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

“行了,人都到齊了,咱們趁着晚上這些時間說說今天這事。”

等大家都收拾好,劉錫命便將十歲以上的少年全都喊了過來,軍事教育不止是要從娃娃抓起,更要注重總結經驗,想當年自己炒股的時候都要經常覆盤,雖然散戶免不了被割韭菜的命,但是咱能比別人少挨一刀那就是勝利。

“於永凱記錄”

劉錫命坐在主位上,指定於永凱來記錄材料,自己不斷將手指在桌子上敲來敲去思考怎麼說。

“崇禎七年五月初四,龍驤隊隊長劉錫命攜弟劉錫賢、劉錫安在順慶府南充縣正源鄉南方一里處遇敵十六人,幸得龍驤隊其餘十一人趕到。敵方首領張明軒下令開戰,龍驤隊後退二十步在田邊列陣……”

“此戰大勝,其中立首功者龍驤隊副隊長於永凱。”

“二哥……”於永凱聞言頓了頓筆想要說些什麼。

劉錫命馬上制止住他道:“繼續記錄,於永凱臨陣受命,擔負全隊指揮之責,其應對得法、口令清晰,對戰機把握極佳,數次打退敵人進攻,當記首功。二等功者李彪、魏敬國,他二人防守側翼,有效阻攔敵人,之後敢於持刀盾向前廝殺,直接嚇退敵軍,因此記爲二等功。”

李彪和魏敬國在臺下聽得咧嘴直笑,不停地扣後腦勺,顯得有些害臊。

劉錫命看得會心一笑,繼續說道:“其餘衆人記爲三等功,此戰衆人臨戰不怯,勇於對敵,更兼熟悉號令、令行禁止,因此記爲三等功。”

“現在我宣佈,賞於永凱副隊長衣裳兩套、靈水一杯,李彪、魏敬國各賞靈水一杯,所有人加餐七日。”

“譁”,聽到竟然還有賞賜,而且賞的是靈水這樣的好東西,衆人一下子都羨慕地望向他們三人,隨即想到自己也能加餐,大家又都興奮起來。

劉錫命心中暗自得意,按說這些人除了李彪,其他人官面意義上都算是自己的家丁,今天這場只能算打架鬥毆,本不用搞什麼賞罰之類的,不過劉錫命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韓非子曰: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獎賞和懲罰歷來都是上位者樹立威望、掌控屬下的不二法門,龍驤隊是以後自己建立勢力的根基,劉錫命意在通過這些步驟,潛移默化地強化自己在隊伍中的控制力,等到以後隊伍擴大,這種潛意識也會慢慢影響其他人。

但是劉錫命也不會一下子開出很高的賞賜,帶過團隊的都知道,人的心理預期是會逐漸提高的,要是將大家的初始閾值設置過高,將來賞賜的激勵作用就會直線下降,這與人是否有感恩之心無關,只不過是人性使然而已。

“咳咳”,等大家興奮勁差不多了,劉錫命示意安靜,繼續講道:“此次作戰記錄、賞功都已完成,以後每逢戰事都要如此。下面大家一起來討論本次作戰有哪些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及下次以後如何規避這些不好之處,大家暢所欲言即可。”

於永凱頓了頓猶豫道:“我以爲,此戰之所以能勝,主要倚仗陣列之威,彼時敵人來攻,人人皆壯於我等。然而彼等只知徒逞勇武,不知結隊以成合力,是以人數雖衆,列於我陣前者不過數人,我隊名雖爲寡,實則以衆擊寡。”

穆敬難也趕緊說道:“我隊不只有陣列之利,還佔有地利,當時四面都是水田,敵人走陸上,一次只能過來三人,後來雖然派了其他人從田中過來,卻被泥水阻擋,行動不便。反觀我隊,搶佔田埂路口可以展開隊列,更兼身處岸上,居高臨下便於刺擊。”

“哈哈哈,說的好,還有呢?”劉錫命聽他兩個這麼說心中有些高興,大家知道思考就好。

李敬思剛纔在於永凱兩人說話時一直面露思索的表情,如今說道:“二哥,我以爲今日之勝還因我隊戰法得當,當時我隊列陣而戰,將敵人全部阻擋與眼前,而後二哥讓彪哥、敬國持刀猛衝,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從而使得敵人心生退意。”

“不錯,敬思說的有理,我華夏兵家作戰,講究的是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合,即以堂堂正正之兵列陣拒敵,倘若不能戰而勝之,亦要處於不敗之地。是以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又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這些都講的是,臨敵作戰務必先保全自身,不可浪戰。若正兵不能勝,則以奇兵取勝。奇者,一曰通‘機’也,意指隨機而動之兵。凡作戰,不可盡上全軍,務必留有後備之隊,若敵軍露有疲態或空隙破綻,即以機動之兵突擊,往往可使敵軍摧肝裂膽,悽嚎奔走。二曰通‘奇’也,意指奇謀妙計,若兩軍僵持,則應尋敵軍不備之處施計破敵,或曰縱火而攻;或曰掘水而攻;或曰每日往復,疲憊敵軍,使其軍心躁動;或曰施以間諜,離間敵方君臣、將士,如此種種不可勝數,當視敵情而定。”

