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胸懷江山卷 清吟第一聲

煙籠長安明月中,

金戈鐵馬欲待行。

錦繡江山細描畫,

清吟破霧第一聲!

在後來民間流傳的很多版本里,都把這次元召覲見竇太后,作爲他第一次正式踏入大漢帝國政治舞臺的開始。

可是無論是漢宮實錄,還是朝堂太史令所著的官方史書,都對此事語焉不詳,一直遮掩隱晦,留下許多謎團。

而在後人看到的許多密檔裡,一位名叫司馬談的著名史書記載者,在此之前如實記錄下的兩次天文奇觀,卻引發了研究元公生平事蹟的崇拜者們極大的興趣。

“帝建元六年,夏末初三夜,落星如雨,熒惑竟天,有紫氣自終南山起,直貫斗牛之間!周圍十數裡草木皆焦灼。後上林苑禁軍搜尋未果,此事遂罷……。”

“……又秋末,有妖惑之氣漸侵紫微宮,主星微暗稍傾!有大星如鬥,未知來處,倏然臨照宮寰,驅散迷霧,亮盈天地……!”

歲月消磨,星河沉落,歷史的碎片逐漸湮沒在輪迴的浩如煙海中。許多真相已不可考,許多傳奇都歸於神秘!只留下簡短的字句凝結成記憶,也許不朽,也許腐爛……!

但,對於當時所親身經歷過的人來說,所看到所銘記的,卻遠遠比傳說演繹的要真實而精彩的多。

風穿過殿堂,秋末暖陽照未央。竇太后看不清殿內的情形,聽到內侍在耳邊輕聲說帶來的人是個不大的孩子,不禁愣了楞。

而此時輕紗屏後的衛夫人心中的驚訝比竇太后更甚。不久前衛青對她說過的那些事,她記憶猶新。

這就是青弟說的那個很厲害的人嗎?是救過小琚兒的那個人?確實比我的琚兒大不了多少,不過,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啊?

女人果然都是好奇心爆棚的動物。這一刻她竟然暫時忘了眼前的不利處境,隔了紗屏細細打量着不遠處的元召。

竇嬰等幾個大臣也有些疑惑,不明白那處被牽扯進來的商家想幹什麼。難道是自知罪大,想推出一個無知頑童來頂罪?那可真是活膩了!

汲黯那張一直冷峻的臉上卻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不過轉瞬即逝。幾次去梵雪樓喝茶,他早就發現了這個孩子的不同之處。今天竟敢隻身來至御前,他倒是對他一會兒的對答有些期待起來。

元召今天穿了一襲深青色的長袍,這是蘇紅雲親手給他縫製的。剪裁得當,熨帖合體,顯得還未長成的身子有略微的瘦弱。

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時間,他的頭髮已經留的很長,只是他一直不習慣的是,這個時代的人一般都是挽起來用布巾包裹一下,這讓元召感覺有些醜怪。

蘇紅雲曾經替他打理過幾次,細心的梳理整齊,然後挽在頭頂,扎一個布鬏。沒想到元召跑到池邊照了照水中的倒影,怪叫一聲,跑回屋裡趕快解了開來。

再出來時,他就只在頭頂用木簪綰起一半,後頸半匹黑髮就梳齊整了,任它們披在肩後。這倒讓他自我感覺有些瀟灑,類似後世的行爲藝術家們,哈哈!

蘇紅雲和靈芝看到了,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不過看上去也挺順眼的,好在他還不是大人,沒那麼多講究,也就隨便他去了。

青衫磊落,髮絲如墨,映襯着一點也不怯場的步伐,元召走進了逸安殿,這個大漢帝國隱藏的最高權柄所在地。

眼角餘光迅速掃視一遍周圍,大約猜測着現在的情形。收回目光之際,一張嚴肅臉上的笑意納入眼底,呃!是汲黯,這是殿內所有人裡面他唯一打過交道的人,這有"活閻王"之稱的老頭竟然給了自己一個善意的鼓勵眼神?!

元召靜下心神,站到內侍指定的位置。

“太皇太后問話,你是誰家小兒?爲何到此?可知欺惘皇家罪過的厲害!”

