若民心尚在,周瑜斷不能在區區二十餘日之內,連下徐州、汝南之地!民若不顧,將奈何爲?荀卿有言,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丞相起於兗、豫之地,滅袁術,收徐州,敗河北,十數年來,傷亡不可勝數,今一夕而折三十萬衆!兗、豫之士,孰不疑之?孤兒寡母,能不對我輩指面而唾?如此

,河南終不可保也!”

光是這一次南征,便折損不下三十萬人!此前還有曹仁在樊城丟掉的六萬,還有曹操征討袁術,鏖戰袁紹時的戰歿陣亡,加起來,只怕不下五十萬人!

五十萬人是什麼概念,每戶抽一丁,便是五十萬戶!牽涉數百萬人!

得勝了自然沒什麼可說的,可是這一仗敗的太慘!莫說是那些戰死將士的妻兒老小,就是曹操自己,內心也是不能接受的!如此,劉曄說曹操已經失去了青、徐、兗、豫,黃河之南的民心,這是絲毫不假的!曹操靠這四州兵馬奪得了大半個天下,可如今這四州哪裡還有什麼兵馬?那死去的幾十萬將士的妻兒老小,怎可能還擁

護曹操?雖然不至於幫助江東,就算只是坐視不管,也將大不利於曹操!

徐州郯城之戰,郯城數萬百姓坐視任峻敗亡,這就是先兆!接下里這種情況只怕是少不了!一切的一切說到底,就是因爲這次敗仗對曹操的失望和怨恨!

不能帶回自己的男人,不能帶回自己的父親,不能帶回自己的兒子,那些百姓們怎麼可能還會擁護曹操?

這一仗敗的太過了!當年袁紹官渡大敗,也不過折損幾萬人而已,而如今曹操一下子便丟掉三十萬兵馬!二百年來未見!他的地位已經開始鬆動了!至少在河南之地已經開始鬆動了!

聽罷劉曄的細說,程昱等人無言以對,曹操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良久,曹操纔打破沉默,對劉曄說道:“子揚之言,振聾發聵,操着實汗顏!如此說來,那孫權小兒是必入主中原了!莫非真要放棄許都?”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五百零一章 攴胡赤兒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意外又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