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思維和態度,三人揣測了半天,實在是看不透李流能怎麼把自己給玩弄於股掌之上,索性也就不做他念,表示對這種安排毫無異議之後,便開始恬不知恥的瓜分起其餘幾個名額來。
吏部的任免司,諸葛靚毫不客氣的留給了諸葛恢,沒錯,就是他的小兒子,長子諸葛頤已經外放培養成地方大員接班人的節奏,小兒子當然要迅速扶持起來,就當練手了,也不指着他能創造什麼奇蹟,能幫襯一下兄長就行(結果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虞昺這方面不遑多讓,指認虞潭爲財政司司長——雖然說尚武的虞潭對這項業務一無所知,更熱衷於打打殺殺,但是,誰讓他是自己的侄子呢?五哥虞忠已經去世了,自己又沒有兒子,下一代也只有虞潭這個獨苗了,不好好培養怎麼辦?想到這裡,虞昺不由得嘆了口氣,自己的老爸虞翻那麼能生,折騰出來十一個兒子,怎麼下一代就如此凋零了呢?
魯淑沒有那麼明目張膽,張闓出任了考選司司長,張庭出任軍械司司長——沒辦法,自己也是人丁不旺,就魯睦這麼一個兒子,還要外放出去,不過這張闓和張庭也不是什麼外人,一直是自己撫養長大的,張闓是張昭的曾孫,張承張休那一代人被滅的太慘了,這張闓能活下來就不易了;張庭是張昭弟弟的曾孫,人家爺爺張奮,二十歲時因善於製作攻城車而聞名江東,後來領軍作戰也表現不錯,這張庭……應該繼承了這方面的技能吧?
葛悌把軍用司這一票投給了丁潭,沒錯,禮部部長丁彌的兒子,算是一種利益交換,可以讓丁彌少一些“舉賢不避親”的尷尬,而且,明顯軍用司要比什麼狗屁的禮樂司響亮一些,有油水一些吧(自欺欺人罷了,而且他也不可能看出來軍用司的玄機所在),同時,也是爲自己的兒子葛洪未來的出仕打下一個基礎:誰讓自己的孩子太小,才三歲呢。
兒子有了着落,丁彌自然可以表現的淡定許多,禮樂司這種無足輕重的崗位,就交給了原時空和本時空被孫皓雙殺的好朋友,樓玄的兒子樓據,也能博得個好名聲了。
劉篡很是大公無私,從自己的好基友岑伯然的六個兒子(岑寵、岑昏、岑安、岑頌、岑廣、岑翣)裡面選出了兩個最(關)有(系)前(最)途(好)的,岑寵和岑安,分別出任了律令司司長和刑法司司長——他知道,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最不成器,而且,自己連着娶了幾個孫權的女兒,這背景實在是有點扎手,還是低調點吧,體制外撈錢平安過渡纔是正道。
……
經過一天的磋商後,內閣六部十二司的人選最終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敲定下來,總體來說,大家都是比較滿意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光自己這一代,下一代也安排的明明白白,至少,比孫皓那個笨蛋有條理有人性多了啊,最開心的就是……宗室靠邊站了,苦熬奮鬥了這麼多年,世家的理想終於在王迪的操控下實現了呢。
隨着中央各個部門緊張有序的磨合運轉起來,地方也開始在新體制、新領導到位後開始了試運行。
廬江建設兵團屯墾區長官,攝政王孫苗之弟孫諧,統兵3000赴任履職,左膀右臂就是先前在丁溫手下歷練出來的陸機與陸雲,二人手中掌握的是精簡之後存留下來的20000人馬,換句話說,只有3000兵的孫諧,是被架空的;
吳郡郡守,魯淑之子魯睦,統兵8000赴任履職,未來一段時間內,這裡將是魯家的地盤;
丹陽郡郡守,諸葛靚之子諸葛頤,統兵6000赴任履職,諸葛家族開始“崛起”了;
陽都郡郡守,攝政王孫苗之弟孫震,統兵500赴任履職;
新春郡郡守,攝政王孫苗之弟孫旅,統兵500赴任履職,考慮到未來的遷都計劃,可見是一個可憐的傀儡人物;
臨安郡郡守,攝政王孫苗之弟孫述,統兵500赴任履職;
豫章特區郡守,攝政王孫苗之弟孫歆,統兵500赴任履職,鑑於特區即將被荊州全方位滲透的命運,這又是一個木偶罷了。
底特律郡郡守,年僅五歲的孫皓少子孫獻,遙領履職,在其成年之前,將由中央內閣總理李流代爲直管,具體事務由禮部負責(理由是在經濟恢復初期,禮部的業務比較輕鬆一些,有精力分擔領導重任);
