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霸權1

1798年秋收過後,新糧入庫,秦國就開始着手進行與帕爾斯決戰的準備工作。

按照秦王府的命令,包括武裝文官在內,秦國所有15歲以上50歲以下漢人青年男女都要備戰,除了直接奔赴前線以外,秦國還得有核心人馬負責後勤運輸和後方控制區穩定工作。

這將是一次真正的總動員,參戰的漢人部隊將會達到三萬,其中僅僅前線和運輸線部隊就有兩萬之巨,而且還有很多女兵帶槍參戰,甚至連女性騎兵都有。

在這遠離本土文明核心的地方開拓,不得不說,秦國確實武德豐沛。

除了秦國的漢人之外,徐代炫還像本土和臨近的晉國請求支援,本土倒也不客氣,直接發榜在全國招募志願兵,預計將會徵募五千人前往秦國。

另外還有一千多晉王派來的援軍。

這六千援軍將會自備武器馬匹,但秦王將會負擔這些人的軍餉、軍糧。立了戰功自然會有豐厚的賞賜,沒有娶妻者,發一女奴留其血脈,以防萬一,他們的戰利品可以自行保留(但是得繳稅),若是戰後打算留在秦國,還可以得到秦王發的土地、田產、牲畜等物資,以便在秦國安家。

漢兵極限動員的同時,其他民族部隊自然也不會清閒。

被漢人從玉門關以東帶來本地定居的其他民族,索倫、蒙兀、吐蕃、党項、高麗、扶桑同樣全面動員。

兩年來,藉着帝國取消諸多外蕃百戶的東風,秦國在這些人口方面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動員他們所有14歲以上60歲以下男子的情況下,秦軍已經可以出動六萬蕃兵。

然後就是西域各國的援軍和本地人的部隊了。

依附秦國在蔥嶺以西獲得極大發展的西域八國可以動員一萬兵以上。

原本就生活在蔥嶺以西的鐵勒人被命令必須動員兩萬兵,左鶴林威壓下的花剌子模人另外動員兩萬兵。

秦軍總兵力約爲14萬6千人,另外還有十萬各族奴隸隨徵,負責充當苦力和輔兵。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維持將近二十五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對這個時代的任何國家來說都不是簡單工作。

爲了維持前線作戰,徐代炫下令動員全國大牲畜,以維持大軍運力。

本土支援過來的軍校生們,給秦王制定了詳細的運輸計劃:

以兩千四百封駱駝組成三個沙漠運輸隊,專走沙漠路線。

以一萬八千匹馬和三千頭牛,組成六個普通運輸隊,負責非沙漠地區的運輸。

利用動員奴隸的勞動力,在全國範圍內修建通往前線的道路和驛站,每個驛站都儲備部分糧食以便應急。

運輸隊在驛站之間採取接力的形勢向前運糧,糧食抵達目的地後,運糧隊可以獲得相應的算籌,可以去後方交換國內來的緊俏物資,也可以直接換成錢。

國內的許多大企業發現這是個有利可圖的行當,他們向前線運輸時可以留出一部分運力,運送貨物到前線賺一筆,回程的時候還能把遠方的貨物運回來賣掉再賺一筆,加上秦王結算的高額運費,一魚三吃,而且這種戰時運輸,還有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簡直美滋滋。

爲了利潤,新生的資本家們各自組建了屬於自己的運輸隊,聘請工作人員、護衛,購買馬匹、武器和車輛,準備爲秦王提供後勤服務。

專門組建的運輸隊,母國來的商業運輸隊,加上各部隊自行負責的部分後勤(比如鐵勒人和花剌子模人自帶軍糧,蒙兀人則趕着大羣的羊上戰場),共同構成了秦軍此次出征的後勤補給力量。

有了運力,還得有足夠的糧草可以向前線運。

秦國的碎葉和河中,以及花剌子模人實控的玉龍傑赤,都是本地出了名的水草豐茂之地,然而再怎麼水草豐茂,也無法供應這麼龐大的部隊和多到異乎尋常的牛馬駱駝。

根據秦軍參謀部的計算,如果戰爭時間控制在半年以內,秦國自己實際只能保證全軍所需糧草的百分之39(包括遊牧民所需的奶酪和他們趕來的羊羣),其餘百分之61的糧草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槍械、彈藥需要從國內運來。

如果戰爭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那麼可自給的糧草比例將會減半。如果戰爭持續時間超過一年,那麼秦國實際上等於一整年絕收,接下來大部分糧草都必須由母國供應,直到戰爭結束後自身產能逐步恢復。

秦王的參謀部拒絕把前線可能繳獲的帕爾斯糧計算進去,因爲他們覺得這個來源太不可靠,若是算進去很容易出問題,安全冗餘太低。

爲了彌補這高達六成以上的補給缺口,秦王和他的班子必須竭盡所能。

好在母國本土有充足的糧食,只要能搞到錢,或者讓銀行相信秦國有償還能力,那麼糧食本身不是問題。

秦國大規模種植棉花已經有了成果,今年收穫的棉花運到國內去,就能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

對徐代炫來說,一個額外的好消息是,秦國與本土的聯繫已經無需走艱難的西北路線,而是可以利用漠南直接繞行到秦國——這個路線直線距離更長,但沒有西北那一系列地理障礙,其實反而更好走一點。

再剩下的部分,就得依靠國內的借款和貸款了。

爲此,秦王以大片領土和礦山爲抵押,從帝國各大銀行借貸三千萬兩新幣。

另外在華夏發行秦國國債,這個利息比帝國國債高不少,第一期一千萬,第二期三千萬,第三期五千萬,合計九千萬兩。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些資金已經足以彌補一切物資缺口還有很大剩餘了。

但這方面需要秦軍不斷獲得勝利,地盤越來越大作爲基礎,若是戰爭失敗,無法獲得新的領土,那麼這麼一大筆錢,僅僅是利息就夠徐代炫喝一壺的了。

畢竟是皇孫,帝國皇室不可能讓徐代炫落魄至此,爲了堅定投資者的信心,內閣在1798年底,向秦國派遣了四千正規野戰軍。

漢千無敵,這已經成爲某種共識。僅僅是聽說四千野戰軍即將前往秦國助戰,這就足夠讓人們相信大秦必勝,從而對秦國國債趨之若鶩了。

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627章 海外王第69章 女權2第180章 青州軍第244章 局勢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392章 伐高麗4第572章 北行記4第719章 糧食第397章 降服3第99章 宣言第370章 棄守第19章 塢堡主們第754章 霸權2第135章 乃服第672章 南方第378章 敵人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175章 說服第262章 戰黃河5第1章 韃子來了第137章 私仇第59章 湯隆1第424章 要贏了第528章 壞消息第160章 分期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01章 南征1第717章 大帝國2第258章 戰黃河1第720章 大帝國4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372章 財政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70章 反擊1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253章 大生產2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23章 不妥協第262章 戰黃河5第286章 反擊第233章 天下3第185章 正道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95章 新春2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269章 遭遇戰第322章 坦誠第546章 軍改3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547章 軍改4第17章 莒州徐家第614章 興靈1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124章 宣言第296章 忠臣3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597章 戰爭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59章 湯隆1第327章 旅順1第105章 背叛第509章 各方3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70章 反擊1第319章 戰2第679章 邕州3第35章 趙琳第140章 登瀛洲第459章 佈局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14章 試射第673章 慘案第747章 株連第388章 選擇第61章 公審第330章 佔領第660章 大案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182章 網絡第546章 軍改3第359章 炮擊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35章 乃服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745章 機槍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165章 主戰派第484章 國家第243章 進軍2