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

吳郡錢唐鳳凰山上,周瑜傲然立於山頭,旁邊美妙佳人小喬正在撫琴爲樂。一年一度的秋潮如期而來,這便是後世所謂的錢塘江大潮!錢唐即是杭州古名。

除去周瑜、小喬,另有二人隨侍在側,一是陸遜陸伯言,另一人則是陸績陸公紀,年方十九。周瑜目不轉睛的盯着遠處江上,只見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線,伴之以隆隆的聲響,繼而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噴珠濺玉,勢如

萬馬奔騰,浩浩蕩蕩堆積而來!

潮聲傳來,小喬指尖也變得急促起來,潮聲與琴聲相映成趣。也不知周瑜是誇江潮好看,還是誇琴聲好聽!又或者是另有他意!

“伯言、公紀且看,這江潮之盛,正是弄潮之時啊!”周瑜略微興奮的對二人說道。

陸績不禁嘆道:“江潮雖盛,可惜我等也只能遠觀,誠爲可嘆!”

陸績並不知道周瑜被髮配此地的真相,因此看似是感時傷逝,實際上是爲周瑜鳴不平。

陸遜卻出來說道:“叔父此言差矣!若有弄潮之心,何須弄潮之行?”

陸遜二十四歲,陸績才十九歲,但實際上論輩分,陸績卻又是陸遜的叔父。這與荀彧、荀攸二人是一樣的,主要因爲是出自世家大族,族衆人口衆多才導致這種晚輩比長輩年紀大的現象。

陸績、陸遜二人各出一言,聽在周瑜耳朵裡面,二人境界高下,立刻便顯現了出來。

周瑜笑道:“公紀真君子,伯言真丈夫!”

君子、丈夫,周瑜對二人的評語其實已經說明了二人的不同。陸績終究還是眼界有限,只能當個文士,而陸遜的眼界和心胸卻能夠擔當大事!

就在周瑜與二人觀潮之時,柴桑的書信也送到了周瑜這裡!

“將軍,柴桑有書送來!”一個隨從走近前來,向周瑜呈上一個竹筒。

周瑜接過竹筒,仔細看了一遍,微有疑色,而後便從腰間拔出佩劍,將竹筒劈了開來,其中掉落一份帛書,正是曹操的戰書!

陸遜、陸績二人都有些疑惑,周瑜看罷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示與二人,只是將其捲起,收入了懷中,並未言語。

陸遜拱手道:“將軍是否需要筆墨?”

周瑜笑道:“不必了!今日但觀潮耳!且看何處最高!”

在周瑜的眼中,這江潮既是現在的天下大事,也是江東如今的真實寫照!周瑜本可立即便爲孫權回書一封,獻上計策,但他卻並不着急,因爲若無潮浪,如何看出哪個纔是真膽?

柴桑城中,孫權一直在等待周瑜的回信,三天過去了,五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卻一直沒有等到。孫權越發焦急起來,於是又召魯肅問話。

“子敬啊!前些日子你說公瑾必有良策,如今已然過去十日,公瑾爲何不回信與我?”

這是孫權第一次沒有按時接到周瑜的回信,心中不免開始有些慌張起來。

魯肅對周瑜最爲了解,其實在孫權等待周瑜回信的時候,魯肅心裡也在琢磨。

孫權沒有想明白,魯肅卻是看穿了周瑜的用意!

“主公!這沒有回信便是公瑾給主公的第一封回信哪!”魯肅拱手回話道。

“哦?此言何意?”孫權疑惑道。魯肅道:“此前荊襄之戰,雖然艱難,但終究互有勝負,雖然失去了城池,然荊襄之地始終是我江東從劉表手中得來。失之可惜,實則卻也不痛不癢。而今曹操盛兵南郡,劍指江東,是危急江東根本!唯有

此時,方能看出真心!公瑾這是在磨礪主公心性,也是教主公察觀羣臣之心啊!這對主公將來任人任事,有莫大裨益!若不出在下所料,不日公瑾的計策便將置於主公案頭了!”

板蕩識忠臣,大浪才能淘沙!

曹操的戰書嚇破了不少江東人膽子,也令不少人猶豫起來,只有這種時候才能真正的看清楚誰是忠臣,誰爲自保,誰可重用,誰有私心!

聽了魯肅的話,孫權恍然大悟,不禁嘆道:“子敬之言是也!孤當謹記!那就再等上幾日!待孤先看看這些平日裡恭恭敬敬的人,到底是什麼模樣!”

在聽了魯肅的話之後,孫權立刻將注意力放在了觀察自己的治下羣臣身上!其中多數人都是模棱兩可的態度,有一些則有過於喪氣的言論,千人千面,各有反應。

孫權藉着這個機會,倒是對自己的臣下們有個一個新的認識。至於以後該重用誰,該疏遠誰,孫權心中已經有了數。

到了第十五天,周瑜的回信終於送到了孫權的案頭上!

“如何?公瑾有何計策?”魯肅拱手問道。

孫權哈哈大笑,拍手道:“公瑾妙計也!此時便交給子敬你去辦了!”

孫權直接便將周瑜的書信遞給了魯肅,魯肅接過來一看,也哈哈大笑道:“公瑾之智,非常人所及也!”

程普在陸口養傷,基本上也差不多快要痊癒了,曹操的戰書自然也被程普看到。

“曹賊攻心,不知主公如何解之啊!”

就在程普爲此日夜憂心之時,魯肅的密信便送到了程普這裡,程普一看,心中的憂慮頓時消去!

“來人!”程普一聲令道,很快便有手下來至程普面前。

“將軍何事吩咐!”

程普拿起案頭那個裝着曹操戰書的竹筒對部下令道:“去爲本將軍準備此物!聽好了!三日之內,我要三千個!”

隨後程普又令找來幾個善書之人,趕了三天,寫就了三千份檄文,分別置於竹筒之內,隨後便依葫蘆畫瓢,順着江水漂了下去!

不久,竹筒檄文再一次的傳遍了江東各地!只不過這一道檄文卻沒有能夠震懾江東人心,反而激起了江東人的鬥志!

竟是何故?原來是周瑜照貓畫虎,假借曹操之名,再一次的對江東發佈檄文,不過這道檄文卻是一道充滿血腥味道的檄文!書中言,朝廷已經記下了江東“叛賊”名錄!待破江東之後,便要以叛賊之罪論之!其餘百姓

可以不計!

附在檄文之後,便是江東“叛賊”名單!幾乎囊括了江東所有世族大家!這就類似於現今的“戰犯”名單,如此一來,江東羣臣見曹操不容,哪裡還來得及畏懼?一時之間,畏懼紛紛轉化爲憤怒!

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四百七十九章 嶽婿鬥法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鏡苦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八百七十三章 黃忠出馬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四百三十三章 直取成都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十一章 袁術命門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八十四章 劉猛失智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零三章 血染徵袍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