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

崇禎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距離劉錫命再次敲打穆敬難等人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這段時間裡,劉家村又發生了不少大事。

最重要的當然是龍驤團升格龍驤營,現在全營共有2117人,分成四個戰兵團和一個親衛團。

戰兵團每團400人,包含三個曲和團部,每團配備300支燧發槍和六門三寸口徑的火雀炮。

親衛團則包含三個曲的火槍兵和一個軍法屯,以及一個炮兵曲,配備六門四寸口徑的火鷹炮。

最早製作的兩寸口徑火鴉炮因爲威力太小的緣故,已經被劉錫命放棄生產。

隨着水力鑽牀的使用,龍驤二式的產量也終於取得了飛躍式進步,劉家村兵器局每月可產300支,親衛團、第一團和第二團已經完成換裝。

目前龍驤營的主官依舊是劉錫命擔任營長,於永凱擔任營思政官,穆敬難爲副營長,李敬思爲營軍法官。

因爲一下子擴大了五倍,原龍驤團的成員基本上都擔任了各級軍官,第三代保字輩和第四代民字輩也有如袁保鬆、屈保安、宋民宣、吳民海等人開始嶄露頭角。

另一個大事就是劉家村人數的再次增長,唐修遠因爲湖廣的事務沒能到四川來,但是長恆商號依舊運送了809人過來,其中讀書人有89人,剩下的都是工匠和家眷。

因爲這件事,劉家村流民招募工作也得以繼續推進,先期審覈過的3000人開始陸陸續續進入村莊,好在警房已經擴大到了300人,整個村子的治安和防禦間諜工作纔沒有陷入崩潰的局面。

這次劉錫命的空間面積增加的更少了,將近4000人的信仰只不過增加了40畝地,而且由於未知的因素,空間棉田始終保持在200畝的上限,對於劉家村的財政收入貢獻不大。

不過現在空間中的土地也增大到了380畝,棉田產值17000兩,但是眼下長恆商號和謝家商號都已經飽和,另有5000匹布還沒找到下家, 因此每月實際收入只有15000兩。

空間糧田120畝,產值大概2000兩左右,另有茶田20畝,竹林20畝,桑田10畝,其他如甘蔗、柑橘等經濟作物10畝,因爲劉家村商鋪建設還沒有鋪開,這些都還沒有變成經濟收入。

