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連夜遁逃

一羣人到了漁溪鄉時,剛好碰上陳翊定準備出門辦事,劉錫命一把將陳翊定抓住往屋裡躲避:“舅舅,出大事了……”,連屋裡的外祖母等人都沒來及打招呼。

陳翊定還有些沒反應過來就被劉錫命帶進了屋,等聽到劉錫命將今日之事說了個通透,嚇得他和屋裡陳家衆人下巴都差點兒掉了。

毆打官差,劉家人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大了。

“混賬,真是混賬,往常見你以爲你是個有頭腦的,今天怎麼做出這般蠢事來,這與殺官造反有什麼分別!”

大舅陳翊定氣的在屋裡團團轉,逮住劉錫命就是一頓臭罵,心中真是焦急如焚,官差這麼好打的話,他們還敢到鄉里來嗎?

轉了半天,陳翊定轉頭看見劉錫命等幾個少年耷拉着腦袋站在那兒,想起畢竟是妹妹的兒子,陳翊定又覺得沒法置之不理了,轉頭對夫人陳周氏道:“你快去取五兩銀子來。”

“這幾個人是誰?”陳翊定一邊在屋裡收拾,一邊問劉錫命。

劉錫命這會兒哪還有功夫詳細介紹,只好含糊了了幾句同村少年。

陳翊定也沒在意,皺着眉頭想了想對劉錫命說道:“眼下我也沒有什麼辦法,爲今之計,你先帶着家裡連夜逃跑,官兵明日便到,先找個地方躲藏,等事情消停下來,我再看能否託人去求求情。”說完便將陳周氏手中銀子往劉錫命手上塞。

劉錫命心下感動,手上卻使勁將銀子推了回去,不僅如此,他又掏了二十兩銀子出來,一把塞到大舅手上說道:“既然舅舅也這麼說,想必真是走投無路了,我這便帶人回家收拾去,這些錢你請收下,就當我孝敬幾位長輩的。”

也不等陳翊定推辭,拉着李彪幾人直接跑了出去。

從陳翊定處也得了這麼一個說法,衆人覺得好歹有個方向了,見劉錫命情緒很是低落,於永凱安慰道:“二哥放心,不管前路再難,只要你帶着大夥兒,大家二話不說也要衝上去的。”

“沒錯,二哥,我們跟你走。”

……

一羣少年七嘴八舌地安慰起劉錫命來,讓劉錫命又找回了一些信心,自己來了幾個月也沒白費功夫,好歹聚起了一羣班底。

“你舅舅果真如此說的?”劉陳氏和吳嬸下午不在家中,這會兒回來聽了這麼大一個噩耗,兩人都是婦道人家,哪裡處理過這些事情,都嚇得差點兒掉淚。

“娘,吳嬸,眼下看樣子咱們只能先跑了再說,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反正咱們家有錢,等過段日子風頭過了,未必不能把這事抹了去。”劉錫命只能不斷安慰她們道。

實際上他心裡也沒什麼底,他孃的,本來想慢慢發展的,哪曉得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把勞資逼急了,現在就他孃的反了,劉錫命狠狠地想到,但是看看屋裡不過二十多個少年,心裡只能苦笑。

“行了,大家趕快去收拾一下,只拿上些換洗衣物就成,其他東西到時候買就是了,等過了戌時咱們就走。”

劉錫命好不容易把劉陳氏等人說服,趕緊安排大家去收拾,想到若是走的太早被村裡人瞧見,只怕明日官兵就要順着追過來,因此才決定等村裡人都睡了再走。

由於最近家中修房子,還特意從城裡請了幾個泥瓦匠來,此刻他們正在屋後臨時搭的棚子裡住着,爲了不驚動他們,劉家衆人跟做賊一樣悄悄從屋裡溜了出來。

一羣人也不敢點火把,只好摸黑往村外走去,好在是五月份了,就着月光也能勉強看得清路。

劉錫命他們在路上便商量好了,如今案子是在南充縣犯下的,張家要是繼續推動的話,恐怕整個順慶府都要下海捕文書。劉錫命上次聽謝成周巡縣時說起保寧府和順慶府之間正在鬧民亂,想必兵荒馬亂的沒人會注意他們這些人,因此便打算往保寧府方向去躲上一陣。

當然他這麼考慮也還有其他想法,真要是在保寧府被人發現報官了,自己有糧有錢,趁着到處都是流民,隨便也能拉起幾隻隊伍出來,到時候再殺回順慶府來報仇。

幹你孃的,勞資好不容易穿越一回,還能被你們這些狗大戶給欺負了?

“二哥,你快看。”

一羣人才走出了一刻多鐘的距離,在隊伍後面斷後的魏敬國不經意間回頭瞅了一眼,立刻大聲喊道。

“噓,小聲些,怎麼了?”劉錫命壓低聲音呵斥道。

www▪TTκan▪CO

魏敬國被吼了一下不敢說話,只拿手往張家灣村方向指去。

於永凱等人也跟了過來,隨劉錫命一同望去,眼下他們正走在一個小山坡上,往回看去自是一覽無餘,只見張家灣村裡不知道什麼時候火光大盛,遠遠看去到處都是火影舞動。

“是不是官軍追上來了?”

