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最後的談判(下)

魏冉笑吟吟的望着趙勝,並未接着回答,而是捧起茶盞細細的品了口茶,放下盞子後歪着頭思忖了片刻才心平氣和的笑道:

“外臣這次來邯鄲,在路上的時候曾經聽人說過什麼五行相生相剋的話,好像說貴國先王所主的是火德,而到了大王這裡趙國卻已經轉爲土德。而敝國所主卻是水德……呵呵,不過是一笑爾。”

“五行相生相剋……”

趙勝也跟着輕輕哼笑了一聲,緩緩說道:

“這些本來也就是些閒人閒暇所想罷了。不過魏相邦既然說到了這裡,寡人倒也不妨對此解上一解,算是以此博一笑好了。五行相生相剋,金木水火土,缺一而不成天下,若是一強而衆弱,勢必危傾於世。火生土而土克水,固然是一爲生一爲克,可生也罷克也罷終究只在五行之中,是克而非絕,循環往復罷了。”

“是克而非絕……”

魏冉細細品咂起了這五個字,半晌才釋然的笑道,

“這樣說來,趙王的意思,土與水故爲相剋,亦是相依嘍?”

趙勝點點頭笑道:“不錯,就是這個意思,五行不可缺一,所謂克不過是一克而後克,而後又相生,又怎麼說得清楚是當爲土還是當爲水呢?譬如方今天下,炎周勢傾已經是天下人共識,此爲火德終結。天下裂分以來,諸國紛戰也可以視爲五行相爭。

可即便當日魏文、魏武在世時魏國強於天下。東邊不也有強齊牽制麼?魏國勢弱。秦國漸強,秦王欲自稱西帝,卻也要引齊王爲憑,希冀他同時稱東帝。然而此想故佳,秦齊相互爲憑持,難道齊王便不需要看別國臉色麼?魏燕爲己身之安危與敝國互依,然後楚韓相附,齊國即便有強秦爲憑持,最終不也是不敢稱帝麼?這正是此長彼消,彼漲此消。五行相依的道理。

如今同樣是這個道理,燕國自請獻土,齊國百業凋敝,敝國得以漸強。可即便如此亦不過敢於對強秦言忤罷了。韓魏楚齊各國看似比趙秦爲弱,但敝國和秦國難道不需考慮他們的態度?難道便能當真將他們視若衛魯不成?”

“高手過招”講的就是從對方繁亂蕪雜的話裡聽出真意,然後針鋒相對的相應,魏冉笑應道:

“趙王說的不錯。不過若是有一行一德能像炎周那樣獨旺,不知又該做何解?”

“寡人不知。”

趙勝淡然的笑道,

“今後的事誰也說不清楚。萬事只能看眼前,譬如行棋,固然要看五步而行一步,可當這一步行出去以後,只能等着對方置下一子。對方所置一子如若破了勢。那麼前邊看的五步還有用處麼?

秦國興商君變法而強,數十年來連橫天下,頻頻東顧之中佔地利應天時,山東各國幾無招架之力,可秦王欲將白起將軍這一‘子’置放在宛城這一格,從而看東攻魏,北取韓,南下楚這‘五步’的時候,可曾想過敝國會將樂毅將軍這一‘子’擋在貴國妙手之前?

這些話是不用魏相邦回答的。寡人只不過說明這個道理罷了。秦國如此,敝國同樣是如此。所以寡人不敢想他日會不會出現一行一德獨旺的情形,只能鞏固如今的棋局,以免敝國贏不了不說,還得全盤皆輸。

這就是敝國的態度,寡人已經將這一‘子’置下了。還請魏相邦行棋。”

趙勝的態度確實已經明白無誤了,魏冉忍不住長嘆了口氣。幽幽說道:

“這樣說來,趙王乃是抱定逼迫秦國弭兵之意了。然而趙王所行弭兵之舉乃是先以小合縱將敝國逼退回函谷關以西,您覺得敝國能答應麼?”

趙勝笑道:“答應不答應那就不是寡人能做主的了。要想弭兵得天下安,唯有秦國讓一步,自己退出函谷關之東的河東郡及上庸郡兩地,將其還給趙魏韓楚,從而難有能力再次出關攻擊山東各國才行。秦國若是不答應,魏相邦覺得是心誠之意麼?若無心誠之意,那麼你我可還有相談的必要?”

