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

“馬副將,咱們該怎麼辦?”

左良玉走前專門制定馬士秀擔任營中主將,現在看到營外這陣勢,盧光祖、李國英等人全都有些慌了神。

“不能開門!”,馬士秀急切大喊道:“大軍在手,咱們才能保得住性命,要是開了門,咱們還不是任他們拿捏。”

“大家快去各營整軍,一定要堅持住,只要咱們能夠守住,到時候便是督師也只能低頭!”

左良玉大軍現在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馬士秀的話無疑讓衆人鎮定了許多,大家都有從衆心理,見有人出面主持局面,一幫將官全都返身回營整頓兵馬。

曹變蛟在營外等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見左良玉大營中始終毫無動靜,終於返身打馬回到陣中。

“看來馬士秀他們是不打算投降了”,見到邵德榮和鄭敬才,曹變蛟感嘆一聲。

鄭敬才冷笑道:“螳臂當車而已,既然如此那便只能硬碰硬了,也好讓天下人曉得,誰纔是官軍中的主力。”

邵德榮當場大笑道:“哈哈哈,那咱們便先看看你的煙火表演。”

幾個大將談笑中將事情定了下來,接下來左良玉大軍中的士兵馬上便看到了令他們恐懼的一幕。

數百門帶着車輪的火炮從營外官軍大陣中魚貫而出,直接一排在大陣前面擺開。

“轟”、“轟”

戰場上一陣陣濃厚的白煙冒起,尖利的炮彈聲呼嘯着朝左良玉大營飛去。

“咔嚓”

左良玉大營堅實的木質營牆在炮彈的衝擊下應聲而到,餘勢未盡的炮彈穿透營牆直接在營帳內帶起無數條血痕。

“娘啊!”

左良玉的大軍本來就多是新兵,這幾個月來他們在湖廣一帶欺壓百姓,搶掠物資倒是用的順手,但是一面對曹變蛟等部這樣的精銳就直接露出了本來面目。

左軍大營中,猛烈的炮火將整個大營攪成了一鍋粥,哭喊聲、呻吟聲讓馬士秀等一幫將官的命令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面如如此亂局,馬士秀等人也一下子慌了。

突然間,天地間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一下子停了下來,世間彷彿再次清靜了。

然而馬士秀等人卻更加惶恐了,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大家如何不知道,炮擊之後敵軍估計就要衝上來了。

“衝鋒!”

“降者不殺!”

果然,左軍大營外猛地響起一陣沖天的吶喊聲,緊跟着便是數萬騎兵踏馬頓地的聲音傳來,整個左軍大營都在萬馬奔騰中顫抖。

“俺投降,俺投降,嗚嗚嗚……”

曹變蛟等人的騎兵順着被破開的營寨城牆蜂擁而入,本就已經慌亂無比的大營瞬間崩潰了。

“投降不殺!”

滿營中全是劉錫命麾下官軍們的歡呼吶喊聲,一個小時的功夫,左良玉大營全軍皆降。

武昌城中,聽到城外震天的歡呼聲,被按到在地的左良玉面若死灰。

不只是他,一幫湖廣的官員誰人不是面露驚駭。

誰能想到,劉錫命僅憑藉着曹變蛟等人的六萬兵馬就敢強行收拾兩倍於己的左良玉,關鍵是還做成了!

想想當年連楊嗣昌、丁啓睿等人都只能對這幫軍頭忍氣吞聲,以何騰蛟爲首的湖廣官員看向劉錫命的眼光頓時變得更加恭敬了。

不愧是能擔任次輔的大佬,惹不起惹不起。

“報督師,城外左良玉大營已全軍投降,拿獲左營副將馬士秀等人。”

總督衙門中,隨着李彪等親衛確認完城外狀況迅速回來稟報,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主坐上,劉錫命看向左良玉的目光閃過一絲厲色。

從全局的角度來看,左良玉這種人就是典型的蛀蟲,如果不能將他清除,那麼自己就談不上什麼威信可言,況且他在城外的那十幾萬人馬也讓劉錫命有些垂涎。

想到這兒,劉錫命終於定下了決心。

“逆臣左良玉,素無戰績,又兼領兵無方,於河南擾亂官軍大陣,首先逃跑是爲罪一。屯兵武昌,名爲護衛,是爲割據是爲罪二。”

“如此大罪,不懲不足以平民憤,陛下既然賜我尚方劍、王命旗牌,此次本閣便要將此獠正法,以正天下人心!”

