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

距離劉錫命回川已經過去快一個月,這段時間裡,劉錫命可是說是忙了個底朝天。

不僅要忙着哄好謝純熙,要處理好家中的日常事務,還要持續關注大同社在順慶府內的活動。

經過了一次到陝西的集體遊學之後,大同社的主要成員之間已經建立起了親密的友誼。

尤其是在關中,劉錫命雖然拿到了孫傳庭的巡撫公文,同時也有蘇謹、竇玉泉等人負責處置。

但是在具體的屯田事宜當中,僅靠他們這些人自然不行,是以竇玉泉又發動雷洪、任元嘉等人過來幫忙。

大同社的理念經過多次優化以後,本就具有極強的號召力,特別在近距離觀察關中的慘狀之後,這幫社員的責任感被進一步激發出來。

所以回到四川以後,一得知劉錫命回川,幾十號核心骨幹全都聚攏過來,想聽聽劉錫命下一步的安排。

眼看馬上就要鄉試,劉錫命自然是以此爲重,鑑於不少社員家境一般,他索性將這幫人全都召集到了劉家村,統一進行備考準備。

這舉動一經宣傳,頓時在順慶士林裡激起了一陣好評。

現在人人說起劉家,那可不只是勢大根深,在士林之中更是有急人所急的好名聲。

也就是這一個月的功夫,劉家村的造船廠已經基本成型,劉家水泥磚塊鋼筋全都不缺,加上人手充足,一棟紅磚建成的高大廠房巍然矗立在劉家村碼頭旁邊。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太陽還沒有到散發熱量的時候,劉家村的碼頭上已經擠了近百號人。

劉錫命和於永凱等龍驤旅軍官全數在場,就連陳翊定等人也跟來不少看熱鬧的。

就在劉錫命眼前,易辛等人這一個月的成績便漂浮在水面上。

四艘按照荷蘭三級戰列艦或仿製或改造的模型船,以及四艘按照劉錫命的要求製作出來的體型更小,船型更加細長的模型船。

劉錫命雖然不是BB黨,但是對於海上作戰的認識至少比龍驤旅這幫人要強。

劉家要發展海上勢力,自然是直接學後世的成功者,所以他直接選擇模仿西式戰艦。

只是光有戰列艦不行,還得有相當多的配合艦種協同作戰。

戰列艦雖然火力猛,人員多,但是也存在轉向不靈活,速度慢等缺點,在中國近海作戰,很容易被鄭芝龍這樣的勢力羣毆。

所以必須配備一部分火力小,但是速度快的艦隻保護己方戰列艦,同時承擔起穿插、切割等戰術作用,劉錫命打算沿用自己知道的內容,將其稱爲巡洋艦。

現在易辛等人仿製出來的模型就是他這個思路的結果,戰列艦按照1:1.2,1:1.1,1:1以及1:0.9的比例仿製荷蘭三級戰列艦,同時進行適當改良,總噸位控制在1800噸到1350噸之間。

巡洋艦則在戰列艦的基礎上再繼續縮小,將噸位控制在1000噸到600噸之間。

當然了,所有模型船的實際尺寸還再次進行了縮小,眼前最大的戰列艦模型也不到十米長,不過用來測試也應該足夠了。

一個之前意大利傳教士利類思送給劉錫命的鐘表被搬了出來負責計時,嘉陵江上也從上游到下游各自設好了標記。

劉錫命一聲令下,負責測試的龍驤旅水兵便爭先恐後地解開船繩啓航。

“快了,快了,哈哈,我說了,7號船肯定跑的更快。”

“放屁,這纔剛開始呢,要我看,8號船更快一些。”

一幫子圍觀的龍驤旅軍官開始大聲討論起來,大家都把這當個稀奇來看。

岸邊上的歡樂影響不了八艘測試船上的人員,在江風的推動下,八艘戰艦按照着自己固有的節奏沿江而下。

“慘了,慘了,6號船怎麼開始重心偏離了。”