在趙勝明面上語氣緩和,但真實意思卻是咄咄相逼的進攻之下,魏冉不免有些氣結,無奈的閉了閉雙眼才道:

“誠如趙王所言,只不過如此一來秦國吃的虧實在太大。趙王能否容外臣提個建議。這一局棋已陷僵局,秦趙兩國是否可以再換一盤重新布子?”

趙勝笑了笑道:“秦趙再換一盤……魏相邦之意莫非是將韓魏楚齊都排出棋局?呵呵,魏相邦沒必要來問寡人,還是得先去問問韓魏楚齊列國答應不答應。寡人還是原先那句話。韓魏楚齊固然比趙秦爲弱,卻也不是弱如魯衛那般。”

“……這樣說來,外臣與趙王確實沒什麼可談的了,這一盤棋繼續下下去就是。外臣……告退。”

魏冉頹然的閉了閉雙眼,連連的嘆着氣站起了身來向趙勝深深的拂了一禮,接着便有些微晃的轉身向殿門走去。

趙勝並沒有挽留,也沒有相送,等魏冉差不多走到了殿門口才突然說道:

“魏相邦還請代寡人向羋右相捎帶一句話,就說華陽是個懂事孩子,在寡人這裡過得很好,過幾年待她年歲再大些,寡人再斟酌着立她爲妃,請羋右相不需掛念。”

“懂事孩子?”

魏冉不由得停住了身,突然想起羋太后說氣話要讓華陽刺殺趙勝時的那般語氣表情,差點沒哭出來。這樣的小伎倆對別人或許有用,可在趙勝這個詭詰之人面前卻是舍了孩子也套不住狼,這讓人情何以堪……

…………………

趙秦和談的最後一扇大門在轟然之間被關上了。魏冉確實也沒有繼續在邯鄲待下去的必要。僅僅象徵性的過了三天便取道向西而去,這一次照樣是徐韓爲相送,徐韓爲照樣是一團和氣,但是魏冉知道,和氣……當不得飯吃。

傳統強國和新興強國之間必然會產生利益上的衝突,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魏冉雖然無功而返,卻並不認爲自己這一趟邯鄲之行沒有收穫,至少探明瞭趙勝的意圖,不用再對趙國心存幻想,從而下定決心針鋒相對也算是個重大收穫。

魏冉自然是回咸陽去與羋太后和秦王他們想對策。而趙國依然繼續着溫吞水似地變革。北七郡(趙國北三郡以及原燕國北四郡的合稱)的開發給趙國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由於趙勝最早的時候採取的不是強制性的移民開發,衆鉅商富賈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之下一方面給趙勝送錢花,一方面不遺餘力的往雲中、雁門、代郡北三郡以及從燕國接手的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等郡派人開拓。幾年之間已經使這七個郡的建設頗具規模,形成了許多固定的據點,出現了大量集鎮和村落,人口也漸漸上去了。

有人的地方纔能有人氣,當然另外還有許多原因,以後世秦朝驅逐匈奴之後移民三十萬,最終又因爲秦朝的覆滅,幾乎所有移民又逃回中原來說,開發失敗的原因就在於當初移民的方式和目的有問題。

秦朝移民三十萬的根本目的並非開發雲中,而是爲了戍守和防備匈奴。對雲中的開發僅僅是爲了戍守而養活移民的附屬方式而已,苛政依然在,開墾土地又不是那麼容易,誰會願意留在那種胡患不斷,隨時都有可能傾家蕩產掉腦袋,同時又難以耕種收糧,動不動就得餓肚子的破地方?

趙國對雲中各郡的開發就不一樣了。首先,匈奴、樓煩已經敗滅,剩下的胡人在趙國的統治之下連口大氣都不敢出,至於燕國原先所要防範的東胡在面對比燕國不知要強大多少倍的趙國威懾時更是連靠近邊境的勇氣都沒有。所以秦朝移民所面對的那種生死危機就不存在了。

其次,趙國派往北七郡的移民並非像秦朝那樣強迫前往,而是以利相誘,先開始的幾年採取的是集緇縷的方法讓鉅商富賈們招募無地少地百姓前去開墾,以資本的逐利性來說。這樣的方式遠比朝廷強制徵招積極性要大的多。等各郡、特別是雲中、雁門、代郡北三郡開發的有些規模了之後,趙勝果斷停止集緇縷。卻利用集緇縷以及在發展其他方面事業獲得的巨量財富以朝廷的名義募民繼續開發,同時給予移民者大量優惠條件,比如頭三年免稅,對確實因爲貧窮而自願遷徙的移民由朝廷提供農具及耕牛乃至糧食和錢款等等,這樣的優惠條件怎麼可能調動不起人們的熱情?

