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

宋獻策此話一出,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全都怦然心動。

哪怕是如劉宗敏這樣的目不識丁之人,也能聽出宋獻策計謀更高一籌。

他可顧不上去照顧牛金星的面子,當即便朝李自成抱拳道:“闖王,俺覺得宋先生說的有理,這湖廣還真是個好地方咧。”

李自成扶須沉思,牛金星卻有些不高興了,這不是搶了自己的風頭嘛。

他素來心眼小,當下立刻反駁道:“湖廣還不是和河南一般,都是四戰之地,況且楊嗣昌的駐地便設在襄陽,哪有那麼好打的。”

見惹惱了牛金星,宋獻策當即笑而不語,不欲與之爭辯。

李自成有些頭大,這沒有謀士的時候日子難過,有了謀士之後日子也難過,真他孃的晦氣。

不過還沒等他想好怎麼平息麾下謀士的爭論,一聲高呼聲從帳外傳來。

“報,河南傳來消息。”

一騎快馬沿着山溝裡的小路快速飛奔進山,待到李自成大營附近便立刻高聲大喊起來。

李自成彷彿找到了解脫一般,立刻大手一揮大聲喊道:“快帶進來。”

負責傳令的騎士快步跑入帳中,單膝跪地將手中東西呈上道:

“報闖王,河南傳來消息,中原巡撫衙門製得抗鼠疫之藥,同時在鄧州囤積了大量糧草和藥物,正準備救濟北方六省。”

牛金星心中一動一把將那騎士手中的中原報搶了過來,渾然沒有發現身後李自成略帶不滿的眼神。

粗略瞟了一眼中原報上的內容,牛金星一臉大喜地轉身看向李自成。

“闖王,大喜啊。”

“哦?喜從何來?”,李自成一邊接過牛金星遞過來的報紙,一邊將眼中的不滿按耐下去問道。

牛金星渾然不覺地大笑道:“這中原巡撫衙門將物資全都屯駐在鄧州,再從此地分發六省。鄧州距離我等不過數百里而已,朝夕之間便可到達,若是能夠將這些物資盡數奪取,那我軍便更得一助力矣。”

這聲音比之方纔討論哪裡作爲根據地更讓李自成等人心動,滿臉絡腮鬍的劉宗敏和身材魁梧的袁宗第等人全都一臉欣喜地跟着站了出來。

“闖王,這果然是大喜啊,還請闖王下令,俺們現在就殺到鄧州去。”

“對,打下鄧州!”

李自成還沒開口,帳內傳來一個悠悠的聲音。

“諸位忘了鄧州是誰的地盤兒了嗎,可還有人記得年前在鄧州的敗仗?”

劉宗敏怒目圓瞪地看過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一臉秀氣的李巖,頓時一下子沒了脾氣。

李巖不僅是舉人出身,而且能文能武,他父親還曾經是山東巡撫,這樣的人物加入李自成軍中,天然就對劉宗敏等人形成了壓制。

加上李巖本身也頗有才幹,劉宗敏在被李自成拉偏架訓斥了幾回之後見到他也只能躲着走。

李巖這話一下子讓帳內衆人全都記起了一件事來,去年十月,剛剛再次起兵沒多久的李自成部聽說鄧州富庶,因此便親提大軍前去劫掠。

哪曉得,流寇大軍才進入鄧州沒多久,便遭到了鄧州那個什麼民團的伏擊,李自成部損失慘重才逃了回來。

正是因爲吃了這個虧,李自成等人才開始認真考慮此前和劉家交易時答應的條件,儘量避開鄧州等地,轉而圍攻開封。

“闖王,此一時彼一時也”,見李自成有些猶豫,宋獻策趕緊出來鼓勁道。

“去年我軍勢弱,加上低估了對手,所以纔會陣前失利,如今我軍兵強馬壯,就是楊嗣昌也不敢直面鋒芒,何懼區區一個鄧州。”

“早就聽說鄧州富庶,這裡又是通往湖廣的要地,若是我軍不取,將來很容易腹背受敵,不如趁官軍還在陝西,一舉將其殲滅,也可作爲攻取湖廣的第一步棋子。”

牛金星沒想到這件事都能被宋獻策扯到湖廣上面,頓時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下不來臺。

“唔”,李自成沉吟幾分鐘,暗笑着看了看牛金星的臉色才道:“鄧州民富財多,我軍若是不取,只怕會讓官軍更加強大,那就這麼定了,諸將即刻回營準備開拔,大軍直驅鄧州。”

“遵令!”

