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學子聚會 三

謝純熙在一邊露出思考的模樣,過了幾息時間,輕聲打破了衆人的沉寂道:“朱夫子講‘存天理,滅人慾’,陽明先生講‘致良知’,而劉世兄則說考證天理,而後以心合之,似乎是對二者的補充修正?”

什麼?這小子竟然敢別立門戶!

旁邊李奇範、盧嘉鴻等幾個之前沒聽太明白的少年立刻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他孃的,大家都是同齡人,爲何你這麼優秀。

劉錫命聽了謝純熙的話也彷彿被點醒一般,對啊,自己的這個說法並不是和心學、理學完全矛盾的,硬要把它說成是二者的補充和修改也有些道理。

中國儒家思想有多頑固,只有到了這個年代的人才能體會的到,如果自己貿然按照毛主義那套東西來建立體系,只怕立刻就會被頑固派打成萬劫不復。

但是像今天這樣換個名頭就好辦了,中國文人爲什麼都喜歡假借古人的名頭,還不就是爲了盡最大可能地減少別人的牴觸嘛,到時候自己完全可以說這套理論就是從老孔的思想裡衍生出來的。

嘿嘿,這麼一來,反對者要想全面攻擊自己,就相當於攻擊孔子,那他們也就只能從自己的理論中找幾個單獨的點來進行論證。

這麼做的話劉錫命當然不怕,好歹咱多了幾百年的見識,而且這幾百年里人們的腦洞到底有多大,這些古人恐怕摳破腦袋都想不到,玩嘴炮還打不贏他們?

想到了這些以後,劉錫命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見一羣人全都張大了嘴望向自己,趕忙裝作謙虛地樣子擺手道:“哎呀,賢妹過譽了,愚兄哪裡當得起這般說法,只是偶有所得而已。正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嘛,實在是貽笑大方了。”

那盧嘉鴻這才反應過來,立刻臉色漲紅地怒吼道:“這不可能,這般話哪裡是你一個窮酸能說的出來的,你難道不該埋頭苦讀麼,哪裡還有工夫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劉錫命悠悠地說道:“盧兄不要激動,有些人本就是天生異稟,你要學會認命,況且你都說了是謝亂七八糟的東西,盧兄又何必介懷呢?”

“噗呲”,謝純熙見劉錫命一副裝逼的模樣忍不住一下子笑出了聲,說來也怪,若是其他人像劉世兄這般說話,恐怕她會覺得孟浪輕浮,但是劉世兄嘛……

“無恥之尤”,盧嘉鴻瞟見謝純熙一副花癡的模樣更是心頭大怒,“那也不能任你這般詆譭聖人之說,朱子之學乃是得了朝廷認可的,你一個毛都沒長齊的憑什麼敢橫加增改。”

劉錫命也被他頂的有些火大,就他孃的知道嘰嘰歪歪,朱熹又不是你爹,他不再忍讓道:“豈不聞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 。陽明先生十二歲時便立志要做聖人,最終終成大道,若是如你這般說法,莫非人人都只能邯鄲學步?再說了,若是前人所說便不能置喙,那朱子改易孔孟之說,豈不也是妄自尊大、目無聖賢?你輩不思自醒,卻只知污衊他人,實在是讓人齒冷。”

“你,你,真是目無法紀之輩。”

草,就煩這種跟他談道理,他跟你談法律的王八犢子,不過萌朝的腐儒多的是這種混賬東西,劉錫命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設工作。

另一個叫齊真的官宦子弟也附和起盧嘉鴻來,他搖頭晃腦地說道:“不妥不妥,劉兄畢竟年少,哪裡懂得聖人精義,還是應該多學少說纔是,若真是人人都能恪守本分,天下自然大治,這纔是經世治國之言。”

其他好幾個人也立刻跟風批評劉錫命起來,所言之意無非就是你丫人微言輕,憑什麼擅改聖人學說之類的。

謝純熙見狀有些打抱不平,還替劉錫命辯解了幾句,卻被衆人拿住她女子的身份紛紛說教,氣得小姑娘直跺腳。

劉錫命見大家都是這種情況也不再言語,這種場景他以前在大學宿舍就經歷過很多次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成年人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往往是大家辯論了一個晚上,最後的結果是每個人都更加堅信自己的觀點。

哎,行路難啊,如今才踏出第一步就碰上這種情況,以後該怎麼辦呢?

