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靜,動

范雎是叫“范雎”還是“張祿”本不關乎大局,但疾風起於青萍之末,當初范雎死而復生,魏齊被罰,爲免範家親朋遭受報復,除范雎夫婦暗中跟隨趙勝來了邯鄲,其他人都不知道範雎依然還在人世的消息。這雖然是無奈之舉,然而季瑤嫁到邯鄲以後,如果知道真相,尷尬卻是難免,若是再傳了出去,很難說會不會引出魏趙之間不必要的嫌隙。爲免麻煩,只能繼續瞞,或許合適的機會趙勝會告訴季瑤,但很顯然不是現在。

季瑤的有心算了范雎的無心,那一聲“范雎”對毫無防備的范雎來說無異於晴天突起驚雷,完全被潛意識所左右了,下意識的一停步,所表現出來的卻不是對不熟悉名姓的那種茫然,再想否認已經絲毫沒有可能。

范雎哪能想到季瑤早就懷疑上了他,更沒想到這位整天笑盈盈、不顯山不露水的家主夫人會在這麼不經意,沒有絲毫徵兆,同時也沒有任何理由的時候揭穿自己的真實身份,猛然一愕之後乾脆也不辯解了,轉回身深深的向下一拜,沉聲說道:

“夫人恕罪,範某自瞞名姓並非……”

季瑤此時已是滿腹的心事,垂眸小聲道:“範先生不必說了,季瑤清楚公子和範先生這樣相瞞並非惡意,實在是不想壞了趙魏兩家和睦。季瑤並不怪公子和範先生……要說起來,季瑤還當代家兄向範先生請罪纔是。”

季瑤說着話便斂衽拂禮,吼得范雎差點沒上去攙扶,連忙慌着手腳作揖打躬還禮道:

“不必不必。夫人這是……範某實在不敢當,這也都是在下與公子一番君臣之緣,總當有契機纔是,不能怪城陽君公子,夫人如此範某實在無地自容了。”

范雎差點變成個磕頭蟲,但慌亂的還禮中卻想到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季瑤爲什麼突然在這個時候揭穿他的身份。這事兒實在太蹊蹺了些,范雎心裡一哆嗦,忙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知夫人今日這是……莫非城陽君已經知道在下現在在平原君府裡麼?”

“家兄一向渾噩,只怕早已經忘了範先生。季瑤原先也並不確知先生身份,只是先生爲公子如此重用,又冒死前赴義渠九死一生之地孤力扭轉乾坤,實非一般門客忠義可比,所以季瑤才……”

季瑤說到這裡已經收不住淚了,原先裝出來的淡定頓時無影無蹤,再次拂禮之後眼淚刷的一下落了下來,哽哽咽咽的說道,

“如今公子和季瑤遇上了天大的麻煩,若是一有不慎便是殺身之禍。喬公救不得,藺先生救不得,‘張祿’更救不得,唯有與公子換命之交,不惜以一命還報公子的范雎才能救得一二……季瑤已經沒了主意,唯有涉險妄求天幸‘張祿’既是範先生了。”

“天大麻煩,殺身之禍!”

沒多久之前還在消消停停的商量收租的事,這纔多大功夫居然便有殺身之禍了?范雎登時嚇了一大跳,心知此事必然關係重大,季瑤雖然在無奈中將自己當做了救命稻草,但自己如果沒有對趙勝絕對的忠心,季瑤也絕不可能將實情說出來。

到底是什麼樣的事纔會給一個掌着實權,又與君王合同一心的公子相邦帶來殺身之禍,匆忙之中范雎實在想象不出來,但他知道這件事連平常極有章法的魏季公主都已經徹底失措了,必然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若是一有不慎估計有殺身之禍的絕非平原君和夫人兩個人那麼簡單。面對這樣的事范雎若說沒有一絲猶豫絕不可能,但他知道,就算拋卻趙勝對自己的救命之恩不提,以自己以客卿身份與趙勝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便離開平原君府去趙國朝堂做官,到了事發的時候,有殺身之禍的人裡頭也必然包含自己,要是沒有這層利害關係,季瑤也絕不會輕易對自己說出來。

