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

要問汲黯在民間的官聲怎麼樣?恐怕這長安附近的普通百姓都會由衷的讚一聲“好官!”,而且他的清正忠廉、不畏豪強之名也早已天下盡知。

雖然也有些人對他恨得要死,但就是不能把他怎麼樣。據傳 ,前不久,當今天子的意思是想讓他去擔任主爵都尉這一重要職務的,但被他暫時辭卻了,因爲,自己治下正當大旱,民生疲敝,他不想扔下這麼個爛攤子甩手走人。

皇帝讚歎良久,也只得隨他,畢竟良臣難得,何況劉徹心中也盼望着他能憑藉威望,號召百姓,創造奇蹟發生。

已經快半個月了,這位長安令大人廢寢忘食的領着人埋頭苦幹,可是成效甚微,眼見幾萬頃良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一天比一天干的冒煙,汲黯感覺他的頭頂也要快冒煙了!

就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這會兒他拉扯着元召的衣袖,哪裡還有一個朝廷重臣的樣子,完全就是一副撒潑耍橫啊。

元召瞅了瞅保護公主的那隊人馬向長安城內走去的影子,有些無奈。

就在剛纔,這位汲黯大人過去問候過公主無恙後,轉身掃視一遍那三百多隨行之人,隨後就以蠻橫的態度攆着他們立即動身,趕快把公主送回宮去……至於長樂侯嘛,有民生大計需要藉助,這幾天就隨本官留在此處了,皇帝那兒,自有本官去說。

曹襄等人本來已經打算好了,回到長安後要好好的與元召玩幾天呢,這樣的英雄人物是自己的好朋友,那必須是要在昔日的那羣紈絝子弟面前顯擺顯擺的!這倔老頭現在要把他強行留下,那怎麼行啊!

沒想到他們開口說了還沒有兩句,就見汲黯臉色變黑了下來,登時就要發怒。看他有生氣的跡象,元召連忙走過來,笑呵呵打了圓場,使眼色讓他們快走,這老頭兒這幾天正在火頭上呢,就別來觸黴頭了。

大家夥兒無奈,只得約好了等他回長安後再聚。元召又託付衛青和崔弘分別去長樂侯府、梵雪樓報平安,與車上的素汐打過招呼,讓她回宮好好歇着。素汐公主心中雖然捨不得就此分離,不過也沒有辦法,只得偷偷從車簾後看着少年的身影,隨着馬車遠去了。

待的這羣人走遠,汲黯見心腹智囊姚尚對自己投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他轉過身來,拍了拍元召的肩膀,不禁長嘆一口氣。

“元哥兒,別怪老夫這麼勉強留下你啊。你小小年紀,這次北行已經做到很不錯了。千里跋涉回來,是應該回去好好休息,順便接受大家爲你接風洗塵,接受你本應該得到的無上榮光!可是,老夫所以這麼不近人情,是因爲實在沒有辦法可想了。”

說到這兒,他一手拉了元召的手,一手指向遠處那如同螞蟻般來回運水的百姓洪流,語帶蒼涼,憂民悲愴。

“你可知道,這十幾日的時間,已經有幾十個人因爲勞累過度而倒在了這片田地裡……!雖然明知道這麼拼命也沒有多少效果,可是,不拼命行嗎?這片地裡種下的,可是他們明年賴以生存的口糧,誰敢大意!這是關係到無數人生命的大事,元哥兒,你如果真的有呼風喚雨的手段,就幫幫老夫和這眼前百姓們吧!”

旁邊那兩位縣令大人,這會兒也已經聽姚尚低語對他們簡略說過元召以往的神奇,也不由的兩眼放光,圍攏過來,滿臉期待的看着他。

感受到這幾個人殷切的目光,元召不由的苦笑一聲,真是以訛傳訛害死人吶!

“那個……汲大人、姚大人、杜大人還有姚師,小子真的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大本事啊!那些傳言都不足爲信,自然條件有時可以利用一下還是可行的,但說到呼風喚雨的神術,卻實非小子所能。”

“你不要再抵賴了!小子,你在燕山峽谷引天雷地火,屠滅匈奴騎兵的事,早就傳的盡人皆知。這樣的手段,難道還說沒有本事嗎?哼!”

汲黯臉色有些不悅,他認爲元召是故意隱藏,不想幫忙。

“莫非這其中有什麼不便之處?元哥兒,難道是有所忌諱嗎?”

