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紡織工坊 二

不過要想建成全套的紡織工坊,光有紡紗機還不行,還必須得配套製造織布機,劉錫命忙完這邊又得吭哧吭哧地去搞飛梭織布機。

織布機的原理主要是通過經線和緯線的相互交錯,將棉線紡織成布,中國古代織布技術已經發展很快,但是老式織布機由於編織緯線不方便的原因,費時又費力,而且織出來的布匹寬幅也不夠。

普通農家婦女自己在家織布,基本上要花7天時間才能織出一匹布來,只能算是貼補一下家用而已。

飛梭織布機的關鍵在於飛梭本身,劉錫命帶着錢澤等人制作了一個帶有小輪的木梭子,同時將織機中間的木樑製作成滑槽軌道,將梭子安裝在裡面。

另外在織機兩邊各自安裝一個飛梭箱,通過織機中間的木製滑槽軌道相連,每一個梭盒內部有一個水平的錠子,錠子上綁着一個皮結,這個皮結可以隨着錠子一起轉動。

同時在兩邊的皮結上面各自繫上一根比較鬆的繩子,將這些繩子連接到織機中央的一根棍子上,這樣一來,紡織工就可以通過這根棍子掌控着飛梭。

當織機需要編織緯線的時候,織工只需要用一隻手輕輕一撥織機中間的木棍,就能使皮結滑動帶動飛梭,飛梭在軌道上快速穿梭,使得緯紗穿過經紗,這樣一來,即使再寬闊的布匹也只需要一個織工就可以完成整個穿緯工作。

歷史上是先發明瞭飛梭織布機,後來因爲紡紗速度跟不上織布的速度,才又發明的珍妮紡紗機,劉錫命沾了穿越者的光才能把這兩樣東西一起製作出來。

爲了保密,劉錫命又命工匠將織機中間的滑槽軌道能封死的地方儘量封死,想要套取裡面的秘密就必須將其拆開,這麼一來動靜可就比較大了。

“先找幾個人來試驗一下”

劉錫命這會兒是再也忍不住了,賺錢如救命,他趕緊安排工房派了幾個熟練的女工過來進行現場製作。

劉陳氏等人聞訊也跑過來看稀奇,只見幾個女工在劉錫命的指點下不停地搗鼓面前的幾臺新機器,等了半天,幾人總算大致學會了操作方法,開始飛速地擺弄起來。

一羣人立時看得眼睛都呆了,劉陳氏和吳嬸等幾個做慣了織布工作的人忍不住上前東摸摸西摸摸,劉陳氏不斷咂嘴道:“這玩意兒看起來跟咱們常用的法子也沒差多少啊,怎麼就能織的這般快?”

劉錫命得意一笑,指着這幾臺機器說道:“這些機括看似簡單,實際上頗有玄機,如今家中有這種器物,兩千百姓都可以養活了。”

“我兒這話說的不錯,這也是因你一直心存百姓,上天才賜給你這樣的才能呢。”

劉陳氏當着衆人的面當然不吝誇讚自己的兒子,她一張臉笑的褶子都出來,心中也生起濃濃的自豪感,旁人聽她這麼說,全都開始奉承起來。

劉錫命晃眼瞧見於永凱等軍官全都站在一邊,立刻把他們也拉過來訓話道:“這段日子疏於對你們的管教,聽說你們當中有人書讀多了,也開始學起腐儒們只知空談,鄙視百工的路數來,今日正好藉此機會給你們說道說道。”

於永凱頓時有些汗顏,他馬上躬身認錯道:“最近是有些人有這些想法,不想竟然驚動了二哥,下去我便收拾他們。”

劉錫命冷哼一聲,說實話他也沒想到,這些人學來學去,竟然又把這套東西學會了,哪裡還用等於永凱下去收拾,他當即高聲說道:

“叫你們讀書識字是爲了讓你們學會做事的本領,不是光讓你們去學那些天天誇誇其談的腐儒的,那些人成天只知道空談些什麼仁義道德,於天下百姓生計卻無一絲一毫益處。”

“今日我便教一教你們天下正理,聖人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少有人能解其真意,在我看來,聖人早就說的明白,一切學問全都起于格物,所謂格物,就是要深入研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再根據這些道理修煉自身或是製作器物以便利百姓,如今天你們看到的這些器械,百姓之家持有一臺,便可養活一家數口,這豈不比空談性理之人強的多?但是這些東西,若是沒有精通百工之人幫忙,那是斷然做不出來的,你們還敢小瞧了工匠嗎?”

正在試機的一幫工匠呼啦一下全都跪了下來,唐鴻、錢澤帶着衆人滿是感動地拜道:“這麼多年來,只有公子爺把我們當人來看,我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公子爺交代的事情做好。”

劉錫命趕緊將這些人扶起來,誠心實意地對他們說道:“在其他地方我管不了,但是在劉家村,咱們工人的地位不比任何人差,傳我令,唐鴻、錢澤等人協助研製劉氏紡紗機、織布機有功,每人賞銀三兩。”

這下子這幫工匠更是激動,於永凱幾個老人倒還好,如遊高這些才加入幾個月的,聽見賞銀三兩,一個個眼睛都直了。

劉錫命看了看大家的反應心中滿意,他也是突發奇想搞出這麼一出,經歷了鍊鋼造槍、製作機器這些事情,他才發現熟練的技術工人有多重要,但是按照現在世人的觀念,大家全都想當讀書人,卻沒人想去學習技術,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慢慢在劉家村村民的心目中樹立起工人地位高、收入高的印象。

陳翊定見狀在一旁嘟囔了幾句,也許是見在場衆人興致很高,或者是被眼前的事實震撼到了,總之他也沒將反駁的話語當場說出來。

劉錫命看了心中暗笑,針對的就是你老人家,要說家中這種思想從哪裡傳出來,他用屁股想也知道是自己舅舅這個老童生,雖說舅舅經過自己這幾個月的磋磨後,思想已經和以往大不一樣了,但是思維慣性仍然還在,要想徹底改造還任重而道遠。

一羣人圍着這幾臺樣機試驗了好一會兒,總算大致估算出七個女工一條生產線的人力配置標準,這七個女工分成三波,三個人負責處理籽棉,一個人操作一臺紡紗機,安排一人輔助裝線,另外兩個人各自操作一臺織機,這樣的配置剛剛好能保證整條生產線不間斷地工作。

“舅舅,如今工房裡共有多少女工?”劉錫命馬上轉頭問陳翊定道。

陳翊定心頭默想了一下,回話道:“現在工房下面共有女工384人,都安排在修房子那兒做些輕活兒。”

“怎麼才這麼點人,其他婦人呢?”

“呃,眼下農房要忙活收割、開荒的事,那裡還有110人左右。”

劉錫命心頭汗顏,這可真是把女人當男人來使啊,不過人數倒是夠了,他接話吩咐道:“由丁房牽頭,從這些婦人裡面選出400人來,等工坊建起來了,直接讓她們都來織布。”

眼下劉家纔剛剛整頓完,工資體系還沒有梳理清楚,現在龍驤曲的人和專業工匠也纔拿一兩銀子一個月,因此聽到女工們也能拿這麼多,由不得他們不驚訝。

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臺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鍵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四百二十章 實踐之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京營點兵(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第五十八章 連夜遁逃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六百九十章 驅逐韃虜(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蘇氏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十四章 縣學疏通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三十一章 貴客來訪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三十一章 貴客來訪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理俘虜(一)第一百零八章 突發警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調查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理俘虜(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開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師中原(十五)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二百六十九章 倉皇而逃(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