當然了,單單只是保證安全和提供優惠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在這些做法的背後需要的是雄厚的財力支撐。趙勝多業並舉,相互促進,其中一個原因不就是爲了朝廷手裡能有大量的金錢可以隨時調用麼。

有錢確實是好事,北七郡經過六年多的大規模開發,開墾了多少土地,建起了多少城邑集鎮村莊暫且不去說了,只說人口一項就從原先的不足五十萬迅速增加到了一百餘萬,其中單單雲中一郡就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這還是未將匈奴人、樓煩人算進去的數字。不但大大緩解了原先人多地少的邯鄲、薊城等郡的壓力,而且在大規模開拓土地的同時也鞏固了朝廷對東北和西北邊疆的控制。

除此以外,錢多的好處就是能夠促進生產技術的發展,趙國朝廷勸農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提供大量財力和人力投入對新式工農器具的開發——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趙勝這個想當年在農村過了不少年的“作弊者”提供的方便——要想有優質農具用來提高生產力,必然要加大鐵質農具的比例和質量,因此趙勝早在還是相邦的時候便對武安郭家的支持便顯出了作用,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改良。蘇鐵冶煉法已經廣泛使用。並且技術越來越純熟,不論是生產的工農器具還是兵器都能保證達到高碳鋼水平,而且生產量也得到了幾何數字的增長,在許多方面完全取代了銅質用具,這樣一來,工農業各方面的生產力,特別是在開發荒地上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有了高質量的農具雖然可以提高生產力,但對進一步解放勞動力用處卻不是特別大,畢竟再好的農具也需要農民使用才行。爲了能空出更多的勞動力去開發更多的土地和產業或者增加兵力,那就需要同時發展畜力——也就是耕牛。

趙國發展畜力的優勢完完全全在控制開發北三郡方面體現了出來。大量的優質草場不但爲趙國軍隊提供大量的戰馬和役馬,同時也爲趙國人提供了更多的牛羊。羊可以用來提供更多的肉食以增強趙國人的體質,至於耕牛在開墾土地以及耕耘土地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拉車的役牛能頂替的人力還用多說麼?

六年了。雖然北征匈奴的硝煙早已散盡,但趙國由此得到的實際利益卻還遠遠沒有被髮掘完……

農業的大發展使趙國的糧食產量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翻了一番有餘,不但使公廩充裕,百姓富足,同時也促進了工商業的大發展。財富激增,更多的勞動力得以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更多的人擁有了果腹之外的餘錢的情況之下,不論是冶鐵、織造、陶瓷、皮革、魚鹽、漆木、武器還是其他這個時代能夠存在的工業行當都得到了幾近同比例的增長。

而且在趙勝的授意和言傳身教之下,許多具備條件的行業都出現了分工合作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雖然由於趙勝能力有限。不可能大能到促使趙國發展出足以媲美現代工藝流程的操作模式,但只要原理出現了,便不愁同樣聰明的古代人由此在更多行業引申開發出可以媲美秦國複合武器生產方式的古代版流水線,從而實實在在的增加了生產量和質量。

另外官辦錢莊監控各業發展的方式也進一步增強了趙國朝廷對整個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工農商各業發展得到比例上的協調,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人力、財力資源,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業的發展,於是在多年不遺餘力的勸學之後,先秦版貢舉考試便在魏冉離開趙國沒多久之後開始了。

貢舉也就是科舉考試,其實也就是借個名而已。總之也就是擴大對民間人才進入朝堂的門路,以此進一步衝擊傳統的貴族統治模式罷了。如今趙國雖然還沒有能力建立普遍性、惠及所有人的教育體系,但這幾年通過學宮、官庠的創建,除貴族富戶子弟以外,得到教育的民間子弟也已經達到兩三萬人。其中在趙勝受禪登基之前就已經通過選拔進入官庠、並且本身原先就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就已經有三千人之多。這麼多的人除了學習禮樂文化,還被分出多種門類進行專業教育。目的就是爲趙國各業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如今第一批的這些人在軍事、治政、財政、工商科技等等方面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知識,完全可以投入到實際的家國建設中去了,可是趙國朝堂根本不可能需用這麼多人,那麼所謂的貢舉與其說是科舉,倒不如說是相當於現代的公考加各種專業認證考試。這種考試雖然在先秦完全是獨創,但學子們自從進入學庠的頭一天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來必然要面對這條路,那誰還會感覺到怪異?

