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

就在這一年夏天剩下的時間裡,長安,這座大漢的皇城、天下政治文化的最中心地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自大漢開國以來,盤踞在朝堂之上七十多年的勳臣頑固勢力,幾乎被一掃而空。有許多人的命運被就此改變,千萬顆人頭滾落在塵埃中,無數族人以戴罪之身被遷徙往邊郡或嶺南各地安置。

其中,包括曲逆侯陳家、舞陽侯樊家、陽陵侯傅家、信武侯靳家、蒯城侯周家、江邑侯趙家等頂級豪門在內的十餘家,因爲罪大惡極,斑斑鐵證,罄竹難書,被抄家滅族,斷絕宗祀,從此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等那些昔日耀武揚威,跋扈長安市上的紈絝子弟們,被綁赴刑場,即將處死的時候,他們腦海中都曾經想起過某人指着他們說過的一句話。那是一句伸張正義的誓言,當時都被他們當成了無知的笑話,而今卻終於知道,那個人出口的每一句話,都從來沒有落空過。

如果老天再給一次機會,還會不會去得罪那個人呢?恐懼的淚水伴隨着追悔莫及,但一切都已來不及了,鬼頭刀下,頭顱遍地……。

隨着朝堂上腐朽勢力的被清除,一大批新鮮的血液涌了進來,他們都是當初通過詞林苑選賢,被皇帝預先儲存起來的人才。此前這些人,都以一些較低的身份在各部門中學習。曾經以爲要很多年以後纔有機會施展胸中抱負的青年才俊們,從來沒有敢想過,幾乎在一夜之間,一條青雲大道就展現在了他們眼前。

只要有能力,有擔當,有真才實學,只要是清白良家身份出身,都可以上書自薦,只要考覈合格,皆能得到重用。

朝堂上的紫袍朱衣少了許多人,同時又多了許多年輕的面孔。世間事,變幻如蒼狗白雲,唯一沒有變的,是眼底的巍峨宮殿。未央宮的羽林軍守衛們,看着這面前的人事替換,權力更迭,他們心中的感慨無比深刻。

這一切都源自於那一個人,雖然他現在並不在長安,但長安城中無處不在講述着他的傳說。崇敬與崇拜,畏懼與忌憚,這樣的情懷存在於很多人的心中,無論是對手還是朋友。

那一天曾經給元召傳遞過那個木盒的羽林軍校尉,現在是同伴當中的耀眼人物。關於小侯爺是開啓了怎樣的仙家法寶,連天雷閃電也被他馴服在手中,這樣的故事,他已經被人詢問了無數遍。

但即使讓他再眉飛色舞講上一千遍,校尉也不會覺得煩。因爲他同許多人一樣,到現在還覺得那是一場神蹟,而自己有幸幫小侯爺提過那隻木盒,這樣的榮光,夠他吹噓一輩子了。

與他一起感到榮光無限的,還有一個人,那是一名普通的羽林軍守衛,當時他就站在含元殿門口。

元召向他借了佩劍一用,然後小侯爺就躍上了含元殿頂。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中,那個立在最高處的身影,迎風而立,傲若仙人。

閃電的光華繚繞在他身邊,霹靂就在頭頂炸響,上天之威,無人不心中震恐。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銅鑄金身,在雷霆一擊之下,恐怕也要立即化爲齏粉了吧!

可是,在所有人驚駭的目光裡,明明看到閃電就在那道身影身邊咫尺而過,卻就是傷不到他分毫。彷彿刻意繞開了一般,而那把普通的劍就插在他面前的檐脊間。

此前還趾高氣昂的傅遠等人,開始變得臉色慘白。難道這個人真的能通徹天意?還是說民意就是天意,已經不再站在自己這個陣營的一邊?

“陛下、衆位大臣可都看到啦?所謂雷擊以示警戒,純屬信口妄言。那是對陛下聖德的詆譭,更是對我大漢威嚴的冒犯。發起此事者,其黨羽居心爲何,可想而知,所以請陛下嚴懲之!”

朗朗話音從宮殿高處傳來,如同是上天的意旨。皇帝劉徹收回一直望着含元殿頂的目光,緩緩的轉過身,眼中迸發出懾人的光芒,這一刻,脫去枷鎖的蒼龍終於露出了它猙獰的面容……!

