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城內外 是我故鄉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奇謀密計可以成功,也有許多經典戰役可以一戰扭轉形勢,決定結局。

但也有許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淪爲笑柄。馬邑之圍就是如此,漢匈兩方沒有贏家。

匈奴人留下了一地狼藉和烈火屍骸,早已遠遁回大漠。三十餘萬漢軍只得暫時留在雁門一線,等候朝廷的命令。

五位將軍神色怏怏,都沒有什麼笑模樣。尤其是大行令王恢,心情更是複雜。

雖然漢軍沒有折損一兵一卒,但曾經對此次行動寄予厚望的皇帝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沒有人能夠預知。

看着情緒低落的王恢,韓安國嘆了口氣。他本來是反對這次計劃的大臣之一,當時還爲了這件事與王恢在皇帝面前廷辯過一番。但他的老成持重之言沒有被採納,急於求成的皇帝,最終還是同意了王恢的提議。

但他是眼光長遠的人,從來不做落井下石的事,事情既然已經到了現在的地步,口出抱怨之言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儘量調派軍隊,做好邊境各處的佈防,以防止匈奴人再殺個回馬槍。

皇帝的旨意來的很快,奉旨前來軍前的,正是大漢廷尉張湯。

當五軍將軍連同雁門守將以及偏副將三四十人一起躬身,聽完了那道措辭嚴厲的天子聖諭後,所有人都從中聽出了皇帝劉徹的盛怒。

如果事前的排查做的再詳細一點,軍情傳遞再做的保密一些,也許,漏洞就會減少許多吧!但現在除了自責,一切都已毫無意義。

神色冰冷的這位欽差大臣傳達完旨意,並沒有對這些武將多說什麼廢話,只是拱了拱手,請他們自便。

被留下來的是大行令王恢,有旨意,單獨問話。

其餘的人並沒有走,在沒有知道這件事最終的處理決定之前,沒有人會放得下心來。

等待的時間並不長,王恢就出來了,只不過他不是自己出來的,而是被幾個軍士擡出來的,血染徵袍,已經自刎而亡!

大行令王恢以首謀馬邑之事,鼓動朝廷發天下兵馬數十萬,勞師遠征,疲敝無功。且怯懦不前,縱單于逃逸,天下失望,其罪當誅也!這就是他的罪名……。

看着那具屍體,所有同僚無不心下慼慼,替他惋惜。所謂兔死狐悲,人與類同。不久前還並肩作戰的同袍,轉眼間已奔赴黃泉,早知如此,還不如死在匈奴人的馬蹄下呢。

只見隨後跟着走出來的張湯滿臉倨傲,神色不屑,吩咐手下人把王恢屍體用氈席捲了,去載於車後,以待回長安覆命。

“屯官將軍雖然有錯,但罪不至死,爲何就此逼迫其自裁?豈不令軍心不服!”

不顧韓安國對他連使眼色,耿直的老將李廣終究還是說出了心中的憤懣。

張湯本是律令小吏出身,憑着對大漢政令律法的熟悉和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一步一步的爬到了現在的位置上。他尊崇的前人是韓非子與商君,主張以嚴酷的法令來加強百姓的順從,因此,此人除了對皇權效忠,別的大臣與同僚們很少有能入他的眼底之人。

尤其是這些軍中武將們,更是他打擊的對象,一旦有把柄被他抓住,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因爲,精通本朝掌故的張湯深深的知道,從開國至今,歷代天子最忌憚的不是當朝理政的文官們,而是手握兵權的武將。

今天,他按照皇帝的意思來逼死王恢,一點兒心裡負擔都沒有。本朝殺的武將還少嗎?漢初死在高祖與呂后手中的那些威名遠震的大將軍們就不用說了,就說十幾年前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吧,兵出細柳營,席捲天下,挽狂瀾於既倒,扶社稷於將傾!那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可是一旦進了廷尉府,還不是就只剩了死路一條?

至於眼前的這幾個將軍,他還真沒放在眼裡。那曾經擔任過御史大夫的韓安國他都不加理睬,更不用說你個未央宮看大門兒的老李了!

“哼!怎麼?你李廣要造反嗎?區區一介武夫,也敢質疑皇命?”

張湯不屑一顧的哼了一聲,橫眉冷對,不假一點兒詞色。

李廣聞言大怒,多日鬱積於心的悶氣就想發作出來。早有身後左右兩人把他死死拉住,卻是程不識與韓安國。

“李將軍,大局爲重!莫要輕違聖意啊。”

“不可衝動,且稍忍耐……!”