“科考”的事自有司禮署與學司操辦,幾乎整個三月,趙勝都在望眼欲穿的盼着另一件事,那就是早在五年之前就由雲臺署和武安郭家共同派往西域尋找先進冶鐵技術的那幾百個人總算有消息了,而且這個月便要回到邯鄲。

這可是五年啊,先秦的交通水平實在讓人無語,但更讓趙勝無語的還在後頭,據傳回來的消息說,遣使通西域者出發時共計六百五十三人,但經過五年流浪般的折騰,不但沒找到先進冶鐵法,而且倖存下來回到趙國的只剩下了九十八人,也就是說其餘的百分之八十多都已經流散或者死在了西域,這種遠遠超過最殘酷戰爭的傷亡比實在讓人……

未能如願“取得真經”並且折損了大量人馬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至少通過這件事趙勝終於知道了自己當初對歷史知識的認知錯誤,那就是西域並不是擁有比中原更先進的冶鐵技術,之所以鐵器更先進完全得益於遠比中原優質的鐵礦石。在這樣的時代要想將西域的鐵礦石運到中原來顯然是個不可能的事,那麼此議也只能打住了。

趙勝之所以對歸來者望眼欲穿,除了是對他們千辛萬苦的肯定和褒獎,同時也是因爲他們在主要任務失敗的之時意外的得到了許多其他收穫。這些收穫很豐盛,其一是發現了遠比匈奴馬優良的馬種,其二則是從西域帶回了許多中原沒有的農作物,雖然使者們給這些新奇的作物取了怪異的名字,但是當這些有着怪異名稱的東西終於像珍寶似地堆在趙勝面前的御案之上時,曾經在現代北方農村生活了十多年的趙勝卻發現這些東西其實自己早已經都認識了,分別是核桃、葡萄籽、苜蓿草、亞麻籽、黃瓜籽、胡椒,還有一樣居然是……西瓜子……(……)

第58章 悟(下)第176章 外圍的應對第79章 各自暗戰第75章 趙何的殘念137章 孩子第74章 討價還價第226章 六合天下第一政第174章 事已急矣第39章 武安行(下)第211章 猶豫的楚王第234章 想一塊兒了第27章 風起(上)第93章 劉備是被逼出來的第38章 誰識茶中味(上)第74章 討價還價第11章 揚名(下)第29章 宮城(下)第95章 難爲厚道人第112章 功成一役第142章 心之敗第22章 棒殺(上)第202章 國之根本第16章 迷霧(上)115章 狼羣的規矩第118章 誰也別大義凌然第87章 巨浪行蛟無人見第30章 亂陣(下)第147章 君行第178章 請辭(上)第30章 亂陣(中)第33章 白家(上)第230章 無法之法第8章 畋獵(下)第34章 天下(下)第10章 大梁(下)第64章 拼了第191章 迫在眉睫(下)第53章 權衡(上)第123章 行遲遲第177章 外圍的應對(下)第178章 請辭(上)第33章 白家(下)第188章 新仇舊恨(中)第18章 得失(上)第127章 妯娌第19章 漩渦(下)第230章 無法之法第108章 敗陣第206章 小子,你別狂(上)第12章 街遇(上)第225章 決戰第199章 處處兵鋒(上)第5章 招賢(上)第55章 臨淄(上)第153章 當斷第71章 驀然回首第29章 宮城(下)第10章 大梁(上)第101章 大宴前第229章 不會新方法,那就老規矩第164章 驚天下(上)第53章 權衡(上)第126章 爲人之難第24章 大敵(下)第123章 行遲遲第54章 原上狐(下)第225章 推恩第34章 天下(下)第157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188章 新仇舊恨(中)第185章 漣漪漸擴(上)第233章 各自爲戰第37章 未雨綢繆(下)第226章 六合天下第一政第152章 退,還可退麼?第126章 爲人之難第195章 倔將軍對陣準君王(上)第68章 自招其禍第117章 定北疆116章 講故事第135章 高調,陽謀146章 窩裡算計不算算計第114章 最後的抉擇第82章 君子田法章第162章 定海石第233章 各自爲戰第174章 事已急矣第158章 別當俺們爺們兒好欺負第69章 秘密來客第183章 巾幗英雄(上)第48章 將軍令第47章 單于第7章 赴魏(上)第78章 牆角難捱(上)第31章 所歸(下)第219章 有她們什麼事兒?第92章 勇敢的無知少女第29章 宮城(下)第26章 試探(上)第5章 招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