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

李通正與陳矯謀議之時,許都曹仁的書信剛好送到營中!

“曹仁將軍書信?將軍快打開看看!”陳矯急切的說道。

李通將書信攤開,看罷之後感嘆道:“看來局勢已經十分危急了!曹仁建議我即刻退守汝南,不必再與呂蒙糾纏!”

“將軍意下如何?”陳矯問道。

李通難免有些猶豫,畢竟這不是曹操的軍令,當然曹仁也只是建議,但其信中所說的倒也在理,眼下自己繼續留在淮南,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

左思右想之下,李通最後終於決定道:“不等丞相軍令了!傳本將令!明日便回撤淮北!眼下擋住周瑜要緊,萬不可使周瑜危急許都!”

聽到李通這話,陳矯方纔安下心來,於是當即便將命令傳了下去。

眼下李通手裡還有將近四萬兵力,只要安然退回汝南,則足以抵禦從徐州東來的周瑜!拱衛許都周全,不在話下!

汝南是李通的大本營,也是李通深耕之地,多年來李通鎮守汝南,還算是十分得力,除了劉備從汝南逃走,李通治下的汝南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動盪。而這也正是曹操對李通很是看重的原因。

呂蒙這邊,在經歷了連番艱苦的戰鬥之後,兵力折損不少,好在孫權命丹陽太守吳景,及時從丹陽郡調發了數千丹陽精兵,如此,呂蒙手下面前也有一萬三四千人。

其時,呂蒙正在思考如何繼續挑釁李通,忽然接到探馬回報,言李通各部兵馬似有拔寨之狀。

諸將頗感意外,呂蒙確實大笑道:“看來大都督得手了!李通必是被調回汝南駐防!諸位將軍!咱們反攻的時候到了!”

衆人聞言皆一時激動不已!自李通起豫州、徐州之兵南渡淮水以來,呂蒙這邊可是無一日不受其威脅!原本廬江、九江兩郡也有兩三萬人馬,自與李通鏖戰以來,失成德,棄合肥,呂蒙手下各部兵馬早已殘破,將士們對此都是積憤

在心,早就盼望着可以回擊李通!

“傳命!嚴密監視李通各部兵馬動向,隨時來報!各營速速重整兵馬,聽我號令!”

呂蒙不會錯過這等機會,而且他也不能讓李通順利的脫身於淮南!

衆將各自領命,立刻回營整備兵馬,秦鬆上前問道:“都督以爲,該如何阻擊李通?”

呂蒙看着眼前的兵勢地圖,琢磨了良久,方纔冷笑道:“我料李通必先撤回壽春,自壽春渡北!”

“那便兵發壽春?”秦鬆問道。

“不!若是從後追擊,那便不足以稱料敵於先!傳令下去,各營輕裝簡行,輜重一概留在此地,等我軍令!”呂蒙下定決心道。

“好吧!屬下這就去傳命!”秦鬆也走了出去。

呂蒙回過身來,看着架上的寶劍,那是當年周瑜所贈,呂蒙至今還沒有用它殺過敵人,小心呵護,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而現在,呂蒙從架上取下了寶劍,深吸一口氣,只聽得一陣吟嘯之聲,寶劍被拔了出來,透露出凜凜的寒光!

“大都督!呂蒙不會讓你失望的!此戰我將向你證明,你當初沒有看錯我呂蒙!”說出此話,不免有些不甘。自聽到周瑜復出的消息,一種失落感便向呂蒙侵襲而來。那一刻,呂蒙知道自己並沒有得到周瑜真正的信任!或許是自己的表現沒有達到周瑜的要求,或許是周瑜對自己當初的

逆反有了成見。

無論如何,呂蒙對周瑜始終是沒有怨言的,跟隨周瑜這麼多年,呂蒙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獲得周瑜的肯定!他要向周瑜證明,自己不是那個吳下阿蒙!

三軍齊整完畢,都按照呂蒙的要求,輕裝簡行,探馬也已回報,那李通各部人馬果然向壽春方向後撤。

呂蒙沒有多說,將寶劍別在了腰間,隨即跨上坐騎,便帶着這一萬多人啓程了!

龍舒、鬻山、六安、雩婁、安豐、陽泉,呂蒙選擇了一條與李通並行的路線,只不過李通在東,而呂蒙在西!

“都督!這條路可不好走啊!沿途山水阻隔,向來難做行軍之途!”朱桓不禁言道。

呂蒙回以堅定的眼神,對朱桓等人說道:“我江東子弟,死且不懼,害怕行路艱難不成?”

朱桓從呂蒙眼神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當下無話,於是只管跟着呂蒙一路前行!自舒城起兵,呂蒙帶着自己手下僅剩的兵馬,連跨鬻山、霍山、沘水、泄水、決水,二山三水,皆不利行軍。若是平時,這倒不算什麼,但眼下這些將士,都是在浴血拼殺之後,不及歇養,便又開始趕路

然而在呂蒙的督促下,各部將帥的激勵下,還是克服了疲憊,遇山翻山,遇水涉水,一路往陽泉而去!

陽泉,在壽春之西三百里,淮水之南!呂蒙沒有選擇跟在李通屁股後面,而是選擇了繞行道李通的前路!這無疑是步險棋。

李通尚有數萬人馬,且都歸心似箭。呂蒙若是從後追擊,李通自然是不勝其擾。但若呂蒙繞道李通前面,這就好比是從拽牛尾,變成了堵在牛角前面!其兇險可想而知!

這其中唯一的勝算,便是周瑜及時從徐州殺來!若是遲了,呂蒙便將被李通一口吃掉!當然,若是呂蒙能夠抵擋住李通的衝擊,等到周瑜趕來,那麼死的百年李通!

這是以命換名的,要麼呂蒙全軍覆沒,要麼李通全軍覆沒!沒有其他可能!

經過了長途跋涉,呂蒙終於率部到達了陽泉,淮水便橫亙在衆人眼前,滔滔東去!

呂蒙召集衆將,環顧衆人,而後慷慨言道:“過了這淮水,不是李通死,便是我等亡!諸位敢與我呂蒙共渡淮水嗎?”

呂蒙的臉上明確的顯露着視死如歸!誰都可以看得出來,呂蒙是下定了決心,必要與李通決一死戰!

“都督何出此言?我江東男兒,哪個怕死!誰人畏懼!都督但有所命,我朱桓第一個衝殺在前!”

“曹軍攻我江淮,所過殘破,此仇不報,更待何時!”朱然亦出列抱拳道。

“公孫陽、謝旌、孫韶、孫高!爾等可有此膽?”呂蒙正色問道。四人一齊出列,公孫陽人稱金錘大將,張口豪言道:“末將膽大如斗!都督不妨問問那李通,可有膽與我一戰?”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七百八十章 天選女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累狡黠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八百九十四章 班師凱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蔣濟探營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六章 希望破滅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