“來人,將左良玉押下去好生看押,明日向全城百姓通告,於撫院街外鼓樓前開刀問斬!”

“閣部饒命,閣部饒命,左某知罪了,我這麼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左良玉被一衆親衛拖起來就朝外走,嚇得他淚流滿面地驚慌哭喊起來。

如此情形更是將正堂內一衆官員駭的面容失色。

堂堂一介總兵官,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劉錫命說殺就殺,威勢何其重也。

何騰蛟率先反應過來,一見左良玉已經被拖了出去,當即站起來拍掌大笑。

“哈哈哈,好,閣部好手段,此賊仗着手中有兵,素來不將我等朝廷命官放在眼裡,如今閣部將其正法,正是大快人心吶。”

“是極,是極,果然還是閣部有法子。” шшш★ ttκa n★ c○

“陛下沒有看錯人吶。”

……

劉錫命聽着一衆官員狂吹彩虹屁,良久才淡然笑道:

“本閣既然奉皇命督師,自然無所畏懼,來之前本閣便已向陛下建言,要在中原推行吏治改革,只有先穩定住河南、湖廣等地,才能爲殲滅流寇創造基礎。”

說完劉錫命向堂中一一掃視,滿臉威嚴問道:“此事我意已決,諸公有誰反對,有誰贊成?”

何騰蛟等人被劉錫命看的心中一凜,連劉錫命打算怎麼改革都沒問,直接紛紛起身大聲回禮,“願聽閣部差遣。”

“好”,劉錫命眉頭一挑大喜道。

他爲何要一進城就收拾左良玉,將這個桀驁不遜的軍頭收拾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要攜此威勢,逼迫湖廣上下同意改革。

等到這吏員改革一完成,這湖廣上下也就由不得他們做主了。

九月初四,武昌城撫院街口處。

一個高高的行刑臺被臨時搭建了起來,武昌城內不多的百姓紛涌而至,在劉錫命的一聲令中,滿臉橫肉的劊子手手起刀落。

一代軍閥左良玉,身死軍滅。

~~~

三日之後,紫禁城中。

“陛下,陛下,大喜事,有大喜事了。”

王承恩一路小跑着衝入乾清宮,不斷揚着手中的奏摺輕聲笑道。

“難得見你如此,可是中原有什麼好消息嗎?”

御座上的崇禎似乎也被王承恩歡快的語調感染,說話的語氣變得輕柔起來。

“陛下聖明”,王承恩笑呵呵地走到御座前將摺子遞了上去,“劉閣老從湖廣發來的摺子,他於八月拒兵闖賊進入南陽,又於前幾日到達武昌,皇爺時常怒罵的那個總兵左良玉,被劉閣老當日就捉拿下獄,直接問罪鼓樓門前了。”

崇禎悚然而驚,手中的毛筆驀地一抖,一滴墨汁沾染上了他手下的文案。

“快,快給朕看看”,崇禎一臉急切地將奏摺接過來,一邊擔憂問道:“朕何嘗不想將左賊治罪,不過是顧忌他兵強馬壯,朝廷又有賴於他,新安伯可不要給朕捅個大簍子出來。”

少頃,等到崇禎讀到劉錫命斬殺左良玉,又盡收其軍的時候,他這才鬆了口氣。

“哈哈哈,果然是好消息,橫行不法,蔑視朝廷,斬了此獠最好,也讓天下文武看看朝廷的威嚴。”

崇禎拿着奏摺手舞足蹈地大笑起來,彷彿從沒有這般痛快過。

上月劉錫命奏報河南大捷他便高興過一回,不過跟此事比起來,那場大捷彷彿都不值一提了。

在崇禎看來,收拾了左良玉,至此以後劉錫命便可以專心征伐流寇而不必擔憂有人扯後腿了,這如何不值得高興。

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四百零四章 鄉試期近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三十二章 真假難辨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四百六十章 佔領呂宋(三)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四百三十三章 聯結楚黨(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廣(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調查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六百零七章 督師中原(八)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蹤迷影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海權(十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蘇氏兄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五章 發現空間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處理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鮮安南(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戰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