一個站在竇太后身側的老宦官俯首聽了她的幾句吩咐後,轉身厲色對元召開始發問。

元召微微擡頭瞄了那高座上的竇太后一眼,見也只不過就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而已。

“回太后老奶奶的話,小子就是從長安城內綠柳巷梵雪樓而來,特奉接了太后老奶奶的諭旨,前來回話的。”

他口齒清楚,吐字明晰,大殿之中人人聽的明白。聽他竟然稱呼竇太后爲老奶奶,不禁都是愕然。

“大膽小兒!竟敢胡亂稱謂老祖宗名號,卻是該打!左右,先予以三十個嘴巴,讓他長些記性。”老宦官黑下臉來。

劉飄兒本來聽到元召是梵雪樓的人,那正是手下稟報的那處茶樓,這傢伙敢對自己母后亂叫,她正要藉機站起發怒,忽聽母后身邊最心腹的秀公公大聲呵斥要懲罰於他,不禁心中大快,又穩穩的坐下來。

兩個階下侍立的內侍不敢怠慢,連忙疾步向前,就要對元召動手。

“且慢!先不要忙着打人。小郎,你且說說,老奶奶這個稱呼可有來歷?”

竇太后微微擡了擡手,示意暫停,親自出言相詢。內侍低首退了回去。

“回太后老奶奶的話,這個稱呼是民間的稱謂,代指家中祖母。兒女繞於膝前,慈顏溫語,寬慰開懷,以示不忘養育之恩的緣故了。”元召並不爲剛纔老宦官的恫嚇而害怕,繼續聲音清朗的回答竇太后的問話。

竇太后聽到這孩子聲音落落大方,說得清楚,一點也不怯場,不由得暗暗稱奇。

特別是“兒女繞於膝前”這幾個字,讓她心中一動,似乎一下子就勾起她平日裡那種孤獨的心事。

身在帝王之家,最稀缺的就是人間的真情了。無上權力帶來了萬丈光芒的無盡榮耀,卻也無情的扼殺了多少血緣親情!

"寡人、哀家……"這些稱謂背後的淒涼悲傷又有幾人得知呢!?

竇太后微不可查的輕嘆了一口氣。

“原來是民間的尊老之語,在這深宮卻不得而知,那卻怪不得你了。好了,秀魚,就不要爲難這孩子了。”

秀魚?元召在下面聽了這名字,差點沒樂出聲來。想來這就是那兇巴巴的老宦官名字了,那麼醜陋的人叫這麼秀氣的名字?

果然,聽到老宦官答應了一聲,表示遵從老祖宗口諭。

元召憋着笑,眉頭動動,餘光撇了一眼,卻見那名叫秀魚的傢伙正瞪眼看着自己呢。似乎是能看透對他的嘲笑一般,眼裡透出兩道寒光,目光不善。

嗯,這老傢伙身手看來不弱,應該是長樂宮中的一條大鱷了!元召暗暗掂量道。

他卻不知,這老宦官已經跟隨竇太后身邊多年了,是當年漢文帝大去之前,特意挑選留給自己愛侶的一塊護身金牌!

當年,文帝以代王身份被選中入繼大統,從遙遠偏僻的北地代國跋涉來到長安,面臨的形勢十分險惡,朝中各種勢力犬牙交錯,敵我難分。

多虧了這批從潛邸帶過來的心腹勇士們,用鮮血與生命兌現了忠誠,幫助文帝度過了最初的那段艱難歲月。

後來,他把他們還活着的這些人全部留給了自己的皇后阿蘿。並賦予了這些忠勇無雙的死士巨大的權力。

這些人唯一的使命就是在活着的時候爲竇太后的安危付出一切。而他們唯一的結局就是在竇太后的人生之路結束後,追隨而去。這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文皇帝最後的彌留歲月裡,對那位偉大的帝王立下的誓言。

而秀魚就是其中最厲害的一個,也是他們的首領。此刻他退回竇太后身邊侍立,暗自觀察着元召 ,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你這小郎,年方几歲了?爲何會讓你跟來宮中呢?”竇太后又溫言問到。

殿內衆人有些納悶,各自揣摩今兒這老祖宗爲什麼會對一個孩子的話感興趣起來 ,竟然如此耐心相問。

“嗯,我今年已經八歲多了!至於爲什麼會是我來宮中回話,那是因爲太后老奶奶您老人家想知道的事,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啊!”

“哦?是嘛,那你來說說我老人家想知道的是何事呢?”

竇太后話中竟帶了一絲揶揄玩笑的語氣,隨意問道。殿內諸人都暗暗驚訝,平時威嚴的太皇太后如此平和的與人開玩笑,這可是極其罕見的事!

“您老人家一定是想知道皇家與梵雪樓合作的話,到底能分到多少銀子,對不對?”