范雎猛然一凜,向前走了兩步才鞠身小聲說道,

“夫人放心,范雎如今這條命是公子給的,就算爲趙國立了些許微薄功勞得榮大夫之身,今後依然是公子附庸,天地易變,此牽繫卻絕難改變,公子與夫人之榮辱既是范雎之榮辱。夫人儘管說吧。”

“先生……”

對於明白人來說,刨清厲害遠比發那些沒影的毒誓有用得多,季瑤不敢在此過多停留,連忙匆匆地將剛纔去見羋後時聽來的話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范雎斂着氣聽着,隨着季瑤的敘述,他的心越收越緊,兩邊眼皮像是比賽似地突突的齊跳,待季瑤話音一落,連忙沉住氣問道:

“公子知道此事麼?”

季瑤用手絹沾着淚珠抽抽泣泣的道:“看公子平常言語,絕不像知道此事的樣子。公子若是知道了也絕不會是這番局面。可,可如今怎麼跟公子說呀,若是當真讓公子知道了,不管他是什麼態度,都難免一番驚天震動!”

“夫人等一等,待在下好好想想。”

范雎皺着眉連忙擺手制止了季瑤的慌亂,迅速的思索了一會兒,急忙說道,

“此事也不能排除是王后怨恨大王胡亂編排的,聽夫人所說,王后不但不知其中情由,也絕非明白其中利害。”

“範先生……”

季瑤見范雎還在無妄的往好的一面想,頓時氣得一跺腳,范雎連忙再次擺了擺手,又謹慎的回頭向門外看了一眼才道:

“夫人切莫急躁,此事最好是王后胡亂編排,那就是哪說哪了全當沒有此事。不過若是當真如此,雖然王嗣難免斷絕,但若是大王當真找到了治病的方法,此事也並非一定會如此不堪,所以如今還不是急躁的時候。夫人萬萬不可急躁,若是急躁只會引出更大的亂子。”

季瑤此時哪能不急躁,匆匆的說道:“範先生想過沒有,大王若是當真絕嗣,不論公子如何想,繼嗣之君也只能從我平原君府和平陽君府去選。公子做着相邦,若是嗣君是他的子嗣,一個儲君加上一個相邦,不論公子退與不退,韓、虞各位卿士及軍中極多將領也已與他結爲一派一體,到時只會暗中站在嗣君一邊以防別人挑唆大王易權,到時候大王還如何自處,公子又如何自處?

若選的是平陽君的子嗣,大王、公子和平陽君必成三足鼎立之勢,公子這相邦之位退也不是,留也不是,再加上朝中卿士必然不服,局面更是紛亂。君王之位只有宮裡的那一個,不論他們兄弟三人平常如何,到了那時也難免紛爭不斷,就算他們不願紛爭,底下人難道不會爲一己之利逼迫他們紛爭麼。

更何況大王如此施爲,從心裡已是牴觸防備,公子已經踏入險局,想退也退不出來了。若是當真如範先生所說天幸大王能再得嗣,此事當然能不了了之,至多君臣有隙罷了,還有還補餘地,但從李兌之亂到現在都多久了,這天幸已經越來越渺茫,難道我和公子要自繫繩索麼!”

“大亂已成定局,絕非人力可解。唉,沙丘宮變、李兌之變,如今又要有一亂,這才幾年的工夫,趙國怎麼這麼多難呀……”

范雎幾乎懵了,仰起頭拍着腦門兒長長的嘆了口氣,又細細的思索了片刻才道,

“此事幹系重大,夫人萬萬急躁不得,在沒有萬全之策之前千萬不能讓公子知道。”

季瑤沒想到自己現在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人居然一直在滅火,心裡更是急了,急忙說道:“可大王那裡瞞得了公子一時,此事卻早晚要出來,到時可怎麼辦呀?”