身後傳來一聲驚呼,劉錫命趕忙將注意力轉到6號巡洋艦上。

望遠鏡裡,那艘船果真開始向左舷傾斜,隨着時間的推移似乎還有加重的傾向。

船匠袁楠帶着的一幫人老臉一紅,6號船正是他們的傑作。

劉錫命一邊觀看江上比賽,一邊安慰衆人:“大家不用擔心,這次本來就是爲了測試出性能最好的船隻,有差錯也是難免的,只要大家以後注意質量就好。”

這次測試本來就不長,只有五公里左右,只是結果卻有些出乎人們的預料。

3號、6號兩艘船跑了一大半竟然直接翻車,6號船最後還直接沉沒在了嘉陵江中,還好劉家村早已安排了救援船隻,參加測試的人員倒是無恙。

負責觀察報告的吳民海氣喘吁吁地下馬來報,“報告,航行測試結果如下:1號船,用時……”

連續幾天,劉家村一直在測試這些模型的性能,最終劉錫命敲定下來了具體的方案。

戰列艦先按照荷蘭人的三級戰列艦原比例仿製,只是將貨艙部分縮小,整船排水量20000石(1500噸),艦長22丈(73.2米),寬3.2丈(10.6米)。

巡洋艦則選用7號艦模型,排水量10000石(750噸),艦長15.3丈(51米),寬2.7丈(9米)。

趁着這個機會,劉錫命進一步將家中的度量衡標準統一,避免出現大明眼下各行各業不同標準的局面。

往後劉家村使用的度量衡,長度方面就是1丈=10尺=100寸=1000分寸,重量則是1石=100斤=1000兩。

劉家村在工房下面增設造船局,由易辛擔任協理,袁楠擔任副協理,同時工房再派出其他管理人員輔助。

劉錫命的意思是,造船局先集中所有力量仿製出一艘三級戰列艦,之後再將經過鍛鍊的人員分配到六座船臺上分工建造。

前期先行建造7艘20000石的三級戰列艦,後期則選用1號船模型,建造24000石也就是排水量1800噸的戰列艦。

至於巡洋艦,則要等到造船工藝成熟以後再進行建造。

眼下劉家村各式物資已經齊備,加上工房現在研製出來的原始車牀和水力動力車牀,易辛瞭解清楚了情況之後直接打下包票:

第一艘船兩個月內建成,後面的船隻基本上能夠保證三個月的建造週期。

聽到這消息,劉錫命忍不住心中狂喜,不過他仔細一想卻又覺得還算正常。

正常的風帆戰列艦製造週期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更長的還有三年到六年。

但是要是緊急製造的話,甚至可以控制在6個月的時間。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風帆戰艦全都是用木材做成,建造的過程中必要保證木材幹燥到位,否則就會導致船隻使用壽命大幅降低。

而劉家村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劉家的木料全都是從秦嶺中收購的積年大木,早就已經徹底陰乾,直接就可以使用。

七月初三,劉錫命正式召開全村管理層會議,當面宣佈了對於易辛等人的任命,也標誌着劉家村造船大計開始行動。

劉錫命一臉淡然地宣佈道:“爲了滿足造船廠的工作,整個船廠將要招募2000名年紀輕,同時已經在劉家村學堂讀過1年以上的年輕人。”

“譁”

這條消息讓衆多管理層頓時譁然,年輕人,還要讀過書,那其他工廠怎麼辦。

劉錫命也是有些頭疼,劉家村現在再次陷入了人力稀缺狀態。

“大家安靜”,劉錫命揮揮手示意聽自己說。

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一百零六章 紡織工坊 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三十一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樓遇險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凱當官(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戰而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房落成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時司徒(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四百八十章 縣令雷洪(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處理俘虜(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四百三十三章 聯結楚黨(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戰建虜(二)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二十章 崇禎七年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氣象(八)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二十三章 脫身逃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九十六章 學子聚會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換衣冠(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七十一章 建窯燒磚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鮮安南(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佔領呂宋(二)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換衣冠(二)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