劉錫命這邊一熄火,大家都以爲他被衆人言語壓了下去,除了盧嘉鴻和另外兩個官宦子弟出言譏諷幾句,其他人倒是還顧着麪皮,謝文樂見機趕忙轉移話題到今科縣試上來。

竇玉泉見劉錫命一言不發地看着其他人聊天,知道他有些鬱悶,裝作不經意地往前挪了幾步走到劉錫命身邊低頭悄聲說道:“劉兄不必氣餒,彼輩不過承蔭父輩而已,實不足道哉,小弟對劉兄所說頗感興趣,不知回頭可有機會請教?”

劉錫命心情忽地一下子好了起來,吾道不孤啊,好歹還是有思想不僵化的讀書人,他趕忙微微擡手致意:“竇兄客氣了,回頭咱們再互相請益。”

說完兩人對視一笑,頗有默契地又參與到場中衆人的討論中。

李奇範嘆口氣道:“本來今科縣試我是十拿九穩的,哪曉得曾知縣竟然提前被朝廷調走,這麼一來又要揣摩新堂官的喜好了。”

一衆官宦子弟跟着哀嚎起來,劉錫命和竇玉泉等幾人面面相覷。

麻個蛋的,果然世間就沒有什麼公平可言,劉錫命不知他們這些官宦子弟是不是能弄到題目,但是就算弄不到,有他們的父輩幫忙,這些人得到的信息也絕對比自己等人多的多。

他有些疑惑地拉了拉旁邊的謝文樂,低聲問道:“他們親族全在此地爲官,怎麼還能在此地應考,那豈不是毫無公平可言?”

謝文樂低聲嗤笑了一下道:“正印官多是外省人當然不會有這種事,反而是如我父親這般的佐貳官,大多都是在同一省裡爲官,只需寄名到縣裡來就是了。不過像我們這些人也不會太多,府縣胥吏又不許科舉,因此朝廷也不是太在意這些,只要不過分便行。再說了,縣試之後還有府試、院試,尤其是院試,直接由提督學政來監考,又有幾個能佔了便宜呢。”

劉錫命這才心下稍安,這麼看來萌朝的科舉還算是相對公平的,相比其他黑心爛肺的官場套路,確實可以算是寒門子弟出頭的唯一出路了。

竇玉泉見狀調侃道:“諸君光想着打探新任堂官喜歡,還不如多費些心思背背文章豈不更好,正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盧嘉鴻和其他幾個官宦子弟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讀書是不可能讀的了,這些寒門哪裡知道我輩官紳人家的路子,一個二個只是笑而不語。

到了這會兒這個聚會也算是分出層次了,亭中衆人誰有才學,誰是草包,大家一目瞭然,衆人聊着聊着便從一大羣人高談闊論,慢慢變成了五、六個小羣體相互討教。

倒是謝文樂和李奇範兩人,頗有些左右逢源的本事,兩人在幾個人堆裡面竄來竄去,總能接上些話題。

“劉兄才高八斗,沒成想你除了見識非凡,時文寫作也是爐火純青,小弟遠不及矣。小弟現居城東望鶴街,劉兄以後可要多來走動。”

竇玉泉拉着劉錫命討論了一會兒性理之論,又被他時文功底震驚了一回,說話語氣十分羨慕。

劉錫命心中浪笑,還好勞資有空間靈水催肥,要不然還真幹不過你們這些讀了十幾年的人。

這讀書人的勢力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全看你怎麼操作,比如晚萌時期,秀才生員經常結社以壯聲勢,若是遇見弱勢的縣官,他們還敢聚衆鬧事、逼迫知縣,這其中的利益又誰說的清楚呢。

這種文人社會在末世的喧囂浮動,最後到了滿清時才漸漸沉靜了下來,士風也逐漸由囂張走向沉寂,這就是後話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戰而破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學政第五百一十七章 爭奪海權(九)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武裝交易(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四十九章 縣丞巡縣 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一百零一章 再鬥黑虎 三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呂宋(一)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四百零九章 劉家大婚(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隊控制第一百六十章 永凱當官(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時司徒(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聯結楚黨(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中頭名(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二十二章 黑虎幫派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虜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九十七章 學子聚會 三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