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

劉錫命之所以專門挑這麼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原因在於一來這裡有老熟人,此前被貶的漕運總督楊一鵬,他記得就是貶到崖州來做知州。

有熟人好辦事,相信從他這裡買點兒土地不是難事。

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南海一帶適合做軍港的地方他所知甚少。

而諸如香港等知名深水港又在大陸沿線,鄭家輕而易舉就可以打擊到他,對於現階段還有待整合力量的伏波師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地方。

幸好在他那個年代兔子海軍已經開始慢慢崛起,煎餅大蔥號的入列讓他注意到了原來三亞附近就有一個軍港,爲此他還專門去地圖搜尋了一遍。

一月初五,劉錫命一行終於找到了那個讓他頗爲熟悉的海角——錦母角海灣。

“二哥,這裡真的有深水港,水深至少3丈。”

跟着士兵一起乘小船出去丈量水深的遊德高回到船上一臉興奮。

“錦母角往西那邊還有一處海灣,既可以作爲軍港建設,又可以防風阻浪,二哥你怎麼知道這種好地方的?”

劉錫命神秘地笑了笑沒有多做回答,反而安排道:

“既然如此,那你先帶着大部隊就地紮營,尋找適合建港和造城的具體位置,我帶着蓬州號這三艘鳥船去崖州買地。”

“只帶這幾艘小船是不是有點兒危險?”,遊德高臉上有些擔憂。

劉錫命頓時失笑,“你當戰列艦是誰都有的嗎,蓬州號這些即便是在鄭家也算得上是大船了,咱們又不是要去打仗,沒必要引人注意。”

“喏,二哥想的周全。”

艦隊中很快分出三隻個頭小了幾號的船隻出來,載着劉錫命和部分親衛營朝崖州州城方向而去。

蓬州號、南充號這三艘船是中國樣式的鳥船,排水量在300噸左右,和排水量1800噸的孫武號相比自然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但是正如劉錫命所說,這種個頭的戰船在眼下的南中國海也找不出幾家擁有,因此當三艘戰船出現在崖州州城的小碼頭外時,照樣引得一幫鄉民四下逃竄、狼奔豸突。

“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

崖州城破敗的州衙裡,穿着黑紅色公服的衙門班頭高七手忙腳亂地跑了進來。

知道知州老爺不會在正堂,他徑直穿過幾個迴廊衝入了後院之中。

綠意盎然的小院子裡,被貶官到此的原漕運總督楊一鵬一臉蠟黃地躺在一張躺椅上,臉上竟然有一股灰敗之色。

一個俏麗的小丫鬟正輕輕替他扇着扇子,兩個小廝在一旁束手而立,這幾人全是他從江南老家帶過來的,不然在這流放之地還真找不出幾個會伺候人的。

聽見高七的大呼小叫,楊一鵬艱難地翻了個身,有氣無力地呻吟道:

“大呼小叫做甚,嚎喪嗎?”

高七眉毛都快搭到嘴脣了,一臉的苦相。

“大人,禍事了,禍事了,城外碼頭來了一夥強人,開的全是幾千料的大船,咱們這是要倒大黴了啊。”

高七夾雜着本地口音的官話讓楊一鵬聽得十分別扭,在他重複了兩遍之後纔算聽明白。

這一下不得了,楊一鵬頓時如同被火燒屁股一般直接從躺椅上蹦了起來,旋即一陣天旋地轉從腦海裡襲來。

“無妨,許是躺久了”,楊一鵬手上用勁兒,抓着自家小廝的手臂努力站定。

“還愣着幹什麼,快去召集所有衙役,發動百姓們守城啊。”

見高七一臉毫無辦法的樣子,楊一鵬火從心起。

不過他也到崖州有數月了,知道這幫人的德行,罵完之後披上衣服就朝州衙外走去。

高七恍然大悟,趕緊又是一路大呼小叫的前去喊人,好歹等到楊一鵬走到城門處時,還聚起了十幾個衙役。

崖州城州城矮小,一丈多的城牆讓劉錫命覺得有些兒戲,看這估摸,能有三四千人住在州城裡便頂天了,跟內陸完全沒法相比。

等到蓬州號等三艘大船靠攏碼頭停穩,這裡赫然一片狼藉,除了零零散散的停着十幾艘漁船之外,連一個人影也沒有,不遠處的州城大門更是緊緊關閉。

無奈之下,他只得派親衛前去叫門。

城頭上一片寂靜,連個人頭都沒冒出來,被派出來的這個親衛嚥了咽口水覺得有些滲人,但是依舊硬着頭皮走到城外一箭之地。

“城裡有人沒有,大明新安伯前來拜訪楊知州,趕快開門。”

