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華夏龍騰風雲上

在這個春天驚蟄之日,大漢長公主誕下的麟兒,取名叫作元豐。

沒有人會真正的預知未來,就算是元召也絕對想不到,他和素汐公主的這個孩子,將來會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

雖然難產,好在有驚無險。因爲元召在這個時候恰巧回到長安,素汐公主的身體雖然遭受到極大的傷害,但總算是保住了性命。經過他的全力救治和細心照料,幾天之後,當身體虛弱到極致的素汐終於醒過來的時候,她第一眼就看到,躺在枕邊那張粉嘟嘟的小臉兒上,烏黑的眼珠正在似乎認識自己的孃親呢。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似乎從一降生開始,就帶着萬丈的光芒。就像是名叫元豐的這個嬰兒。無論他的資質如何,生命註定已經不會平凡。

具有強大外戚家族皇太后的嫡親外孫,當今天子的親外甥,而且最主要的是,他的父親是元召。

皇帝劉琚竟然異常喜愛這個孩子。也許是他至今還沒有子嗣的緣故,這幾天的時間裡,他一有空就私服跑到侯府中來,親暱的抱着小元豐,反倒是比忙碌不停的元召還要更加像一個父親。

“阿姐,你看……他又對我笑呢。呵呵!”

皇帝本來年紀就還不大,沒有那些威嚴。而在姐姐素汐面前,他便完全放鬆下來,像他們從前在建章宮裡的那些日子一樣,無拘無束,他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

素汐公主看着喜歡的像個孩子似的皇帝,她溫柔的笑着。雖然身上還沒有什麼力氣,但全身的滿足感已經讓她覺得自己幸福到了極點。

“你啊,都當皇帝這麼久了,還這樣沒大沒小的。”

“這有什麼啊!在母后和阿姐面前,我寧願是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做皇帝有什麼好的?不過是整天處理那些無聊的政務,哪裡比得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好。”

皇帝一邊得意的笑着逗弄元豐,一邊不以爲然的和素汐說話。這其實是他部分真實的想法,也只有在這裡他可以說出來。就算是在建章宮母后面前,他也不會這樣,因爲那樣的話,一定會招致一頓痛罵。雖然皇太后性格溫順,但在這一方面,卻是對他很嚴格。

素汐公主有些無奈的輕輕搖了搖頭。她從小就瞭解弟弟的性格,知道他對權力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把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放到他的肩頭,確實是有些難爲他了。不過在這樣的時候,她自然不會助長他在這方面的消極情緒。

“以後不許說這樣的話!社稷江山永遠比私人感情要重要……如果被母后聽到,她一定會傷心的。”

“哎!我當然知道,也從來不會對別人流露這樣的意思。就算是在後宮,我也不會對皇后她們說什麼的……這世間,也只有阿姐懂我的心思。”

皇帝的語氣中有稍微的低落。他知道所有的天下臣民和後宮的嬪妃們都希望他這個皇帝做得更好。可是,即便做到現在這個樣子,他已經覺得很累了。

“琚兒,有許多事,母后和阿姐是幫不了你的……後宮中,皇后和嬪妃們之間的關係,只能靠你自己去處理。至於朝廷政務上,有元哥兒和舅舅在,絕對不會出什麼大亂子。好好的做你的皇帝,不要想太多了。”

皇帝點了點頭。這些道理其實他都懂。爲了不使素汐再說太多耗費心神,他連忙轉移了話題。

“豐兒的眼睛生得這麼有神采,將來必定是鍾靈毓秀之人。真是羨慕阿姐和元哥兒這麼有福氣啊!等他稍微長大些,我一定要給他天下最好的封賞……這個皇帝舅舅可不能虧待了自己的寶貝外甥。呵呵!”

皇帝戀戀不捨的把已經睡着的元豐還回到他母親身邊,看似開玩笑的語氣中,卻已經是鄭重的承諾。

“他才一個小小孩子,哪裡擔得起什麼封賞啊?皇帝要記住,切不可公器私用……。”

“阿姐說的哪裡話來!其實,按照元哥兒所立下的功勞,就算是現在封王,天下人也絕對不會說什麼。只不過是他一直極力推辭,堅決不肯再受賞賜而已。”

“琚兒,切不可如此。你忘了高祖皇帝當年白馬爲誓,非劉氏不可王的祖訓了嗎?”

“阿姐,此一時彼一時也!大漢王朝已經今非昔比,皇室祖訓有很多已經形同廢紙。當初高祖皇帝爲了限制諸侯王勢力而立下的這條規矩,早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天下大勢。如果元哥兒都得不到最公平的對待,那麼只能讓天下人寒心。我已經決定了,等到這次西域戰事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就正式昭告天下,賜封他爲當今第一位異姓王!”

聽到他話裡的堅決語氣,素汐公主吃了一驚,雖然身邊並沒有外人,但如果這樣的話傳揚出去,必然還是會引起許多非議的。

“這樣的話不可再說。元哥兒之所以拒絕封賞,就是因爲怕功高震主,威脅到天子的權威。這其中的良苦用心,琚兒,難道你還不明白嗎?”

有些反常,一直以來都很聽從姐姐勸告的皇帝在這件事上卻顯得有些固執。他回過頭來,在回宮之前又俯身看了看元豐,然後只說了一句話,就自顧自的去了。

“元豐兒身份無比尊貴,我這個做舅舅的絕不允許他被人比了下去!”