站在朝堂上做臣子的,都是些聰明的人。此時再不站隊,等待何時呢?讚頌皇帝的英明,對那些逆臣口誅筆伐,就成了大勢所趨。

而就在這個時候,遠方的捷報又接踵而至,更是加速了勳貴團體的滅亡。

紅翎信使最先傳來的,是嚴助的報捷消息和奏章。從吳越之地出發,進入東甌國幫助抵抗東越軍的萬餘人馬,與東甌軍聯手,經過月餘的拉鋸戰,把東越軍隊拖得疲憊不堪,然後在南越軍隊突然襲擊其空虛後方的情況下,漢軍、南越、東甌三方聯手,大敗東越軍。並且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攻陷了東越國都,東越國王及王室所有成員都成爲了階下囚,曾經在南疆諸國中兵力最強的東越國就此滅亡了。

吳王太子劉少駒見大勢已去,仰天長嘆幾聲,自刎而亡。而那些流亡在此地的吳王舊臣以及聚集的亡命徒們,也死的死亡的亡,樹倒猢猻散了。

劉徹看完捷報,大喜過望。這可是滅國之功啊!而且是他當上皇帝后,在對外戰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對於提高皇帝的威望,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

正在滿朝欣喜之際,第二次報捷的消息,又從千里之外傳到了長安,這次是嚴助和終軍聯名上奏。

東越國滅亡後,這個勝利的果實,本來是應該有漢、東甌、南越三家共享的。然而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東甌國王竟然放棄了劃分東越國土的權利,而且主動上書漢家天子,請求率衆歸附大漢,願意成爲治下的子民,只求好好的得到安置就行。

幾乎在同一個時候,在南越國兵力盡出東越境內作戰的情況下,南越國相呂嘉竟然趁機發動了政變,意圖篡國。

當時形勢十分危機,南越皇宮幾乎將被攻陷,危急關頭,大漢天使終軍率領着他屬下的幾十名勇士,奮勇當先,衝進叛軍中,與早就安排在呂嘉身邊的暗探聯手,砍下了呂嘉的腦袋,一舉驅散叛軍,取得了護衛皇宮的勝利。然後在得到消息回援的南越軍隊圍剿下,徹底剷除餘孽,平息了這次叛亂。

被救下性命的南越國王感激涕零,因此,在瓜分東越領土的這件事上做了很大的讓步。另外,爲了表達對漢朝的忠誠,願甘爲屬國,將派遣他的王子趙嬰齊入長安學習漢家禮儀文化,也就是變相的作爲質子了。

這樣一來,平息完這次叛亂後,最大的贏家,就是漢朝了。

東甌歸附,其疆土自然都劃入了大漢疆域內。而經過南越的妥協,原先東越的三分之二領土也劃歸了漢朝。也就是說,這次大漢只出動了兩個使臣,萬餘地方駐軍,就取得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使整個南疆都平定了下來,可謂是對外作戰史上一個空前的大勝利。

消息傳開,長安萬衆歡騰,人心鼓舞。無論在什麼時代,無論內部爭鬥的多麼厲害,在國家對外戰爭取得巨大勝利這樣的事情上,不管是誰,只要是大漢的子民,都覺得與有榮光焉!

現在誰還敢指責皇帝當初出兵平亂的不是?這樣的勝利擺在眼前,正是顯現了皇帝當初的英明果斷。通過這件事,大漢無論民間還是朝堂,彷彿才忽然意識到,原來我們的國家已經如此厲害,揮手之間就可以屠滅敵國!