范雎道:“公子一向慎密,雖然難有夫人今日這般難遇的機緣,但也必然會在大王願意說出此事之前發現蹊蹺。范雎不讓夫人告訴公子正是爲此,如今最關鍵的並非嗣君出在平原君府還是平陽君府,而是公子和平陽君他們兩個人對此事會如何看待。”

“範先生是說,公子和平陽君他們……”

季瑤在范雎提醒之下猛然意識到了最爲危險的情形,登時驚得張大了嘴,彷彿大難已經出現在了眼前。范雎沉着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嗣君終究是幾年,幾十年之後的事,如今最爲麻煩的乃是大王實爲柔弱之君,朝廷之中、宗室之中都看的真真切切,若是再絕了嗣,他的君威便徹底沒了。到時候還提什麼下一代嗣君,公子和平陽君兩個人本身就已經有了繼嗣之權。公子雄才大略不輸於先王,平陽君乃是氣盛之人,公子與朝中一體,卻因先王頗與宗室不睦,這正是平陽君可以借勢,並且絕對會慫恿平陽君與公子、與大王相爭的一派呀。

到時候宗室、朝廷、大王、公子、平陽君,再加上正巴不得趙國亂成一團的秦齊各國,他們會如何想如何做,夫人想過沒有?公子和平陽君若是都意在君位,這一場風波會變成何種難以收拾的模樣,夫人又想過沒有?更何況到時候他們必然身不由己,這趙國之內又會如何,夫人可曾想過?即便將這些全部拋開都不說,公子當真有心君位,得知此事又該如何施爲?難道趁衆人皆不知情形之時快刀斬亂麻做出弒君之事取而代之,最終落一個衆叛親離爲他國所趁的局面麼?但若是不這樣做,豈不依然還是那片解不開的亂局!”

“這……”

季瑤完全被范雎的話給擊倒了,“嗵”的一聲坐回了幾後,迷離的雙眸無措,已經蒼白的嘴脣哆嗦了半晌才下意識的說道,

“實在沒了退路,不如勸公子與宗室緩和緩和。”

范雎決然的搖頭道:“晚了。公子志在興趙,不論有沒有君王之份,也已與宗室中齷蹉之人勢同水火,除非公子當真爲了君位願做大王那樣的庸碌之君任他們欺壓。這些事宗室之人心中明鏡一般,即便公子絕無君王之想,宗室之中那些人也已將公子視若先王那般可恨,如此局面如何緩?如何和?”

季瑤徹底沒了主意,絕望的閉了閉眼才道:“範先生可有能解的辦法麼?”

范雎狠狠地咬了咬牙,斬釘截鐵的說道:“沒有。別說范雎只是一個文弱書生,就算有通天之能,也解不開這個紛亂之局,此事只在公子,但公子卻又是最難解危局之人,別說到時候,就算現在他也已經被束縛住了手腳。”

說着話范雎向後退了一步,啪的一抱拳,沉聲說道,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范雎不才,願做爪牙爲公子與夫人掘地三尺以求無解之時的退路。此次前往東武,若是夫人聽說范雎逃遁,還請即刻遣人擊殺范雎,並將宮中之事速速稟報公子,即便腥風血雨亦有可救之處。但在此之前,還請夫人萬萬不要急躁,仔細靜觀朝中局勢,以防不測,以求先手,務必時時心存最壞打算併力爭公子不敗之地。”

“……季瑤代公子先行謝過範先生了。”

季瑤震驚不已的望着面前鄭重相拜的范雎,良久才抿着薄薄的嘴脣緩緩地站起身斂衽拜了下去。

范雎這回沒有再匆忙還禮,揹着手默然的注視了季瑤片刻,忽然呵呵笑道:

“能辨紛亂之局,能扛難扛之事,能知可依之人,能沉穩以待……呵呵呵呵,雖說還有年少不足之處,但趙國尚未得其賢主,卻已先得其賢后了。”

“範先生!”