當初剛剛拿到李流的這份名單時,乍一看,諸位內閣成員都大吃一驚,以爲不動聲色的孫苗成了最大贏家,仔細一看,又鬆了口氣:陽都郡、新春郡、臨安郡,還有那個什麼豫章特區以及空無人煙的廬江屯墾區,不是經濟殘破,千里無人煙,就是明擺着的傀儡被人架空,再不就是遠離中央毫無發展前景——至於那個什麼奇葩的底特律郡,估計就是流放孫皓後人的吧。
如此一看,從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已經昭示世家,是最大贏家了。
郡下面的各個縣沒有變動,最基層的鄉村倒是重組了,可考慮到眼下的混亂和低迷,也許這種重組是有利於迅速凝聚人力,恢復元氣的呢?再者說,別的地方不管,這吳郡和丹陽郡還能跳出我們世家的手心不成?只要緩過這口氣來,世家必定會再度崛起,有了地方的支持和遙相呼應,內閣這幾位腰桿也硬了許多,到時候也就不怕被司長架空那種小概率事件發生了。
想象着未來的美妙前景,諸葛靚、魯淑和虞昺這幾位,睡覺時都會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理論架構沒問題,就看具體的運轉磨合了。
第一步,很是順利。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眼下的新內閣,缺人,更缺什麼?當然是錢了。
稅務司司長王著很輕鬆的把這件事擺平了:以個人手腕和情面,從荊州錢莊搞到了一億低息貸款,用於中央政府眼下的輾轉騰挪(地方政府還是先自己想辦法)還款年限也很通情達理,十年。而且,錢莊的負責人已經表示,這只是第一期款項,視情況後期變化,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輸血項目也會陸續跟進。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內閣的大佬們選擇了沉默。
李流等荊州派當然不會覺得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很正常,沒必要發表言論。
揚州派則明白,王著這廝大家又不是不熟悉,很古板很不會變通的一個人,這樣的傢伙能輕鬆的從荊州錢莊輕鬆的搞到這麼大一筆資金,必然是錢莊背後真正的主人,王迪默認的,換別人坐在稅務司司長的位置上,哪怕是戶部部長親自出馬也不會有這樣的面子,更別說要貸款這活兒應該是財政司司長虞潭去做。
這也意味着,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戶部,擺脫不了被王迪操控的命運了。
但是,那又能怎樣呢?總得解決財政危機不是?被擺弄就被擺弄吧……真香。
有了這筆錢,遣散軍人,撫卹災民、戰後部分核心地區重建,算是有了着落,不至於引發民變,而且,領導幹部以及辦事人員的薪水也有了眉目,六部,不至於成了空架子。
財神爺可不能得罪啊,地方政府的問題還沒解決呢,現在給你看到了一線曙光不是?
所以,還是比較單純和粗線條的技術官僚王著,發現自己在戶部,或者說在建業都很受歡迎,尤其是虞家和魯家,不約而同的暗示詢問了他的婚配問題(這個大直男前段時間沉迷於科研領域,把下半身問題給忽視,或者說無視了),只不過後知後覺的他並沒有深究這裡面的原因所在,也對此沒有什麼興趣,當初接這個職務的時候其實是很不情願的,但王蕃轉達了王迪的意思,現在缺人,先頂着,等接班人培養起來後再撂挑子,做得好的話,中央的研究院的架子搭起來,王蕃就回去了,到時候荊州研究院這一攤就是你的。
提到搞研究院這個話題,王著可就不困了,對吃現成的接盤荊州研究院也沒什麼牴觸心理,因爲那意味着他就不用被亂七八糟的事務耽誤了,再說,兄長永遠是兄長,當然要比自己高一點了。
到賬的鉅額資金猶如潤滑劑一般讓草創的新內閣和六部開了個好頭,運轉流暢。
只是,,沒高興幾天,就有人添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