隨着李自成的一聲令下,還停駐在山陽縣的闖王大軍立刻開始行動起來,近十萬大軍沿着逶迤的山路朝着鄧州方向行進。

不過沒人知道的是,就在李自成大軍五里外的山頭上,負責盯梢李自成大軍動向的劉家軍情局屯長馬節勝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快去內鄉通報,闖賊大軍開始向東南運動,去向不明,疑似奔赴內鄉。”

“喏”

馬節勝身邊不遠處,一團灌木一般的植物裡傳來一聲應諾,隨即這團灌木竟然動了起來,沿着山坡向下狂奔。

大同社雖然已經實際控制了鄧州、內鄉等地,並且和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在私下交易的過程中達成了初步協議。

但是劉錫命對於流寇們的信用度始終是抱懷疑態度的,加上去年開始還是有流寇不斷騷擾自家根據地,劉錫命一方面命令鄧州等地組建民團、推廣聯防聯動以及設立哨探等方式進行警戒,另一方面則命令軍情局派出專門的探子,時刻跟蹤監視李自成等人部隊的動向。

憑藉着精良的裝備和四處散佈的接應地點,軍情局監視流寇動向這個工作倒是做的有模有樣。

只用了兩天的功夫,關於李自成大軍的系列消息便不斷傳入到鄧州州城裡。

原本劉錫命和竇玉泉等人還不敢肯定李自成的目的,但是隨着後續的一系列情報傳來,流寇的動機已經昭然若揭了。

鄧州城裡,此時已經戰雲密佈,街上到處都是身着青黑色勁裝、垮着鳥槍或是刀劍的民團中人,氣氛一片肅殺。

劉錫命駐地中,穆敬難、魏敬國等大將全都齊聚一堂,靜靜等待劉錫命的安排。

“敵軍情報如何?”,劉錫命身着從二品大紅官服,端坐在堂中主位之上,面上毫無表情地問道。

軍情局何天磊早已跟着一起將總部搬到了鄧州,此時見劉錫命發問馬上出列抱拳道:

“已經探明,闖賊大軍計有十一萬人左右,共分七營,李自成領中軍三營三萬人,袁宗第、劉宗敏、田見秀、李來亨等人各領一營一萬人左右。”

“因爲招攬了不少官軍敗將,闖賊大軍已然頗有些官軍的模樣,戰陣還算齊整,軍械也頗爲齊全。”

穆敬難等人肅然而立,他們都是一天天眼睜睜地看着流寇壯大的,對於流寇隊伍的變化並不陌生。

只是一想到十數萬的大軍即將侵犯鄧州,哪怕是久經戰陣,幾人還是有些心中墜墜。

主位之上,劉錫命看出了穆敬難和魏敬國等人眼中的擔憂。

與穆敬難等人相反,劉錫命對於他們的驚恐反而覺得頗爲欣慰。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敵人強大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對敵軍瞭解不充分,以至於輕敵失策。

“怎麼,怕了?”

爲了激勵士氣,劉錫命故意嘴角微揚調侃穆敬難等人道。

“有死而已,我軍訓練數年,爲的就是此時!”,穆敬難昂首挺胸大聲回道。

劉錫命哈哈大笑起來,“這就對了,流寇再強,那也是無根之萍,我軍整備情況如何?”

竇玉泉沉聲道:“鄧州有民團五萬,眼下已經召集起了三萬人,隨時可以出發,此外內鄉應該還能聚齊兩萬民團,雷幼澤已經來信通報一切準備妥當。”

劉錫命點點頭看向穆敬難。

“105師五個營一萬人馬已經先期調往內鄉。”

“好”,劉錫命猛地起身,臉上盡是喜悅之色,“流寇勢大,我軍也不弱,加起來咱們共有正規軍一萬,民團五萬,打他一個流賊錯錯有餘。”

“傳我令,全軍準備,今日下午便拔營前往內鄉備戰。”

“喏”

正堂之中,穆敬難等人紛紛捶胸怒吼,強烈的戰意噴涌而出。

陳子龍、顧炎武等人雖然加入了大同社,但是此刻早已被劉錫命打發到各地去監督防疫工作,此時的鄧州在保密方面不是什麼大問題。

第十九章 城中乞兒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長腿美女(二)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隊控制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六百九十章 驅逐韃虜(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盧象升死(二)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用力過猛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中風雲(八)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敲打第三百二十六章 漢中風雲(九)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其間緣由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一百零七章 紡織工坊 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爭奪海權(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恐嚇清軍(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賊漁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三十章 隊伍訓練第七十六章 老劉救美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家生變(三)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師中原(十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救疫河南(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