城頭上依舊沒人冒頭,不過這親衛卻聽得牆頭耳牆後面叮鈴咣噹一片作響。

楊一鵬帶着十幾個衙役走到城門處,見城門已經緊閉,便有些氣喘地登上城樓。

本來見到一幫子守門的衙役和一大羣百姓如同縮頭烏龜一般龜縮在城牆後方,他還覺得好氣又好笑,誰知這時聽到城下的呼喊聲他頓時又打了個激靈。

新安伯?

楊一鵬一個健步衝到城牆邊上,延伸至碼頭的雜亂草地上,數百名身着青黑色勁裝的漢子簇擁着一個身着大紅蟒袍的男子遠遠站着。

“可是劉無疆劉伯爺?”,楊一鵬一臉興奮地大聲呼喊,跟着被風嗆到乾咳了兩聲。

這時劉錫命也注意到城頭上身着青色官服的老者,他趕忙朝前快走幾步大笑道:“正是劉某,楊公別來無恙否?”

“哈哈哈,不想在此海角天涯,還能見到故人一面,實在可喜可賀。”

“快開城門”,楊一鵬轉過頭厲聲朝高齊等衙役說道。

“來者是我大明新安伯劉伯爺,萬萬不可怠慢。”

高齊等人都知道楊一鵬的來歷,當然不會懷疑他所說的,幾個見機的快的,麻溜地便留下牆頭前去開門。

“伯爺”,一臉激動的楊一鵬見到劉錫命卻反而說不出話來了,只是嘴脣不亂抖動不知道說些什麼纔好。

“楊公,數月不見,你清減了。”

劉錫命此刻已經習慣了古人的多愁善感,任誰在旅個遊要在路上走個把月,寫封信同樣要個把月的情況下都會對熟人有一份別樣的感情的。

“嗚嗚,自老夫被貶至此,新安伯還是前來的唯一一位故人,讓老夫如何能夠不傷感啊,嗚嗚嗚。”

楊一鵬說着說着眼淚都忍不住掉下來了,稍後更是直接演變成了嚎啕大哭。

劉錫命只好示意親衛們圍攏過來擋住,免得在他屬下面前墮了威風。

高七這會兒倒是機靈了一些,趕忙在前面帶路示意親衛們到衙門裡歇息。

崖州城確實又破又小,城裡百姓竟然少有身着綾羅綢緞之人,沿街的房屋店鋪顯然也是年久失修,黑黢黢的木板襯托得城裡一股古老的氣息。

等到了州衙裡楊一鵬才緩過勁兒來,安排丫鬟上了茶水,他看向劉錫命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

“讓新安伯見笑了,實在是孤獨自處,無人可以交談,老朽心中鬱悶,這才情不自禁。”

“誒,我等文人雅士,迎風而頌,和鼓而歌也是常態,聽說江南士人皆以狂涓爲雅,楊公至誠之性又有何不可。”

“哈哈哈,許久不與我輩中人說話,整日裡盡是些雞同鴨講,如今同新安伯只交談幾句便讓老朽頓覺開懷啊,今日一定要留下浮一大白。”,楊一鵬捋須而笑。

劉錫命正求之不得呢,他轉眼看了看李彪示意他將禮物送上。

“遠道而來,不曾備得重禮,聽聞楊公嗜茶,特備我家極品神仙露一盒聊表心意,還請楊公勿要推辭。”

李彪拿過來的這個盒子端的是精美,楊一鵬被貶以後看得通透了許多,此刻也不講這麼多俗禮,道了聲謝便收下禮物。

雖然只到了崖州幾個月,但是這裡全無中原消息,現在突然有中原士人來訪,楊一鵬迫不及待地便要從劉錫命這裡打探消息。

劉錫命自然知無不言,兩人一通把酒言歡,還頗有一種跨年交的感覺。

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該如是(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亂(三)第二十二章 黑虎幫派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海權(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十九章 城中乞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訂親謝家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師中原(十五)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六百七十九章 稱王建國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鬥(四)第六百零七章 督師中原(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十四章 縣學疏通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二十三章 脫身逃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奪海權(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救疫河南(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圖謀宗室(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八十八章 製作火器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漢中風雲(九)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八十八章 製作火器 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蹤迷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六百七十章 呂宋漢王(十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隊控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