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得失2

戰陣之上,有收穫就一定也有損失,這次野戰,徐世楊的塢堡民兵陣亡13個人,幾乎相當於出擊部隊的一成,另有9個人受傷。

陣亡的人中,有2個是徐世楊的親兵,其中一個被最後竄出來的女真謀克斬首,另一個在衝鋒的過程中被韃子的重箭射中胸膛。

徐世楊忍不住暗暗罵道:“這些狗韃子,射箭真準!”

被近距離突襲的情況下,韃子們只來得及射出一、二十箭,但具體統計,死於這波攻擊的屯丁足足有7個人,佔陣亡總數的一半還多。

如果不是徐世楊在一輪射擊之後果斷進入近戰,如果他過分相信火器的威力,在曠野裡跟韃子對射,這次的勝負方肯定會顛倒過來。

徐世楊坐在布匹堆上,暗自總結剛剛結束的戰鬥:

‘火器確實很好用,火門槍不像我前世想象的那麼弱,30米內威力和準確度不次於重弩,但不能指望普通屯丁能在戰場上準確完成裝填、點火、射擊的整個過程,而且火繩跟火藥距離太近,新手使用太容易出問題,不小心把自己點了就搞笑了。’

火器肯定是未來戰爭發展的方向,但現在這東西最多隻能算個剛出生的嬰兒,如果不是徐世楊現在既沒有充足的強弓硬弩,也沒有合格的弓箭手,他根本不會裝備這勞什子火門槍。

好在,初級火器的第一次實戰表現尚可,至少讓徐世楊寄予厚望的孩子們有了一種可以有效殺傷敵人的手段。

這就足夠了。

‘還有那門木炮,近距離射擊效果相當給力,按這個標準再造幾門,真正的野戰炮出現之前可以用這玩意先頂着!’

木炮的聲光效果拔羣,離得近了,一炮轟出去3斤碎石子對無甲的敵人殺傷效果也不錯,戰鬥中那唯一的一炮非常幸運的揍倒整整10個敵人,雖然大部分都未立刻死去,但也全部失去了戰鬥力,戰後被一一補刀,十分輕鬆。

當然,缺點也非常明顯——徐世楊不敢用它發射實心彈丸,更不敢用同一門炮發射第二次。

使用的那門松木炮在完成第一輪射擊後,立刻就被扔在一邊,戰鬥結束後徐世楊也不打算回收,而是命人把鐵箍拆下來帶走,木質炮身就地當柴火燒了……。

好在這玩意材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異常簡單,哪怕一門只開一炮,多造幾門也不會有人心疼。

不求每次都能取得類似這一次的戰果,如果每門炮能打中3個敵人,加上對敵軍士氣的打擊,也已經超出預期了。

‘下次作戰一定要多造幾門,對缺乏遠程攻擊手段的屯堡來說,這是現階段最有效的火力補充。’

徐世楊就這樣靠在布匹堆上,迷迷糊糊思索了一整夜,等到天矇矇亮,他一直提在嗓子眼上的心也終於真正放鬆了一點。

所有人吃飽喝足休息好後,就算被新的敵人突襲,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立刻拔營回堡!”

徐世楊大聲命令,精神振奮的民兵們一起用力吆喝着迴應他。

‘紀律纔是最大的問題,現在這支隊伍就是標準的烏合之衆,別說近代軍隊甚至現代軍隊,連封建軍隊都算不上,比盜匪流民也強不到哪裡去!’

徐世楊悲哀的想着: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改革!’

但也不能一蹴而就,環境和基礎都不允許,必須一點一點的來。

……

回程路上並未產生任何波折,因爲韃子來的時候,就連土匪強盜也不敢隨便下山,自然也就沒人在這個時候窺視徐世楊的塢堡。

隊伍在留守堡民的圍觀和歡呼聲中緩緩通過徐家十五屯圍牆大門。

徐家作爲莒州地方豪族,現在掌握着15個塢堡,名字就叫徐家一到十五屯,這其中最後的十五屯,原本屬於徐世楊的老爹,10個月前又被當做禮物送給他,成了徐世楊的個人財產。