幾個年紀小的低聲驚呼起來。

劉錫命細看了一陣搖搖頭道:“不太像,若是官軍來了,應該只是點上火把,眼下這模樣卻像是有好幾處房子着火了,總不會是官軍尋我們不着,拿村民泄憤吧?”

於永凱等人面面相覷,幾人異口同聲道:“也並非不可能。”

劉錫命一陣啞然,想起於永凱家裡遭遇,這年頭的官軍還真有可能這麼幹!

二十幾人踮起腳尖往村子方向看去,過了一會兒,順着風聲彷彿還傳來了一陣哭喊聲,在寂靜的山崗上隱約迴盪。

“村子裡真的遭災了,娘,吳嬸,我帶龍驤隊回去看看,你們就在這裡藏好,若真是官軍濫殺無辜,我們可不能見死不救。”

劉錫命聽到這風中的哭喊聲,終於確定村子裡是出事了,心中一下子怒火沖天,這幫狗雜種,果然是官不如匪。

劉陳氏幾人看見這般場景,嚇得心撲通撲通直跳,哪裡還捨得讓兒子回去,趕緊和吳嬸攔住他們。

劉錫命只能不斷勸說道:“見死不救,是爲不仁。村子裡多有幫過咱們家的,如今我們有餘力而不救,是爲不義。母親想讓我們做不仁不義之人嗎,況且我們只是先去打探消息,我自會量力而行,如果官軍人少,我們就尋機救人,如果官軍人多,我們直接退出來便是,想來危險不大。”

劉陳氏聽他這麼說,想起自己家好歹是書香門第,哪怕淚眼婆娑也只好讓他們去了。

劉錫命趕緊帶着龍驤隊一路疾馳往村子裡跑去,夜間天黑,即使有月光撒下,也有好幾個人摔了跟頭。

等到了村子附近樹林時,劉錫命止住衆人,讓大家歇口氣緩一緩,自己和於永凱悄悄往前走了幾步,蹲在草叢中觀察起村子裡的情形。

村子裡的火勢越燒越旺,本來大多數房子就是茅草屋,現在點着火更是隨風猛漲,燒的整個村子都是一片火海,時而能見幾個身影在裡面追殺村民,入村的地方已經躺了幾具屍體在那兒。

“嘶”,劉錫命和於永凱兩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哪裡來的人馬,如此狠毒。

“二哥,這似乎不是官軍,往常官軍劫掠,少有焚人屋宅的,更不像這般要將全村屠盡。”於永凱瞧出了些端倪來,低聲對劉錫命說道。

劉錫命點了點頭,他順着火光看向村子裡面,和於永凱一起分析:“肯定不是官軍,你瞧那幾個拿刀的,若是官軍哪裡會這般打扮,而且你看那邊,張玉成家也着火了。張家在順慶府也算是有頭臉的,官軍即便是劫掠也不會去碰這些人家,莫非是……”

“流賊!”

兩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眼中都是驚懼。

“之前縣裡便說有流賊來襲,想不到真讓咱們撞上了,只是不知道來了多少人。若是人多,咱們也只能跑了。”劉錫命想到流賊一般是成羣結隊出沒,心中一陣擔憂。

“走,再找個地勢高的地方查探一下。”

他趕緊帶領衆人又往林子裡後退了幾步,眼見這片樹林有幾顆大樹,招呼着幾個會爬樹的先上去瞧瞧。

幾人蹭蹭上了樹,沒一會兒便下來回報道:“二哥,我仔細數了數,村子裡估摸有五六個持刀的,咱們家這邊還有幾個身影,張玉成家那邊也有一些人,看上去不會太多,正源鄉那邊好像也起火了。”

好在以前教過他們識數,劉錫命聽了他們的話,和於永凱幾個琢磨起來:“正源鄉比咱們大的多,流賊大隊人馬肯定在那邊,村裡算來最多也就二十來號人,眼下他們分兵幾處,每處不過幾個人,咱們要不要幹上一場?”

劉錫命趕緊裝模作樣從空間將盔甲取了出來,怕大家有什麼閃失,趕緊叮囑道:“穿好竹甲,拿上竹槍,這回可是真刀真槍的幹,但凡是碰見拿刀的,全部捅翻了再說。”

劉家宅子就在村子邊上,龍驤隊便先往自己家屋邊摸去。

第六十七章 購買田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處理俘虜(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五百二十七章 佔領臺灣(四)第三章 惡客上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四百五十九章 佔領呂宋(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僕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順慶(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頭名(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二)第六百七十章 呂宋漢王(十一)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下準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佔領呂宋(十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頭名(四)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港海戰(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八十八章 製作火器 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獻忠兵至(二)第六十章 義救老師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呂宋漢王(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務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六百九十章 驅逐韃虜(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賊漁利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用力過猛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六百零七章 督師中原(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七十章 招攬人手 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六十七章 購買田地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