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

太子到了,那下一步自然是請登大位,歷來首倡擁立者俱是大功,在場衆人沒人敢搶這個功勞。

不過劉錫命卻沒有向朱慈烺請示,反而直接看向下方候在殿側的江德參。

“先皇臨終時,曾有聖旨下達,京營參將江參除護送太子殿下及諸王公主南下,還保得聖旨及先皇玉璽等物,實乃大功一件。”

劉錫命話音一轉,“江參聽命,上前宣讀聖旨。”

已經換上武官朝服的江德參當即抱拳,“末將領命”,說完雙手捧起聖旨走到御座下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德薄才疏,識人不淑,以致社稷江山喪於朕手……,皇太子朱慈烺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着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劉錫命,忠謹任事,恪盡職守,着令輔政太子,任太師,封博望侯……”

大殿內,除了江德參清朗的聲音再無其他。

殿內諸臣心中明瞭,此聖旨一出,不僅朱慈烺繼位再無異議,劉錫命輔政也沒了障礙,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想到能夠護送朱慈烺等人千里迢迢逃出京師,便是孫傳庭這樣的耿直之士,也覺得劉錫命擔任輔政大臣一職合情合理。

不一會兒,江德參一念完聖旨,殿內衆人再次下拜。

“臣等謹奉命。”

劉錫命直到殿內無人再開口,這才微微一笑返身下殿直接躬身拱手。

“國不可一日無君,今天下紛亂,南京更有亂臣更立旁宗,正需要太子殿下早正大位,以定人心,如今陛下遺詔,玉璽等物俱在,合該殿下繼位。”

“臣,新安伯、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督師輔臣錫命懇請殿下儘早登基。”

“臣等附議,請殿下儘早登基。”

御座上朱慈烺終於有些激動了,不過他還是牢記住馬車上劉錫命的教導,做出悲慼之色道。

“孤德薄才少,不敢當此大任,還請諸卿另議人選。”

在一旁的定王、永王也趕忙翻身下殿拜倒:“皇兄德被四海,我等遠不及也,還請皇兄早正大位。”

大殿中,孫傳庭、楊一鵬等人看到這一幕全都暗自點頭,看向劉錫命的眼光更是欽佩。

這位太子太傅果真懂禮。

一番三請三讓之後,朱慈烺這才起身向衆臣行禮道: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孤雖不才,願修身至性,以圖大事,還請衆卿助孤一臂之力。”

“臣等必定殫精竭慮,死而後已。”

一番對禮之後,孫傳庭、楊一鵬等大臣忍不住嗚咽起來,整個大殿內或笑或悲。

劉錫命再次起身道:“殿下遠道而來,需先安頓再說,至於登基之日,臣與諸大臣商議之後再報請殿下。”

朱慈烺小手一揮,“此事便由太師決斷。”

承運殿內,朱慈烺十五歲,劉錫命二十四歲,兩個年輕得不像話的身影重合在一起,帶給朝臣們一股異樣但又朝氣蓬勃的感覺。

大明的王府規制都是一模一樣,除了規模不同之外,楚王府與蜀王府這些格局並無不同。

楚王府規模宏大,雖然經過了劉錫命等人此前一通魔改,但是依舊頗爲大氣。

只是後宮之中的裝飾卻沒有了楚王府當年的氣派,全都被劉錫命換成劉家的簡易風格,說是爲了讓朱慈烺等人學會勤儉之道。

當然,劉錫命是不會說自己是打算省錢這些話的。

見長平公主等人左顧右盼,劉錫命還是裝作有些不好意思道:

“湖廣等地久受流賊摧殘,臣等還在恢復生產,因此宮內用度難免吃緊,還請幾位殿下恕罪。”

朱慈烺到還好,經歷了這麼多磨難,他現在的意志全都放在爲崇禎報仇這件事上。

不過定王、永王兩人畢竟年紀小,又過慣了好日子,在京城時有危險在側還好說,現在突地放鬆下來,再看到宮內簡陋的裝飾頓時有些甩臉子。

朱慈烺見狀立刻斥責二人道:“父皇在時,便曾多次反對驕奢淫逸,宮內用度還不是以簡約爲主,如今我等流落在外,更不應該講究這些,你等不可胡攪蠻纏。”