這是一座標準的塢堡,或者用更通俗的詞彙描述——土圍子。

夯土圍牆寬達1米,高足有5米多,塢堡民兵可以直接站在牆頂防守。

圍牆四角還有同樣夯土的堡樓,上下都開有狹窄的小窗,可以用弓箭或長矛對外攻擊。

徐世楊下屬的所有村民都居住在圍牆裡,徐家十五屯所有最重要的建築物——徐世楊這位堡主的居所、各種倉庫、工坊也都在圍牆裡面,此外還有兩口水井。

如果有盜匪攻堡,民兵只要把大門一關,再堵上幾塊大石頭,就能堅持很長時間,磕掉賊人幾顆大牙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這年頭,還能有點正常人氣的,恐怕也只剩這些有自保能力的土圍子了。

“各回各家,另外把新來的人安排在曬穀場上,讓他們先住那些韃子的帳篷,女的就先安排在土地廟裡,總之先住下。”

進了堡,徐世楊徹底放鬆下來,他懶洋洋的命令道:

“抓住的那些韃子,全都綁在樹上,先晾着。所有繳獲,找胡老頭和公孫先生登記入庫,誰敢偷拿老子砍了他!”

他昨天剛剛經歷一場真正的戰鬥,又一夜未睡,現在困得厲害,只能先睡一會,然後再處理後續工作。

徐世楊接手徐家十五屯的時候,這個屯堡有115戶人家,不算徐世楊本人,一共有屯丁171人,半丁55人。

另外,還有女子122人,男女孩童85人,老人12人。

一共445個人。

在這個時代的江北,通行的規則是男性18歲成年,到50歲之前,都要按時納糧併爲保甲服各種勞役。

14歲到17歲,以及50歲到55歲的男性,算是半丁,理論上可以只向堡主繳納一半份額的糧食,並減免幾項最沉重的勞役。

當然,那是日子還過得下去的屯堡纔有的概念,現在大部分屯堡乾脆直接取消半丁概念,把所有能動的男人都當成丁口,一樣的完稅納糧,一樣的沉重勞役。

徐家不想過份壓榨堡民,因此一直大力收攏小股流民,這些成羣結隊遊蕩在中原大地上的人羣數量衆多,爲了活命,他們有時也會攻打塢堡,甚至易子而食都並不罕見。

能活到現在的流民,韌性不敢說強,但至少也不能算弱,是非常好的人口增長點。

大的流民羣體是危險的野獸,但小點的羣體在塢堡堡主們眼中卻成了肥肉,徐世楊曾經參加過本家幾次針對流民的行動,這段時間又給他分了100多丁口和100多其他人口。

再去掉這段時間死去的堡民,昨夜之前,徐家十五屯一共有630人,其中作爲主要勞動力的丁口和半丁300人。

以人口而論,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北方塢堡,相對來說既不強盛,也不算弱小。

不過,算上昨夜從韃子手中奪回來的人口,徐家十五屯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丁口半丁約有500,已經算是一個強盛的村子。

若是論起戰鬥力,恐怕他一個堡子就能打別人兩個。

‘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睡着前,徐世楊迷迷糊糊的想:

‘幸好我沒有選擇退縮。’

第531章 少年兵2第559章 三沙1第223章 條例第193章 戰鬥第382章 背叛第269章 遭遇戰第714章 楚國第667章 暴秦7第339章 退路第337章 狼煙第7章 歡呼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328章 旅順2第422章 無膽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24章 未來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705章 南征5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559章 三沙1第316章 搶劫第111章 間歇第151章 投資第100章 備戰2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413章 氣勢第407章 宣傳第87章 局勢第16章 買賣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96章 忠臣3第291章 葬禮第731章 寺產第470章 巡邏隊第740章 人力第659章 釣魚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194章 沒事了第621章 興慶府2第389章 伐高麗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724章 麻六甲1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719章 糧食第720章 大帝國4第659章 釣魚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582章 爲什麼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384章 滅蝗1第436章 收支1第656章 南北3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01章 備戰3第232章 天下2第100章 備戰2第54章 準備總攻第239章 回家1第368章 選擇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486章 選擇第753章 霸權1第75章 張家第69章 女權2第219章 祝家莊6第158章 李飛龍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314章 教育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57章 劫掠2第382章 背叛第65章 冬季2第331章 政策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398章 降服4第373章 財政2第36章 女權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1章 矛盾第240章 回家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306章 風暴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35章 克金州第726章 天子第533章 射擊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71章 人第117章 勝利第124章 宣言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595章 選擇第41章 矛盾第130章 破莒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