李廣抖了抖手,滿臉怒氣,低了頭不再言語。其餘衆人也分列在旁盡皆沉默。

張湯見他們如此,倒是覺得沒了什麼意思。他本來想借這次機會好好抖抖威風的,雖然殺不得這素日看不順眼的李廣,藉機挫挫他的威風也是好的。見下面再無人吭聲,一甩袍袖,自領人向內而去。

“還有那個北地的商人,抓到了沒有?給我好好的審問一番,這次泄露軍情說不定就與此人有着很大的關係……聽說聶家卻是此地的豪門,嗯,把罪證弄得紮實些,最好是能抄家滅族的……也好抄沒些家產,補貼耗費的軍用,替聖上分擔憂慮,做臣子的又如何能不盡些心思呢……呵呵!”

“是是是!大人忠心,可彰日月!放心吧,已經抓到了,不怕他不開口……。”

低聲謀劃着,一行人逐漸遠去了。

當下衆將忍氣吞聲,各自整頓人馬,第二天一早,按照朝廷指令,抽調兵馬分別補充到了雁門、雲中、代郡、上谷等最前線邊郡,剩餘人等開始分兵回各自原先駐地不提。

且說此時的右北平城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剛剛巡城完畢的年輕偏將關喜,心急火燎的如同火燒屁股的猴子,飛馬來到將軍府,馬都沒顧的栓好,就跑了進去。

在四處巡守的羽林軍守衛見此也只是笑了笑,並不阻攔,任他徑直進去。經過共同守城的那一日,他們已經都很熟悉。何況,大家心知肚明,這小子八成又是來求小侯爺的。

而事實正是如此,自從公主車駕那日回到右北平,從羽林軍將士繪聲繪色的講述中,關喜目瞪口呆的聽完了那些傳奇開始,這位年僅二十歲的年輕小將心中就暗自下定了一個決心,那位從長安來的長樂侯必將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自己一定要想辦法追隨在他身邊!

這三四天來,他是一有空就粘在元召身邊的,殷勤伺候,小心察言觀色,準備有機會就對他說出自己的請求。他不敢輕易開口,因爲這樣的機會也許就只有一次,如果貿然說出來被拒絕了,那他也許會遺憾終生的。

可是今天關喜撲了個空,利安公主的貼身侍女琪兒笑眯眯地告訴他,小侯爺帶公主出去了。

在利安公主北去雁門關的時候,琪兒被留在了右北平,這段時間裡,將士們都對她照顧的很好,因此,她平日是很樂意幫這位小將軍的忙的,只是今天嘛……她阻止了關喜要去後山尋找的企圖,眉眼之間有些喜悅。

“小侯爺說了,也許過不了一兩天我們就可以回長安了。所以公主想今天出去走走,大家都不許去打擾他們的。嗯,那麼,你明白啦?”

關喜撓了撓頭,說實話,他有些不明白。但既然小侯爺是帶着公主出去的,那就不便去打擾了。好在,還有時間,他決定再見到元召時一定把自己的請求痛快的說出來。

看着院子裡的那些宮中侍衛們在收拾着東西,打好包裹,隨時準備着回程,關喜的心中有些熱切起來,如果能隨着他們一起去到長安多好啊,自己還從來沒有見識過內地的繁華呢。

元召這幾天感到有些累,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啊!

他的傷口好的很快,行動已無大礙。雖然在將軍府中,衆人什麼也不讓他幹,美其名曰好好養傷,但每日裡卻並不得清閒。

那一批每天找各種藉口來探望的右北平軍的將校們就不必說了,曹襄蘇建這幫人也每天在跟前溜過來溜過去的問這問那,惹人頭大。

就連那老是板着臉的謝九總管,也會每天在這邊待上兩個時辰,一臉認真的討教幾招刀法。 這老頭兒,也算是“西鳳衛”中的前輩高手了,但自從那天在馬上驚鴻一瞥的看到元召凌空刀斬左賢王的一幕後,他對這位小侯爺已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因此,今天聽到素汐有些難爲情地說想出去看看時,元召是巴不得趕快有理由出去透透氣的,也好趁機清淨一會兒。

怕那位小公主抹不下臉來,將軍府中的所有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迴避,因此,元召趕了馬車等着素汐出來時,平日人來人往的院子裡突然如此寂靜,讓他感到有些奇怪。

原來右北平的北城門附近,就有一座後山。此處爲全城制高點,可以俯瞰城外的敵情 ,也可以觀察城內各處,卻是一處戰略要地,他們去的就是這兒。

元召當然知道這個地方是何處,在後來的歷史時空裡,曾經有一位帝王披髮遮面,滿含悲憤的在這兒殉了國!玉樓傾塌,黃鐘譭棄,從此漢家河山陷入二三百年的黑暗中……。

北國之春,遼闊原野,沐浴着迎面吹來的清風,素汐的心情很舒暢。她側頭看向身邊的少年,見他有些肅穆的神色,不禁微覺奇怪。

“喂,在想什麼呢?這麼嚴肅!”