定王朱慈炯這才赧顏拱手道:“臣弟知道了。”

朱慈烺說完一臉感慨地摸了摸後宮纔剛剛刷新的廊柱,“幾年前這裡還是楚王一脈的住所,如今卻已經是物是人非,可見天下之事並無定數,我等怎能不醒惕自勵。”

劉錫命一臉讚賞道:“殿下說的極是,武昌城破時,宮內宮女太監全都四散一空,如今也無法找回,臣只能招募了一些良家女子入宮充作侍女,至於宮內護衛,便由臣麾下指揮僉事李彪帶領兩千人馬護衛,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李彪一個親衛頭子,哪裡有什麼官銜,不過現在還不是劉錫命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王宮禁衛是一定要控制在劉錫命自己手裡的,李彪自然是最適合的人選。

哪曉得朱慈烺眼珠一轉,有些猶豫道:“護送孤等前來的江參將立有大功,孤等這兩月受他照顧也頗覺順手,不知道可否讓他來護衛宮禁?”

劉錫命本來見到朱慈烺猶豫便覺得不妙,好在聽到朱慈烺屬意的人選是江德參,他心中這放下心來。

但是他也忍不住在心中提醒自己,朱慈烺剛來就想任用自己的人手,這其間可是不得不防啊。

看來,其他手段也要儘快用上了,劉錫命心中沉思。

當下他趕緊拱手道:“殿下看中,那是江參將的福氣,他本就有大功,殿下登基之後可封賞於他,到時也是名正言順。”

朱慈烺這才心滿意足地點頭。

安頓好朱慈烺等人,劉錫命這邊才又去馬不停蹄地召見孫傳庭、竇玉泉等一衆官員商討登基大典的事情。

最終一行人決定下來,七月初四便是黃道吉日,朱慈烺的登基大典就於此時舉行。

孫傳庭、楊一鵬等人大爲興奮,朱慈烺早一天登基,天下便早一天安穩,衆人對此都十分滿意。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劉錫命這邊前腳才走,後腳便又將竇玉泉、黃宗會等心腹人員叫到府上開起了小會。

“閣老覺得殿下爲人如何?”

劉錫命書房中,不等劉錫命開口,竇玉泉率先問道。

“聰慧早熟,頗有王者之氣。”

“哈哈哈,你這是想要用話套我等不成?”

屋子裡衆人全都是劉錫命心腹,聽到劉錫命如此說話,竇玉泉當即笑了起來。

劉錫命無奈笑道:“這話並非作假,我也曾做詹事府詹事,又任侍讀學士,對於太子的品行還是認可的,若是太平年月,太子做一個守成之君卻是問題不大。”

黃宗會見狀笑道:“可是如今這世道卻不是太平年月,聽聞滿洲建虜在山海關大破李自成,已然奪得了京城,北直隸一帶順風而降者不在少數,如此時節,若非有大魄力者,誰能力挽天頃。”

說罷,黃宗會看向沉默不語的杜良驥。

“怎麼,杜兄可是心中有其他想法了?”

杜良驥聞言苦笑道,指着黃宗會就笑罵道:

“你這廝,卻不要來賺我,我請問一句,便是我有其他想法,這湖廣五省三十三府以及數十萬將士可會答應?”

屋內衆人全都默然,是啊,劉錫命此時便是想退,身後這幫人可能會答應嗎。

劉錫命頗爲感激地看了一眼挑起這個話題的竇玉泉,心知他是見朱慈烺頗有爲君之相,專門將話題挑明幫助他安定人心。

黃宗會、杜良驥、雷洪等人可謂劉錫命手下最關鍵的一幫官員,如果連他們都心生動搖,那將來指不定還要出什麼亂子。

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五百章 賑濟京城(二)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佔領呂宋(十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長腿美女(四)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氣象(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宋漢王(九)第四十三章 教學相長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家生變(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呂宋漢王(三)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武裝交易(三)第三十章 隊伍訓練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接楚黨(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吏治改革(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爭奪海權(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二百五十章 長腿美女(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當來訪(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