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

董蒙一時不解,對面賀齊卻是立馬高處大笑道:“賊將!你也知兵不厭詐,卻又爲何中了我的計策?”

這是用董蒙的話來打董蒙的臉啊!賀齊貪功,輕軍冒進,以至中了李通之計。而眼下的董蒙何嘗不是如此?眼看着賀齊兵少,便想着撈功,這不就上鉤了?

沒有不吃餌的魚,只看這餌香不香!

賀齊話音剛落,雞鳴山左右兩側忽然各閃出一彪人馬,正是芮良、芮玄兩兄弟!兩部各有千餘人,但將行伍特意隔的疏遠一些,又多搖旌旗,迎面看去,好似各有數千兵馬!

董蒙軍立時震恐!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伏擊!兩邊還沒衝殺過來,董蒙軍自己便已經開始亂了陣腳!

陣腳一亂,人再多也不頂用了!

賀齊居高瞧的清楚,毫不猶豫,抓住機會,便大喝數聲,號令部下衝殺過去!

賀齊自己帶的親軍,戰鬥力自然是最好的,得到主將的鼓舞,加之又恨董蒙奪了成德營壘,賀齊部下個個如狼似虎,從雞鳴山反殺過去!直接迎面衝入了董蒙軍中!

董蒙慌忙迎戰,急調身後兵馬,應對賀齊!

這一調,陣腳一時更亂!芮良、芮玄兩部攻殺過來,只片刻,便將董蒙的六千人馬分割成數塊,使其首尾不得兼顧!

董蒙是大意中計,賀齊有備而來!勝負立刻便見分曉!董蒙大敗!

“快走!回成德!”董蒙急忙呼喝,當即便倉皇往成德逃了回去!

賀齊見董蒙兵潰,自然不肯放過機會!立即便率部追殺!企圖借董蒙的敗軍之勢,一舉奪回成德!

兩軍且戰且追逐,眼看着董蒙就快要抵抗不住時,忽然前方又出現一彪人馬,正是董蒙援軍!

李通率部從壽春出發,在董蒙之後而行,及至成德時,陳矯立即便將董蒙率軍追擊賀齊一事稟報。

李通放心不過,於是點了三千人,輕裝來援!

董蒙望見自家旌旗,霎時心喜!

李通看見董蒙敗逃而來,已知董蒙戰況!

“將軍救我!”董蒙急忙呼道。

李通卯定心神,大喝董蒙退下,隨後親自率軍上前與賀齊交戰!

兩個老對手再一次碰面,賀齊罵道:“李通匹夫!拿命來!”

李通也不是吃素的!見是賀齊,隨即上前與之相搏!

二人皆是使槍好手,兩邊人馬皆是各自親兵驍勇,當下戰至一起,一時難解難分!

這一戰直殺至天色昏暗,不分勝負。

李通已經得了成德,思忖再與賀齊拼死無益。賀齊見遲遲不能殺敗李通,也知成德已無收復可能,於是二人各自收兵,成德之戰方纔結束。

李通這邊,夾洲加上董蒙,折損四五千人。賀齊這邊丟了成德,部下兵馬潰散,收聚散兵之後,也只剩下了七千人,最終撤回了合肥。

呂蒙坐鎮合肥城中,聞聽成德陷落,賀齊敗回,不禁惱怒,於是便召賀齊前來質問。

賀齊自己失責,於是來至呂蒙軍府請罪。

“都督!末將丟了成德!”賀齊進敗直言道。

呂蒙見賀齊說話還這麼大聲,似乎並無愧疚之意,不禁怒從心起,拍案斥道:“好你個賀齊!你可知成德乃我江淮要衝!”

“末將知曉!”賀齊回話道。

“既然知曉,爲何一朝盡失?”成德丟失,便意味着合肥將要直面李通大軍。合肥乃江淮核心所在,如果合肥有什麼差池,那就意味着整個江北大部,都會面臨極大的危險!而曹軍一旦得了合肥之後,便可以以合肥爲中樞,那整個江淮

戰場便將完全陷入被動之中!

呂蒙正是因爲相信賀齊的悍勇,因此纔將其擺成了當頭炮,結果賀齊卻將成德變成了任人侵吞的拱前卒!

呂蒙心中不滿,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面對呂蒙的質問,賀齊無言以對,只好抱拳道:“末將自知失責,都督但有責罰,末將領了便是!”

賀齊不是個婆婆媽媽的人,雖然是丟了成德,卻並不覺得自己應該低聲下氣求饒,因此語氣上與平常無異。但在呂蒙聽來,卻是分外刺耳,感覺就像是這賀齊心有不平一樣!

呂蒙初任都督,這還是借了周瑜的光!單論戰績,呂蒙在賀齊面前根本沒有傲氣的資本!

說到底,這還是孫權的原因,賀齊畢竟是從孫策起家的,呂蒙在孫策時代,不過是一小小軍司馬。

孫權有意拔擢新人,扶植貼心勢力,再加上呂蒙跟隨周瑜日久,而此前又貶了周瑜,多種考慮之下,呂蒙才得了路,後來居上,成爲了孫權的江北都督。

在江北諸將之中,其實論資歷,賀齊纔是最有資格的。

呂蒙雖然從來不曾顯露,但對此肯定也是在意,這次賀齊丟了成德要衝,再加上賀齊這態度,呂蒙面露怒色,斥道:“既然如此,來人!卸去賀齊甲冑,罰充役夫!”

賀齊沒料到呂蒙竟然會做出這樣的責罰,這不等於便想剝奪了自己兵權嗎?對於一個癡迷軍事的人來說,剝奪兵權還不如死罪呢!

賀齊心下不滿,當即抗爭道:“末將雖然有罪,但勝敗本就是兵家常事!都督如此責罰,何不砍了末將腦袋?也好讓將士們知道都督威嚴!”

賀齊看出呂蒙狹隘私心,忍不住出言譏諷!

呂蒙更加大怒,喝道:“你以爲本都督不敢嗎?”

場面頓時火爆,兩人針鋒相對,堂下衆將都看出不好,於是紛紛出來勸和。

部將鮮于丹第一個出來當和事佬,對呂蒙拜道:“都督!賀齊將軍雖有成德之失,但於我江東畢竟建有大功!豈能加以死罪?”

朱然也出來勸賀齊道:“公苗怎能出言衝撞都督?快些向都督賠罪!都督必能寬宥於你!”

衆將兩邊拉勸,呂蒙自然也是一時氣話,如果僅僅因爲成德之失而斷賀齊死罪,且不說能不能服衆,就是孫權那裡也過不了關!

有衆人勸解,搬來了臺階,呂蒙於是稍稍平息了怒火,便準備順着臺階下來。於是說道:“既然諸位將軍皆爲你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杖責三十,降爲別部司馬,只許領兵一千!”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高覽被圍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八百零五章 糊塗雍闓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棄郭淮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九百零六章 幷州侯氏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三百四十三章 舊友相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六百三十七章 劉磐棄城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