感受到少女的調皮,元召揮去腦袋中的沉重,微微笑着伸手指向遙遙北方的崇山峻嶺方向。

“這次我們還是沒有走到長城啊,長城那邊的景色纔是真的美呢!素汐,等到有一天,那邊的遼闊草原也劃入了漢家的疆域,嗯,那時候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看看的。呵呵!”

“真的嗎?可是那是匈奴人的地方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呢……。”

少女眼中有着憧憬的嚮往,而少年只是淡淡笑着,許多舊事浮上心頭,嘴角輕輕哼起一首好聽的歌謠。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兩邊是故鄉……。”

語調清柔婉轉,帶了淡淡的憂傷,仿似在懷念着什麼遠方的東西。素汐看着他的側臉,感覺這個少年身上藏着很多迷。

片刻後,離城二三十里之外的地方,眼眸所及處逐漸有漢軍隊伍的旗幟從地平線開始出現,看情形應該是追擊匈奴人的將士們回來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會等很長時間的,走吧,看看有什麼消息帶了回來。”

素汐清眸中閃過驚奇,把元召隨口吟出的句子記在心裡,跟在後面朝山下走去。

“師父,不好了!聶叔……聶叔被抓起來了!”崔弘自遠處縱馬而來,有些慌張。

元召一愣,前方戰事既罷,他剛剛還在想聶壹應該會隨着漢軍回來了呢。

“何人抓的他?知不知道是因爲什麼事?”

“是李將軍動用了軍中斥候,先回來報的信,說是長安來的奉旨廷尉,先逼死了屯官將軍,又捉了聶叔,懷疑他是匈奴奸細,現正押在軍中,馬上就要進城了!”

元召聞聽心中怒意陡升,把手中馬繮繩丟給崔弘,只說了一句“送公主回去!”。人已飛身形在幾丈之外,奔北城門而去!

第二百六十五章 白衣如雪血中傷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清眸淡漠 細把歲月雕琢第七百四十二章 名重當時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八千貂錦 埋骨葬身胡塵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一百零三章 平生意氣 睥睨神魔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八百二十五章 鐵蹄東來煞氣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掌上笑談握乾坤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舸爭流戰永川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六百四十六章 紛擾不休第二百三十七章 男兒快意需殺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二百三十九章 掌上笑談握乾坤第七百零二章 以劍之名第四百三十章 烈烈風塵 壯士埋骨黃沙第五百三十章 青草深處埋忠骨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三百六十六章 龍城風 關山月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袖江山千鈞重第六百四十三章 生死難以第六百五十八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疾風不識 白髮蕭疏勁草第五十八章 臨敵莫行險 生死須臾間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五百零九章 英姿勃發世無雙第八百三十章 以血淬火煉鋒芒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黃河水難清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八百零八章 隻手乾坤潑肝膽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萬重甲星光寒第六百九十三章 黑鷹飛將第六百章 龍吟清嘯入長安第八百零二章 去留肝膽報崑崙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七百八十一章 刀鋒所指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八百零三章 不負生死守家門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二百六十六章 陌路從此是劉郎第七百二十九章 離人之思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機初綻透甲光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八百四十二章 錦繡長安雪紛紛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屠龍還須翻雲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里瀚海起悲歌第四百七十二章 世事如刀 難敵眼角鋒芒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萬騎 殺場傲然紅衣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七十三章 授我仙人術 巧手去頑疾第二百七十七章 丹心只在人之初第十八章 劍鋒欲破匣 殺機凝未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當年少 在天涯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詔獄 其中多少冤魂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繞芳魂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四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 報君黃金臺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三百一十章 仇與怨 轉念間第七十一章舊夢沉香盡 山河幾回新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智計無雙誰能料第一百六十七章 男兒快意,唯有報仇第一百六十七章 男兒快意,唯有報仇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五百六十三章 帷幕深深深幾重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餘烈不斷絕第六百四十六章 紛擾不休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傳日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機第二十六章 歲月兩生花 古木發新芽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