元召一點也沒有猶豫,脫口而出,然後仰頭做一副天真狀。

“啊……?”竇太后笑容僵在臉上,有些苦笑不得。

在綠紗屏後凝神靜聽的衛夫人吃驚的一下杏眼圓睜,櫻脣微啓,差點站起來。而小公主素汐就一頭撞到自己孃親的懷裡,咬緊了牙纔沒有笑出聲來。

其餘衆人也好不到哪裡去。長公主劉飄兒眼裡要噴出火來,要不是顧忌母后的威嚴,她早就過去親手拍元召兩巴掌了!說的話真是氣死人不償命啊這小子!母后貴爲太皇太后,富有四海,會與你家去分銀子?真是氣死了!

竇嬰目光呆滯 ,嘴裡喃喃,這小子也太大膽了!雖然說童言無忌,可是這是什麼所在?上面坐着的那個人可不是普通人家的老太太!那是口含天憲,一言可決生死的大漢最高掌權者。

汲黯則臉色鐵黑,恨恨的盯着元召的後影,直喘粗氣,心裡已經在開始盤算待會兒怎麼想辦法救這孩子一命了。

就連韓安國這老實人也忍不住了,用憐憫的眼神瞅瞅元召,再偷偷看看竇太后的臉色,心裡暗中算計,要不要出言幫幫這不知老虎爲何物的可憐初生之犢一下。

而田玢與張湯對視一眼,心裡簡直樂開了花。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這簡直就是放之四海八荒、千秋萬代不變的真理啊!

這下有好戲看了,哈哈!惹怒了竇太后,不管你有理沒理,那都白搭!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竇太后一怒,說是天地變色也不爲過!

如果因此而興起大獄,通過一個小小的梵雪樓,連帶着汲黯、建章宮都會跟着倒黴,那纔是大快趁意的事啊!張湯已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

“那你就在這兒好好的說說吧!怎麼個分銀子法。”

竇太后的聲音變得威嚴起來,從高高的金殿頭頂隆隆穿過,迴旋縈繞在逸安殿的角角落落,敲打在每個人的心頭。這就是權柄的重量!

名叫元召的穿越者擡起頭來,目光靜靜盯住面前的那根九龍盤柱。

一個偉大民族的圖騰就在那兒麟爪飛揚,已經潛伏隱忍了太久,似是欲要掙破枷鎖,清吟呼嘯,騰轉蒼穹!

“既然要開始了,就好好做吧!也不枉了來這一場……。”

低語呢喃,無人聽見,巨龍蟠珠,似乎眨了眨眼……。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決生死 飛戎甲第七百五十四章 血染行宮第一百八十二章 芳華如夢 得失隨心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三百四十五章 紅纓染 當縱橫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兵法傳奇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王奪命消怨恨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八百五十一章 掌握乾坤在手中第九十四章 流雲散如煙 縱橫最少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七百六十章 中山狼牙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六百八十三章 傾城爲禍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敵鋒芒透骨寒第五百八十八章 風起雲涌入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刀名匡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威難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漢鋒芒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五十一章 白馬踏夢境 心字點硃砂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殺諸王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雲光乍破聽奔雷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仇快意 率性慷慨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靂烈火顯威風第五百一十章 千乘萬騎刀如虹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重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五百八十八章 風起雲涌入長安第六百五十二章 威震長安第五百九十六章 疾如流星夜飛蝗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之殤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八百零八章 隻手乾坤潑肝膽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染青衫 鐵骨柔情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三百五十三章 金鼓動 吹畫角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九十六章 遙望關山遠 隱約星斗寒第六十章 山水冷回眸 煙籠長安路第五百四十章 殺虎嶺下殺氣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馬踏千軍斬敵酋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二百零六章 山海之力幻浮雲第五百六十六章 白衣勝雪刀玄光第四百三十九章 傲視羣雄 揮刀劃破蒼穹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飛揚逆征塵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踏如雷草木驚第四百四十八章 山河戎馬 曾經一段佳話第五十一章 白馬踏夢境 心字點硃砂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第八百九十六章 萬里百劫又千傷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機難測 誰知禍福成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千機殺 明月夜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煙籠長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四百三十九章 傲視羣雄 揮刀劃破蒼穹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年俠骨 遺落風塵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光千里踏霜行第五十二章 商略開北疆 曲徑通瑤臺第五百六十七章 月光杯裡酒如霜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騎飛過 萬箭難發第七十七章 長安書錦繡 年少已封侯第二百九十六章 雲頭蒼莽逆水寒第五百二十章 策馬雙騎情切切第二十二章 驚若飛鴻影 血浴暗花形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西風烈 疾如火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二十三章 潛蹤匿影過 誰知他是誰第四百一十八章 風過雲卷 微行時不留蹤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四百四十二章 心如赤子 高處不畏刀寒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水行舟踏煙波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敗守孤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