季瑤啞然的擡頭望向了范雎,心中已明範雎對這件驚天之事是什麼態度了。

…………………

前廳裡頭虞卿沾了趙勝和季瑤婚禮的大光,楚國送來的賀禮裡頭包含不少茶葉,虞卿當了這麼久的大司儀,總算有所回報,不但包了整整一大盒準備帶回府去,還當廳“開葷”,一邊跟趙勝說話一邊吸吸溜溜的喝起了茶來。

魏章他們來拜府的事實在沒什麼好聊的,無非是裝聾作啞,親親熱熱、客客氣氣地糊弄回去也就罷了。今天虞卿過來拿這事兒也就當個由頭,真正所要說的事跟這有點關係也不大,喝茶的當口見平原君府前院管事許英討好的送來了包好的茶葉,忙裝作纔想起來似的招着手高聲笑道:

“那個許管事啊,還得勞煩你再去包些來,左師公這就快回來了,當師傅的也沒撈着看公子的婚儀,怎麼也得弄些喜茶喝喝纔是啊。也不勞煩許管事再跑一趟了,下官過去拜訪時捎帶過去就是。”

這不明擺着訛人麼,居然還把觸龍也拽了進來……趙勝笑呵呵地向鄒同擺了擺手道:“虞上卿說的對。送給左師公的怎麼也得比虞上卿的多才行,快去。”

“諾諾,小人這就去。”

許英陪着笑臉連忙跑了出去,虞卿這才裝模作樣的向趙勝拱了拱手,腆着臉笑道:

“那下官就替左師公拜謝相邦了。呃,平丘君他們過來的事要不就按剛纔說的那樣辦,下官雖然在旁邊陪着,但話可就不再說了。相邦和魏章又是老交情又是至親,說什麼話都比下官方便。呵呵呵……對了,相邦。雲臺署那邊剛剛傳回來消息,各國使臣差不多都已經到魏國外黃,會盟合縱也就這幾天的事,齊國這次急切了些,爭着頭的要做合縱長,已經讓田觸率軍抵達齊魏邊境,準備等合盟一成便請韓魏兩國放行前抵成皋屯紮,看這架勢就算咱們想爭也已經落了後手了。”

趙勝不在意的笑了笑道:“哦,齊國這麼急麼?他們出了多少人馬?”

虞卿應道:“據傳這次齊國下了血本,除田觸一軍八萬人馬已抵達齊魏邊境外,另由田達整備了十五萬之衆後備,準備等合盟一成便率軍跟進。齊國二十多萬,韓魏兩國利益攸關,不下三四十萬,再加上楚國已抵上庸的十餘萬,燕宋加起來十餘萬,還有咱們大趙周紹那裡候命待發的十萬之衆,百萬之師足以讓秦國喝一壺了。

噢,對了,牛大將軍說,準備讓周紹再多等些時日,不過下官和徐上卿都覺得他國皆是一心西進,大趙雖是不準備再爭合縱長之位,但若是太過疲沓似乎有些太過難看了,倒不如先讓周紹動上一動,就算做個姿態也是好的。這事還得相邦發話才行,牛大將軍那裡下官是說不動的。”

趙勝點了點頭笑道:“有些姿態總是應當,不過以虞上卿之見,此次合縱如此匆忙,有幾成勝算?”

虞卿被趙勝問的一愕,片刻明白過來也不搭話了,只是笑呵呵地搖了搖頭。趙勝見他這副表情,也跟着笑了起來,接着道:

“大將軍從軍之人,不必要的時候向來不喜歡擺這些虛架子,這樣說也是情有可原。不過趙勝已經向大王請命不再操辦此事,要是再多說話便不好了。虞上卿和徐上卿、大將軍主管此事,倒不妨好好的商議商議,向大將軍擺明厲害,他也並非聽不進去的。”

“諾,下官明白。”