姚尚素知元召是怎樣的人,見他如此說,不由得猜測他有什麼難爲的地方。

“呃,那件事說起來有些複雜,一是情勢危急之下,小子不得不爲。二是條件兒湊巧了,所以才做到的,這是當時的實情。至於今日之事,確實有些無能爲力。”

自家事自家知道,呼風喚雨?別開玩笑了!自己還沒有那麼妖孽。

幾個人見他態度誠懇,不像是故意不施援手的樣子,便不好再強行去逼迫他。汲黯與幾人對視一眼,都低下頭來,神色默然,既然連這個神奇的小子都沒有辦法可想。看來就只有等老天下雨了,如果註定在劫難逃……那就是老天爺在懲罰大漢朝了。

這幾位父母官都已經上了年紀,連最年輕的姚尚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多日的奔波勞苦,心力交瘁,顯得面色更加蒼老了許多。汲黯鬢角灰白的一縷頭髮顯得如同這大地一般乾枯,遮住了視線,他擦了擦了手上的泥巴,把髮絲掖回到匝巾底下,微微嘆了口氣,不再多說,抓起地上的水桶,舉步欲行。

元召心下有些不忍,伸手抓住了木桶的邊緣,感受到了那其中的沉重。

“且稍待!雖然小子沒有那些神通,但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啊,看看有沒有用再說。”

“啊!你肯幫忙了?快說快說,我就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哈哈!”

汲黯馬上轉換了臉色,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很奇怪,在元召面前,他從來不是那副鐵面無私的表情。

“幾位大人,小子有些不明白,這長安附近水系如此發達,爲何不加以好好利用呢?”

元召確實心裡是有些疑惑的,按說涇渭水系水量豐沛,如果好好利用起來,即便短時間內氣候乾燥些,也應該沒有那麼嚴重吧。

“利用?……小侯爺,我們這不是發動所有鄉間百姓在取渭河水抗旱嗎!只是收效甚微罷了,還要怎麼利用啊?”

姚師古有些不懂元召爲何這麼說,其他人也是迷惑的表情。

“數萬傾田畝,依靠人力取水汲灌,當然無濟於事了。守着浩浩蕩蕩的渭河水,任其白白東流去,豈不可惜!小子曾聽過一句話,叫做‘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哈哈!人家一人一瓢飲水飽,可是諸位大人也取區區一瓢,卻是爲何呢?”

元召臉上透出笑意,他的心中卻是已經想到一個省時省力的好方法。

“小子,就不要轉彎抹角的挖苦人了,有什麼好主意,趕快說出來吧!”

“姚某愚昧,請小侯爺明示!”

“是啊是啊!小侯爺,有何良策?我等洗耳恭聽。”

元召卻不是故意賣關子,調侃幾句,只是爲了緩解一下這幾位的急躁情緒而已。見他們紛紛相詢,卻不便再多說廢話。

“各位大人,天意難測,風雨無期,只靠老天爺下雨吃飯,本來就是很不靠譜的一件事。好好做好水利工程,纔是百年大計。小子雖然年幼,也曾經聽師長說過,秦朝末年,風煙四起,天下大亂,百姓疲敝,民生凋零。而我大漢之所以能開國後就迅速穩定下來,這裡面起最主要作用的就是這關漢平原囤積下的大量米粟黍谷了。”

聽他說起這些,汲黯等人雖然不知道他接下來的意思,但這些往事,他們當然知之甚詳,不由得微微點頭。

“那諸位大人可知道,關中、漢中這兩地積存下那些糧食,固然是因爲那些年的風調雨順,未歷水澇旱災,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有一條可旱澇保收的水利渠啊……呵呵!”

這幾位縣太爺平日裡對民生還是很重視的,聽他這麼一說 ,已經明白他指的是什麼了。

“小侯爺,說的可是那鄭國渠?那道水渠真的發揮了這麼大的作用?”

這次問話的是姚尚,他隱約猜到元召想幹什麼了。

“不錯,正是鄭國渠!那道水渠非常重要,只是可惜,大漢朝開國至今六七十年的時間裡,朝廷還並沒有人去認真的統計過它帶給那片土地的巨大受益,所以它的作用是被大大的低估了!”

聽到元召語氣中對那道水渠這麼看重,幾人微微吃驚,擡起頭來時,看到的是那位少年侯爺眼裡閃過一抹激動的亮光。

元召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鄭國渠的作用在漢初的這些年裡並沒有被真正重視起來,所以在遼闊的渭水與涇水之間,能利於民生的也就只是僅僅還只有這一條前秦修建的水利渠而已,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鄭國渠是秦王嬴政初年所建。那時正是秦國強大,雄心勃勃想剪滅六國的時期。

當時七國之中,韓國是秦國的東鄰,秦國虎視眈眈,欲要兵進東方時,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弱的韓國了。面對着隨時有可能被吞滅的巨大危機,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聽取大臣建議,採用了一個非常拙劣的“疲秦”策略。

