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呂宋漢王(五)

看着眼前朝氣蓬勃的文武團隊,蘇謹心中一陣感嘆。

不過他心中更多的還是激動,劉錫命專門要求此次候鳥行動由蘇謹親自來坐鎮指揮,並且叮囑他在攻佔廣州的第一時間便要登岸向武昌進發。

這裡面的政治意義蘇謹何嘗不明白,只是可惜了陳翊定。

想到這個老搭檔一臉苦水地不情願留在呂宋主持大局的樣子,蘇謹心中由不得哈哈大笑,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更加可期起來。

六月二十日。

鄭森和鄭鴻逵正在澎湖整肅隊伍,突然聽得一聲驚叫,全島警鐘更是一直長鳴。

澎湖東面二十里,呂宋人的龐大艦隊遮天蔽日而來!

快馬回到馬公島上,鄭森和鄭鴻逵看着這一幕張大了嘴巴。

“呂宋人不是說不打算介入明清戰爭嗎?這是要做什麼?”

“四叔,我們要抵抗嗎?”

剛剛成爲一名反清將士的鄭森對此一臉迷惑。

鄭鴻逵喟然長嘆:“反抗,拿什麼反抗,就靠咱們手上這些新軍嗎?”

聞着大海里熟悉的鹹腥味,鄭鴻逵面色沉靜地持刀立馬,誰都看不出他在想些什麼。

“讓兒郎們將呂宋人迎進來吧,他們的底細咱們清楚,好歹也是漢人,總比豬尾巴要好。”

孫武號上,看着鄭家艦隊一動不動地分守兩邊,遊德高嘿嘿一笑。

“嘿,鄭芝龍這個老子挺慫,沒想到兒子卻是個有種的。”

他看向船頭身着一身紫色官服,負手遠觀的蘇謹,“蘇相,還請下令。”

“進港!”

馬公島碼頭上,呂宋艦隊在一衆鄭家和澎湖島百姓的注視下緩緩停靠了下來。

鄭森和鄭鴻逵兩人一身戎裝,在一衆親兵的護衛下大馬金刀地坐在碼頭前方等候。

沒想到,船上首先下來的是一隊身着大紅鑲黃白色直排扣軍服、手持火槍的呂宋將士,中間拱衛着一名同樣身着華麗軍服的青年軍官。

這名軍官手中還拿着一根黃金製成的節杖,節杖四周用紅藍各色寶色點綴,頂端是一個威嚴的龍頭裝飾。

“呂宋使節,海軍都督府指揮使姜保林見過兩位將軍,我家總理相邀兩位船上一聚。”

姜保林持節走向鄭鴻逵和鄭森面前,在衆目睽睽之中將節杖豎向持立,一板一眼地對外宣佈道。

鄭鴻逵和鄭森兩人對視一眼,鄭鴻逵皺眉道:“澎湖乃是我大明府縣,貴使到我疆土,哪有讓主人去客人處談話的?”

姜保林微微一笑,“據我等所知,澎湖縣此前屬於南明朝廷,如今南京弘光、隆武二帝已然陣歿,南明已不復存在,那澎湖自然就是無主之地,何來大明府縣這一說?”

鄭森猛地起身,“南京朝廷雖亡,但武昌尚有我大明正統,如何說我大明已亡?”

“哦?福建何時向西明宣誓效忠了,我等卻沒有聽過呢。”

“你……”

鄭森還欲爭辯,卻被鄭鴻逵一把拉住。

“算了,一個名頭而已,不值得爲此大動干戈。”

鄭鴻逵安慰了鄭森一句,擡頭看向姜保林,“尊使,你方兵強馬壯,我等不得不從,呂宋乃文明開化之國,想來不會做出誘殺我等的舉措吧?”

姜保林心中大笑,這鄭鴻逵分不清楚輕重,直接就將此事定下了調子,只怕將來要悔青腸子。

呂宋此行,根本就不是專門爲了鄭鴻逵和鄭森兩人的性命而來。

對於呂宋這樣一個海外政權而言,最爲關鍵的,是名分吶。

孔子云,必先正名乎。

澎湖是否有主,關係到南明是否滅亡,這是法理和法統的問題。

至於西明正興朝,蘇謹此去武昌就是要將其埋葬,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法理一說了。

姜保林沒有對鄭森兩人細說,只是肯定地點頭笑道:“我呂宋縱橫四海,這點兒信譽還是有的,請兩位義士放心。”

