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賺錢想法

看着這主僕兩人漸漸遠去,劉錫命一羣人總算放下心來。卻見吳嬸回過身來說道:“二娃子你瞎逞什麼能,張玉成這老鬼哪是那麼好打發的,一個月後他肯定還有什麼陰險招數,到時怎麼得了!”

劉陳氏也一臉憂色道:“我兒確實有些莽撞了,這張家在村裡無惡不作,前幾年他看上了村裡的手段將她家弄得張二丫,見他家不從,便在催糧稅時使了個家破人亡,像這般事情村裡還有許多,哪裡是這麼好相與的。”

劉錫命聽着吳嬸看似斥責實則關心的話心中滿是感激,想了想吳嬸和自己家的關係,拱手長鞠一躬說道:“吳嬸攜彪子哥仗義相助,劉家感激不盡!”

劉錫命之前看到吳嬸身邊的壯漢,再結合記憶,當即猜到他就是李彪。

他環顧了幾人一眼,然後對劉陳氏和吳嬸說道:“兩位長輩不用擔憂,我有一件事沒說,昨天昏迷我並未生病,實乃被天上仙人夢中相招。仙人看我骨骼驚奇、天賦異稟,已經授予我諸多仙術,區區一個張家不在話下。”

看見劉陳氏將信將疑的眼神,劉錫命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釋,只是又叮囑道:“仙人託夢一事大家不要亂說,免得橫生波瀾!”

吳嬸倒是心中一動“這二娃子一醒來和以前倒是不太一樣了,說不定是真的,也罷他既然這麼說了,且看他一段時間再說。”當即對劉陳氏說道:“既然這樣,我先帶李彪回家去了,有什麼事以後再說吧。”

待把吳嬸一家送走,劉錫命纔有時間好好看看家人的情況。

劉陳氏還好,那張達剛要伸手去抓就被幾兄弟推倒了,身上倒是沒什麼傷,但是經這麼一鬧,受到精神傷害一千點應該還是有的。

可憐的是老三老四,劉錫命拿了刀出來時就看到他倆被張達按在地上狠踢,估計物理傷害至少一萬點起步了。

不過再仔細一看才發現,老四倒是沒多大事,也就被掛了幾腳,老三卻是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很受了些傷。

這倆小剛纔劉錫命和張玉成交涉時一聲不吭地站在母親和哥哥身後,到了這會兒了被母親和哥哥拉着看傷才覺得苦從心來,老三“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老四一看立馬也跟着哭了起來。

兩人趕忙安慰了幾句,劉錫命又氣又笑地衝劉錫安說道:“老四,你又沒多大事,你哭這麼慘幹啥?”

劉錫安眼睛滴溜一轉,振振有辭到:“我看三哥受這麼多傷心裡難受!再說了要不是三哥幫我擋了幾下,我也要被踢好幾腳!”

劉錫命意外地看向劉錫賢,豎起大拇指:“老三,真沒想到你這麼厲害,能幹!”

沒看出來你小子悶不吭聲的,竟然還有MT潛質。不過劉錫命看到家裡這麼和諧,心中確實很溫暖。

劉錫賢雖然沒看懂二哥比的手勢是什麼意思,不過也知道是在誇自己,把鼻涕往回一吸,臉一紅又喜笑開來。

劉陳氏看着他們,恍然間感覺幾個兒子一下子都長大了,老二不說了,連老三老四也開始懂事了,心裡對未來的擔憂不由得減輕了幾分。

“呀,鍋裡還煮着飯呢!”劉陳氏從劉錫命手裡拿回菜刀急匆匆地往廚房跑去。

“走,收拾桌子準備吃飯!”劉錫命也拉着兩人往廚房旁的偏屋走去。

沒過一會兒,劉陳氏就將飯菜端了上來。劉錫命一看,只是一些炒白蘿蔔等時令蔬菜,不過想到家中的經濟情況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劉陳氏又從廚房裡出來,待到桌前,刷地一下把背後兩隻手伸了出來,只見手裡還握着三個雞蛋,她在每個兒子碗前放了一個,笑道:“今天你們仨都做的很好,獎勵一人一個雞蛋!”