韓國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爲間諜,派其西進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渭河的支流洛水之間,穿鑿一條大型的灌溉渠道。表面上是說幫助秦國發展農業,其實真正的用意是要耗竭秦國的財力,以達到削弱秦國的目的。

雄才大略的秦王政,看到了這其中的巨大好處,立即採納了鄭國的建議,集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修建這一工程。後來,韓國的這一陰謀敗露,秦王怒,要殺掉鄭國時,這位傑出的工程師並沒有害怕,而是推心置腹的對秦王說了一句話“臣始爲奸,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爲韓延數歲之命,而爲秦建萬世之功也!”秦王饒恕之,依然加以重用,繼續完工。

工程建成後,果然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引涇河水灌溉秦國關中良田四萬餘頃,關中平原從此成爲沃野,秦國因此而更加富強,遂滅亡六國,統一天下!

這其中的曲折原因,後世的歷史學家都有過詳細的考證,所以元召知道的很清楚,但在漢初,卻很少有人系統的研究過這些,所以這樣巨大的水利工程得不到重視,也就不足爲怪了。

“小侯爺,難道你是說……要在這兒仿造鄭國渠,開渠引水,南通渭河灌溉田地?”姚尚看着元召的神情,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元召點了點頭,這正是他心中想要做的事。

“小侯爺,你有所不知,這個想法從前也有人提出過,可是,此處地形卻與鄭國渠那邊不同,鄭國渠是依照地勢走向而開鑿的,涇河水順流而下,所以能得以漫灌低處農田,而我們這長安周圍田畝地勢遠遠高於渭河,水是流不過來的,所以這件事還是行不通啊!”

杜周是久任藍田縣,所以對地形非常熟悉,這時說出了現實條件,衆人聞聽又不禁大失所望。

“呵呵!不就是地勢高了點兒嘛,這有何難?小子喚雨雖然沒有辦法,呼風還是可以做到的了,諸位大人這就儘快組織人手開挖去吧!只要開鑿出渠道來,小子保證給你們借來東風,用風力引水漫灌這數萬頃良田,誤不了一寸土地的春耕!”

陌上草,人間道,輪迴幾度滄桑。且待施妙手,來一場春水浩蕩!

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四百四十二章 心如赤子 高處不畏刀寒第一百四十七章 胸中愛恨 戰血方酬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七百五十一章 借刀刑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戰鼓驚雷沖霄漢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白刃難饒第一百七十三章 運籌謀劃 決斷先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五百九十四章 舊恨新仇分成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談笑生死過指間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六百零七章 劍拔弩張第五百九十六章 疾如流星夜飛蝗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雲志 明月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衆生螻蟻 不過枉自算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瀚海黃沙起嬌龍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三百九十四章 燈殺照 霜雪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宮深尋舊恨第七百七十三章 東海之鯊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萬人 吾往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浩然之氣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二百四十七章 瀚海黃沙起嬌龍第三百八十二章 殘陽血 似海深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尺青芒劍流霜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六百五十一章 甲兵入殿第二百八十章 柔情似水意何如第二百零三章 此去青雲當年少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舸爭流戰永川第五十四章 舊情日更替 無計可消除第六百一十九章 漢廷繡衣第四百六十六章 九劫不悔 唯吾尚且從容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三百七十八章 命如蟻 箭如麻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若夢 爲卿不悔傾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兵法傳奇第五百七十三章 難辯英才與屑小第三百二十二章 雪中刀 刀頭血第一百三十章 俠骨重劍 紫陌青衫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朔風乍起 雷霆霹靂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十二章 無瑕少女心 誰家麒麟兒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死事 殊難料第五百六十七章 月光杯裡酒如霜第五十六章 禍福身所繫 長街風波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劍美人正年少第六百八十五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八百一十三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七百零六章 長夜未央第一百六十五章 玄武幽冥 權掌生殺第一章、前塵疑是夢 今生猶未知第四百四十一章 俠骨柔情 仁義重於生死第三百零五章 人北顧 烽煙暮第八十八章 俠骨何須劍 深草無形殺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五百五十章 運籌只在談笑間第四百六十三章 此身肝膽 何懼詆譭流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八百一十八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五百一十四章 纖雲飛渡朝天闕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七十七章 長安書錦繡 年少已封侯第六百零八章 血染長街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八百六十九章 亮劍屠盡萬萬千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騎飛過 萬箭難發第七百八十四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臨危受命披戎甲第二百三十九章 掌上笑談握乾坤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餘烈不斷絕第七章 小樓名梵雪 有女字靈芝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如癡 心似海第七百五十二章 奪命之箭第二百五十八章 獵狐嶺 飛鷹袍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第八十九章 刀光藏魅影 劍氣碧煙痕第七百一十八章 煙火人間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鼓無聲殺意隨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