這樣的發現,令所有人開始在心底滋生一種叫做自信的東西。自信、驕傲、寬容、富強……,這些因素,就是元召在未來最想在每個人身上看到的東西。而今,它們終於開始漸漸的出現,這讓他感到很欣慰。

而嚴助和終軍也終於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當初暗中交代給他們的意圖,都得到了完美的貫徹,甚至完成的比自己計劃的還要完美些,這兩個人,果然都是英才。

相比起對南疆戰事的重視程度,前些日子摧毀勳貴集團那些事,在元召眼裡,重要性是根本不對等的。

那麼一個龐大集團的覆滅,他也只不過是用了一點兒小手段而已。說什麼天雷屢次擊毀宮殿,是上天的警戒這樣的鬼話,元召第一次聽到時,就覺得很好笑。

沒看到遭雷擊的都是建在地勢高處的殿宇嗎?呃,也難怪,看到了他們也不會明白。因爲,在兩千多年前的這些人心裡,打雷就是上天在生氣,雷霆之怒,已經根深蒂固。至於在遙遠的將來,會出現一種叫做避雷針的東西,可以有效地避免雷擊。這種事,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

這樣的迷惑,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因此,在未央宮宣室閣中,當劉徹屏退左右,帶着幾分虔誠之色,問詢元召那些可以溝通天地的本事時,元召認真的給他講解了半天雷電原理,擡起頭來,卻看到這位帝王一臉懵懂的樣子,好似聽到了一段上古天書。

“元卿啊,那個,朕還是有些聽不明白,這樣的天地玄學確實是太深奧了些。呵呵!不過,聽你話中說的意思,莫非這也是一門學問,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學會的嗎?只要學會了這其中的原理,就可以和你曾經展示過的那樣,把這風雷雲電掌握在手中,爲我所用?朕這樣理解,沒有錯吧?”

元召暗暗舒了口氣,自己費了這麼大功夫,給這個物理白癡皇帝講解基礎的雷電知識,不就是怕他以爲這是什麼神仙手段的嘛。爲了避免以後會出現被逼着幫他尋求長生不老之術這樣的鬧劇出現,現在就得給他灌輸物理知識了。好在,自己的苦心沒有白費,他好像終於明白了點。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世間學問萬千,研究這天地間萬物原理也是其中的一門。任何學問學到精緻時,都可以有大用處,物理自然也不例外。”

劉徹眼睛放光,看着元召侃侃而談,他以敏銳的眼光預感到,元召所說的這門新學問,將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巨大的好處。

“元卿,你是從何處學到的這些神奇本事?怎麼從來沒有見有典籍記載過呢?莫非這是古代家族遺傳之學?”

元召暗自嘀咕,這位的好奇心也太重了些吧!追根刨底問的倒是詳細。

“哦,陛下,小臣這些微末知識都是從自小跟隨的先師處學來的。小臣曾聽先師他老人家說過,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商周以前就有無數的智慧流傳人間。只是年代久遠,記載的載體又太原始,流傳不便,後來便大多逐漸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有些甚至爲世人所不知,就失傳了,這是最讓人遺憾的事。倖存於世間者,又屢經天災人禍之亂,所以我們如今所見者,十之不一二也!”

劉徹點點頭,深有同感,那麼多先人的智慧就在過去年月裡不爲人知的隨草木泯滅,確實是讓人感到痛惜的事。如同元召所施展的手段,這樣的學問竟然從不爲世人所知,誠爲憾事。

“元卿啊,你的那位先師一定也是位了不起的大才,可惜,據你所說,他已經行蹤渺渺,久不見於世間了,朕福薄,無緣得見,心甚憾之。好在,有你這個高徒,走到了朕的眼前,也算是聊以慰懷。哈哈!朕年紀大了些,對你說的這些新奇學問雖然感到心中嚮往,可是朝政繁瑣,已經沒有精力去學習了。不過,皇室中倒有許多可造之材……那個,元卿,朕給你下一道旨意,任命你爲宮中的翰林學士,尋一處合適的場所,專門兒教授你胸中所學,如何呢?”

元召偷偷翻了個白眼,你倒是個識貨的人,什麼好東西都想收到囊中。不過,讓更多的人學到新鮮的知識,這個提議倒是不錯,只是自己卻還另有些別的想法,不妨正好借這個難得的機會提出來。

“陛下聖明!既然陛下有旨,小臣當然不敢藏私。不過只教授皇家子弟嘛……小臣以爲,這樣的範圍還是太狹隘了些。陛下難道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嗎?所有生活在大漢疆域內的人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如今既然決定銳意進取,未來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從何而來?當然不是隻出自皇家宗室之內,大多數必然還是要從四海五湖匯聚到陛下的囊中。所以,小臣以爲,如果陛下真的要決心讓皇家子弟接受教育的話,還不如把這種教育範圍再擴大一點,遴選天下優異可造之才,無論貴賤,統一學授各類知識,到時候國家有事,陛下有所差遣時,從中選拔賢良,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爾,又何愁無纔可用呢?”