老三老四歡呼一聲拿起雞蛋就開始剝起來。

劉錫命和母親看到他倆這猴急的樣子,對視一眼也笑了起來。

劉錫命拿起雞蛋慢慢將其剝好,然後把它掰成兩半,一半放到母親碗裡,一半放到老三碗裡,看見劉陳氏想要說話,連忙說道:“娘,你爲了拉扯這個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們都看在眼裡,這半個雞蛋不爲別的,就是想告訴你,兒子長大了,可以盡孝了,你必須吃。老三今天爲了幫老四,捱了好幾腳,這半個雞蛋是獎勵你面對危險始終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你也有資格吃,老四你說對不對?”

劉錫安連忙點頭:“對對對對!”

劉陳氏看着這半個雞蛋,想說什麼卻哽咽起來,只說:“好,好,好!”心裡跟吃了蜜一般的甜。

劉錫命看着母親這樣卻是心裡難受,想劉陳氏出嫁前也是秀才之女,本就不像一般農家女兒吃過許多苦頭,沒想到嫁過來後反而日子越來越難熬了,幸好有自己在,以後

這頓飯雖然吃的都是素菜,但是一家人卻吃的格外開懷,歡聲笑語在屋內迴盪。

劉錫命看着這一幕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守護好這個家。

才吃完飯,劉錫命就急衝衝地跑回自己的臥室,坐在書桌前拿了張泛黃的草紙準備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到明朝第一天身上就揹負了一大筆債務,關鍵是自己還放出豪言,說實話劉錫命現在也是亞歷山大。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劉錫命咬着毛筆頭,調動所有腦細胞開始冥思苦想。

呃,一刻鐘過去,特麼的腦海裡還是一片空白!

不行,這具身體的主人不過才十四歲,最多也就跟父母去過三十里外的順慶府城幾趟,照他的記憶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賺錢方法的!

我作爲本次元宇宙穿越者王位的唯一繼承人,必須要始終站在穿越者角度考慮問題,必須要始終代表廣大穿越者的利益……

呸呸呸!又特麼想偏了,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

……

哈哈,有了,天下文章一大抄,賺錢的事也一樣,想當年互聯網行業還不是到處抄襲,自己有這麼多穿越者前輩珠玉在前,我就不信抄不出一條金光大道來!

就這樣愉快滴決定了,我要當!玻!璃!

啊呸,是造玻璃。

劉錫命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等等!

玻璃的配方是什麼來着的?

沙子是必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這個倒是好搞,旁邊就是嘉陵江,這玩意兒肯定不缺。

還要什麼?好像是純鹼?這玩意兒在明朝叫什麼名字來着?貌似有天然鹼池能生產這玩意兒。

但是這麼燒出來的不就是琉璃嗎?這玩意兒中國早就有了啊,劉錫命清晰地記得當時在故宮參觀時,導遊專門介紹了故宮的琉璃瓦,還說起明朝開始各種彩色玻璃就已經在流行了!

真要是想賺錢恐怕得做出透明玻璃才行,這玩意兒怎麼造的?

……臥槽,鍵盤俠誤我!

爲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爲牛逼吹大了不知道怎麼圓!

在房間轉來轉去,劉錫命都快把筆頭咬爛了,他將各種想到的賺錢辦法都好好整理了一遍,結果卻發現要麼是缺關鍵原料,要麼是缺少資本積累,要想在這三百多年前的明朝白手起家,要麼是突然挖到礦,要麼就只有去搶錢莊了……

瑪德,傳說中的主角光環呢,難道是穿越的時候被雷給劈散了?劉錫命欲哭無淚。

“誒,說起主角光環,我記得穿越的時候有一道紅光閃過啊,被雷劈不會有紅光吧?”

“臥槽,我可能真的有系統!”

劉錫命頓時興奮了起來,咱們穿越者管理中心某點制定的金手指開啓方式是什麼來着?

“系統!”劉錫命喊道,沒反應……

“金手指!”沒反應……

“老爺爺!”

“屬性!”

“界面!”

“登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聯結楚黨(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十九章 城中乞兒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關於治理(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鮮安南(二)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見洪承疇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武裝交易(三)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問題(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三百一十九章 漢中風雲(二)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賊聚首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漢中風雲(九)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之脊樑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圖謀宗室(十)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六百二十二章 吏治改革(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結流寇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五百四十七章 救疫河南(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漢中風雲(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敲打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呂宋漢王(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一百零六章 紡織工坊 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攻取江南(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呂宋漢王(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京營點兵(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龍驤升格第九十七章 學子聚會 三第八十七章 煉製鋼鐵 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海權(三)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