經過全村上下大半個月的辛苦忙碌,劉家村終於將這幫人全部安頓下來,各項工作再次進入正軌。

~~~~

與此同時,在離河西鎮不遠的嘉陵江上游,三艘滿載貨物的三桅商船正沿江順流而下。

“周管事,快到河西鎮了。”

打頭的那艘船上,負責瞭望的夥計衝身後大聲喊到,甲板上兩個與船上夥計同樣打扮的中年男子聽到這話對視一眼,趁着別人不注意,偷偷摸到了第二層船艙裡。

“都準備好了吧?”

“嘿嘿,老大放心,我已經鑿了好幾個口子,只需要將塞子拔下來就行。”

明顯是牽頭的那個紅臉漢子立刻沉聲道:“那就動手。”

“船艙漏水啦!”

沒過一會兒,那紅臉漢子一臉慌亂地從船艙中跑出來,噌噌幾步竄上頂層船艙,衝正抱着舞姬調笑的商號管事大聲喊道。

“周管事,船艙漏水了,這可怎麼辦吶?”

“什麼”,那周管事長得肥頭大耳,聽到這則消息,驚得他立馬將伸進舞姬前襟裡的鹹豬手抽了出來。

“沒用的狗才!”,周管事一把將騎跨再身上的舞姬推開,滿臉憤怒地大聲招呼道:“快去幾個人,把漏水的地方堵上!”

那紅臉漢子沒理會慌亂奔跑的其他夥計,閃開兩個朝她身後樓梯跑去的人後,他徑直衝慌亂的周管事建議道:“周管事,就算將漏洞堵上,在這江裡還是有些危險,要不咱們還是先到前面的河西鎮停靠一下吧,等修補好了再上路,免得出了什麼岔子。”

“對對對”,這周管事一副大夢初醒的樣子連連點頭,又慌忙指揮起船上的水手操縱着船隻向河西鎮方向開去,後面跟着的兩艘商船見狀也偏轉方向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沒人注意到那紅臉漢子臉上的詭異笑容,船上人來人往,也沒人發現靠岸後少了幾人。

“凱哥,你注意到沒有,今天突然有好多船停在了鎮上?”

河西巡檢司駐地中,一片磚瓦大院裡面,張敬良輕手將正堂的門推開向裡面正在的於永凱稟報道,屋內溫暖的環境讓他忍不住將領口的扣子解開兩顆。

“今年還真是邪性,都快四月了,天氣還不見轉暖。”

作爲新成立的第一團團長,張敬良本該待在劉家村好好整肅隊伍,但是因爲老搭檔更換的緣故,他最近這段日子心中又覺得有些煩躁,這才專門趁着河西巡檢司輪防的檔口跑出來散心。

劉家村畢竟比較閉塞,現在大家都戲稱出來輪防就像二哥說的那什麼放風。

“把門帶上。”

於永凱此時正端坐在屋子裡的案几後查閱近一個月巡檢司的收支報告,這東西是要遞交給賬房和二哥審閱的,可馬虎不得。

聽到張敬良闖進來說的這話,他有些隨意地回了一句,“咱們這兒本就是要津,往來商船多一些也實屬正常,你小子不要大驚小怪。”

“哎呀,真不是,你出來看看就知道了,停過來的船有好幾艘都出了問題,說是船艙漏水了,這纔不得已到咱們這兒停靠,我就尋思這有問題,咱們這兒又沒什麼暗礁,哪裡會有好幾艘同時漏水的道理。”

於永凱心裡咯噔一下,自從擔任巡檢以來,他便牢記着二哥的教誨,出門在外一切都有可能,必須保持最高警惕。

他噔的一下子站起來,右手摩挲了幾下下巴,“照你這麼說的話,這幫人似乎是有問題。”

想到這兒,他顧不上賬冊這事了,將外套一披,拉着張敬良走出大帳,“走,咱們看看去。”

最早的河西鎮很小,因爲這裡地勢較高,所以整個鎮子是沿着江邊修建的,但是現在的河西鎮與以往相比起來,不僅面積擴大了一倍有餘,也變得更爲繁華整潔。

除了各處關隘之外,其他各地的巡檢司設立一般都是因事而設,河西鎮以前未曾設立過巡檢司,於永凱剛開始帶着一個曲的兵馬到達這裡時,一切都只能依靠他們自己來安排。

於永凱清楚地記得自己等人剛到河西鎮時的情形,那一次跟他一起的也是張敬良的第一曲,一行人順着嘉陵江從府城坐船到了河西鎮碼頭。

那時候的河西鎮雖說人丁也有數千,但不過是仗着河運便利聚集起來的小城鎮,鎮子裡有幾家富戶,不過整個鎮子的城市管理工作卻是一塌糊塗。

不僅木製碼頭年久失修,便是鎮子裡的衛生情況也很令人擔憂。

自那以後,河西鎮的發展速度更快,於永凱嘗試按照劉家村的模式招募河西鎮鎮民打工,同時利用稅卡盤剝的截留款項改善鎮子裡的衛生和道路情況。

河西鎮鎮民哪裡見過這樣的官差,兩三個月的功夫,全體鎮民便從惶惶不可終日轉變成爲巡檢司的舔狗,於永凱便又趁此機會重新任命了幾個德高望重的人擔任保長等職務。

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四十二章 老師良才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四百零二章 安撫後院(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逐韃虜(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二十三章 脫身逃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五百九十一章 圖謀宗室(八)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鎮內大戰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四百八十八章 京營點兵(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接楚黨(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一百三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三十二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圖謀宗室(五)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中風雲(八)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四百九十一章 盧象升死(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佔領呂宋(六)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龍歸大海(一)第三百四十章 賄賂中官(一)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擴張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中風雲(八)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五十二章 家丁亂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七十一章 建窯燒磚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圖謀宗室(八)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二十二章 黑虎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