“若以今日我軍對戰而言,結陣拒敵是爲正,李彪、魏敬國突襲是爲奇,往後大家要多加思索其中變化。”

劉錫命來了興致,一下子說了許多,只希望十幾個人裡面有幾個能聽懂就好,將來再讓他們自己帶隊戰鬥幾場,自然就會有些心得體會了。

想到這兒劉錫命又將目光轉向剩餘的人,示意他們也說一說。等瞧見李彪時,便將目光盯住他,作爲最早加入自己的人,雖然知道他沒有於永凱他們這麼聰明,但是劉錫命也希望他能跟上自己的腳步。

李彪被劉錫命目光盯住沒辦法,只好使勁扣着腦袋,一臉難色地說道:“二哥,我也沒啥想法,就覺着他們說的都挺好。”

“不行,必須說,你好歹是立了功的,只隨意說說你當時的想法也行。”劉錫命堅決道。

“呃,我就是聽口令,起先打的還挺順暢,但是等那幾個家丁從兩邊撲過來時,大家就有些沒有章法了,有的想往前刺,有的又想去擋旁邊的,我覺着這是個問題。我就說這些,行吧?”

李彪憋了一會總算憋出幾句來,說完可憐巴巴地看着劉錫命。

“哈哈哈,你還說你不會說,我看你說的挺好,剛纔你說的就是我們今天碰到的大問題,一開始時張家人沒反應過來,只知道從正面進攻我們,所以被打成了豬頭,等他們反應過來後,就知道兵分幾路,繞開正面,從側面、背後來進攻我們。”

劉錫命這會注意到李彪等人才發覺剛纔自己講的太深奧了,便又換了更直白的語言來說,一邊說還一邊將黑板拉過來寫寫畫畫。

“這說明什麼,說明敵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也知道根據戰場情況而變換指令,所以以後作戰,大家一定要隨時觀察,多派斥候之類刺探敵人動向,再根據敵人動向及時調整我方策略。”

“剛纔李彪所說的還反映出了幾個問題,第一我們人手少,大部分人都在持槍列陣,只有李彪和敬國兩個人拿刀防守側翼,這樣一來側翼防備力量不足,容易被敵人從兩邊進攻;第二地形對我們即是幫助也是限制,之前訓練時我們也訓練過鋒矢陣,但是今天無法展開;第三我們缺乏弓箭火槍等遠距離攻擊兵種,不然他們分兵時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分別射擊。”

“這些問題中人手方面眼下還無法解決,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增加人手。列陣受地形限制問題,就要求我們儘量選擇有利於我們的地形,比如利用牆壁、樹林、河流等遮蔽我們左右翼和後方。”

看着李彪隨便說的也沒有被斥責,反而還得了劉錫命誇讚,其餘衆人一下子沒了心理負擔,屋裡的氣氛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我覺得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是優勢。”

“我覺得敵人指揮太差也是原因。”

……

“嗯,永凱,都記錄下來。”

見大家興致這麼高,劉錫命也不好打擊積極性,只要不是亂說的,他都會表揚幾句。

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激動起來,隨着討論的深入,親身參與隊伍建設的感覺也越來越強。

“行了,今天的總結討論就到此爲止,以後每次戰後都要像今天這般討論得失,以便日後改正,大家先去休息吧。”

劉錫命聞言一滯,光顧着建設隊伍了,竟然忘了張家的反應,當下臉色有些猶豫道:“張明軒真他孃的像狗皮膏藥一般,怎麼甩也甩不掉。今日咱們砍傷了他家兩人,雖說不會致死,又是他家動手在先,但是張家想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這樣吧,明日咱們護送吳嬸去鄉上,請她去向老師請兩天假。吳嬸不是我家中之人,想來張家不會對她怎樣。到時候咱們且看兩天,若是張家真有什麼動靜也好防備。”

劉錫命確實沒猜錯,出了這等事情張家哪裡會善罷甘休。

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港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理俘虜(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八十七章 煉製鋼鐵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一百零八章 突發警情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六百七十九章 稱王建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六十七章 購買田地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六百四十六章 佔領山西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盤桓(一)第二百五十章 長腿美女(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亂(一)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長腿美女(一)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開關(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滅(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四百六十八章 佔領呂宋(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四百章 建立船廠(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三百四十章 賄賂中官(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港海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四百六十九章 佔領呂宋(十二)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用力過猛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九章 府城見聞 一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一百零七章 紡織工坊 二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四百七十章 佔領呂宋(十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時司徒(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