元召在簡單說着自己的構想,發現皇帝的眼睛已經越來越亮,臉上現出激動之色。不就是辦個學校嘛,至於這麼激動?

“好!好主意!元卿,你說的不錯,朕治理天下,怎麼能只偏頗用人呢!天下棟樑之才、可造之才,大有人在,朕要統統把他們匯聚到長安來,匯聚到朕的麾下。哈哈!小子,你雖然能猜到朕心中的一些想法,但你可知道朕想做到那些先祖們都不曾做到過的事嗎?朕心中的天地……你會慢慢明白的。這件事,就如你說的那樣去辦吧。回去後,整理一個奏章呈上來,朕會單獨有旨意給你,令你全權辦理此事。”

劉徹很興奮,剷除掉了王權路上的一切障礙後,這幾天,他終於開始品嚐到一言九鼎的滋味,那種無上的威嚴讓他自信而又迷戀。無論是當初竇太后放手權杖,還是今天幫助他剷除勳貴集團,眼前這個少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他的忠誠和勇敢立下汗馬功勞,這在他心中的重量是無與倫比的。

皇帝站起身來,走到元召身邊,手撫在他肩頭,眼神溫和,話語中帶了無限感情。

“元卿,你所做的一切,朕都記在心裡了。你雖然年紀尚幼,但無論心性胸襟還是眼光品德,都足以擔當重任,朕打算現在就讓你入朝參與政事,你意下如何?”

身爲天子,能與臣下這樣推心置腹,已經是極爲罕見。從古至今,這樣的榮寵能有幾人呢!

守在宣室閣門外廊間的韓嫣與東方朔對視一眼,無聲感慨,心情各不相同。

東方朔是爲元召由衷的感到高興,小侯爺的地位越重要,這個國家的未來就越值得期待。而韓嫣心情就更復雜些,他本來就是劉徹的內寵,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在內,如今見元召如此被天子寵信,心中的羨慕嫉妒恨總是有些的。

面對皇帝殷切的目光,元召鄭重的施了一禮,然後拜謝道:“小臣非常感激陛下的厚恩。可是,臣年紀太小,還不能入朝爲官的。這一方面是有違朝廷規制,會給心有不滿者留下話柄。另一方面,臣在朝廷之外,反而不用束手束腳,可以爲陛下做更多的事,也方便的多,請陛下明鑑。”

前程遠大,從此起航,振我華夏!

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白殺伐不用刀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鼓無聲殺意隨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水重疊 桃花落陣成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深海有鯨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四十二章 無常似幻影 生死不容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二百一十六章 瀟瀟風雨長樂宮第七百九十九章 赤火丹心第八百四十九章 單騎連城嘯西風第九十七章 風煙起萬里 流年嘆未央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死事 殊難料第五百八十三章 銀鞍曉月白馬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去疾 識勁草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疾風不識 白髮蕭疏勁草第五十一章 白馬踏夢境 心字點硃砂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赤火 名英雄第五百二十三章 聲震天山雪域洲第八百四十二章 錦繡長安雪紛紛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萬人 吾往矣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鐵甲風塵歸長安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東風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四百零七章 曾經留得 世間功名傳說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稱霸作強梁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塵舊恨誤此身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五百三十二章 英雄本自重橫行第三十九章 風動驚飛鳥 夜涼隱笛聲第八百四十三章 雄主不如守成君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奪命之箭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人無形 不動聲色之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七百一十六章 偉大征程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六百六十三章 喋血宮門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八百六十一章 甲光曜日風雲決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傳說曾聽聞第六百二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六百一十五章 劍光血痕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七百三十六章 白刃難饒第八百五十四章 麒麟佳兒當爲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秋大業半壺酒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七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八十五章 水靜風不止 欲罷卻難休第六百六十五章 虎符兵權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兵法傳奇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萬騎 殺場傲然紅衣第一百八十二章 芳華如夢 得失隨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疏不間親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四百零一章 盛宴之後 當歸去來兮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龍駒英雄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難回家第七百五十四章 血染行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