素汐公主低下頭,感覺到眼中有些酸楚,心裡卻是無比欣慰。她當然明白皇帝這句話中包含的意思。

遠在東海之外的那個女子,現在的身份,實際上已經是大漢疆域之外數萬裡遼闊海疆、千山萬島的女王。雖然名義上還尊奉漢朝爲正朔,但朝廷上下都知道實際是怎麼回事兒。

她和名叫劉元朔的那個孩子那一年回長安的時候,曾經來過侯府一趟。眉眼之間依稀可以看出幾分元召影子的小小孩童,已經表現出與他年齡極不相稱的禮貌和教養。

即便是再大度的女子,在這樣的事情面前,恐怕也不會心中毫無芥蒂。素汐公主和蘇靈芝爲此曾經組成聯盟,想要好好懲罰惹下風流債的那傢伙。在她們面前自知理虧的元召,只得連夜逃出長安去長樂塬躲風頭。這件事雖然知道的人不多,只在小範圍內流傳,但也已經成爲大家爲數不多可以拿來揶揄這位帝國重臣的笑柄之一了。

“淮南王的外孫將來可以海外稱王,大漢會允許那整個東海都成爲他們世襲罔替的地方。但阿姐和元豐,朕也覺不允許元哥兒會有厚此薄彼之別。”

這是皇帝回到未央宮之後,親口對皇太后衛子夫所說的話。這也正是他想封元召爲大漢王朝當世第一位異姓王的原因之一。將來這個王位,自然會是元豐的。

“皇帝,你也不要太任性了。這件事,還是要親口問問元召的意思纔好……他什麼時候離開長安?”

非常瞭解自己兒子性格的衛子夫並沒有勸說太多。畢竟,素汐公主和元豐也是她最疼愛的人。

“他待不了幾天的……應該明天大朝會之後,就會立刻回西域了。大戰在即,千頭萬緒的事,都等着他坐鎮全面指揮呢。”

皇帝嘆息了一聲。元召回來這幾天,他們只進行了一場商談。元召向他報告的整個西征計劃,無疑是大漢王朝建國百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遠征。雖然在當初決定與波斯帝國全面開戰的時候,皇帝已經大略知道元召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但當這一場關乎千年國運的戰爭真正開始啓動的時候,皇帝才知道這背後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和努力。

“元召他有沒有說過……贏得這場戰爭需要進行多長時間?”

“他說最快也需要五年……西征之路,萬里之遙。不同種族,數百國家……他說,只有從東方日出之地,一直到西方日落之處,都隨處可見大漢龍旗飄揚的時候,纔算是最後勝利……。”

巍峨雄壯的未央宮,沐浴在金色的殘陽中。皇帝心潮澎湃的講述着帝國最重要的大臣和他最信賴的朋友描畫的藍圖。遠近所有侍衛、宮女、太監、文學侍從們盡皆拜倒,無論身份貴賤者,莫不感泣。

而在這春天的同一片落日餘暉裡,元召卻沒有這些感慨。在回到長安的這短短五六天時間裡,要完成整個西征的戰略部署和各種準備工作,就算是他,也已經忙的焦頭爛額。

實在是沒有辦法啊!時間緊迫,戰機瞬息萬變,一點兒都耽擱不得。對皇帝和朝中重要大臣的溝通,軍隊的調集,後勤保障的跟進,以及南北各大商團的動員……這一切都需要他親力親爲。

好不容易一切忙碌完畢,元召總算鬆了一口氣。這最後一個下午的時間,他要待在府中,好好的享受一下天倫之樂。然而,不久之後,已經將近九十歲的董仲舒竟然親自從城外趕回來了。

“元侯此子天資非凡,將來恐怕貴不可言!”

董仲舒是來祝賀的。這位教授過當今天子的國寶級人物,在認真的看過元豐的面相之後,隨口說出的這句話,元召當時並沒有在意。

“怎麼敢勞動董師親自前來呢!元召惶恐……。”

“客套話就不用多說了。元侯,老朽只願你此去之後,征服千族萬國,歸來仍舊初心不變啊!”

看過無數人間機變的董仲舒,直視着元召的眼睛,彷彿要看透他的內心。

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說第六百三十五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雲箭 龍在天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二百二十六章 談笑生死過指間第五百一十三章 巧手挪移大棋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九百九十八章 東海有歸期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染長街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二十六章 英魂去 骨留香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二百七十五章 寂若花開心似海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北軍營中弩箭寒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雲箭 龍在天第五百一十五章 縱虎歸山兩拼殺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卷千騎 披星火第一百五十章 馬踏江山 牧野鷹揚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年俠骨 遺落風塵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說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九十八章 密計藏袖底 千鈞繫於身第八百零九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白殺伐不用刀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如癡 心似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成敗 善惡之間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七百一十六章 偉大征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戎馬山河爲繁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銘刻最深處第八百零六章 將軍已握殺人劍第八百三十章 以血淬火煉鋒芒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八百二十六章 玉門關上燃烽火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六百一十五章 劍光血痕第五百一十三章 巧手挪移大棋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銀鞍曉月白馬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二十章 鐵弦生白羽 碧血染青衣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東來 非友是敵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卷千騎 披星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從容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七百七十九章 浩然之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繞芳魂第八百八十章 殺王祭旗春秋訣第三百五十九章 伏兵起 烈火燒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乘萬騎出玉門第五十五章 好價且待估 奇貨亦可居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三百五十九章 伏兵起 烈火燒第六百五十一章 甲兵入殿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梟雄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漢鋒芒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尺青芒劍流霜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八百四十六章 可上九天攬風雲第二百六十二章 白羽驚鴻夜未央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圖將崩塌第十九章 鳴鏑風雷動 刀光霹靂驚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八百章 炎黃餘脈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韜武略 青史篆刻瀟灑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情天縱大漢魂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