虞卿知道趙勝不可能真的撒手不管,見他這樣說了,心裡已然有了準譜,也不再繼續難爲趙勝這個“局外人”,轉了話題笑道,

“相邦再過幾日才能回朝坐鎮,司徒署那邊劇亞卿又不在邯鄲,佐貳趙奢趙亞卿不敢耽擱差事,已經稟明大王開始徵收秋賦,他自己不敢越制前來拜府,特地讓下官稟報相邦一聲。呵呵。趙介逸不愧是沙場上下來的人,雖然尚未痊癒,卻處處親力親爲,跟沒事人兒一樣,下官見了都不得不佩服。”

“介逸就是這麼個性子,在雲中的時候要不是他拼了命親自上陣,合圍匈奴之事便前功盡棄了。”

趙奢如今的名位雖然都是靠自己真刀真槍搏出來的,但要是沒有趙勝慧眼識珠,他連博功名的機會都丟光了,所以朝堂裡的人雖然都不說,但人人都知道趙奢和樂毅一幫人是趙勝的心腹,虞卿不經意的捧了捧趙奢,頓時惹得趙勝笑出了聲來。

兩個人正在那裡有一搭沒一搭的扯着鹹淡,擡眼處卻忽然發現去包茶葉的許英急急惶惶的跑進了院來,滿臉都是緊急的神色,未等趙勝相詢便絆着門檻趔趔趄趄的闖進了廳門,慌慌張張的高聲稟道:

Www★ тт kan★ ¢ 〇

“公,公子,虞上卿,不好了,出大事了!”

第27章 風起(上)第200章 處處兵鋒(下)第176章 外圍的應對第37章 未雨綢繆(上)第210章 小心眼對大思謀第31章 所歸(下)第166章 你也忒實誠了吧!第5章 招賢(上)第61章 隱現第75章 趙何的殘念第131章 針尖對麥芒第224章 逆轉第25章 兩謀(下)第87章 巨浪行蛟無人見第56章 脣亡齒寒第106章 這個人不能隨便要第95章 難爲厚道人第32章 兄弟(下)第44章 戰爭腳步第165章 驚天下(下)第207章 小子,你別狂(下)第190章 迫在眉睫(上)第35章 糧食(上)第77章 喜相逢第67章 紅燭第165章 驚天下(下)第211章 猶豫的楚王第33章 白家(上)第61章 隱現第86章 間諜在行動第186章 漣漪漸擴(下)第24章 大敵(下)第73章 擊缶亦慨然第82章 君子田法章第168章 誰可爲霸(下)第78章 牆角難捱(上)第189章 新仇舊恨(下)第114章 最後的抉擇第90章 舌戰儒墨做廣告第45章 君王之謀(上)第164章 驚天下(上)第198章 夜雨(下)第123章 行遲遲第55章 臨淄(下)第37章 未雨綢繆(下)第43章 抽絲剝繭還相報第221章 先讓幾分第162章 定海石第219章 有她們什麼事兒?第1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42章 心(下)第118章 誰也別大義凌然第206章 小子,你別狂(上)第21章 心鑑(上)第1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211章 猶豫的楚王第131章 針尖對麥芒第224章 爭利第61章 隱現第83章 準備大禮送齊王第153章 當斷第13章 宴飲(下)第9章 先生(上)第18章 得失(下)第30章 亂陣(上)第165章 驚天下(下)第131章 針尖對麥芒第174章 事已急矣第10章 大梁(上)140章 趙相邦與諸國約第104章 大宴內外第6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2章 開誠佈公第12章 街遇(上)第12章 街遇(中)第87章 巨浪行蛟無人見第3章 奇女(上)第194章 無君第105章 宜安第19章 漩渦(下)第15章 難防(下)第53章 權衡(上)第28章 猝變(上)第42章 心(上)第30章 亂陣(下)第47章 單于第130章 收稅啦!第53章 權衡(上)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3章 奇女(上)第233章 各自爲戰第163章 代號,雷霆之怒第44章 戰爭腳步第183章 巾幗英雄(上)第1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94章 無君第6章 鬥心第76章 你們到底想如何第48章 將軍令第78章 牆角難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