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

程普怒目看着城上劉備悠然自得的樣子,心中早已經問候了劉備一家千百遍!

“將軍!劉備此人太過無禮,不如給他些教訓!他必不敢與主公翻臉!”淩統對程普小聲說道。

程普察看了一遍劉備的城防,恨恨的說道:“算了!劉備已然先我一步,當下對付曹操要緊,不可多生事端!走!”

程普於是只能恨恨往城北而去。

劉備果然在城北備下了不少糧資,甚至還有肉脯、酒水,也算是殷勤之至了!

爲了保證到手的地盤萬無一失,劉備何所惜哉!

程普帶着部下倒是好好吃了一頓,隨後才準備繼續行軍。劉備又遣了小將前來,通報程普道:“程將軍!我家主公命末將來告知程將軍,江陵、枝江二城已被關將軍拿下,就不勞煩程將軍。還有就是,曹操已經率部北逃,程將軍,若欲追殺曹操,不妨轉道北去宜

城。”

真是氣死人不償命!眼下曹軍雖然大敗,但整個南郡,江東才據有烏林、竟陵兩處,而他劉備卻已得三城!程普只差沒有拔劍相向。

“滾吧!回去告訴劉備,三城拿下便也罷了!若敢生事,定叫他死無葬身之地!我程普可不在乎他是不是我家主公的妹婿!”

與其說是恨,不如說是憎惡!程普原來對劉備並沒有這樣的看法,但現在,劉備擺出這種護食的姿態,程普確實看不起劉備!因此出言也很不客氣,甚至是直接出言警告!

小將回報劉備,張飛聞言是大怒,劉備卻笑道:“二弟不必動怒,咱們不逞口舌之利!那程普也算一代名將,有些脾氣也是情有可原,隨他去吧!”

張飛這才按下怒火。

被劉備這麼一提醒,程普知道追殺曹操已經無望,思忖之下於是,率部進駐竟陵西北百里的內方山。又向各部人馬發去了集結令,準備在內方山集結完畢,整頓之後,隨即進取宜城。

宜城之中,曹操算是鬆了一大口氣,自起兵以來,還從沒有敗的這麼慘過!

曹操駐足殘破的城樓之上,遙望東南,不禁連連哀嘆!

衆人看見曹操這副模樣,都不敢近前,只有程昱,纔敢上前來寬解。

“木已成舟,丞相不必太過憂傷,此一戰雖然敗北,但丞相已然據有七州之地,日後勵精圖治,數年之內,必可捲土重來!”程昱鼓舞道。

曹操如刀刻般的臉上,並沒與寫滿哀傷,有的只是不甘。

良久,曹操都沒有回話,直到最後,曹操方纔輕嘆了一聲道:“仲德以爲我打敗我的是江東鼠輩麼?”

程昱聞言大惑,不解道:“難道不是嗎?”

曹操苦笑了一聲道:“錯了!大錯特錯!仲德啊!我將南征以來發生的前後事都一一回想了一遍,今日方纔想明白,那江東鼠輩,不過也是一枚棋子而已!咱們中了漢王之計了!”

“什麼?”程昱聞言大驚道:“丞相爲何如此說?”

曹操搖頭嘆氣道:“那漢王爲何休兵三年,既然休兵,爲何又與江東盟好?既與江東盟好,爲何又遣周羣送來兩方?”

“漢王不是希望借丞相之手,除掉劉備嗎?”程昱不解的問道。“哈哈!仲德至今不悟!漢王何人也?他若真將劉備之仇視作畢生所求,又何以爲漢王?王者,觀天下如在掌握!又豈會因仇恨而矇蔽了雙眼?借我之手除掉劉備是假!助我南征也是假!漢王根本就是想借

孫劉之手削弱我曹操!”

曹操至這會兒才完全醒悟過來,那所謂的休兵三年或許有休養生息的考慮,但更多的不過是讓開一條道,讓他曹操、孫權、劉備衝到前面,然後互相廝殺!

程昱還有一些事情想不通,接着問道:“丞相攜數十萬大軍南征,而孫劉聯軍不過區區十萬,那漢王如何能夠在戰事未發之前預知勝負歸屬?”

程昱有這樣的疑問再正常不過!在南征之前,孫劉兩家總共也不過揚州、荊州兩個州而已,兵力全部加起來都不過曹操的一半。而曹操擁軍百萬,天下十三部州,曹操獨佔七個半,雄踞中原。任誰都不能料到曹操一定會敗,更不可能早

早料到孫劉必勝!而且是大勝,完勝!

曹操長嘆了一口氣道:“這便是漢王的可怕之處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如若不是當年華陰之事,曹操其實本沒有打算背棄劉徵。

然而情勢不由人定!華陰之變不只是改變了劉徵的人生軌跡,也不只是改變了劉備的人生軌跡,同時也令燃起了曹操的雄心壯志。

年輕時候的曹操,曾夢想建功邊陲,那時候曹操的志願只是希望在自己死後,墓碑上能夠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幾個字,這就足夠了!

可是天下大勢的變化來的太突然,先是黃巾之亂,後有董卓亂政,緊接着華陰之變,天下徹底四分五裂!

從那以後,曹操的夢想便不再是“漢徵西將軍”,他期望以一己之力將這個四分五裂的天下,重新聚攏在手中!

說到底曹操與劉徵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同的只是曹操行的是霸道,朝廷也成爲了他手中可以利用的玩物,而劉徵行的是王道,是正道!

目的其實一樣,手段不同罷了!這是“主義”之爭。

曹操以權謀奪天下,劉徵要用道義定四海!

шωш ●Tтkǎ n ●C ○ 本來同道,最終殊途!

程昱聽罷曹操的解釋,方纔明白其中情事,不禁嘆道:“若非漢王,丞相必可平定孫劉!”

話語裡分明有指着劉徵之意。

曹操卻搖頭笑道:“仲德不必氣惱,我不怪漢王!若是換做我,同樣也會如此!今日之敗,乃是天意!孫劉命不該絕!”

曹操心裡沒有憎恨,只有不甘。

“現在有多少將士回來?”曹操收起心緒,問程昱道。

程昱輕嘆了口氣回話道:“幾乎沒有多少回來,三三兩兩,不過二三千人。烏林一敗實在太慘,二十五萬大軍,恐怕已經損失殆盡!”

“于禁呢?樂進呢?還有各部將帥,可有消息?”曹操又追問道。程昱搖了搖頭,這纔多久,程昱也無從得知。

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兵臨柴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霞似火第一百七十七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零四章 二馬殞命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十七章 牛輔排兵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