說完,姜保林朝兩人比了個請的手勢。

鄭森兩人沒有注意到,姜保林的話中使用的義士一詞,顯然已經把兩人視作無主之兵了。

面對呂宋人強大的氣場,鄭森和鄭鴻逵兩人不得不只帶幾名親兵走上了孫武號戰列艦。

來不及欣賞戰列艦上令人窒息的武裝力量,鄭森和鄭鴻逵兩人首先入眼的便是身着一身紫色官服的蘇謹。

他的身邊,圍了一大片或身着呂宋文官官服或身着呂宋軍服的人。

“我呂宋即將攻伐天下,兩位義士不肯委身靼虜,實在讓我呂宋上下刮目相看、敬佩不已,此次請二位過來,便是替我主邀請你二位加入我軍。”

根本不給鄭森兩人自報家門的機會,蘇謹直接端坐身軀朝兩人笑道。

鄭森心中一抖,當即結結巴巴喊了出來:

“你,你們不是說,不參與明清戰爭嗎?”

蘇謹身旁的遊德高莞爾一笑,“不錯,我等是不打算參與明清戰爭,但是此次我呂宋是爲光復華夏而來,只是單純與清軍作戰而已,跟明國沒有什麼關係。”

“什麼光復華夏,武昌還有正興帝在位,我大明並未滅國啊。”

鄭森再次驚問道。

倒是鄭鴻逵關注到了點子上,他敏銳地注意到了蘇謹的用詞,當即拱手道:

“蘇總理謂之替你主邀請我等投效,不知你主是?”

蘇謹突地站起身來,滿懷豪情地環視孫武號上一衆人等。

他伸開雙手做出懷抱狀,用充滿激昂感情的語氣大聲喊道:

“從今以後,當叫我主之名響徹世界,我呂宋之主,姓劉諱錫命是也!”

“哐當”

跟着鄭森二人的幾個親兵手中腰刀一下子掉在了甲板上,鄭森等人更是張大了嘴巴。

孫武號上,近千呂宋將士振臂高呼:

“我主姓劉,諱錫命是也!”

歡呼聲如同病毒一般,迅速傳染到了其他呂宋戰艦上,數萬將士齊聲高喊,聲音響徹雲霄。

孫武號上,鄭森、鄭鴻逵兩人臉色慘白。

澎湖島上,數萬軍民百姓膽戰心驚。

呂宋數萬將士歡呼高喊數聲之後,聲音才漸漸降低下來。

蘇謹一臉沉醉地深吸一口氣,雙目如電般盯住鄭森二人。

“怎麼樣,兩位義士,我主必定入主華夏,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是你二人既能得我主看重,必然有過人之處,還請你們儘快決斷。”

“還請兩位儘快決斷!”

甲板上的遊德高等人紛紛抱拳上前一步,給鄭森二人以極大的壓迫感。

鄭森此時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有鄭鴻逵澀聲道:

“沒想到,沒想到,堂堂大明丞相,竟然是呂宋國主,這麼說來,正興朝……”

“盡是我呂宋部屬,我家主公已經佈局十年了,這天下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蘇謹肯定地替他說了出來。

鄭鴻逵深吸一口氣,再次被劉錫命的宏大布局所震撼到了。

見鄭森呆立當場,鄭鴻逵立刻拉着他單膝向蘇謹跪下。

“承蒙國主看重,我等願意投效,呂宋萬歲。”

“哈哈哈,鄭 義士爽快。”

蘇謹大笑一聲看向還有些發昏的鄭森,朗聲衝他道:

“我主有令,若是鄭氏子願意投效,賜你名爲成功,準你入武學讀書,願你馬到功成。”

鄭森原本黯淡的眼睛猛地一亮。

呂宋軍隊確實有備而來,鄭成功等人一決定投效後,艦隊中立刻便分出近千名軍官下船,向澎湖的義軍宣佈他們歸附呂宋的決定,同時對其進行整編。

留下鄭鴻逵協助軍隊改編,蘇謹帶着鄭成功,浩浩蕩蕩地再次向西方駛去。

龐大的呂宋艦隊在出了澎湖列島以西不遠處便一分爲二。

一支在趙敬勇的帶領下直撲泉州,另一支則由遊德高帶領直接向廣州而去,蘇謹和鄭成功就在前往廣州的戰船上。

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七百零五章 登基稱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一百一十章 陣前交涉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闖王(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九十六章 學子聚會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海權(十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京營點兵(一)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六百零四章 督師中原(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頭名(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獻忠兵至(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爭奪海權(十)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該如是(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武裝交易(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處理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海權(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